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賢宗法師: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從今開始你的人生會有180度的改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相對於學習來講,我覺得我們人生更需要的是修行。修行就是如何把知道的、懂得的東西落實到行動當中,這樣的一種修行可能暫時不一定會產生很大的幫助,但是只要我們確實往這方面去體驗、去修正,你就發現你的行為、你的心智已經在慢慢得到改變。否則的話你懂得再多,學到再多也沒有用。這幾年當中,我自己很深的一個體會就是,有時候人懂得越多,對自身的成長越沒有好處,反而是一種障礙。所以我們說,知道是沒有力量的,做到才有力量。也就說知識本身並不能產生力量,只有把知識賦予行動,才能改變我們的生命。所以要“知行合一”。

  佛教裡面講的修行,是修什麼呢?就是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言語、心念等等,不斷把不好的一面修正過來。我們原有的這些思想、觀念、想法、做法往往都是不完善的,甚至有很多局限和問題,所以不能達到我們期待的結果,因此就要把它改變過來。這一點我自己也很有感覺,因為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你自己身上的很多問題都會暴露出來,缺陷越多,做事情的困難就越大。當你不斷把自己原來不足的一面修正過來之後,你就發現做事情很容易了。我們每個人都是個品牌,我坐在這裡,我穿什麼衣服,我怎麼打扮,我如何說話,我做事情的方法和原則等等,實際上都是對自己這個品牌的一次宣傳和定位。

  人是有性格的,當你不斷往哪一個方向去要求自己時,久而久之,人家自然而然就會把你定位成這樣一種狀態。比如你是我的員工,這件事情能不能讓你做?那我就要根據你平時做事情的風格來定奪。如果你做事總是虎頭蛇尾,不負責任,或者做事情不經過大腦,那重要的事情我可能就不敢讓你去做。如果這個人哪怕再復雜的事情交給他,他總是能自己去思考,並從中找到最適合的方法把它解決掉。那你把重大的事情交給他,可能他就會處理得很圓滿。所以一個人是什麼樣的風格,就會在我們心中留下什麼印象,這就是你的標簽,牌子。

  所以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你想達到什麼樣一種狀態,或目標,或標准,就要不斷往那個方向去修正,這就是修行。

  有人問我,他說很多人把佛學也列為哲學,這種哲學跟西方式的哲學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我說最大的不同就是,佛教裡面所講的所有哲學思想,無論是關於宇宙的,還是人生的,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來修正自己和改變自己,而西方的哲學就不一定。中國所有的哲學思想的思維方式都是在改變人和提升人的基礎上形成的。佛學所有的思想都是為修正自己、提升自己、改變自己而服務的理論。我們講慈悲,智慧,包容,自信,所有的名詞實際上都要求我們在這樣一種思維裡面去提升。就像真假二谛,不二法門,很多人說,我聽不懂,太抽象了,搞不明白,但這些思想才是佛教真正的精髓所在。

