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淨土宗五經一論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淨土五經通常與《往生論》並稱五經一論,為淨土宗之核心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由淨土宗泰斗印光大師增編合為五經。其中《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三經專談淨土緣起事理。其余諸大乘經,亦與淨土密切相關。在這五經當中,以《阿彌陀經》最為大家所熟悉,多能熟背如流。但對它的義理,很多人都不甚了解。歷代大德對於這部經的注解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明末幽溪大師所著的《彌陀圓中鈔》,蓮池大師所著的《疏鈔》,及我們要學習的藕益大師所著《彌陀要解》。《彌陀要解》是印光大師極力推薦的一本關於《彌陀經》的注解。大師稱贊此注解是“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於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如此贊歎此注解,可見藕益大師不是普通人,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是觀音菩薩再來。
《要解》雖然精當簡捷,但是其中涉及很多比較專業的天台名相以及天台思想,且以文言文寫成,這對同修來講,確實有點困難。近代的寶靜法師以及圓瑛法師又先後對《彌陀要解》進行了注釋,寫成了《親聞記》以及《講義》。雖然兩位大師所處年代離我們較近,但他們所注解的這些講義,在一些初學佛的人看來仍然比較吃力。由此我們連載通俗易懂又精准解釋的本源法師開示,今天登載講義最後一期,敬請恭敬耐心體會,佛法從恭敬心中得。
《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十六)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各位同修,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彌陀要解》。
【煩惱濁者。五鈍使。煩惑增盛。謂貪。瞋。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
煩惱總說有六大根本煩惱,還有二十種隨煩惱。根本煩惱如同樹木的根,隨煩惱就像樹葉枝干,只要將樹根砍斷,樹葉枝干也會隨之枯萎。同樣的道理,我們對治煩惱,就要對治六大根本煩惱,其它二十種隨煩惱也會隨之而斷。六大根本煩惱就是貪、嗔、癡、慢、疑,及見惑(邪見)。煩惱濁就是貪、嗔、癡、慢、疑,即思惑。見惑斷起來比較容易,一下子就可以斷除,所以叫“五利使”;而思惑,貪嗔癡慢疑這五種煩惱是慢慢生起的,要斷除也非常慢,叫“五鈍使”。劫濁之時,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期,五種煩惱越來越厲害,惱亂我們的身心,驅使我們迷惑造業、受報。
五鈍使第一個“貪”,貪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三時系念》有偈曰“諸苦皆由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憶念紛馳總是魔。”我們痛苦的根源就是貪,貪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現在社會上的人,都是被這五種欲望所束縛。我們在順境中要把這五欲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智慧哪裡來?要學習經教,只有了解事物的真相才會看破。佛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財色名食睡是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想。看破之後要放下,放下就要下功夫,對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人來講,就是信願具足、老實念佛,一心求生西方。
嗔,也是我們很容易犯的毛病,遇到逆境嗔心最容易爆發,嗔心爆發時,什麼學佛,什麼因果,統統都忘記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致對方於死地。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以前誦經、布施好不容易積累的功德,都被嗔火一下子燒掉了,正是“火燒功德林”。嗔是修行的一大障礙,修行淨土法門的人,如果不能克制住嗔心,臨命終時一念嗔心就會讓我們墮入惡道,不能往生西方,所以修學淨土法門一定要戒嗔。佛在世時,有一位阿耆達國王,造佛塔寺、布施供養,累積了種種的功德,本應得到將來往生天道享樂的果報,但是在他臨命終時,服侍的宮女將驅逐蒼蠅的扇子掉在他臉上,國王因此動了嗔心,隨即投生畜生道變成了一條大蟒蛇(蛇的嗔心是很大的)。國王做了這麼多功德,但因一念嗔心,最後變成大蟒蛇,所以修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戒嗔,不管順境、逆境都要淡定。
