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許多多的人未學佛以前還好,有些學佛之後便自以為是地認為出離心便是要捨棄、遠離眷屬,再加上誤解了「家如火宅」的真正意義,便拋家棄子、捨離父母,還錯誤地認為這是不執著的表現。殊不知這是不吻合人道和悖離人倫的行徑,其實連做人的基礎都不具備,怎有可能成就菩薩的悲願?就連我們中國人最強調的孝道都沒資格,有的甚至忤逆父母,向父母的權威挑戰,令父母身心不安、憂心受驚。從中國的《論語》當中順手拈來都有太多自小就在教人如何敬養父母的守則,例如「見志不從,勞而不怨」,當子女的就算跟父母的理念不合、有代溝,也絕不可以自己認為了不起,比父母多讀一些書便看不起父母,一定要恭敬地、尊重地不違背父母的教導。父母親就算再頑固不靈,自己也要不間斷地用善巧方便和父母溝通,不能覺得不耐煩。就算父母親對我們有所責罰,心中也要懷著尊敬的想法,絕對不能叨叨絮絮、反唇相譏,令父母不堪和生氣。
《學而篇》裡面也有提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從這段文字當中便可以知道,在古時候子女的一切行為操守都代表父母的教育方法和尊嚴。即便父母不在了,更應該遵循父母在世時的庭訓和諄諄教誨,以免辱沒了家風。另外一條便是大家都知道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現在很多人連自己父母的生肖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說父母的生日。
知道父母的年紀有兩種意義,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父母的長壽是子女的福報。因此家裡如果有年紀老大的長輩,平日一定要陪他說說話,看看電視,或是到郊外散心旅游。平時要報喜不報憂,儘量撿些輕鬆愉快的事情和父母話家常。要定期地帶父母尋找好的醫生,根據父母的身體狀況保養。要出遠門也要當面和父母辭行,並且要經常保持聯繫讓父母寬心。年紀大的人最在意的是子女有沒有在意他的存在,而不是金錢和物質。父母親最在意的是小孩是否經常會用柔語、愛語、順從的語言及和顏悅色與他們相處。人到了一個年紀,自尊心和尊嚴一定會比年輕時來得堅強,所以父母心中即便有委屈,也不會述說出來的,全要依靠做子女的是否心細。尤其是自己不如意的事,絕對不能讓父母擔驚受怕,如果因此而讓父母身體有了閃失,這便是不孝。
身為進入佛教門檻的弟子,更是要從慈的觀點上去敬養父母,二六時中念茲在茲地就是要讓父母歡喜、寬心,同時藉由如此的觀點去思維父母的慈愛如何去報答。藉由如此的觀修應用在修行和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所有的眾生,無論是短暫相處的,或者是已經相處長時間的周圍的同修或朋友,就算是短暫的點頭之緣,我們都需要把他們觀想成他們過去世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這一世重新再相逢,無論時間的長短,我們都要抱持著及時把握佛菩薩和因果業力帶給我們的善緣,好好地去對待這些如母的眾生。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簡單地介紹初學佛者所應了解和遵守的修行基點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