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四十頁倒數第六行,科判,「喻(獄苦報償)」。世尊為我們說殺業,十惡裡面的殺業。講完三途苦果,又用比喻來為我們說法。我們看經文:
【譬如世法牢獄。】
世間犯罪的人關到監牢獄去。
【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相從共生。更相報償。】
經文雖然不長,說了很多事情。我們看念老的注解。『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犯了重大的罪惡、罪過,這是我們見到的,我們能體會到的。「《嘉祥疏》曰:譬如王法者」,這是引比喻這些樣子。「報輕在前,重苦在後」。這個報輕是什麼?受法律的制裁,你造作的罪業,重罪判死刑的,還算是輕。報輕在前的時候,「先杻械詣市殺之」,杻械是手铐、腳鐐,這些刑具戴在身上,到刑場裡面去受刑。這是我們看到的。我們看不到的,世間刑罰他受了之後,還有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這個才可怕,這才叫真正麻煩事情!死了以後墮三途,三途頭一個是墮地獄。「先現報後入地獄」,特別重視的就是後入地獄,這一句太可怕了!
佛法裡面說得非常詳細。過去我請我一個同學,畫家江逸子先生,畫一幅地獄變相圖,他用了一年的時間畫成了,依靠的是道家的專講因果報應的一本書。佛經裡面講得更多,但是散在經論當中,沒有專講。我想到了,找三個同學查《大藏經》,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找出來了,把它印成一本,我題個名字,叫《諸經佛說地獄集要》。這不是道家講的,佛家講的,比道教講得更詳細,造什麼樣的罪因,後來受什麼樣的果報,要受多長時間才能離開地獄。大乘經上常說三途一墮五千劫,不是年,是劫。就算是小劫,一個增減小劫,佛常說的,人的壽命最長的時候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多少小劫?五千個小劫,才能離開地獄。離開地獄還有罪業,在哪裡去受報?餓鬼、畜生。餓鬼、畜生果報受盡了,才有機會再回到人間來。
所以人身難得,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到,佛法難聞。得人身多難!經歷三途,很長很長的時間,才遇到人道的緣。到人道來了,人道的時間短,我們現在時間短。縱然時間長,你生到八萬四千歲的那個時代,那個時代人享福,壽命長、福報大,我們斷惡修善積多少功德,能不能趕得上,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佛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提醒我們,人身難得,真難得;佛法難聞,真難聞,得人身聞佛法,這大幸,緣成熟了。這個緣要是掌握住,認真修行,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他就成佛,他的功德就圓滿了。如果得人身聞不到佛法,或者是聞佛法,有這個機會聞到佛法,很難相信,特別是淨土法門,難信之法,這一門錯了就真錯了。
墮到地獄,這叫極刑,受刑達到極處。它的意思是說,「作惡受報,先受現世輕報,身後復受重報。如王法中,懲治罪犯,先置獄中,身被枷鎖,受諸劇苦。此喻現身苦報」。最後處死刑,「處以極刑,斷其生命」。「極刑」這兩個字是比喻「地獄」。「地獄之苦,如火焚身也。又死後墮入三途,乃有泥犁」,就是地獄,「禽獸」是畜生,禽獸,「蜎蠕之屬」,這就是小爬蟲,小蟲一類的,畜生道。「地獄尤苦」,所以稱之為「極刑」。人要是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何必去犯罪?犯罪的日子不好過,沒有被人發現,提心吊膽,晝夜不安,恐懼。一旦被人發現,被刑警逮到,那就是這個經上講的,披枷帶鎖,在監牢獄裡頭受苦。判了死刑,執死刑之後,身被殺了,並不是說就沒事了,要沒事了那很好,世間法律你沒有逃過,死後之後,還有地獄、餓鬼、畜生,你沒有法子避免。所以死後墮入三途,就有地獄、畜生。地獄尤苦,這是經上講的極刑。
『魂神命精』,這句話是「《漢譯》」,「《魏譯》作魂神精識」。精識也就是魂神。「《無量壽經鈔》曰:有雲第六識名魂神,第八識曰精識」,都講得通。「今此命精,即第八識阿賴耶,乃去後來先作主人者」,我們中國俗稱為靈魂,在佛法裡叫第八識,阿賴耶識,所以命精就是第八阿賴耶,乃去後來先作主公,所以稱為「命精」。一個人人死斷氣,阿賴耶識沒離開,就是說你的神魂沒離開。這一點請同學們要注意。如果送往生,最安全的方法,他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不要動他,不要去碰他,他的床鋪都不要碰。為什麼?他的靈魂沒走,就是阿賴耶沒走,阿賴耶沒走,他感到痛苦。八個小時之後比較安全,最安全的最好是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那就肯定走了,那個時候再動他就沒事了。所以為什麼人斷氣八小時之內不能碰他,道理在此地。走,它最後走,來的時候它是先來投胎,所以來先後去,去是最後去,來是最先來,它來投胎,依靠父精母血做它的身體,第一個來,投胎它最先來,死了它最後走。這個常識我們應該要知道。
