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淨土宗五經一論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淨土五經通常與《往生論》並稱五經一論,為淨土宗之核心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由淨土宗泰斗印光大師增編合為五經。其中《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三經專談淨土緣起事理。其余諸大乘經,亦與淨土密切相關。在這五經當中,以《阿彌陀經》最為大家所熟悉,多能熟背如流。但對它的義理,很多人都不甚了解。歷代大德對於這部經的注解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明末幽溪大師所著的《彌陀圓中鈔》,蓮池大師所著的《疏鈔》,及我們要學習的藕益大師所著《彌陀要解》。《彌陀要解》是印光大師極力推薦的一本關於《彌陀經》的注解。大師稱贊此注解是“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於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如此贊歎此注解,可見藕益大師不是普通人,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是觀音菩薩再來。
《要解》雖然精當簡捷,但是其中涉及很多比較專業的天台名相以及天台思想,且以文言文寫成,這對同修來講,確實有點困難。近代的寶靜法師以及圓瑛法師又先後對《彌陀要解》進行了注釋,寫成了《親聞記》以及《講義》。雖然兩位大師所處年代離我們較近,但他們所注解的這些講義,在一些初學佛的人看來仍然比較吃力。由此我們連載通俗易懂又精准解釋的本源法師開示,今天登載講義(十五),敬請恭敬耐心體會,佛法從恭敬心中得。
《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十五)
阿彌陀佛!各位同修,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彌陀要解》。
【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贊西方。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贊阿閦佛國。汝又疑偏東方。展轉戲論。】
這句問答是破偏贊西方疑。十方有無量的世界,無量的佛,那就必然有無量的淨土,為什麼偏贊西方淨土呢?大家要明白,十方世界的一切淨土都無法與西方淨土堪比,西方淨土有三種不可思議:一者依報環境不可思議;二者正報成就不可思議;三者說法不可思議,所以十方世界無與倫比。我們看藕益大師的答詞,“假使贊阿閦佛國。汝又疑偏東方。展轉戲論。”藕益大師先呵斥這樣的問題非善問,再加以解釋,如果不贊西方而贊歎東方阿閦國,你又要問為什麼贊歎東方而不贊歎南西北方,這樣的問難毫無意義,皆是戲論。
【問。何不遍緣法界。答。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
這個問答是破不遍緣法界疑。有人問為什麼不遍緣法界淨土?大師答復有三個原因。一者,令初機易標心故。初發心的人心量很小,即便發心長遠的人,煩惱未斷,叫他緣念法界也很難做到,心必定要散亂。真正能夠遍緣法界的人,那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大菩薩,就是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初發心的人,必須給他指出西方這個方向,使他能夠集中思想,專心求生。二者,阿彌本願勝故。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時候,他所發的大願特別殊勝,都是為了度化眾生,像十念必生願、臨終接引願等,而十方諸佛在因地沒有這樣的大願。三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阿彌陀佛與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緣分非常之深,無量劫中已經種下了很深的緣分,所以在我們華人地區,可能有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大都知道阿彌陀佛,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阿彌陀佛已經深入人心。
【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種種教啟。能令歡喜信入。能令觸動宿種。能令魔障難遮。能令體性開發。】
“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佛度化眾生,眾生接受佛的度化,這是相互的, 都要靠宿世的緣分,有些難度化,有些容易度化,根本原因就在於前世結緣的深淺。佛有三不能,其中就有不能度無緣之人。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城東老母,她是釋迦佛的鄰居,釋迦佛雖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是從未與老母說法,底下的弟子就怪釋迦佛了。佛陀感歎,不是不慈悲,而是自己前世與她沒有緣分,所以沒有辦法度化。佛的弟子不相信,請佛去試一試。老母一見釋迦佛來便掉頭就走,佛轉到老母的前後左右,老母皆回避不及。佛又示現無數分身將老母團團圍住,示現無量的神通給她看,老母看到佛的形象卻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就是不肯看佛一眼,這樣弟子才相信佛的話。度眾生不光要有真本領,而且要與眾生有緣,無緣是度化不了的。佛陀跟弟子說,我沒有辦法度化這位老母,只有阿難可以,阿難尊者就去度化她了。城東老母一看到阿難尊者就生歡喜心,把他迎進去供養,最後皈依了阿難尊者。所以度眾生,緣特別重要。