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法要有提高,干生意的生意要紅火;求健康的身體要好;得病的要盡快恢復健康,把病痛縮小到最低的范圍和限度。修行會有變化的,當你修行的時候,它能產生一定的力量,而這種力量能改變一些東西。這是修行而出現的一種東西。何況我們一開始接觸佛法,明白佛理的時候,它對人的心態是一種非常正確的指導。對同樣一個事情,學佛的人和不學佛的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一種理念,佛教的理念實際上就是佛教的正確知見。
我昨天講到了一個女佛弟子,哭哭啼啼地到我們寺院來。“師父啊,挨打啦。”“怎麼挨打啦?”“我們家只有我自己信佛,我丈夫不信。”我說“那很正常嘛,家庭當中一人信佛的很正常。鬧別扭了?”“昨天晚上他喝酒了,一生氣,揮起了他的右手,啪!”我說“打哪了?”“肯定打到左臉了,順勢就過來了。”揮起右手打了左臉,哎呀,這個動作完成的。當時她非常苦惱。你說怎麼給她解答?如果給她出氣,我們會說她的丈夫不如法,如果說你忍著吧,她會非常不滿,不高興。明明忍不住了,來訴苦的還讓忍,該怎麼辦?
我的答案是:“你真是好功夫。你能用你的左臉,打了你丈夫的右手。”她愣住了,最後哈哈哈一笑,這個心結打開了。我們沒有答案,但這是個答案。她心結打開了,兩口子鬧別扭臨時的嘛。我說:“你真是好功夫,你丈夫完不成啊,你丈夫非得用手去完成這個動作。你是用臉完成這個動作。”
所以理念能指導我們心態的變化。這個理念來自於什麼?就是來自於佛教的原理。你完全可以這樣理解:手打你的臉,無非完成了一個動作。手和臉的相撞,他的手給你的臉施加了5公斤的重量,那麼同樣你的臉反作用於他的手,也是5公斤的重量。一樣的疼啊,無非是他感覺到他打了你,他勝了。這是一種傳統思維,當你反過來的時候,哎呀,你才厲害,能用臉打了人家的手,你想想你這功夫。所以說真正修行佛法的人,真正懂佛理的人,很多地方馬上就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