「此第八識相似相續,捨命之際,隨重投墮」,這個重,造作的重業。業有善、有惡,重的善就是大善,重的惡就是大惡。大善生天道,次善次一點的生到人道,善多惡少。如果是惡多善少,他的阿賴耶到哪裡去?到三惡道去了,經上講的畜生、餓鬼、地獄,這叫三途。三途進去容易,出來很難。佛在經上講的話我們要相信,不是佛嚇唬人的,佛沒有嚇唬人的必要,句句是實話,到時候你完全驗證了,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殺、盜、YIN,這個罪重。妄語、兩舌、绮語、惡口,比殺生要輕,這叫造口業,僅次於殺生。再輕的就是不善的念頭,有不善的念頭,沒有不善的行為,還有起心動念。純善沒惡,那就是佛給我們講的十善業道,身善、口善、意善,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癡。十善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從哪裡開始?從十善業道開始。
要記住淨業三福,淨土宗《觀無量壽佛經》上佛所說的,說出這三條,修福,叫三種福報。第一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人天福報,福報裡頭小的,我們做到沒有?十善業有沒有做到?十善業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身業三善;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绮語,绮語是花言巧語,說得很好聽,欺騙別人,誘惑別人,這都是惡口,口不善,言不善,重的都在地獄;意,不貪、不瞋、不癡,這就十善業。八萬四千法門都從這裡建立,好像建大樓一樣,不管建多高,這是地基,地基一定要穩固,你的樓才能建得成功。
第二善是學佛的,包括在家,在家、出家共同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它的基礎是什麼?十善業道,從十善業道提升這才入佛門。無論你修哪個法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論是哪個宗派,一定要受持三皈。三皈是修學佛法的總綱領,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三皈,用佛、法、僧做代表。唐朝六祖惠能大師怕大家著相,怕大家誤會,今天講佛、法、僧,佛是泥塑木雕的佛像,法是經典,僧是出家人,你要是著相,錯了。佛、法、僧代表什麼?代表自性覺、正、淨,佛代表自性覺,法代表自性正,僧代表自性清淨。
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五祖考他,你說來我聽聽,你見性了,他說了五句。第一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著重本自,本來它自己就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過。本性就是真心,染污是妄心,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阿賴耶受染污,自性不受染污;阿賴耶有生有滅,自性不生不滅。所以惠能大師第二句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是真的,有生有滅是假的。佛要我們用真心。第三句他說,「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功德、無量的大能,無量相好,樣樣具足。為什麼?它能現相。現什麼相?整個宇宙。比天文學家知道的大,佛經上講的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怎麼出現的?能大師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本無動搖是自性的樣子,它起作用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就是自性變的,這個要知道,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西方這些宗教講造物主,上帝、神,佛告訴我們,造物主是自己的真心、自性。自性能現、能變。自性遇到緣就現,遇不到緣就不現。現不能說它有,不現不能說它無。這很不好懂。
跟今天量子發現的同一個道理。量子是物質現象裡最小的,它變現出整個宇宙,它是什麼性質?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如果有意識,就是人有念頭,它就現相,有一定的形相。如果沒有念頭,念頭消失,它就不見了。它在哪裡?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有念頭,它就跟著念頭變現;沒有念頭,它回歸自性,自性什麼都沒有。所以真相確實《心經》上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點都沒錯,空跟色是一不是二,就是有念頭它就現,沒有念頭它不現。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自性。自性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它是什麼樣子?