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同修問過我同樣的問題,他的貪心很重,他的脾氣不好,他經常有一些無謂的煩惱,不斷地來困擾他,甚至於影響到他的睡眠和情緒,間接地,也會使得他的人際關係大亂,因此思緒、腦筋越來越不清晰,有些人也很坦白地承認,他很想精進地學習佛法,可是由於自己的所知障和先入為主的理路思想,經常困擾著他,於是他總是在修行的路上進進又退退、退退又進進,蹉跎時光,他也經常為了這種無明,感到極端地苦惱……,這些問題事實上都存在於每個世俗人的心中,每個都在想,個個不敢說,實際上這些都是修行上很好的逆增上緣。
我們的習氣和煩惱不是這一世瞬間產生的,而是追溯到無量劫長期以來所串習累積,就像垃圾山一般,即便遷移,可是味道始終存在,因此,學習佛法的目的,不可能即刻就把長期已經被薰染的業氣,在短時間之中盡除,而是要隨緣消業,一邊轉化,一邊觀察這些習氣,漸修漸除地,慢慢使得馀習消失於自然之中,不需刻意針對任何一種習氣,如同喉中刺般除之後快的心態,反而要珍惜這些習氣,和你相處的時段中,與習氣為伴,並且學習,因為當你知道你被何種習氣捆綁和困擾住的時候,表示你已經觀察到,你的煩惱標的物何在,因此你只要保持欲擒故縱,和如同熟練的貓,知道老鼠的蹤跡,以及出沒時間便可以,至於何時可以攫獲,取決於自心,這個才是真正的覺知,從這上面也才有機會真正練習到知而無念的方法。
另外在我們的心深處,對煩惱與習氣始終要保持感恩的心,因為如果沒有它賜予我們機會,做為一個心的發現者和修行人,便沒有機會可以時時地去做返聞自性和反觀自照的功課,修行人和一般凡夫之中,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可以經常清明地觀察到自己長時間伴隨自己靈魂中圓滿的缺陷「習氣」,而卻可以悠游從容、游刃有馀的與它共處,絲毫不會因為自己身口意所存在的馀毒而感 到憂傷,或急躁難耐到片刻無法包容地如芒刺在背,反而可以姿態優雅地與狼共舞,並且伺機使之成為溫順的綿羊,這才叫轉化成功,轉進攻頂獲勝,到了這般境界,其實也無所謂對治與觀修,因為在與煩惱相處共度的時光中,這些煩惱和馀毒自己也會因為自己已無任何可以撒野和肆意胡為的空間,轉而淨化自己的負面能量,提升自性的正面靈能,終究和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等五種佛智融成一體。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於某次對新入佛門同修所做開示其中所取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