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賢宗法師 : 開啟世間最高智慧的鑰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家早上好!我的咽喉炎已經有兩個禮拜了,本來感覺兩天就可以好的,因此又去講了兩次課,結果患上加患,這是我沒有去愛護它的緣故。所以,今天大家都坐近一點,使我的嗓子省點力氣,我們的溝通也會更親密一些!聽我的課不用那麼規矩,想躺著就躺著,想靠著就靠著,你覺得怎麼舒服,那就是最好的狀態。這兩天來,大家從原有的生活狀態裡面切換到現在的生活狀態,是不是感覺很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變的。不要到最後,你們一進到禅修中心就感覺到腿發麻,全身酸痛。我不希望香海禅寺給你們的心裡播種下“痛苦”的種子帶回去。

  我是不喜歡寫提綱的,而今天進教室前寫了幾點。所以今天就依照這幾點給大家分享一下。實際上禅宗是沒什麼可分享的,有所圖、有所追求的時候,都是落於“有”,落於“有”的話,就不會究竟,不究竟就得不到徹底的解脫,得不到宇宙那種真正的智慧。禅宗是希望我們不著一切相,所以我這個提綱寫也是白寫。只是給大家一個啟發吧!我是這樣寫的:

  禅寺是開啟世間最高智慧的一把鑰匙

  禅寺能放下困擾得到一份清涼

  禅寺能打開心量得到一份無限的世界

  禅寺能放下我執得到一種超脫

  禅寺能回歸本然得到一個真實的自我

  禅寺能轉變觀點得到大自在的一種超然境界

  對於你們做事業的人來講,這些東西都是一種期待,往往在你渴望得到這一份期待已久的東西時,卻總是離他很遠很遠,所以“禅”恰恰是打開我們這份期待的一扇門,達到願望的最佳鑰匙。就像我們現在的人認為“空氣、水”一點都不值錢,但是我們要得到它確實不容易。我覺得禅就像新鮮的空氣和純淨的水一樣,當你得到的時候就是價值連城。我們的生活裡面碰到所有的問題通過禅修都能解決。我不是誇大其詞,確實需要我們全身心地去體驗和印證它,最後才能得到。我無數次在外面跟大家分享的時候,教他們回去怎麼做,但實際上落實到行動的卻很少。我們看到自然界裡面很奇特的一種景觀,那真的要付出很艱苦的代價,雖然現在的交通各個方面都很方便,但想見到大家沒見過的那種奇特景觀,你一定要付出很多的代價才行,所以禅修也是這樣。不是說大家來這裡體驗了兩天,好像我已經修過禅了,回去以後所有的事情都能解決了,我告訴你那是不可能的。那怎麼樣才能解決呢?回去以後不斷地修禅,那怕你再沒時間只修一剎那、一分鐘,你這一分鐘內,你那顆心得到清淨的時候,你就跟宇宙最直接的那種東西得到對接,只有對接了才能找到宇宙的規律,才能了解事物的發展,才能明白我如何活著、如何做事情,如何處理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問題,得到一個智慧的答案。當我們往往得不到對接的時候,就限制在自己所理解的世界裡面。

  大家看過一本叫《秘密》的書嗎?它講了世界上從古至今的成功人士,包括那些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大政治家,實際都是明白了宇宙的一種規律,這種規律我們好像看看書就明白,別人跟你講你都知道,但跟我們的行動和思想相差十萬八千裡,因為沒有這樣去做、沒有這樣去付出、沒有這樣去體驗和實踐,所以我們永遠跟這個事物成功的規律離得很遠很遠。

  我們經常去抱怨“我學了那麼長時間的佛、看了那麼多的經書、我參加過那麼多次禅修,為什麼我的事業一直都做不起來?”這個和你參加多少次禅修、念過多少經、蓋過多少廟都沒什麼關系。而是要把那種真正認識事物本質的規律掌握住了,這種掌握不是你認識到了,你了解到了就行。