釋迦牟尼佛臨涅槃時講到,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度化眾生,能度多少就度多少,當度的已度,沒有度的也給他種下得度的因緣,日後因緣成熟,自然能夠皈依三寶,修學佛法,圓滿菩提。“緣之所在。恩德弘深。”既然“緣”是度眾生非常重要的條件,它是什麼地方來的呢?佛與眾生有緣,就是前世惠施眾生的恩德,宿世恩德多緣就深,宿世恩德少緣就淺。佛陀告訴我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我們現在沒有成佛道,先要跟眾生結人緣,少結惡緣,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給眾生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都是結善緣的方式。結了這個善緣,將來你成佛了去度化他,他聽你的,這個緣都是在因地結下來的。阿彌陀佛為什麼與我們這些眾生有緣?因為他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時發了大願,行了大行,與一切眾生結下了深廣的因緣,所以現在有這麼多眾生願意往生到他的國土,接受他的教化。“種種教啟”,阿彌陀佛與我們這個世界眾生因緣很深,所以釋迦佛給我們講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勸導我們這些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聽聞教法得四悉檀之益。“能令歡喜信入”,我們這些眾生由於與阿彌陀佛因緣很深,有些眾生一聽到這個法門就能夠歡喜信受,發起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之心,這是世界悉檀,得歡喜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深信切願念這句佛號呢?就是與阿彌陀佛的緣分還不夠深,怎樣加深這個緣分?就要現在信願具足切實去念這句佛號,就是加深與阿彌陀佛的因緣。“能令觸動宿種”,我們聽聞教化,能夠觸動宿世的善根種子。今天能夠到寺院來念佛,修這樣的法門,都是宿世種下了念佛的因,今世緣分成熟了,知道這個世界的苦,知道極樂世界的樂,就能發起真信切願念佛求生之心,這是為人悉檀,得生善益。“能令魔障難遮”,有了強烈的往生之心,就能一心執持這句名號,因為一心執持的緣故,其它一切妄念就不可能再出現了。有人問,為什麼有的念佛人念到著魔?就是因為念佛過程中,沒有把念頭安住在佛號上,起了別的妄念;或者念佛出現境界沒有捨棄,執著於境界。所以正確的念佛方式就是一心執持,遇到佛境也好,魔境也好,通通捨棄放下,自始至終就是一句佛號,一切魔障不能靠其身。這是對治悉檀,得破惡益。“能令體性開發”,念佛至事一心不亂,通過事持達到理持,念到理一心不亂,破無明證法身,自性的佛性徹底顯露,這時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明心見性,就是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
【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
這段說明更深層次的四悉檀。“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諸佛已經徹證了心性,住於常寂光淨土,但是佛以大慈悲心故,不忍一切眾生沉淪苦海,所以示現到世間來救度眾生。佛示現到世間有三個目的:有善根的人使其善根增長,善根成熟的讓他解脫成佛,沒有善根的人給他種下得度的善根。我們作為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也這樣做,遇到世俗之人,他們不學佛法,一般的禮節是握手,我們作為佛弟子就不能握手,首先要合掌,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樣他也會跟著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種下了得度的因緣。對於已經了解佛法的,在末法時期要向他介紹淨土法門,讓他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生起真信切願之心,求生淨土。對於已經選擇淨土法門的同修,要讓他信心堅固,並且為其求生淨土創造條件。“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不管世間的緣種還是出世的緣種,令世出世間一切眾生悉能成佛,所以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尊隆”是“高於”的意思,“教”是十二分教,“乘”是三藏佛法。《彌陀經》所诠釋的義理是無上了義之法,無上圓頓之法,在如來一代時教當中處於最高的位置,可以看出彌陀經的重要地位。“舉揚於海會”,十方一切諸佛海會雲集的時候,都在贊歎此經,贊歎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所以這部經稱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世界悉檀,得歡喜益。“沁入於苦海”,我們這些苦難眾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釋迦佛為我們講了這麼殊勝的了義大法,就是以法水滋潤苦海眾生的心,讓我們生起信願念佛之心,滅無量生死重罪,這是為人悉檀和對治悉檀,得生善益、破惡益。“慈契於寂光”,眾生聞此法門依教奉行,執持名號往生淨土,得生淨土後哪怕下品下生,也是圓見三身,圓淨四土,契入佛的寂光境界,這是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所以萬德欽承”,“萬德”講的是諸佛,因為西方淨土如此殊勝,十方諸佛都對阿彌陀佛無比贊歎,都承擔起弘揚彌陀經的重任,勸導他們所教化的眾生求生極樂世界。所以不但釋迦牟尼佛贊歎這部彌陀經,十方一切諸佛都在贊歎,阿彌陀佛被諸佛認為佛中之王。“群靈拱極”,“群靈”一者指極樂世界的眾生,上至等覺菩薩,觀音勢至,下至帶業往生,下品下生的眾生。“拱”是環繞,“極”是北極星。如同天上的星星皆環繞北極星,極樂世界大眾亦皆圍繞於阿彌陀佛四周,親近阿彌陀佛。二者,“群靈”不但指極樂世界眾生,更包括十方一切諸佛剎土的菩薩、羅漢,皆要求生極樂,親近阿彌陀佛。說明一切諸佛偏贊阿彌陀佛,一切眾生偏念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