癡,對世間的真相不了解,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無淨計淨,不知道這個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沒有能力分辨正邪、是非、善惡,都屬於愚癡的范疇。如果不按照佛法修行,標新立異,顯異惑眾,也是愚癡的表現。
慢,傲慢也是我們常犯的毛病,可概括為五種:一、我勝慢。總覺得自己的條件比別人好,出身好,比別人富裕、有才華,覺得自己佛法學的好,發心比別人大,這時說話總喜歡凌駕於人,甚至呵斥於人,就是我勝慢的表現。二、我等慢。遇到同一等級、同一層次的人,喜歡找別人的毛病。比如同一時期學佛的,其中一個人出家了,另外的人心裡不服氣,他跟我一起學佛的,現在出家了,憑什麼要我去恭敬他?這就屬於我等慢。三、我劣慢,或卑慢。自己條件不如別人,但是為了掩飾自卑而故作高態。有些人看到有錢人,心態不平衡,覺得他有什麼牛呢,不就是多幾個臭錢嗎?這就是我劣慢,非常自卑,心裡又不服氣。四、邪慢。沒有德行卻自認為很有德行,沒有修行卻自覺修行很好,說話總是冷嘲熱諷諷刺他人。比如見到有人安心修行,卻說人家是盲修瞎練,就屬於邪慢。五、增上慢。依照自己的思維去理解佛法,自以為正解如來真實義,別人都不懂,自己是人上人,就是增上慢。佛法講“我慢山高,法水不停”,傲慢的人是得不到佛法法水滋潤的。大家在這裡聽經,如果沒有謙虛的心,就是左耳進右耳出,覺得自己什麼都會啊,不需要學了。大家注意觀察,傲慢的人都比較驕傲,喜歡自贊毀他,凌駕於他人之上,比較愛慕虛榮,這都是傲慢的表現。傲慢的根源就是愚癡,不了解一切眾生佛性都是平等的,覺得自己厲害,聽不進別人的話。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條就是禮敬諸佛,“諸佛”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對未來佛還能生起傲慢心嗎?
疑,修學佛法的人往往會有三種懷疑:第一、懷疑自己。自覺障深慧淺,福報淺薄,沒辦法成佛。所以藕益大師對淨土法門講到六信,其中第一個就是“信自”,要相信自己的佛性與佛沒有兩樣。第二、懷疑他人。親近的善知識很年輕,小和尚一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對依止的師父產生懷疑。第三、懷疑法門。對所修的法門產生懷疑,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他不相信,哪有這麼好的事情?所以聽到別人介紹其它法門,他馬上去修其它法門了,如此反復,始終不能一門深入。佛法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信非常重要。修學佛法的次第以信為首,如果沒有信,後面的解、行、證也就沒辦法建立了。修學淨土法門也以“信”為基礎,沒有信怎麼會發願,如何會導行?“疑”是我們修行最大的障礙,一定要斷疑生信。貪、嗔、癡、慢、疑五種煩惱會使眾生心煩意亂,迷惑正信,所以稱“濁”。
【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沒有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惡,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應當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超越當下的煩惱濁。如果修學其它法門,則是很難超越的,前面我們多次講到,要把見惑斷盡就非常不容易了,才初入聖流,更談不上斷盡思惑。在末法時期,只有依靠信願念佛法門才能超越。這裡“凡心”是念佛的心,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是一不二,能念的是我們的心性,所念的是心性的名字,心佛不二,心外無佛可念,念來念去還是念自己的心性,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只有這樣念佛方能得度。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眾緣和合而生即是眾生,這裡“眾緣”指五陰,色、受、想、行、識。“見”是見惑,“煩惱”這裡指思惑,我們得到這個業報之身,就是因為見思煩惱的緣故,依見思煩惱迷惑的深淺、造業的不同,感召不同的眾生之相。人道眾生見思煩惱比較淺,懂得布施持戒,肯定感召長壽富貴的果報;見思煩惱迷得深,造殺生、偷盜、邪YIN種種惡業,就感召貧窮短命多病的果報。眾生由五陰和合而成,五陰就是《心經》中的“五蘊”。“陰”是“覆蓋”的意思,五陰覆蓋了我們的真如佛性;譯作“蘊”有集聚義。五陰分別是色、受、想、行、識,人就是由這五陰組合而成。(一)色,就是物質,我們這個身體看得見摸得著,就是色。色有四大特性,就是平時講的“四大”皆空,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組合而成。地大,堅硬義,像我們身體中的牙齒、骨頭;水大有潤濕性,血液、鼻涕就屬於水大;風大,像呼吸,有動性;火大,有暖性,像我們的體溫,所以身體是由這四大和合而成。四大是物質,稱為色法。此外,還有心法,指精神方面的,就是受想行識。(二)受,領納義,感受,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接觸到外界的色聲香味觸,領納外境,產生種種的感受。(三)想陰,即第六意識,領納了外境,通過第六意識去思量分別種種苦、樂感受。(四)行陰,第七末那識,它執著於第八阿賴耶識為我,同時有傳導作用,把前六識的信息傳入到第八識中。(五)識陰,即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我們的心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心識去投胎,阿賴耶識裡面包含了我們在這個世上所造的善惡業,如果沒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隨順我們的善惡業去投胎,也是阿賴耶識去投胎,阿賴耶識就是俗稱的“靈魂”。五陰和合,也就是物質跟精神和合,即是假名眾生。《心經》有“照見五蘊皆空”,你如果知道五蘊的空相,能夠放下,那就得大自在了,達到這種功夫就已經斷除了見思煩惱,就是阿羅漢的境界了。