  如果我們只站在某一個層面上看問題,那就會被這個層面所約束。比如我們站在兩米高的角度去看,就可以看到坐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還有牆壁,柱子,黑板,以及上面的東西。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層面,就會看到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丑的和美的,各種各樣的不同,就會有分別心出來。如果你站在飛機上看下面的山河大地,你就發現無論是原來多高多矮的房子,這時都只是一個朦胧的概念。你甚至分別不出哪個是房子,只是看到山、城市、河流。更遠一點,站在外太空去看,發現地球都只是飄浮在星空當中的一粒微塵,還有其它無數個星球飄浮在其中。所以看待問題的格局,角度不一樣,你的思維會不一樣,所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我們講的“不二法門”,“不二”是超越“善”和“惡”,超越“有”和“無”,超越“真”和“假”的,反正所有的東西在這裡都沒有分別。當我們有分別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狀況呢?如果我是善的,你是惡的,我們是不同的角色,那我就會排斥你,這個時候我可能就沒辦法進一步去認識你好的一面。一個不好,就把別人好的也否定掉了,當我認為自己某一方面是好的時候,自己所有不好的也發現不了。你變成一個角色,你就沒辦法融入另外一個角色,大家說生活當中我們是不是經常扮演這樣的角色?只要他某個不好,我就把他所有的東西都抹掉;只要他某一方面我喜歡,就算不好的一面我也把他接受過來。所以我們不能中立地去看待問題。佛學的修行思想要求我們要做到“非善惡”,“非真假”,“非有無”。就是要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萬事萬物。特別是作為一個企業的總裁,不能有太強烈的是非觀念,你如果覺得這個人好,你就用他,這個人不好,你就不用,那可能也不一定合理。就像有一個村裡面有個混混,這個混混可惡到什麼程度呢?村裡面有小偷有小摸,有不好的事情,八九不離十都是他干的,那當然大家見到這個人就咬牙切齒,巴不得明天就讓他死掉。但是這個人有一個好處,外面的官員來了,什麼人來到這裡收費,派他去就能搞定。他會到車裡面去哭鬧,去死纏爛打,這些人被他一纏就不想再來,不想找這個村子的麻煩了,他就有這個好處。

  △我們說修行,其實就是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言語、心念等等,不斷把不好的一面修正過來。

  所以你就發現,在做事情的過程當中,當你受到某一種觀念局限的時候,就相當於把自己套在一個圈套裡面去了。所以這幾年我在思考佛教未來的展望和方向時,我的一個理念就是:佛教一定要走出自身的局限和障礙。有人認為我們佛教的思想已經很圓滿了,就覺得其它一些東西都是不好的,認為別人的理念跟我們不吻合,就不願意去接受,其實這就是把自己約束在某一個角落裡面走不出來。實際上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都有很多好的東西,但佛教的很多人為什麼不喜歡?不喜歡去了解,不想走進那個世界,不想跟他們接觸。每個人都會找出很多理由出來,但我想這每一個理由都是佛教的一個擋板,每一個理由可能都是佛教的局限。所以首先自己要突破這樣一種局限,才能讓更多的人接受我們,那就要學會怎麼樣迎合現在人的信仰需求。

  當我們了解了之後,你就發現實際上任何東西都有相通的一面。奧康的老總王振韬先生,我們香海禅寺第一次舉辦亞布力佛商論壇的時候,請他來講課,結果他沒時間。但因為他的手機號碼留下了,我們就每天早上給大家發飛信的時候也順便給他發一條,結果他就把我們的短信全部收集起來。他們公司每年有一次思考周,他把所有的高管集中在一起學習,思考並計劃下一年的事情,他就特意把我邀去上課,他有拿到介紹我們寺院的一個光盤,但我想這種光盤很多人都不會去看。可他把我們的光盤看了之後,還把公司所有的人都集中起來看。我今天早上去,他還講到這進事情,他說為什麼要看你們的光盤?就是想讓我們所有的高管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寺院對自身的經營尚且需要如此多的創新和改革,而作為企業人士的我們,如果沒有這樣的思維,我們的企業很快就會是死路一條。他這種行為讓我很感動,因為作為一個企業家,他能這樣做不容易,大部分人根本不會去在乎。但他卻能從寺院的一個光盤裡面去思考自己企業管理經營的一些東西,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習心態。如果看到人家的每一個舉動,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從裡面悟出一些經營管理思想的時候,那我們的企業真的是更容易做到基業常青。如果我們只是困在自己有限的頭腦當中去思考,就會受到自己內在思維的局限。