【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受忏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前面從事相上說明為什麼不遍緣法界,這裡從理性上來回答。“當知”是藕益大師提醒我們念佛人應當知道。佛性有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其中正因佛性是佛性種子,就是一真法界,諸法實相。“佛種從緣起”這個“緣”就是了因佛性與緣因佛性,了因佛性是慧性之解悟,緣因佛性是善心之修持功夫,如果沒有了因佛性跟緣因佛性,我們的正因佛性就埋沒於五陰之中。正因佛性好比礦中的金子,如果沒有智慧之光的覺照,就不會發現礦中的金子,智慧之光就是了因佛性。我們知道了礦中的金子,要經過開發才能提煉出純品金,提煉的過程就是緣因佛性。“緣即法界”,“緣”就是了因佛性與緣因佛性,這是法界。正因佛性是法界之體,三因佛性不離一心,一心就是我們的心性,就是實相,一真法界。三因都是同一個意思,不出這一心。“一念一切念”,阿彌陀佛是心性的代名詞,是法身佛的本名,一切佛的法身都是相同的。不但一切佛,一切眾生的心性也與阿彌陀佛、與一切諸佛一樣,所以一切眾生都可以叫“阿彌陀佛”,一切諸佛也可以叫“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生一切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往生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極樂世界就是法界藏土,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一香一華。一聲一色。”我們在阿彌陀佛這一處點香供花、音聲贊歎、色身禮拜,就是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面前點香供花、贊歎禮拜。“乃至受忏授記。摩頂垂手。”阿彌陀佛接受我們的忏悔,並給我們授記、摩頂,垂手接引我們,就是十方一切諸佛接受我們的忏悔,給我們授記、接引我們。“十方三世。莫不遍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一切依正,隨拈一法皆是法界,普遍融通,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這裡“此”指“專念阿彌陀佛”這個增上緣因,得生淨土,稱為法界緣起正因。“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專念阿彌陀佛是遍緣法界,如果不明圓融無礙之理,念西方再念東方南方等等,一一分別執著,都是偏念偏贊,而非遍念遍贊。
【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
上、中、下三種根性的人都可以修這個法門。“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淺位人”指六道凡夫,沒有斷煩惱,沒有證果,但是也不出法界外,可以決志念佛,專求往生西方。“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深位人”指已經開始破無明證法身的法身大士,按照教理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他明白法界之理,明白念阿彌陀佛就是念法界諸佛,生極樂就是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包括華藏世界,那麼何必捨極樂而別求華藏世界呢?華嚴會上,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求生極樂,給我們做了好榜樣,他已經是法身大士了還要求生西方淨土,何況我們這些業障凡夫呢?“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我們在前面講到,唐朝李通玄長者注釋《華嚴經》,在著作《華嚴合論》中講到了“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這種觀點就是“全墮眾生遍計執情”,妄生分別。他於一心中分權分實,分大分小,這就是眾生的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歷史上注釋華嚴經的只有兩個人,李長者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不解權實大小都是依他起性,依他就是如幻,沒有實體,依他也不離圓成自性,所以權實大小皆是法界體,稱為“一體”。
丁二、徵釋經題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從這段經文開始是勸信流通第二科。佛又問到大智捨利弗尊者,以及彌陀海會諸大眾,你們諸位覺得為什麼稱這部經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呢?在彌陀海會上,菩薩眾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在列,聲聞乘中智慧第一的捨利弗在列,但是這兩位聖人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佛大慈大悲,就自問自答到,如果有人能夠聞此經,受持、讀誦、理解這部經典,並依經典所诠之理去稱念諸佛名,諸佛就是指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如果能夠念阿彌陀佛,一念一切念,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就能得到三世一切諸佛的護念,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釋迦佛恐怕大眾還是不能生信,又接著說,你們諸位,包括我們在座的大眾,應當相信我所說以及十方諸佛所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不說假話。