它不動。所以能大師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真心本來沒有動搖的,沒有動過,沒有搖晃過。現在我們這個自性動了,不是自性動了,阿賴耶動了,妄心。自性永遠不會動。所以佛教我們修定,修定是什麼?定跟自性相應。所以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明心見性,智慧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明了,照見,自性像一面鏡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佛法建立在三福的基礎上,第三個福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菩薩,真正覺悟之後,沒有不像佛一樣現身說法,教化眾生。他十法界哪一道都去,地獄眾生有緣,他到地獄去;畜生有緣,他現畜生身;鬼道有緣,他現餓鬼身,他哪一道都能現身。事情辦完身就不見了,不見了,我們知道,融歸自性了。自性裡頭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就是念頭,真心裡頭沒有念頭,什麼都沒有,不得已只好說叫它常寂光。常,它不生不滅,常的意思;寂,它清淨不染,從來沒有染污;光,它就像光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個光我們肉眼看不見,為什麼?我們的肉眼被染污,被外面色相所染污,見不到自性的光明。什麼時候能見到?必須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見到了。像惠能大師他見到了,說的這五句,忍和尚點頭,說不必再說了,衣缽就傳給他,他就正式成為五祖的弟子、五祖的傳人,第六代祖。
叫命精,這個地方命精就是阿賴耶,就是妄心,所以投胎它先來,死了以後它最後,最後離開身體,阿賴耶識。這幾句我們念一念,「第八識相似相續,捨命之際,隨重投墮」,隨著他重的業,造作最重的業,他要墮到地獄,所以經上講『隨罪趣向』,最重的墮地獄,輕一點的墮餓鬼,再輕一點的墮畜生,就是這個意思。「依其罪報,投入惡趣」,惡趣就是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叫三惡道,他到那裡去了。如果他要投到無間地獄,麻煩了!無間是什麼意思?受苦沒有間斷叫無間。換句話說,還有小一點地獄,受苦還有休息的時候。無間地獄受苦沒有休息,你從進去,必須罪統統受盡了,報完了,你才能出來,當中沒有分秒時間它停止的,這是最可怕的、最嚴重的果報,「永劫難出」。殺、盜、YIN容易做,妄語、兩舌也容易造,貪、瞋、癡很不容易回頭,這些都是無間地獄的業因,你說多可怕!佛菩薩慈悲,對這些事情了如指掌,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我們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口念彌陀,壞事還照干。這些都是在造無間地獄的罪業,將來你沒有辦法脫離,到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永劫難出,「是名或長」,長是壽命長。
「或為微菌」,微菌是細菌,壽命很短,「剎那生死,是稱或短」。或短就是,投胎到細菌裡面去了,壽命短。投胎到無間地獄去了,壽命長,非常可怕。「《會疏》曰:如八大地獄及長壽鬼雲或長」,鬼裡頭有長壽的鬼。「如飛蛾蜉蝣等雲或短。其中壽命無量差別」,壽命的長短差別很大很大,「皆是宿業所感」。壽命從哪來的?自己造作的,你得的這個身,你受的這些罪業,沒有一樣不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善趣以壽長為福」,壽命長好,享福;惡道以壽命長為苦,無間地獄的壽長,無量劫都出不來,不能疏忽。我們想想,我們沒學佛之前造些什麼業,學佛之後又造些什麼業,細心去觀察、去反省,我們將來的命運自己就曉得,不必問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底下這兩句,『相從共生,更相報償』,這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相從共生」,我們這一生投胎來了,跟父母有緣,兄弟姐妹有緣,親戚朋友有緣,這一生能夠在一起相聚,這叫共業,果叫做共生。互相在報償,報是過去造的業應該受這個報,償是酬償。有人兄弟姐妹很好,可以互相幫助,那都是過去生中欠債的,彼此報償。有些兄弟姐妹就像陌生人一樣,離開之後一生不再見面,或者是到他方異國不回來了,家裡不管,這是緣很薄,沒有這個緣分,他跟另一類的人有共業,有報償。報是報應,是回報。
這底下說得好,「表冤冤相報,無有窮盡。《會疏》曰: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這在今天我們的社會,每天新聞裡頭所報導的,看到了。無緣無故,沒有冤仇,怎麼會無緣無故被殺?過去生中有業,過去生中你殺他,現在遇到了,他殺你,他見到你就討厭,雖然不相識,沒說過話,他看到你就不順眼,他就討厭,他就要殺你。所以有些人善緣,一見面就歡喜,過去生中在一起結的善緣;如果結的惡緣,看到你就討厭。誰知道?佛菩薩知道。佛菩薩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讓我們慢慢去體會。這些經聽了之後記在心上,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去觀察,我怎麼對人,人怎麼對我,人與人之間如何報償,都看見了。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
