聰明人會散財,散財是財布施,財布施得的是財富。散財是真正保持著財富,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的收入無論多少,衣食足了,生活實在講要節儉,節儉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
修福實在講也不難,我初學佛的時候,讀了《虛雲老和尚年譜》深受感動,我省吃儉用,把節省下來的一點錢,拿去印這個書來布施,好像是印了一千本跟大家結緣。
在生活當中,能夠有一點結余,做這個好事,這個一生累積下來就不得了!積小福報就成大福,人人都可以做,就看你會不會做。
賺錢快不快?
從前做父母的跟現在做父母的,在觀念上大不相同。從前做父母的,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孫作大官、發大財,這種念頭固然也有,畢竟是少數。
中國古時候的教育,讀書志在聖賢,明理的人無不希望自己的兒孫作好人、作善人、作聖人、作賢人。
現在人上學念書,他志在哪裡?我們普遍去問這些年輕人,志在發財,這就錯了。
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去學哪個,都是想到“這個行業會不會賺錢?賺錢快不快?”全是為了賺錢去讀書、去求學,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完全喪失了。
為薪水、為賺錢
在古時候,有兩種人在社會上非常受人尊敬,一種人是教書的私塾先生,一種人是醫生。他們懷的什麼心?救人救世,仁心仁術。
從前教書的,他們的生活來源是學生的供養,學生家裡富有的,供養多一點;貧窮的,供養少一點;沒有錢的,老師還要幫助學生,師徒之間的關系如父子,他有親情在,有倫理在。
從前做醫生的,差不多家家都供觀世音菩薩,這有道理,他給病人治病,用慈悲心、用愛心,不是為賺錢;現在相反,現在做醫生的,他行醫的目的是為賺錢。
現在人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為的是什麼?為薪水、為賺錢。現在的學校也商業化了,老師上課是為薪水,學生求學是希望將來能賺錢,沒有了那種親情、沒有了那種仁心,整個時代變了,所以社會變得這麼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