【此經獨诠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诠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這段解釋護念。《阿彌陀經》所闡述的就是三大要素:一者無上心要,二者諸佛名字,三者圓滿究竟萬德,這是一切經典裡面找不到的,所以稱“獨诠”。“無上心要”,“心要”就是我們能念之心,能念的心就是我們的佛性,心性是法界之體,成佛之源,一切法不能超越其上,所以稱為無上心要。“諸佛名字”,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名字,就是法身佛的名字,這是所念之佛不可思議。“無上圓滿究竟萬德”就是能所不二,能念的心本具萬德,所念的佛也是萬德洪名。諸佛已經徹證心性,因行果滿,智德究竟,證般若德;斷德究竟,證解脫德;心性究竟,證法身德,三德圓證,萬德畢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是一切諸佛共證的,也是一切眾生自性中本來具足的,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皆離不開這三德密藏。所以稱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聽聞這部彌陀經,並且能夠受持,及聞諸佛名者,皆為諸佛之所護念,這是從聞經的角度來解釋護念。“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這是從持名角度解釋護念。聽聞這部經之後能夠深信不疑,對娑婆世界生起厭離心,對極樂世界生起向往心,且能執持這句名號,這句名號是法界藏身,具足萬德及諸佛名號,一念一切念,必定為諸佛所護念。
【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
這裡通過問答來釋疑。假使有人但聞阿彌陀佛名號,而未受持此經,是否能得到諸佛護念不退呢?
【答。此義有局有通。占察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此義有局有通”,“局”是狹義,“通”是廣義,大師從兩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狹義角度講。“占察謂雜亂垢心”,“占察”是地藏三經之一,叫《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經講到“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雜亂垢心”指我們的心被見思煩惱所亂、所迷惑,心不清淨,因為所念之佛不具足信解,就不具足真信切願,也就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嗓子也枉然,這樣念佛不能得到往生西方的真實利益,只能得到世間的福報。
【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
如果念佛功夫達到一行三昧,就是念佛三昧,又稱“一相三昧”,就能保持三業與佛相應。見思惑斷,雜亂心就轉化為廣大清淨微妙心,證得相似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菩薩的境界,“無生法”是不生不滅之法,“忍”是安忍,菩薩於不生不滅法之中安忍不動心,就是無生法忍境界,證得這種境界就是不退轉菩薩。這裡不是真正的無生法忍,“相似無生法忍”按照教理來講,等同於阿羅漢,已經斷了見思惑,把無明煩惱伏住了,到這種程度才能聽聞十方佛的名字。
【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
這部經與占察經一樣,也需要持名至事一心不亂,不為見思所亂,或持至理一心,不為無明所亂,這時才是真正聞諸佛名,能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
從通義角度講,諸佛皆具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這種慈悲是自性之中流露出來的,不可思議。諸佛名號具足萬德,也不可思議。不管有心無心,信或不信念這句佛號,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華嚴經》中有偈曰“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寧可受地獄的苦報,也一定要聽到諸佛名字,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名字,因為聽到阿彌陀佛名字就成為我們得度的因緣,就有機緣出離六道。如果享受天樂卻聞不到佛名,那將永遠在六道之中輪回,永無出頭之日。對於現在的眾生來講,在座的有大福報,非常幸運啊,不但聞到佛名,而且能依此修行,所謂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
這段說明佛性平等。佛度眾生是平等普遍,不分怨親的。分怨親的是誰?我們凡夫在分啊,喜歡的人跟他多講講話,不喜歡的人就跟他少講話或者不講話。佛度眾生只講究緣分,有緣的哪怕是五逆十惡的人也要度化,我們前面講過,五逆十惡的人只要信願具足,也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度眾生沒有疲倦,不簡怨親。我們今世能有善根聞到佛名,信受奉行,佛必定護念我們,還有什麼疑惑呢?