“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色”是色法,“心”即心法,色心二法皆是漏劣。這裡又運用到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色法漏劣對應四念處的觀身不淨,這個身體天天洗但是從來沒有干淨過,是個臭皮囊,過於執著自己身體的人一定要修不淨觀,我們講過有九種不淨。心法漏劣,表現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受是苦指受陰,不管苦受、樂受還是捨受,其實全部是苦受。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講想陰、行陰、識陰,我們的念頭不斷地變化,同時我們的身心世界於一切法當中不能主宰,得不到自在。色心二法皆是漏劣,名眾生濁。“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極樂世界皆是蓮花化身,相好莊嚴,沒有漏劣的色心二法,對淨土同修有很強的吸引力。一定要具足信願執持名號求生極樂世界,才能超越眾生濁。如果對娑婆世界沒有厭離之心,對娑婆世界沒有欣求之心,肯定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生脫死。
【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命濁者,“命”指生命,生命是由色法(身體)與心法(精神)構成的,如果但有色身,只有色法沒有心法,沒有受想行識,這個色身不能構成生命,就是一個死人了,時間長了必然要腐敗;如果但有心法沒有色法,也無法形成生命,心法沒有依托。“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因”是見濁、煩惱濁,即見思煩惱,“果”是眾生濁,就是感召的業報身,這二者並劣。因為見思煩惱的緣故,迷惑造業,就感召到現在這個有漏的業報身。從我們來到世間的那天開始,就在向死亡倒計時,過一天就少了兩個半天,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過生日、過年的時候就不會去慶祝了,因為在向死亡邁進了。釋迦牟尼佛示現到我們這個世間的時候,眾生的平均壽命是一百歲,現在處於減劫的時間,每過一百年人壽減一歲,現在距釋迦佛出世過去兩千多年了,人壽就減了二十多歲,現在平均壽命是七十多歲,壽命短促,所以稱命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在命濁中我們的壽命非常短暫,必須要修一個一生能成就,比較穩當的法門,修這個法門不要太長時間,不要費心思參究,不勞勤苦,這就是信願念佛法門,除此沒有其它法門。
【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
“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這裡再次強調我們修念佛法門,不是單單地嘴巴在念一句阿彌陀佛,每一句佛號裡面都要包含信願,不然就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嗓子也枉然。藕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信願屬於慧行,只有具足信願去念佛才能往生西方。《三時系念》中講到,淨土求生全在發願,所以一定要信願念佛。只要信願具足執持名號,就能轉五濁為五清。五濁是我們迷惑造業所召感的果報,當我們心地清淨之後,就能轉五濁為五清,這就是境隨心轉的緣故。“轉劫濁為清淨海會”,現在這個娑婆世界是五濁熾盛的時期,只要我們信願念佛到了極樂世界,那裡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是清淨之法,海會聚會,沒有五濁,也就沒有劫濁。“轉見濁為無量光”,“見濁”就是邪見熾盛,現在這個時期種種邪見多如牛毛,信願具足執持名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裡的眾生全部具足正知正見,無量光的光明代表智慧,那個地方眾生皆具足無量的光明,即是無量的智慧。“轉煩惱濁為常寂光”,“煩惱濁”是思惑熾盛,現在這個世間的眾生被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所牽,自性得不到清淨,內心得不到清淨,為諸煩惱所擾,信願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就能證得涅槃三德,就是常寂光——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脫德,光是般若德。“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眾生濁”指我們身心世界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邊是蓮花化身清虛妙體,哪怕帶業往生下品下生的眾生,身體都等同於阿彌陀佛。“轉命濁為無量壽”,“命濁”指我們在娑婆世界的壽命非常短暫,但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壽命等同於阿彌陀佛。五濁能夠轉成五清,根本的力量就是信願具足老實念佛,可見念力不可思議。如果娑婆世界所有的眾生都具足信願念佛,那我們娑婆世界就能變成極樂世界了。