  有人覺得我是個佛教徒,不應該去看基督教的東西;我是個佛教徒,不應該看天主教的東西;我是個佛教徒,不應該去看馬列主義思想的東西。以前在佛學院讀書的時候,我們也讀現代漢語,讀中國革命史,包括古代史、現代史我們都學。我們要學會突破,突破自己給自己設定的局限,突破某一種角色、某一種具體的組織模式。突破以後,你會發現你的視野,你的格局,你的思維完全是開放式的,各種各樣的思維、理念都能在你這裡得到共通,得到碰撞,那你的思維就不會受限制。我想真正的創新就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才能啟航。

  就像我們練瑜珈,很多老師會覺得,我把這些動作教給你們就行了,這就是一種局限。其實瑜珈跟很多很多東西都可以有共通的地方,可以互相借鑒,可以互相學習。像我們孫老師一樣,她把養生也嫁接到裡面,然後還把禅修也嫁接到裡面去。最後她的這些會員就會得到很多超出他們想象的東西。可能本來他想在這裡得到10分,但是孫老師能給他們12分、15分,甚至更多,那他們怎麼會不開心呢。這取決於她有這樣一種開放的精神,能不斷從瑜珈的角度發現人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因為練瑜伽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健康,而健康是有很多因素,很多方面的,甚至涉及到心理學,涉及到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甚至連你如何去管理公司,這也能涉及到健康。因為如果你在管理公司的時候,有很多的結沒有解開,那就會有很多的事情困擾著你,那所謂的健康也是得不到的。所以如果我們把每一個障礙健康的結都解開了,健康自然而然的就能水到渠成。水到渠成之後你再加上一點點調理,就能達到很理想的效果,真的就是這麼回事。

  所以我們現在最關鍵的就是不要把自己束縛在某一個角色裡面,打開,學習,吸收,改變,提升自己。當你有這樣一種思維的時候,你就發現自己每天都能得到成長,甚至你燒煤炭接觸的每一個人,都能從他身上學習到東西,這樣我們的思想境界真的就會很豐富,不會受某一個東西的局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修行。修行就是不斷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不足,然後通過認知別人的思維來不斷的自我提升。哪怕你在一條很繁華的街道邊上,看到所有走過的人,你仔細去看看,每一個人你都能從他身上看出幾點東西出來。這個人是做什麼工作,這個人是什麼樣的出身,這個人受過怎樣的教育等等,你都能從他走過的那種姿態,身上的服裝看出來。

  修行真的是隨時隨處的,我經常會把一些很喜歡的詞刻在佛珠上,一個佛珠上刻一個,天天帶在手上,一天到晚用這個佛珠來觀照自己,比如愛、包容、尊重、理解、清涼、慈悲、善良、柔美、利他、厚德、豁達、光明等等。我還經常會把一些我自己很喜歡的字寫在一張紙上,貼在我每天能看到的地方,枕頭旁邊,或者我電腦的屏幕上面,甚至用手機把它拍下來,作為我手機的背景,再就是寫出來的字貼在上面,每天可以看到它。看到它的時候就在觀照自己,我哪一方面還有不足,我哪個方面需要學習,我有哪些方面需要成長,我有哪個方面需要修正。我們不要認為自己好像學了很多了,可以在講堂上對很多人講課,實際上你講得越多,你就越需要去補充更多。你如果把自己變成老師,你就封閉了自己繼續學習的機會,你如果把自己變成學生,就隨時隨地都可以學到東西。所以我有這麼樣一個思想,永遠當一個學生,永遠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不斷去學習。所以我剛才講,我的口袋裡面隨時隨地都有書,不管在哪裡,只要我有空就看書。比如我去等誰,人家還沒到,我口袋裡有書就可以看。現在手機都很方便,裡面可以存很多資料。所以真的,學習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有一顆學習的心,到處都可以學習。你沒有這種思想的時候,你就發現學習真的是離你很遠。