【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這段說明依靠自力蒙諸佛護念之難。“金剛三論”是無著、天親兩位菩薩造的,解釋《金剛般若經》。“根熟菩薩”謂善根成熟,入正定聚,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得念不退,位在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分證之位,這是靠自力斷惑,入同生性,可以得到諸佛護念。
【今仗他力。故相在座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今仗他力。故相在座似位即蒙護念。”現在依靠他力,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到了相似位,念佛至事一心不亂,教理上講就是別教的三賢位,圓教的十信位,這時就可以蒙諸佛護念,而靠自力要至同生性才能蒙諸佛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甚至在相似位以前的觀行位,名字位,只要具足信願執持名號,也能得到諸佛護念。我們現在只要信願具足執持這句名號,就能夠得到諸佛護念。“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同體法性”指佛與眾生同一法性,我們雖然沒有成佛,但是佛性與諸佛沒有差別,佛性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佛之護念如果放到最低的限度,哪怕就是聽聞一佛名,對我們的佛性都有資熏作用,生起現行之力用。雖不能一下子證得果位,終究會成為得度的遠因,總有一天會修行得入不退。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聞名功德如此。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這段解釋果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每一個學佛人所追求的,就是圓教的大乘妙果妙覺,不管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最終的目的都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中文譯作“無上正等正覺”,屬尊重不翻。“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上面講到聞經受持,及聞佛名,皆能圓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就是等覺菩薩,候補佛了。“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身子”就是捨利弗,“等”者包括彌陀海會大眾,包括在座的大眾,佛勸導我們皆當信解受持這部經典。“聞名功德如此”,聞名功德尚且如此,何況受持讀誦此經以及一心念佛呢。“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釋迦佛與六方諸佛,六方諸佛就包括了一切諸佛,異口同音贊歎這個法門,勸導眾生受持這個法門,我們作為佛弟子為什麼不相信呢,為什麼不聽佛的話呢?
丙二、勸願流通
『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告訴捨利弗及彌陀海會大眾,如果有人已經發願、現在發願或將來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這些人都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報。已經發願的已經生到了彼國,現在發願的現在就能生到彼國,當來發願的將來就能生到極樂世界。所以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中,如果有人相信我的話,就應當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樣才是明智的選擇。
上一段勸信,這段是勸願。念佛是二力法門,信願持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臨終阿彌陀佛及清淨大海眾來接引是他力,只要具足信願念佛,就能在臨命終時被阿彌陀佛接引。
【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
在釋迦牟尼佛為娑婆世界眾生講解阿彌陀經之前,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已願已生”指在這十劫當中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的聲聞菩薩。“今願今生”謂現在求生淨土之人,只要信願具足老實念佛,臨命終時就能心不顛倒,一定蒙阿彌陀佛及清淨大海眾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願當生”,當來之世,如果有人發願往生西方,一心念佛,阿彌陀佛悲願無盡,壽命無疆,自然不違本願,接引往生,正顯所發之願不會落空。“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雲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這是說明信願之間的關系。首先要有信,沒有信就不能發願,我們要相信娑婆世界是苦,極樂世界是樂,這樣才能發起求生極樂之心。如果但有信卻不發願求生,這樣的也是大有人在,這樣的人不能往生。你相信了,就應當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
三資糧中,“願”最為重要。藕益大師講“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券”是憑證,“樞”是門軸。願是信的憑證,有願之信如同憑證在手,絕不悔改。有願之行,如同大門有了門軸,行有所歸,決定無倒。“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舉一願,當中就包括了信行二者。在經中我們看到信、行只有一勸,而勸願則有三次。第一次在正宗第二科中,先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眾生生者皆得不退,經文有“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第二次在正宗第三科末,次聞念佛,能夠一心不亂,臨終見佛,心不顛倒,即得往生,經文“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三次就是這一次,欲生極樂者,只要有願,必定能生,皆得不退佛果,經中講到“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從三次勸願,可以看出“願”在三資糧中的重要性。釋迦佛、藕益大師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勸導我們應當發願,願者實在尤為重要,下面詳細闡釋原因。