  我們在這兩天裡面,為什麼要求大家時刻處於禅定的狀態裡面呢?實際上我們的“心”清淨下來,我們的意識、言行、五官等,所有的東西都能在感知當下的過程,去體驗這樣的一種生活境界,你沒有這樣去體驗的時候,你的心是分離的,你的心是掛礙的,你的心永遠是漂浮在外面的,你們看過張德芬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沒有?在這本書裡講到:如果一個人時刻能跟他的“真我”作對接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碰到所有的困惑都能迎刃而解。我經常打一個比方,中國在高度發展的過程當中,很多企業家由於偶然的機會成功了,得到第一桶金,他覺得這套方法很實用,然後一直用這個方法。當我們碰到加入世貿、遭遇金融風暴等的時候,然後就傻了。我經常把偶然成功的企業家叫做無頭的蒼蠅,被人家關到一個玻璃瓶裡面,亂撞撞到了洞口,當這樣成功的時候,他是不知道所謂的成功規律的。所以他總是認為按他原來的方法做就能成功。世界上非常成功的那些大企業,他們的成功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松下幸之助他每隔一段時間都跑到寺院裡面去禅修,他會把公司所有的事情放下,當他把外面所有的東西都放下,去回想內心狀態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捕捉到的信息都比較真實。你們回去的時候我會送一本書給大家,是稻盛和夫的《活法》,這個人一生創立了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第一五百強企業創立好的時候,竟然出家了三年,然後又回來創立了一個五百強企業。他就把自己一生當中這樣做事情的心得體會融匯成一本書,我發現這本書裡面講到三個最重要的思想:

  第一:心念的力量

  第二:利他的精神

  第三:厚德載物

  我看這些人總結自己的企業哲學思想,論證自己經營之道的時候,我也在自我反思和自我體驗,從中發現了一個道理,就是說這世間最簡單的道理,也就是最實用的東西,最實用的東西他的力量是最大的,但是我們往往把最簡單的方法拋在旁邊,一味地去索取很玄妙、很難懂、很不容易求到的東西,然後大家趨之若鹜地去仿效去求取,最後這些東西跟我們企業管理一點關系都沒有。所以我這幾年一直在勸告那些企業家,讓他們回到自我內心的狀態裡面去提升自己,然後以更清晰的狀態去面對你的事業和人際,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我那天跟一個桐鄉的音樂家聊天,他現在古琴的彈奏方法被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跟他談起音樂的事情,我連基本的八個音符都不懂的人,但是我的頭腦當中有一種感覺,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然後跟他在那裡瞎侃。我就跟他說:“通過我們佛教的禅修會捕捉到一些語言、一些聲音、一些人心靈深處最渴望得到的那一種空靈的思想。把外在那種分別的狀態全部收回來的時候,用心去跟宇宙作對接的時候,你所得到的才是最正確的”。我和他說我也聽了很多音樂,比如國外那些語言我聽不懂,但是他們唱出來的那種聲音、那種感染力、那種震撼人心的音符,我的內心當中就會收到那種聲音,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這樣的一種境界實際上就是共鳴。雖然我這方面不懂,但是我總覺得很多東西它能找到一種共鳴,找到一種橫向的通達。

  我們學禅修的時候如何通過一種表象得到一種事物共通的道?只有我們得到那種“道”的時候,發現我們不管什麼事情都能做成,都能找到那種本質和規律,從而去掌握它,最後你就發現做什麼事情都很順利。我發現那些做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就是明白了這個道,當我們明白不了這個道的時候,“金融風暴”來了,我到底做什麼好?找不到方法,不知道何去何從。所以,我們說禅修是開啟人類最高智慧的一把鑰匙,實際上它就是讓我們把那種迷茫、分別、表象、障礙,那種浮在表面的心,不斷地沉澱下來,沉澱到徹徹底底的時候,發現那時候張開眼睛、聽到聲音甚至嘗到的、摸到的各種東西,你就有一種入木三分、透入水底的境界,就能把所有的問題想明白了。所以在我們做事業的過程當中,我們該如何去找到那一份“道”?如何通過這種道去透徹地了解,我認為禅修就是最捷徑的方法。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做得很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通過一些方法,好像跟這個頻道有所相似,他們會去打高爾夫球、寫毛筆字、聽音樂、到深山裡面感受大自然的信息等,實際上他們也是想得到一種類似“道”的東西。就跟陳總一樣,我們不知道約過多少次,這次終於碰到了,我相信他這兩天的收獲一定很大,只有在禅修裡面才能找到那種道,我覺得他找對地方了。所以希望陳總回去也堅持禅修,每天拿二十分鐘出來禅修,其實我說的禅修很簡單,司機在開車的時候你也可以禅修,給自己一個信息全身放松,然後關注呼吸,這就是給自己禅修。很多人在等人的時候很不耐煩,他怎麼還沒到?他是不是堵車了?你一直掛礙很多事情,當我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放下的時候,那也是一種禅修的境界。