【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故”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文一句佛號能轉五濁為五清,接下文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修的法門也是信願具足念阿彌陀佛,釋迦佛也是示現的念佛。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就是我們心性的代名詞,念佛就是念我們的心性,念佛成佛。藕益大師在這裡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釋迦佛也是念佛成無上正等正覺的。釋迦佛慈悲心切,不但自己成佛了,而且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成佛的方法告訴我們這些濁世眾生。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釋迦佛的果覺全體是什麼?即是阿彌陀佛,他因地念的是阿彌陀佛,果地也成就的是阿彌陀佛。釋迦佛通過什麼形式把修持的方法告訴我們的?就是通過《彌陀經》,在經中勸信、勸願、勸行,從這裡可以看出,念佛法門根本的修持還是以念佛為主,經典只是一個說明書,告訴我們具體修學的方法。所以誦念經典不單單是嘴巴誦,而且要心念,一定要明白經典的意思。我們皈依的時候,皈依法要深入經藏才會智慧如海,不單單是一誦而過,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能於五濁惡世說此難信之法,這是諸佛所行的境界,只有佛與佛方能究盡,難行能行。這樣的境界不是九法界眾生能夠依靠自力信解的,不但我們六凡法界,就是等覺菩薩也難依靠自己的力量信解。我們今天在座的各位,能夠在這裡發起信願心稱念這句佛號,這是釋迦佛跟十方一切諸佛加持的緣故。佛是佛光普照,對眾生不簡怨親,如果佛菩薩加持我們,但我們還是沒有對這個法門生起信心,這個原因不在於佛,而在於我們眾生自己。好比太陽光普照大地,你撐一把傘太陽光就照不到你了,這把傘就比喻障礙,業障很重。怎樣破除我們的障礙呢?還是要發大心,信願具足念這句佛號,這樣業障才會消除。
【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
經文有“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部經典是為我們這個世界眾生而講的,這裡“諸眾生”即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道眾生,而這個法是一切世間眾生所難相信的。一般講有三種世間,佛的正覺世間、九法界有情世間、器世間(依報國土),這裡講到“一切世間”包括了九法界有情世間及四土的依報器世間。在一切世間裡,下至六道凡夫上至等覺菩薩,都很難相信信願念佛法門,所以稱為難信之法。
丁二、教主結歎
【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但雲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雲汝等眾生。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
這段說明科意。“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流通分的第一科是勸信流通,是諸佛勸導各自世間的眾生。這一科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勸導娑婆世界的一切世間眾生。“囑語略別從通。但雲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雲汝等眾生。”在上一科中有別指、通指二義,“汝等眾生”是別指,“一切世間”是通指,但在本科當中只講為一切世間,而不講為諸眾生,省略了別義,只講通義,因為通義裡面包括了別義。“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汝等眾生包括了彼國的九法界眾生,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裡講一切世間,也指九法界眾生,其中文殊菩薩在菩薩法界,迦葉尊者屬於二乘,在二乘法界,都在勸導的范圍之內。
『捨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釋迦牟尼佛對當機的捨利弗尊者及彌陀海會大眾講到,你們大家應當知道,我能夠在這個五濁惡世,修此難信的信願持名念佛法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又能為一切世間眾生說此難信之法,實在是難上加難,所以稱“是為甚難”。釋迦佛說這段經文用意很深,我們現在不是說自己在學佛嗎,那就要以釋迦牟尼佛作為榜樣,不但要自利,而且要利他。釋迦佛行這個難行之法,成正等正覺,是自利;為眾生講解這個難行之法,就是利他。所以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不但自己要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而且要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一切眾生,佛講這段經文用意就在此地。