  我們所說的修行就是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如何去改變自己。就像我們今天課的主題是如何打造幸福人生,但到現在為止我一個字都沒講什麼叫幸福。實際上,當我們把這些內在的問題全部解決掉的時候,幸福自然而然就來到我們身邊。當你被困擾著,被局限著,或者說對事物,對人生你不夠了解的時候,幸福永遠來不到。因為你看待問題的思維局限著你不能正確了解事物的本質。我們佛學講“緣起性空”的思想。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正面的思想,要求我們心裡所想的,口裡所說的,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身體所做的,都一定要是跟著這個正的思想所延伸出來的。如果你的思想不正的時候,所有的行為都不會達到你想要的那個正確的結果。我經常喜歡送給他們一句話,叫做“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發現這句話真的特別好。為什麼好呢?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每一次碰到問題,總會去想這些問題是這個人造成的,這個問題是社會造成的,這個問題是政府造成的,這個問題是誰誰誰造成的,卻從來不會想這個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其實不管好還是不好,善還是惡,所有碰到的問題,最終你會發現,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自己把它們招引來的。

  你喜歡練瑜珈,你身邊就有一群瑜珈的朋友;喜歡賭博的人,身邊都是一些賭鬼;喜歡喝酒的都是酒鬼。你起什麼念頭,並付諸什麼行動,什麼樣的人就會被你所吸引。如果你抵觸某一些東西的時候,這些人就會不斷遠離你。所以我們走到今天,達到今天這種狀態是誰造成的?是自己造成的。那從今天走向未來,你想得到什麼果,你現在就要學會種得那個果的因。我們想要經營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是你所做的行為跟幸福美滿的家庭風馬牛不對頭,那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就不可能來到你身邊。我們要健康,我們要幸福,我們要快樂地活著,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跟我們健康、快樂活著的這樣一個方向不一樣,最後我們就達不成那種幸福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要想得到這個果,但是我們所種的因不是一個頻道。當不是一個頻道的時候,你想得到果,那個果永遠不可能出現。

  我北京一個朋友,她嫁到台灣,然後回到北京工作,自己家裡有四個公司,都做得很好,但她去檢查發現得了子宮癌。這時她整個人都崩潰了,不知道如何去面對明天。醫生跟她講,我們正常人每個人每天身上都有兩千多個癌細胞產生。當你生氣,當你生活沒有規律時,癌細胞就會成倍增長。他說就像警察跟小偷一樣,警察偷懶,睡著了,那個小偷就會肆無忌憚的到處偷東西,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警察喚醒,也就是要把我們體內好的細胞喚醒過來,那就是生命陽光的那一面,生命積極向上的那一面。關鍵是怎麼樣去喚醒這些東西?我們總是黑白顛倒地生活,總是大喝狂飲,總是心態不好,這些負面的東西都會削弱我們正面的能量。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世間什麼東西是往上升的,什麼東西是往下墜的?所有輕的東西都是往上升的,比如氣體,還有所有積極正面的東西,像陽光,快樂、光明,因為這些都是讓我們感到輕松的;沉重的東西都是往下墜落,像鐵、石頭,還有所有負面的東西也一樣。

  我經常跟他們講,尤其是很多寺院裡的那些老人,我說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說光想就可以的,而是要把你身上整個的磁場都轉變到那樣一種清淨的境界,你的身心給人感覺很清涼,你的狀態給人感覺到很慈悲,你給人家感覺很光明,很雅致,那即使你不念佛,你將來也能往生西方。相反,你天天念佛,但你天天跟別人吵架,天天跟別人賭氣,一天到晚說別人不好,一天到晚鬧事,你再怎麼念,哪怕是每天24小時念,以後也不能往生西方,因為你的磁場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個磁場是不對稱的,不對稱你是到不了的。