  所以,接下來我希望我們每個同修回去把自己的生活、起居、工作等,都當作一個禅修,不要讓自己焦慮,不要讓自己恐懼,不要讓自己有掛礙,不要讓自己懷疑。把所有負面的東西都從你身上、從你心靈當中清掃出去,不要造成你心靈當中一種負面的困惑。當我們困惑了,我們肉體裡面就會產生一種毒素,我們的思想裡面就有一塊地方是黑暗的。在我們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時,都會因為這個困惑,考慮問題就會不究竟、不徹底。所以作為一個企業家應該把自己的心修到非常光明和自在,非常的清淨和豁達。人的內心裡面對抗的東西很多很多,如“執著、貪心、金錢、名利、”等,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思維方式,會決定著你對一些問題的判斷,當我們時刻處於關注著自己的時候,很多東西就變成我們身上無形的困惑。我經常在不一樣的場合跟自己內心作對話,那時,我就發現很多問題:“我被別人重視了,被批評了,被贊歎了”,這個時候你的內心是什麼活動,當我們時刻關注這些東西的時候,那我們的思想考慮問題真的很受局限。

  曾經有個宗教局的領導跟我說有個寺院的師父,總是從小師父他們身上扣很多各種各樣的費用,佛事的費用、工資的費用、補貼的費用。我當時怎麼想也想不明白,一個寺院的負責人你離開了家庭,你把這些費用扣下來干嘛呢?後來跟我說了才知道怎麼回事。因為他們寺院裡的人不斷在換,人家都不喜歡他這樣的方法就離開他了。就是說我要做任何事情總是在這些小事上去斤斤計較的話,你所有的團隊跟你是離心的,是離德的,不會有一種向心力,也不會凝聚在你身邊,這裡面說白了還是一種道,還是一種人性。稻盛和夫在《活法》裡面講到他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想著別人,想著團隊,而完全沒想到自己的時候,發現事情做起來特別容易,且所有的人都凝聚在他身邊跟著他一起去完成,實際上這裡面是什麼精神?就是“利他”的精神,也是佛教裡面所講的菩薩利他的精神。我們總是講“我投資賺到的錢都是屬於我的”,賺到十塊錢最好分給他們一塊錢,剩下九塊錢都屬於自己。如果你換一種方法,就是調換過來,自己拿一塊錢,九塊錢分給大家的時候,你以後的事情他們都會幫你做得好好的,這就是利他的精神。人性是什麼?一個人在這個公司工作,就是希望自己的衣食豐足,所期待的東西都能在這樣的平台裡面得到一種兌現。就像我們吳總一樣,董事長做得天天沒事干,他說做董事長就是下崗,我說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把握人性的規律,接下來你就發現很多事情就會做得很順暢。