【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谛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谛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有願必生,皆得不退轉於菩提,願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藕益大師在這裡進一步說明願的深意,它包含四谛法,包含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三世一切諸佛成佛必發的願,稱為總願。像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屬於別願,但他也發了四弘誓願。我們在皈依、受戒的時候都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一切眾生成佛必定發的願。信願行三資糧中的願為什麼這麼厲害?就是因為包含了四弘誓願。“願”即欣厭二門,欣求極樂,厭離娑婆。“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谛所發二種弘誓相應。”娑婆世界是眾苦皆逼,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這些苦就是苦谛,我們這些迷惑的眾生沉淪於苦海之中,要依苦谛發四弘誓願的第一個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從這裡就知道,往生西方念這句佛不是為自己念,而是為一切眾生,要發這個大菩提心,發度眾生的心,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完全是厭世,為了自己得解脫求生極樂世界,那是決定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那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是從哪來的呢?就是由於眾生無明煩惱集聚,迷惑造業,感召了種種的苦報。感召就是集谛,依集谛要發四弘誓願的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谛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我們為什麼要求生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修學環境比我們娑婆世界殊勝多了,在極樂世界正報、依報都可以說法,而且說一切法門,晝夜六時皆在宣說妙法,這是道谛,依道谛發四弘誓願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哪怕是五逆十惡帶業往生,也是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這就是依滅谛發四弘誓願最後一個——佛道無上誓願成。如果沒有藕益大師這樣詳細的解釋,我們不知道一個簡單的“願”字有這麼深的含義,其中包含著四弘誓願、苦集滅道四谛,學習後就一目了然了。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稱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這裡是破疑。前面講到“今願今生”,有人問,今發願應該說當生,為什麼講“今生”呢?回答有兩種:第一、“約一期名今。”從出生到死亡為一期生命,“今”可以理解為這一生。只要我們當下發願持名念佛,臨命終時一定能蒙阿彌陀佛與清淨大海眾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第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剎那”是梵語,中文譯為“念遷”,一個念頭有九十個剎那,可見其時間非常之短。只要當下一念與阿彌陀佛相應,就能感召往生極樂的一念果報。如果念念皆與阿彌陀佛相應,念念皆往生西方。前面我們講到,只要發起信願念佛之心,在極樂七寶池中就有一朵刻著我們名字的蓮花,如果我們勇猛精進地念阿彌陀佛,那朵蓮花就越開越大;如果我們懈怠了,蓮花就會枯萎。所以修學淨土法門的人一定要勇猛精進,你在七寶池中的蓮花越開越大,這樣才是念念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稱兩頭。低昂時等。”“妙因”就是信願念佛,往生西方就是“妙果”,因地與果地從事相上講,相隔十萬億佛剎,但是從理性上不出現前一念心性。藕益大師作了一個比喻,好比天平秤的兩頭,一頭是我們在娑婆世界精進念佛,一頭是極樂世界。如果不能具足深信切願老實念佛,貪著於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塵,娑婆世界這頭就要沉下去,極樂世界那邊就輕了;如果能精進念佛,往生的心非常強烈,娑婆世界這邊五欲六塵就輕了,極樂世界那頭就沉下去了,就看重了。如此雖有兩頭高低之分,但是不離一秤,妙因、妙果同樣不離一心。“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何必等到娑婆世界業報盡了,臨命終時才能生極樂世界呢?其實只要我們現在發起真信切願之心老實念佛,當下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的蓮花就光彩奪目,上面標有你的名字,你的身影就在上面顯現出來了。講通俗一點,就是你已經入了極樂世界的國界,不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只要業報身一盡,立即就生極樂世界。