【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行此說此。眾生何由禀此也哉。】
這段說明這個法門難遇難逢。“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信願持名念佛法門是第一圓頓無上法門,念佛成佛,不需參究,不勞觀想,只要一心專持名號就能圓轉五濁惡世,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生起信心,有了深信才能契入,這個法門不是凡夫用意識心去思維分別的,它是無上圓頓不思議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行此說此。眾生何由禀此也哉。”“大智”就是佛具有一切種智,大圓鏡智,“大悲”就是同體大悲,體現佛悲智雙運度眾生。佛以大智大悲之心來到這個五濁惡世,示現念佛成佛不思議的難信之法,難行難行,難得能得,從而成就無上菩提。佛親自見此信願念佛法門的利益,可以圓轉五濁為五清,親自向眾生宣揚信願念佛圓頓法門,要讓一切眾生修學這個圓頓之法,同出五濁惡世。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示現這樣做,我們現在的眾生就沒有福德聽聞如此殊勝的大法,更談不上信願具足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樣的法門是難遇難逢,百千萬劫難遭遇,作為佛弟子一定要感恩釋迦佛的大恩德。以下五段說明生活在五濁之中很難超越。
【然吾人處劫濁中。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逼。】
“劫濁”就是指這個時間不好,生活在劫濁當中的眾生往往會被時間所困。像我們現在社會,科技高度發達,每個人的工作壓力很大,哪裡有時間去修學佛法?都是為時間所困,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時間。處於這樣的劫濁當中,就沒有時間去參究、觀想,唯一的出路就是修學這個法門,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
【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
處於見濁中的眾生,種種邪見熾盛,自己沒有真智慧,往往被邪智所迷惑,沒有能力去分辨是非邪惡。而且《楞嚴經》中說到,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往往會被邪師所迷惑。那怎樣才能不被邪智邪師迷惑呢?很簡單,只要信願具足,念一句阿彌陀佛,沒有什麼風險。
【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
處於煩惱濁中的眾生,思惑煩惱熾盛,煩惱有八萬四千種之多,而一切煩惱的根本以貪為上首,貪五欲,一種是財、色、名、食、睡,一種是色、聲、香、味、觸。現在的眾生往往是迷於五欲當中,有多少人不是在為五欲而奔波呢?在這種煩惱熾盛的情況下,也只有修這個法門才可以得到解脫。
【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處於眾生濁的眾生,由於見思煩惱的緣故,感召了粗弊的五陰和合色身。一般的眾生就執著於身體是我,不覺得這個身體不淨,貪戀於這個臭皮囊,每天要化妝美容,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能洞察身體的不淨,也沒有遠大的志向,不能奮發圖強求清淨莊嚴的果報。在眾生濁熾盛的時期,也只有信心具足修這個法門,才可以得到解脫。
【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處於命濁當中的眾生,壽命無比的短暫,無常大鬼伴隨著我們,我們身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猶如石火電光,一閃而過。佛在《四十二章經》中問弟子,人的壽命有多長?第一位弟子答“數日間”,幾天的時間,佛說他不知道。第二個弟子回答“飯食間”,吃一頓飯的功夫,佛講他也不知道。第三個弟子答“在呼吸間”,佛講到這才是真正的答案。我們的生命有呼吸它就存在,沒有呼吸它就結束。所以修行人要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在這種命濁時期,生命非常短暫的情況之下,只有修學信願念佛法門才能夠得度。
【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熢火孛宅裡。戲論紛然。】
如果不明白信願念佛法門是求出五濁的第一方便法門,還認為有其它的方便法門可以出離三界,那都屬於邪知邪見。“熢火孛宅裡。戲論紛然。”藕益大師在這裡作了一個比喻,好比在燃燒的房子裡面,還在嬉笑玩樂,還在討論怎麼出去的方法,不抓緊時間逃出去。三界猶如火宅,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時間去討論呢?抓緊時間,信願具足,老實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啊!