  我自己沒做過企業,我不敢在別人面前去賣弄這些道理,但是我感覺到我們佛教的管理跟你們企業的管理其實是共通的。很多東西不是用錢就能擺平的,而是要用心。所以佛教裡面會特別重視“心”,因為心能展現你整個人的身體狀態,我們的心會影響我們的觀念,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會影響我們的言語,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我們展現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心的一種輻射。當我們用很欣賞的眼光和你對接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我眼神的那種專注,那種親和力,乃至一句話都不說就能感受到。實際上語言已經是另外的一種對接了。很多人都跟我講到他的婚姻,當時她看到她先生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人肯定是她一生的伴侶。她沒有對接,不知道他是哪裡人,更不知道他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一概都不知道,只是一看到他就覺得自己的另一半就是這個人。其實我們人有很多磁場,自己都能感覺得到,這樣的一種磁場和感知靠的是什麼呢?如果我們心浮躁的時候,別人在我們身邊吼叫我們都聽不見,當我們心清淨的時候,很遠的地方那種很微細的聲音我們都能聽見。這靠的是什麼?就是靠我們用心去感覺事物。禅修就是讓我們從這種浮躁、分別、掛礙的心不斷地沉澱下去,跟我們內在那種原有的佛性作對接的時候,我們就發現眼前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我們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你怎樣和宇宙對接,就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我看到西方講到了存在主義思想,講到了“我思故我在”,實際上他講的那個“思”,就是在他極度清靜思維的時候,就跟宇宙做那種對接,他就會找到一個自己存在的那種人生規律。當我們每件事情這樣去對接的時候,就會慢慢地在我們心田裡面打開一扇窗戶,這種窗戶是什麼樣的呢?就如我們這裡把所有窗簾拉起來的時候,就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麼景色,當我打開的時候,哇!那個新鮮的空氣,那種鮮艷的花朵,那種鳥鳴和花香都朝你湧來的時候,你會覺得人生真的太美好了。萬物不需要我們去扶持它,到了春天照樣會發芽;花不要我們去修剪,它自然而然會綻放;鳥兒不需要我們教它語言,它有它獨特的語言;溪流不是因為我們在山上把水龍頭打開才會一瀉千裡,萬物本來如此。

  所以,古代禅師和他弟子對話的時候讓我們摸不著頭腦,徒弟問師父:“什麼是佛”?師父回答:“我要吃飯”;這裡面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其實就是“自然”。禅師的回答跟所謂的佛,所謂的道,根本就是答非所問。當我們違背自然的時候,跟成佛就離得很遠,我們來這裡禅修是讓我們回歸本然,回歸你原來那種開心、自在、超然的那種喜悅的境界。你是孩子就應該好好孝敬你的父母,你是妻子就好好去面對你的先生,你是個父親就應該承擔著孩子的教育,這是很自然的東西,你為什麼要去改變他呢?等你再要去改變的時候,你實際上已經付出了很多精力,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我們明白自然這個規律以後。你們做企業我就教你們,當員工在你面前生氣的時候,你要了解他為什麼生氣,你安排一個任務的時候他為什麼不接受,你把他不接受的原因找到,然後再去和他對接,他會很喜歡的。你若強硬地去做,絕對不行,“啊!你不這樣做我要開除你”,最後即使他違心去做了還是做得很不好,這就是一種違背自然知道嗎?當我們某個產品在市場裡面不好銷售的時候,你們去找找原因,有沒有違背市場的自然規律,有沒有違背這個時代的規律,當我們找到大家都所需要的那種規律的時候,大家都會紛紛向你要,那你很多東西就會很好做,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智慧,一種道,是這個世間永恆的規律。