《淨土聖賢錄》中有這樣一個例子,宋朝的可久法師經常誦念《法華經》,回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稱“久法華”。在元佑八年,可久法師坐著往生,三日後他又復活過來,和眾人講到,我已經到過西方極樂世界,所見的情形與經典中描繪的差不多。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金台有銀台,金台銀台之分就在於平時念佛的功夫,他看到金台上面刻的名字有成都廣教院的勳公、明州孫十二郎及他自己,在銀台上面標名的有明州徐道姑,這些話講完之後可久法師又坐化了。後來孫十二郎臨終之時瑞相顯現,天樂鳴空,因為他是金台上刻的名字,瑞相非常顯著。徐道姑往生之時,異香滿室。所以往生西方,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信願心,你誦法華不要緊,誦地藏不要緊,只要你所修的一切都是回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這樣叫一門深入,叫專修。我多次講到,所謂雜修就是一會兒到彌陀淨土,一會兒要到彌勒淨土,一會兒要到藥師淨土,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專修就是這一輩子你所修的,哪怕一個善念、一件好事、誦一部經、念佛,都是回向往生極樂。當然對我們末法眾生來講,要以念阿彌陀佛為正行,其它為助行。
【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我們的心性,同時圓具戒定慧三學,聞思修三慧,信願行三資糧。只要一心念這句佛號,就能頓超五濁惡世,橫出三界,了生脫死,所以是極圓頓之教。這些不是凡夫的意識心所能理解與分別的,難議難思。這樣的法門只有藕益大師,文殊普賢觀音彌勒,這些上根大智慧的人才能對此深信不疑。
丁初、諸佛轉贊
『捨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這段經文大意是,佛告訴捨利弗及彌陀海會大眾,就像我現在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諸佛”一者指阿彌陀佛,二者指六方諸佛、十方諸佛。六方諸佛也同我一樣,在稱贊我釋迦佛不可思議功德。釋迦牟尼佛不可思議功德實在是贊歎不盡,在經中舉了兩件事情表示贊歎:第一,釋迦牟尼佛能夠示現在這五濁惡世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值得贊歎。第二,在五濁惡世為眾生講解信願念佛法門,這樣的難信之法。
【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
一切諸佛已經徹證了無量心性,所以智慧、神通、道力都是相同的,但是教化眾生有難易之分,有些眾生好教化,有些難教化,這不是佛的緣故,佛的智慧都是一樣的,教化難易之分取決於眾生的根機,眾生根機有所不同,有些是利根,有些是鈍根。
【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
兩土之間成道說法有難有易,淨土比較容易成道說法,濁土則成道難、說法難。“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我們前面講到,宋代慈雲忏主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修行之難易作了十條對比,這裡不再復述了。“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淨土眾生根機利,煩惱少,智慧深,業障少,為他一說法就能夠信受奉行,契入佛的自性。而濁世眾生智慧淺,業障深,障礙多,根機鈍,對於甚深的大法很難生起信心,更談不上依教奉行了,所以在濁世說法非常艱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對濁世眾生講圓頓之法,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濁世眾生障深慧淺,很難相信。只能循循誘導,講藏通別之法,先叫他三皈依,再受五戒、十善、四攝六度,慢慢去引導他,用這種漸法他能夠接受,若只講大法則很難信受。
【為濁世眾生說余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
在濁世說淨土圓頓之法更不容易。“余頓法”指除淨土法門以外,圓教所闡述的法門,像參禅、持咒、修觀,這些法門都是依靠自力斷煩惱出三界的法門,對利根人比較容易,但是對鈍根的人則很難。然而如果在這個時候講信願具足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就能橫超三界,不要斷煩惱,念佛成佛這樣的圓頓之法,相信的人則是更加少。
【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
這段進一步說明在五濁惡世弘揚信願念佛法門之不易。“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頓修頓證”就是講實相念佛,即佛即心是頓修,即心即佛是頓證。“妙觀”是觀想和觀像。在濁世中說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這種法門,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只有利根的人才能生信。“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而在濁世中,說不勞觀想、參究,只要具足信願老實念佛求生西方,到了西方就可以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這種法門,一般的眾生很難生起信心,覺得太容易了,能得到這麼多利益嗎?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非九界眾生能思能議的。所以這個法門是圓頓中第一圓頓,方便中第一方便,在濁世中說這樣的念佛法門非常艱難。
【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釋迦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在這個五濁惡世中說此無上圓頓,方便中第一方便的妙法。十方諸佛見聞之後,無不贊歎其勇猛。我們現在稱釋迦牟尼佛是“大雄大力”,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寺院住的地方是哪裡啊?大雄寶殿。
