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宗法師畢業於福建佛學院和閩南佛學院、上海交通大學EMBA、中國佛商論壇發起人
首先歡迎大家來修行,佛教裡面講修行就是改變自己的身心,我有時候覺得修行實際上是活在這個世界能更健康或者說更快樂。不管我們做企業或者做任何其他事情,最終都是讓自己活得快樂,那修行是干嘛呢,實際上就是調自己的身心,當我們不快樂了,怎麼樣調成快樂狀態,當我們不健康了,怎麼樣調成健康狀態,當我們和別人產生矛盾了,把這種矛盾化掉,這都是一種修行。
所以修行不是去改變外在世界,改變外面的人,而是調自己對外在世界的一種解讀方式。所以佛經裡面講到一個詞叫觀照,觀照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觀照就是經常在看自己,看自己的起心動念,看自己的一言一行,看自己的每一個舉動與念頭的升起,這就是觀照。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在忙,當我們在走,當我們在動,當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我們的想法就會特別的少,當你坐下來,停下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思維非常豐富,所以我們平常把修行叫止觀,停止,觀照,但是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止觀呢,就是停止地看到自己。我們現代人最多的一句口頭禅,“忙”。
我有時候發現我這個和尚也很忙,從不丹回來了就要去開會,開完會又要回到這邊,我們有多少時候讓自己停下來,感覺那種寧靜,安住當下之心的那種狀態,大家不妨去感覺一下,你用走路去感覺,你的腳提起了放到地上,等下午飯的時候,到外面去走一走,找那種感覺。
所以古人講,有所為必有所不為,你得到這個一定要學會捨棄那個,當你得到巨大名望的時候,你就要學會把錢捨掉,你不能把所有東西做到十足的完美,你一定要留下一點缺陷,這是古人講的,不是我講的。當你很忙的時候,你就要找個時間,讓自己身心安定下來,所以有人跟我講又忙又沒有時間禅修修行,我說越忙越要給自己一個輕松安靜的過程,不然的話你的身體早晚會出狀況,所以要學會調自己。因為你有觀才能止,止你就能做好調。
我前段時間跟大家講,現在有一句流行的話“互聯網+”,我就在想應該叫“禅修+”,禅修不是加互聯網,禅修是加一切,你們有沒有發現在中國古代所有的有識之士,不管是帝王、世子、世人、官員甚至很多有修養的那些人,他每天都有個習慣,打坐。你們不要認為打坐就跟佛教有關系,不是的。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打坐的習慣,古代的世人都有打坐的習慣,所以我們來禅修最大的一點就是讓自己的身心安住下來,而且禅修不是說坐在這裡才是禅修,你要把這個觀照和覺察力時刻地放在你身心的每一個狀態裡面,就好像我們在等飛機,在機場待七八個小時,這個時候怎麼辦呢,禅修。
禅修就是說你的心把那種抗拒抵觸抱怨的心收回來,接受這種現象,接受不舒服啊,飯菜不香啊,早上早起啊,你現在還很混沌的狀態啊,昏昏欲睡啊,你就會很難受。你有沒有發現人生得到成長和蛻變的時候,就是難受的時候,難受有可能改變,有可能毀滅,但是你有那個關照力的時候,你一定能提升。
所以來到這邊禅修完以後,你們要形成一種力量,跟別人不一樣的力量,不管在什麼時候,你的心都能安住於此時的當下,為什麼要這樣要求?因為心安住下來,你的神才能定,你才不會亂,所以以後,你們接下來要形成一種習慣,就是說不管洗手洗臉還是吃飯,干某一件事的時候,你都能保持一種覺醒,在看著自己。你就會感覺到和大自然合一的狀態,你的眼睛所觸摸到的世界能給你怎樣的對應,佛教的觀念來講,你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決定著你的世界,一朵花綻放在這裡,但是你沒有心去感受它,你不感受到它綻放,你感受不到它的香,它的美,在你面前跟垃圾有什麼不同。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快樂呢,是因為我們沒有鮮花的心,沒有一個幸福的心就不幸福,真的是這樣。同樣的一片天空,同樣的一縷陽光,同樣的一片春風,有多少人能感覺到它的美,所以一個有福報的人,他就要培養一顆欣賞和喜樂的心,因為你的內在的吸收和解讀,決定著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