  我們人總是這樣站在自己的觀點上去看待問題,去思考問題,去決策問題,所以我們很多東西做不好。你們有空的時候好好去看看唐朝那些帝王是怎麼統治國家的?我看了很受用。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唐太宗我們都知道,整個江山基本上都是唐太宗一個人東征西戰打下來的,打仗的元帥最喜歡的就是那幾樣東西“武器、戰馬、盔甲”,唐太宗擅於弓箭,在他大半生涯裡得到了四把弓,認為這四把弓是最好的。後來在偶然的機會裡又得到一把弓,他認為這把弓的直徑、手工制作、性能都比前面的那四把好。所以他把這把弓供在他的辦公室裡其他四把弓的中間,把它供在最好的位置。有一天,從小給他做弓箭的那個老師傅來到長安,到了皇宮看唐太宗。唐太宗看到老師傅來就很開心,就把他拉到自己的辦公室裡面炫耀自己得到一把好弓,讓師傅鑒定一下,給自己一點贊美的話,也想讓老師傅和自己一樣認同這把弓。他把弓取下來,等待著他的贊美,老師傅也知道唐太宗希望他贊美,就問唐太宗,你希望我說實話還是說假話?唐太宗肯定要聽實話的。老師傅就說:這弓不如架上的那四把好,雖然他的制作、雕刻等方面看上去很精致,但是如果拉久了的話它就會斷掉,其他的四把就不會。唐太宗聽後抓著他師傅的手一起上朝,對他的文武百官說了一句話,他說:“我戎馬生涯這麼多年,識弓無數,但最後卻不如一個做工匠的專業人士”。我們在座的企業家們,你們理解這句話的真正高度嗎?唐太宗接著說:“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安寧了,各個方面需要專業人士去治理,我不是全能者,不是什麼東西都懂,希望你們這些專業人士來幫忙出謀劃策”。你看唐太宗的心量大到這個程度,所以才能創造一個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這不是偶然的,你看元明清的那些帝王一直想學唐太宗,但是最後都沒學好,為什麼?這裡面需要你們這些企業家去思考了。

  當我們總是關注著自己的面子,關注著自己的名利,關注著自己的金錢,關注自身的利益的時候,我們很多很多的東西就會放不下、打不開、做不好,管理企業和治理國家是相同的、不違背的。唐太宗時,長安的公安局局長是阿拉伯人,你們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你看唐太宗把國家首都的治安交給一個老外去打理,這是什麼樣的一種心量?所以我們做企業真正要修的不是別人,要修的不是我們學到多少東西,真正要修的是你的“心”。這個心轉換了,所有的東西你都懂,所有的東西你都能面對,所有的問題都不會造成你的困擾。當沒有問題能阻礙你、困擾你的時候,業績做不上去那是不可能的。真的,這裡面需要我們自己去反省,我覺得這種反省才是禅修最積極的。我們為什麼會講佛教是人類最高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通過文字思想告訴你的,而是真正要把自己的內心轉換成那種高度的時候,那種智慧自然而然地在你面前展現出來。不要在我們內心裡面存在一種我所需要的東西、我所執著和我所在乎的東西、我所掛礙和放不下的東西,你要把它們全部清掃出去。你要清楚自己在乎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困擾,我所執著的東西就是自己的障礙,我所渴望得到的東西,自己就會變成他的奴隸。當你內心當中執著、渴望、需求、在乎的這些東西把它清掃出去的時候,你就發現這個世界很美很美,你的人生會非常地開闊,你的事業你想做多大就能做多大。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了以後,你走出去別人踢你一腳,你的火氣馬上起來的時候,你就要問問自己“我的火氣從哪裡來?”當你現金被人騙走一百萬,你三天三夜睡不著覺的時候,你要想想你掛礙的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修煉,把我們內在所有的東西在你的心田裡面清掃出去的時候,真的沒有你做不成的事。我前幾天看了一本書叫《展望二零五零年》,到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實際上他寫的這些東西,當你把禅修好的時候,這些展望的東西你都能找得到。就像我們做事情一樣,會問人家喜歡穿什麼?戴什麼?以什麼東西作為他的追求目標,你不斷地往前面推,你感覺到人性,感覺到未來的發展,感覺到所有的東西給它加上五十年以後,你會感覺到什麼?或者說我們倒退五十年,那時候的社會是什麼情況?我們現在發展的東西那個時候有沒有苗頭,然後你再往前推,我們現在感覺到的一些東西,在未來就能展現出來。那我們做好這方面推理的時候,首先你自己要很清淨啊,你一天忙著焦頭爛額的時候,你哪有心思去思考和沉澱這些東西?你思考不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你企業未來的發展就會成問題,真的,這就是你們作為企業家需要思考的東西。你沒有這樣的一種思考和認識,你的未來就像一只無頭的蒼蠅。大家都知道一只蒼蠅被關在一個瓶子裡面飛不出來的時候,都會覺得它很傻,實際上我們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比它更傻。

 

上一篇:佛菩薩醫身醫心,醫好了我多年的肝炎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修無常對佛弟子的重要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