【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初普勸竟。】
只有知道了五濁難出,唯有靠信願念佛法門,靠這個難信的法門才能超出,明白了這些道理才會發心老實念佛。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反復地講五濁難出,念佛法門難信,目的就是叮囑我們五濁難出,只有修這個法門才可以出離六道。
乙二、結勸
『佛說此經已。捨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這段經文是法會結束時的總勸,阿難尊者所說,描繪了法會結束時的場景。佛講完這部經後,當機眾捨利弗及諸比丘大眾,一切世間來此聽經的天人阿修羅等眾,都無比的法喜,接受了佛的教化,禮佛而去,回到自己的住處念佛去了。
【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無一人能發問者。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令得四益。如時雨化。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名歡喜。毫無疑惑名信。領納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淨土法門非常不可思議,只要信願具足念這句佛號,就可以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不要斷煩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不但凡夫不可思議,等覺菩薩也不可思議,所以謂“難信難知”。“無一人能發問者”,彌陀經中可以看到實智第一的文殊菩薩,權智第一的捨利弗尊者,一位是菩薩眾中智慧第一,一位是聲聞乘中智慧第一,但都不能深解淨土法門的深意,這個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盡,所以無人能夠發起啟問。
“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佛具有妙觀察智,他觀察到眾生聽聞這個法門的機緣成熟了,所以慈悲心切,不待眾生提問就為之講解這個法門。“令得四益。如時雨化。”要讓眾生得到四悉檀之益。眾生長期以來一直在六道之中迷惑輪回,一下子遇到這樣殊勝的大法,不要斷煩惱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誠如甘霖滋潤我們的心田,藕益大師將此比作久旱大地得到了及時雨的滋潤。下面解釋四悉檀益。
“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名歡喜。”聽聞這樣的殊勝大法之後,身心皆自在,名歡喜,這是世界悉檀,得歡喜益。“毫無疑惑名信”,不但釋迦佛如此說,十方一切諸佛都無比贊歎這個法門,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所以我們對佛的話絲毫沒有懷疑,這是信。“領納不忘名受”,聽聞這個法之後,全盤接受,領納於心,就是受。我們凡夫聽聞這個法門以後,業障很重,左耳進右耳出,就沒有把它全盤接受,所以在末法時期一定要多聽經聞法,長期熏修,讓道心恆常精進。這是為人悉檀,得生善益。“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釋迦佛大悲心切,示現到五濁惡世為眾生講解這個難信之法,眾生聽聞這個法門之後,能夠依教奉行,必定出離三界,所以佛對我們的恩德無比浩大。雖然父母對我們有恩,成就我們的色身;老師對我們有恩,教給我們知識,然而佛陀的教法能讓我們出離六道輪回,能夠成佛,這是一切世間恩德不能相提並論的。那我們怎樣報佛恩呢?上報四重恩要報佛恩啊。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教奉行”,按照佛所講的去做,信願具足老實念佛,這就是報佛恩最好的方法,就能對治煩惱五濁之惡,這是對治悉檀,得破惡益。“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大眾聽聞這個法之後,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干了,回去一定要依照佛陀的教誨,信願具足老實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這就是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要解》講到這裡就結束了,下面還有藕益大師的跋文,作跋文的目的還是勸大家信願執持名號,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