  修行,實際上就是修正自己那個磁場。你想要進入這個高雅的村子裡面,你一定要具備高雅的條件,你如果沒有具備那個條件,那個場所是不會歡迎你的。反過來講,你如果具備這樣的條件了,你站在那裡你就是那個磁場的中心點,所有跟你相同的人都會跑到你這裡來。真的就是這樣的,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認為天堂是美好的,都想去,地獄就不願意去,因為地獄在地底下,很沉重。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是不是沉重?當我們極度憤怒產生頭腦一片空白,那個時候你舒服嗎?你快樂嗎?一點都不快樂!當我們不快樂的時候屬於什麼狀態?從精神的角度來講他也是沉重的。如果你改變一種狀態,你感覺到輕松、快樂、光明、喜樂、柔軟、智慧、慈悲、清靜。當你處於愉悅的狀態時,你就發現原來困擾我們,障礙我們,讓我們不得自由的所有東西都消失了。這種消失體現在我們心境、觀念、思想、行為的改變。所以要想改變我們的人生,就是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行為。

  企業裡如果要有很好的氛圍,就要打造一種文化。我們也經常講企業最重要的是人才,而吸引人才最重要的是你的平台。如果你的平台有一種文化氛圍,讓大家都像姐妹一樣,有說有笑,每一個人碰到什麼問題我們大家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一起來面對、一起來解決,那就算是給你相對低一點的工資你也會留在這裡,為什麼?因為人活著,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更多的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如果我們家裡,公司,我們的生活環境裡,每一個人都是那麼自私,敵對,矛盾重重的話,給你再多的錢你也不願意呆在那裡,因為在那裡痛苦。

  所以一個真正好的公司,裡面的文化肯定是人性的,肯定是符合人存在的那樣一種氛圍,自然而然的很多優秀的人就會到那裡來,或者說公司所推崇的理念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我曾經在華立集團上課的時候,他們的老總就講到,他說未來的企業不是產品的競爭,也不是人才的競爭,而是軟實力文化的競爭。有優秀的文化自然就能吸引到優秀的人,有了一大批優秀的人就能創造優秀的產品,優秀的產品就能受到大家的歡迎,你就能占領市場,這就是一個公司存在最基本的東西。

  我們濮院鎮有一個老板,他創立了一個品牌叫“淺秋”,他公司所有見到他的人沒有一個不喜歡他的。很多人都覺得他那個笑是最美的,一看到他那個表情你的心就被他所融化。那就是一種美,一種高雅,那就是一種文化的中心,那就是可以折服人心態的一股強有力的力量,就是這樣一種力量讓他身邊所有的人都無怨無悔跟著他。他為什麼能展現這樣一種狀態呢?因為他把每一個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來對待,別人有什麼事情他都會第一時間想盡辦法幫他解決,所以他在當地能成為第一品牌,在全國有幾百家分店,他就是靠這樣一種思想來做事情。我們現在很多企業都會想盡辦法制定出天衣無縫的制度,但你沒有文化在後面做支撐的話,這個制度再好也沒辦法把公司推向前。

  大家看看明朝朱元璋,他的制度定得好不好?縣官如果貪污,他會把他弄死掉,把皮剝下來,弄個稻草人,放在衙門前面。這樣可能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還是長久不了的,照樣還有人貪。靠制度去管人並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要有一種文化,甚至說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和文化從哪裡開始?實際上最關鍵的一個點就是,你老板是什麼樣的一種風格,你帶出來的就是什麼樣的一個團體,什麼樣的一個氛圍,什麼樣的一個平台。

  還想跟大家分享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短,我們所做的事情不應該僅僅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望,更多的是通過我們這個載體,可以完成與眾不同的東西,可以通過自己不同的定位去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們可以活得輕如鴻毛,我們也可以活得重如泰山,但我覺得都不要緊。只要你自己認為用這樣一種生存方式去生活能體現你自己的價值,這就是最好的。但是不管做什麼,我的要求就是要快樂,不要讓自己痛苦。