【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這段開始介紹五濁。“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是梵語,全稱“劫波”,中文譯作“時分”,劫是很長的時間,不能用我們世間的日月來計算。“濁”在《楞嚴經》中是這樣解釋的,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我們的佛性本來清淨如水,現在被五欲六塵所覆蓋,心不清淨,渾濁了。時間本沒有清濁之分,為什麼有“劫濁”之說呢?因為這段時間包含了下面的四濁,所以這段時間就稱為劫濁。《悲華經》講到,在住劫當中,人壽八萬至三萬沒有濁,當人壽減至兩萬歲時,眾生就具足了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開始進入劫濁。當人壽減到一百歲的時候,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就進入了見思煩惱特別強烈的時期,我們現在稱五濁“惡世”,就是五濁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了。現在還不是最濁惡的時候,到了人壽十歲,那時人的嗔心特別大,拔根稻草都能當利劍。在五濁惡世,眾生斗诤相當激烈,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在這個時候,示現到我們這個世間,講這樣一個法門,非常不容易。在五濁惡世的時期,修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得到解脫呢?藕益大師在這裡非常清楚、肯定地告訴我們,“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帶業橫出”就是講修信願念佛法門,帶業求生極樂世界。我們講過出三界有兩種方式,一種完全依靠自力,斷見思惑豎出三界;第二種不要斷煩惱,只要信願具足把煩惱伏住,臨命終時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這時也出離了三界。在末法,特別現在五濁惡世,只有修念佛法門帶業求生極樂世界。
【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汩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見濁,知見上面錯誤了,對這個世間的認識有錯誤,稱為見惑。五利使,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利”是厲害,“使”是驅使。在劫濁時期,這五種邪見日益增長,熾盛超常,驅使眾生迷惑造業,招致六道輪回的果報。
身見,是執著於這個身體是我,是實有,為了滿足身體的欲望而迷惑造業,遭受果報,六道輪回。我們學習過《心經》就知道,身體是四大和合的假物而已,是因緣所生法。對我們來講就是一個工具,我們成佛要靠它,到三惡道也要靠它,你可以用這個身體來念佛,也可以用它造惡業,做殺盜YIN妄酒的事情。在佛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出家修道的人一天出去參學,看到有個大漢手裡拿著大棍,在擊打地上一堆白骨。出家人很好奇,問他打白骨做什麼。大漢回答到,這堆白骨是我前生的遺骸,它在世的時候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敬三寶,不捨布施,讓我這世還在六道之中輪轉,受貧苦之報,今天看到了它所以痛打一番,以解心頭之恨。又有一天,這位修道人在山中樹下休息,看到一位天人向一堆白骨禮拜,他又問天人為什麼向白骨禮拜。天人回答到,這堆白骨就是我前世的遺骸,它在世的時候修五戒十善,恭敬三寶,孝養父母,廣行布施,所以我這一輩子得生天上,享盡天福,要感恩它。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身體對修行人來講就是一個工具而已,我們既不要糟蹋它,也不要過於貪戀它,而是要借助假相的身體來修行。不但身體如此,一切人事物都是我們修行的工具,不管是善知識、惡知識,都是你修行的工具。人家罵你,是修忍辱最好的助緣;人家來贊歎你,如如不動,順逆境中都要如如不動。
邊見,就是偏見,看待問題不全面,偏執一邊,這就是由身見引起的分別執著,主要表現為斷見和常見。斷見,就是認為人死如燈滅,謗無因果,認為沒有來世,沒有六道輪回。持斷見的人目前在中國比較普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信仰,覺得沒有來世,沒有信仰是最可怕的,他可以胡作非為,今朝有酒今朝醉。只信仰金錢,不相信來世,這種人是非常危險的。現在社會上為什麼存在很多問題,就是由於持斷見造成的。與斷見相反的就是常見,佛在世時古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其中一種外道就持常見,認為人死之後變人,狗死以後做狗,富人死了投胎還做富人,窮人死了還是做窮人。我們看死囚犯有些非常迷惑,說二十年後還是一個好漢,他不知道迷惑造業要墮落了,以為自己將來還會投胎做人,不一定的。
見取見,是執著於自己錯誤的觀點,不肯聽別人的,不肯聽正法。
戒禁取見,持非佛戒,或者修無益的苦行。我們前面講過一些公案。
邪見,與佛法不相應的見解都稱為邪見,以上四種也稱為邪見。最大的邪見就是認為沒有因果,修學佛法的次第第一個就是相信因果。
“昏昧汩沒。故名為濁。”“昏昧”是昏沉暗昧,“汩沒”是流水汩沒。比喻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知見,充滿了以上五種邪見,就是整天昏頭轉向,如同在黑暗之中處處碰壁。又如不會游泳的人到河裡面,會被河水淹沒溺死。見惑能夠污染我們自性清淨的佛性,稱為濁。見解真的非常重要,我們要深入佛的經藏,才能得到正知見。佛在經中告訴我們,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如果這個時候你不依法而依人,往往會落入邪見之中,佛弟子一定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我們現在就是處於見濁之中啊,種種邪見障礙我們的身心,要想了生脫死只有修學念佛法門。現在眾說紛纭,不知道聽誰的,那很簡單,你不要多想,就是發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決定不會錯,決定安全。這個法門不要觀想,不勞參究,不假任何方便,只要信願具足,稱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