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是非不當,向背乖宜。
髯賊逢庸主,君臣魚水情。北門亡鎖鑰,南內演優伶。
復社文星暗,東林天柱頃。春風無燕子,萬古負奸名。
原文:
【注解】自此至“見殺加怒”,為居官者言也。天下事,是非自有公論,乃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不當,處事如此,則君子小人昏然莫辯,始而娛交,繼而黨惡。一時迎合,玷及終身,一日乖違,禍不旋踵,不可不慎也。
【證案】明阮大铖字圓海,以文章成進士。所著傳奇四種,脍灸人口,可稱一代才人。因熱中功名,拜閹人魏忠賢為義父,黨惡行奸,靡所不為,攻擊東林諸君子,不留余力。及忠賢事敗,大铖以魏黨被黜,削職居金陵,始知從前之誤,作《十錯認》以自悔。時復社正興,冒辟疆、陳定生、吳次尾為首,有《黜奸論》、《誅佞檄》,皆為大铖作也。丁祭日,大铖恃舊紳入班行禮,眾摘其冠,碎其服,拔其須,不容與祭。大铖自此閉門,不敢入正人之列矣。懷宗煤山之變,南都震動,朝議欲立潞藩,大铖與鳳撫馬士英有舊,乃背眾議往迎福王登極,建元弘光。大铖以迎駕功,累升兵部。日導弘光為無道事,不以天下為念,大修舊怨,復社諸君盡遭慘禍。寧南伯左良玉起兵清君側,大铖始懼,盡撤淮、鳳、亳、泗諸鎮兵,移防上江,黃河、淮揚一帶,寂無一兵。我兵乘虛飛渡,大铖正奉命防江,首先迎降,弘光逃竄,唐王繼立福建。大铖又通書勸起兵,願為內應,被巡役搜獲,按日月在已降之後,立命拿訊。大铖方與客游棲霞山,飲酒賦詩,聞信觸石死,仍戮其屍,至今遺穢儒林。
【附證】(一)宋李師中平日議論多與王安石違異,及安石權盛,乃於舒州作傅巖亭,蓋以安石常倅舒,其相也,又封於舒故。又有吳宗孝,對策中力诋新法,及安石得君,宗孝乃為《巷議》十卷上之,極言新法之善。安石心薄二人是非翻覆,卒擯不用。
(二)宋尹穑未仕時,有盛名,士儒多歸之。及仕,附湯思退,力诋張魏公,遂除谏議,人皆惡之。後貶嶺南,追悔前事,語周益公曰:“吾三十年名譽一時不審,遂至破壞掃地,悔無及矣。”(《征信錄》)
【注釋】(1)湯思退:1117—1164年,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進之,號湘水。
(2)張魏公:張浚(1097—1164),字德遠,漢族,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宰相。
(三)明崔呈秀但知趨勢,不顧名節,奸臣魏忠賢當國,呈秀谄事,無所不至,認為義父,溺器上刻“義子呈秀獻”。迨忠賢伏誅,尋斬呈秀於市。(《覺世篇注證》)
(四)武氏僕某,當其主武愫受闖賊偽職,索吉服,僕大恸曰:“奴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駕崩,主人不奔喪哭臨,反取吉服,谒見新君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望三思之。”叩頭出血,愫不聽,叱之出。僕曰:“主人為名利所感,不聽吾言,後必有悔,吾不忍見主人翁之失所也。”不食而卒。愫後為淮撫路振飛擒,解南京斬之。(同上)
譯文:
【注解】明朝阮大铖,字圓海,以文章考中進士。他寫的四部傳奇小說,脍炙人口,可以說是一代才人。他因為熱衷於功名,拜閹人魏忠賢為義父,和魏忠賢閹黨勾結在一起,陷害忠良,敗壞朝綱,無惡不作。攻擊迫害東林黨人,不遺余力。崇祯皇帝繼位後,魏忠賢的勢力敗亡,阮大铖因為也是閹黨的人,閹黨被剿滅以後,他也被罷官,住在金陵,這時候才知道以前的錯誤,寫了一篇《十錯認》來忏悔。當時復社正在興起,他又去討好復社文人,以冒辟疆、陳定生、吳次尾等人為首,他們寫了很多文章,包括《黜奸論》、《誅佞檄》等,都是阮大铖的手筆。祭孔的那天,阮大铖依仗自己是舊時的朝廷命官,入班行禮,眾人摘掉他的帽子,扯碎他的衣服,拔掉他的胡須,不讓他參加祭祀。阮大铖從此以後閉門不出,不敢與正人君子為伍了。懷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後,南朝震動,朝中公議想立潞王朱常淓為皇帝,阮大铖和鳳陽總督馬士英過去有交情,於是背棄公議,迎立福王朱由崧為皇帝,建元弘光。阮大铖因為迎駕有功,被升為兵部尚書。整日引導弘光皇帝做無道之事,不把社稷百姓放在心上,迫害東林黨人,以報前仇,復社諸君子多數遭到慘禍。寧南伯左良玉起兵清除皇帝身邊的奸賊,阮大铖開始害怕了,把淮揚、鳳陽、亳州、泗州的鎮兵全部轉移到長江,黃河、淮揚一帶,沒有一兵一卒防守。清軍乘虛而入,渡過長江,阮大铖正在奉命防守長江,首先剃髪投降,弘光政權覆滅,唐王朱聿鍵在福建繼位,改年號為隆武。阮大铖又寫信給唐王,勸他起兵反清,自己願意做內應,送信的人被巡視的差役拿獲,看日期是在已經投降之後,立即命令捉拿。阮大铖當時正在和賓客游覽棲霞山,飲酒賦詩,聽到這個消息後,頭撞石頭而死,後來被鞭屍。阮大铖反復無常,毫無氣節可言,實在是儒林敗類,遺臭萬年。
【附證】(一)宋朝李師中,平日裡論事多與王安石相違背,等到王安石權勢很盛的時候,又巴結王安石,在舒州修建傅巖亭,原來王安石曾在舒州做過官,登上相位以後,封地也在舒州。還有吳宗孝,考試的時候在試卷中極力抵制王安石的新法,等到王安石受寵以後,吳宗孝又作了《巷議》一書,共有十卷,獻給王安石,書中大力贊揚新法的好處。王安石對這兩個人的反復無常十分瞧不起,對他們摒棄不用。
(二)宋朝的尹穑在沒做官的時候,名氣很大,讀書人都和他交往。做官以後,依附於奸臣湯思退,極力诋毀張浚張魏公,被任命為谏議大夫,人們都很討厭他。後來被貶到嶺南,為自己以前做的事感到後悔,對周益公說:“我因為一時不謹慎,投靠奸臣,三十年名譽毀於一旦,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
(三)明朝崔呈秀只知道趨炎附勢,絲毫不顧惜名節。大太監魏忠賢掌權,崔呈秀為了巴結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認魏忠賢為義父,尿壺上刻著“義子呈秀獻”,此人無恥到這個程度。魏忠賢被誅殺後,崔呈秀很快也被斬首示眾。
(四)明朝武愫有一個僕人,武愫要到李自成的偽朝廷裡當官,讓僕人去找一身禮服,僕人痛哭說:“老奴聽說君主有難,臣子要以死報效,現在皇帝駕崩,主人不去為皇上掛孝奔喪,反而索要禮服,去拜見新皇帝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請主人三思。”跪在地上叩頭出血。武愫不聽,把他呵斥出去。僕人說:“主人被名利誘惑,不聽我的勸告,以後有後悔的時候,我不認見到主人死無葬身之地。”武愫後來被淮揚總兵路振飛擒獲,押解到南京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