  最後我想總結一下,不管學任何東西,一定要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改變我們自己。就像我們每天念《日誦警策文》,不能念完就了事了,你一定要用心去感覺。“我要用全身心的愛來迎接今天,我贊美敵人,我在心裡默默的為每一個人祝福。我愛自己,我用清潔與節制來珍惜我的身體,我用智慧和知識充實我的頭腦”……,每一句,每一個詞都要深深地扣動我們的內心,並用這個思想來貫徹今天這一天。“我要用全身心的愛來迎接今天”,那個愛是什麼?是包容,是理解,那個愛是沒有任何要求的,那才叫做真正的愛。如果我們對別人有要求,那都是局限的愛。我們人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是對的就會對別人有要求,當有要求的時候,我們就會碰到很多問題,真正的愛是沒有要求的。所以我經常跟人講什麼是愛?就是深深的理解和無盡的包容!就是沒有任何要求地去把對方所有的缺點都接納過來。如果我們能做到用這樣的一種愛去诠釋我們的生活時,我們所碰到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像今天上午我說的,如果你的伴侶給你戴綠帽子,如果你的伴侶把你所有的錢全部都輸光了,你都能包容,都能理解的時候,你的愛情將會是天長地久的。如果我們做不到這點,那所謂的天長地久永遠得不到。你有這樣的一種要求,就很難達到你的理想。我們總認為不幸都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沒有那種愛,所以不幸只能自己去接受。

  所以,現在給大家布置幾個作業。

  第一,每天用《日誦警策文》去要求自己,就如“我不能改變天氣,我可以改變心情,我不能控制他人,我可以改變自己”……, 時刻用這樣的思想要求自己,讓自己活得更快樂,讓自己的內心世界更豐富、更圓滿,自然而然的,不用靠外在的東西來裝扮,你也可以活得很自在。

  第二,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後,每天能日行一善,對家裡人進行贊美,對家裡人微笑,或做一件他們喜歡的事情,甚至走在馬路上撿起一個垃圾袋。總之,每天用自己的行動去體現日行一善。我們知道多少不重要,做到多少才是關鍵。真正要改變自己就一定要用行動體現出來。如果我們不能付諸行動,所有的言論都是白搭,而且講得越多你的能量就會削弱越多。

  第三,回去以後每天時刻都要讓自己處於禅修的狀態。禅修的狀態實際上就是快樂的狀態、收獲的狀態、心無掛礙的狀態、沒有恐懼的狀態,隨時隨地保持非常舒服、愉悅、安祥、自在,用這種狀態去解讀生活。即使沒飯吃,吃個饅頭我也要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那麼快樂。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善、美、好,不要讓自己的內心時刻充滿恐懼、憎恨、貪婪、傲慢。所有負面的東西都要讓它遠離你。大家甚至可以寫出來,我在生活當中應該怎麼做。

  只要你堅持按這三個要求去做,真的,我敢告訴你們,從今天開始你的人生會有180度的改變!要想改變,要想幸福,要想美好,起源於我們自己,你想達到什麼那你就去做什麼。要是你不去做,那就沒辦法。那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業力”促使你不能改變自己。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所有內容都是我自身在生活當中的體驗,我從來沒有要在大家面前賣弄學問的感覺。因為我覺得將自己的體驗跟大家分享是最有收獲的,這樣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我是怎麼做的。這幾年我也在從事管理,在管理當中我一直覺得簡單是最好的。不要把人想得那麼壞,也不要把人想得那麼復雜。你有什麼想法直接跟對方講,他這樣做讓我不舒服,那我就會直接告訴對方:你這樣做讓我不舒服,或者如果你能改變一種方式我會更喜歡你。喜歡就把喜歡告訴他。我覺得生活越簡單,管理越容易。你如果把他想得很復雜:我這樣跟他講他會怎麼想呢?我這樣說他會不會生氣呢?你想得越復雜,對方越不容易知道你的想法,實際上禅修就是要我們簡單。跟你的家人也一樣,簡單點,其實這種方法最好。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不是病把他病死的,是嚇死的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你為什麼做不到一心?前途在哪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