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語言變得有重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跟人溝通時,不要說負面的話,不要說謊,不要論是非,這樣讓自己的語言有重量,才會增長自己的福報,才有辦法得到別人的信任。

  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由心而發,能反映出內心的所思所想。負面的話、謊言、兩舌、惡口等本由心而出,自然向他人傳達出負面的情緒和惡的力量。

  古語道“貴人語遲”,指富貴之人說話緩慢。這個慢不僅僅指語速緩慢,還指對人與事不妄下判斷,都經過思考,不貿然出口傷人,在這一點上也體現了語言的重量。

  比如老師講課,同樣是師范學院畢業的,同一學科,有些老師就很受歡迎,因為他們幽默風趣,學生就願意接受他,這樣的老師語言就有重量,語言就是老師的財富。而有些老師講課是照本宣科,學生們聽得無聊,他自己又沒感覺,還喜歡亂引經據典,教出來的學生可能文字能力還可以,但表達和思考能力就比較弱。

  有的人演講,好多人都願意去聽,他的演講滲透了很多哲理,讓大家能夠身心都受用,大家就願意從他那兒汲取精神的養分。

  什麼樣的狀態下,人的語言會充分顯示分量?語言重量取決於其身心是否自在。一個人如果擁有自在的心靈,就可能讓言語也非常自在。靈魂自在,大腦就自在,這樣的人又總是無私的人,自己沒有太多要求,也沒有一定要別人以他為中心的思想,經常想到別人。

  當一個人多為別人著想時,別人就願意信任他,這種信任會產生神奇的力量。一個處處為學生著想的老師,他的教學水平一定不會太低;一個處處想著病人的醫生,他的醫術也會越來越高。

  宗教人士對自己語言的把握就更重要了。作為一個佛教徒或者弘法的僧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實踐著佛陀的教誨。他的語言如果出了問題,就犯下了大錯。

  有很多人說,宗教人士就是給別人講佛法的,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聽別人訴苦上,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就反問他:什麼叫有意義的事呢?我覺得聽別人訴苦也很有意義。別人是誠心誠意地向我訴苦,是對佛教和我的認可,這個過程中我可以適當地開導人家,人家因為我的開導,本來是訴苦,往往會變成給我講他快樂的事了。

  如果看到一個人因為我們聽他講話而解脫了,得到歡喜,變得快樂了,他反過來會贊美佛教。這個時候我們不是名利雙收嗎?其實這也是佛陀教育我們行菩提道。

  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聽宗教人士講話?因為他們認同宗教人士是誠心誠意為他好。其實,如果人們想訴苦,對象很多,大家勸解人是一樣的。甚至有時候宗教人士自己沒有經歷過戀愛或對孩子的教育,有人也願意和我們傾訴這類苦惱。雖然看起來是搞錯了傾訴對象,但他心裡已經相信,向宗教人士傾訴是安全而真實的,能夠得到指引。

  我們這些人剛開始一頭霧水,心想:跟我不相關的事你問我,我怎麼回答?但是,問的人多了,時間久了,我們就變成“焚化爐”了。第一次有人問,不一定能回答對,但問的人把經驗教訓告訴我了,等下次有人問我,我就會把它轉化成有機肥料,再來一個人問我時我就很有經驗了。因為我看過了,先來問我的人當時是怎麼痛苦怎麼煩惱的,最後又是怎麼解決問題的。這樣,我就可以把經驗教訓轉達給下一個人,時間久了,我們就變成專家了。

  很多人信任我們宗教人士,願意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煩惱;因為別人信任我們,我們的語言就變成很有重量了。所以,佛教裡說,自己的語言有重量,也是人生的一大財富。

  語言的妙用不僅是口才的表現更是智慧的象征。一個人是否有話語權,表達的言語是否有厚重感,他所表述的一切也能直觀地反應其內涵與修養。所以語言就好比放大鏡,我們無法直接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但是可以借其言語為媒介從而感知、感悟。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在種種祝福當中,我們仍然不該忘卻輪回的本質
下一篇: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看不好的書不如無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