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相命大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由於年少稚齡時就對山、醫、命、卜、易數等極有興趣,經常醉心於中而荒廢正規學業,即便家中長輩苛責罵罰,也不改其樂。漸漸收羅東、西、中外、古今各類卜筮之術,無不兼容並蓄地去學習和融合,倒也有小小心得。

  我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知人善任是時下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常常為人尊長而因不懂如何駕馭和舉用賢能,而失之交臂且事倍功半。其實在中國群書之中都有談論到如何觀其顏、考其行、視其貌而使可以發揮其長處,得以常用的例子和文字,例如《長短經》,還有《莊子》、《史記》、《禮記》、《周易》等等,都可以從中取得很好的材料。可見中國的諸子聖賢由於閱人無數,經歷豐富,便把平常與人交接和應對,以及一個人的生平起伏,和從歷史人物所累積出來的統計之學,以此便組成了洋洋大觀的、觀人於微的方法。例如近代的曾文正,他在官場上縱橫一生所得的經驗也寫下了《冰鑑》傳揚於世,其中也不乏值得作為識人之術的經典之辭。

  《易經》的周易??繫辭可以說是在易經傳承當中,各代研讀《易經》的菁英集合眾家所長編彙而成的重要精華。其中特別強調一切窮凶禍福都是人的心自己所招引,心行之於外就變成言語,因此言為心生,要觀察一個人的命運善惡、賢良或心術不正,莫過於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可以判斷得出來的。所以一個將要悖主求榮或離經叛道的人,他的言行就必然是閃爍不明而且漸行漸遠,說話也會漸漸脫離核心,表示他的心思早已不在此,所以明眼的領導者就應該要防微杜漸,防患未然。一個部屬心中若有相悖,他的言詞就一定沒有組織、分歧無主、心不在焉。真正對團體或在上位的人有向心者,他的言論平常不多,行動比言語多,而且所講的言論都是重點,不會支離破碎,不會離題太遠,也沒有任何的贅詞。心中鼓譟不安、有勇無謀、做事沖動、無耐心的人平常話一定特多,而且沒有重心。至於虛情假意、偽善的人,在 平日你便可以發覺他講話習慣喜歡迂迴、擺弄玄虛,不直接了當說出話意的重點,這類人多半是別有用心,並非可靠的善心人士。至於平日沒有原則,如牆頭草一般的人,很容易便可以感覺得出來這一類人講話經常欲言又止,眼神閃爍,講話唯唯諾諾,沒有重點,這種人便不是可以委以重用的人。

  在佛教中,其實更直接的告訴世間人言多必失它的果報,更重要的是不要去談論他人的是非和搬弄不必要的話語,也不可以用粗暴、威脅、恐嚇的話令眾生內心恐懼不安,或用一些靡靡之音、花言巧語欺騙傷害眾生,這些對自己和他人都是沒有幫助的。

  有智慧的領導者最習慣的方法就是給部屬一兩件事情看看其人對是非的反應如何,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善類或非善類。有時出其不備的講些弦外之音,觀察這個人的反應和應變能力如何,或者刻意出些難題看看他的智識程度,也可以給予危難,看看他是否有處理的勇氣和魄力?突然間給予額外的利益,看看他是否有貪小便宜的傾向?交代他的事物是否都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藉以考察部屬的誠信。總之,這類的方法在中國的諸子百家典籍中,文山書海,書盈四壁,舉不勝舉。總之觀察人在現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人與人之間如果可以藉由觀人便可以截長補短,也可以藉由觀人明白對方所需,同時也不用花費不必要的時間便可以做到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基本布施精神。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因為對眾生相的好奇習性使然,平日也喜歡觀察人性,有時也會把所學融合在人與人之間作為隨順和度化眾生的方法,因此給予一些小小的意見作為參考。

 

上一篇:淨空法師:身體、靈魂都不是真的我,只有佛性才是真我
下一篇:淨空法師:放下不在事,在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