「例如被殺者為索還命債,必追逐其冤對」,自自然然冤家對頭碰到了。過去生中沒造這個罪,你遇不到。造了這個業,學佛就有好處,為什麼?學佛之後持不殺生的戒、不偷盜的戒、不邪YIN的戒,你真正能持戒,佛在經上講得很好,受一條戒有五位護法神,五戒統統受了,你就有二十五位護法神常常保護你,學佛的好處。對於自己嚴格要求,要求什麼?要求自己遵守五戒十善,這是真正忏悔,無量劫以來一直到這一生,造作多少惡業,跟多少人結怨,從今之後一筆勾消,我再不造惡業了。不但不造惡業,惡的念頭都不起,這個人有福,災就消了,業障就化解了。《會疏》裡頭說得好,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例如被殺者為索還命債,必追逐其冤對,這個冤家債主一直盯著他。你要問他,他跟你沒有冤、沒有仇?我見他就討厭,他就有這種過去生中的業,不是這一生的,這一生是遇到緣,緣成熟了,果報必定現前。必須自己真正回頭,斷除一切惡習,惡習氣,認真努力持戒念佛,化解業障。這底下講,「是故冤家債主相從共生」。
我們再往下面看,「今生人殺其羊,當來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又如貓死為鼠,鼠死為貓,世世同生,討命償債。故雲更相報償」。這個果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對於蚊蟲螞蟻這些小動物還能傷害嗎?你傷害它,它的報受完來生得人身,我們的報受完來生變畜生,也變成螞蟻,也要遭受人殘害。「蓋因討債之人,往往報復過甚,又結新冤,故無了期」。為什麼?討債不是討得剛剛好,總是加好多倍,不公平,這個冤冤相報就沒完沒了,非常可怕。學佛之後,受盡一切冤枉都甘心情願,報不報?沒有報復的心,不追究了,無論受什麼樣傷害,他殺害我的生命,我也不怨恨他,債還了,來生再遇到就是好朋友,這就對了。對於別人,不管認識不認識,他毀謗我,他陷害我,我怎麼處理?如如不動,對他沒有怨恨、沒有報復。想到佛經上說的,他今天加給我的,大概我前生這樣對他的,今天他對我,我承受,業消了,來生是好朋友。所以要消業障,要化解怨恨。
一生當中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斷煩惱、消業障。入門,你看看須陀洹,看看初信位的菩薩,等於說佛的小學一年級,他修什麼?他斷見思煩惱。先斷見煩惱。見煩惱五大類,第一個身見,放下身見,這個身不是我,每個人都把身當作我,現在才搞清楚身不是我。身是什麼?是我所變現的。我所變現的范圍很大,你看六祖惠能大師說的最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身體,我這個身體,也在萬法之中,統統是自性所變現的。換句話說,遍法界虛空界跟我什麼關系?一體。這裡面包括,阿彌陀佛跟我是不是一體?是,極樂世界跟我是一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跟我是一體,這真話,一點不假。這一切世界裡面所有的眾生、所有一切法統統是我自性所生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餓鬼、地獄、畜生也是我自性變現的。遍法界虛空界跟我什麼關系?一體。一體那才叫我,我是遍法界虛空界,我是法界整體,沒有一法漏掉。
這是誰的思想?誰的看法、想法?給諸位說,這是如來妙覺佛果上的想法,他成佛了,最低限度也像惠能大師那樣的,他懂得了。他要不懂得,他說不出來這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明白了。所以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冤冤相報,自作自受。豁然明白了,覺悟了,這問題徹底解決了。還有沒有冤家對頭?沒有了。一切法都可愛,都是我自己心想生。《般若經》上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從哪裡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相由心生,《般若經》上講的一體。有這種認識,佛知佛見。我們欺騙別人,欺騙諸佛如來,欺騙萬法,欺騙自己,到最後結歸是自己,不是別人。
我們翻開來再看底下這一段:
【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念老的注解,『殃惡未盡,終不得離』,「殃」是禍、禍害,「罪」是罪業、懲罰,是這些,「所作之殃惡未能償盡,則必輾轉惡趣,無有出期,痛不可言」。這問題怎麼辦,怎麼解決?佛陀教給我們,迷永遠不能解脫,悟就解脫了。悟什麼?剛才說的,真正覺悟了,一切法是自性變現的,這真正覺悟了。一切法任何一法都是自己,阿彌陀佛是不是自己自性變的?沒有自性哪來的阿彌陀佛?哪來的極樂世界?畜生、餓鬼、地獄也是我自性變現的,自性不善的業變現的;諸佛菩薩是我變現的,是自性善變現的,全是!真正一下覺悟起來了,然後是什麼?大慈大悲。大悲,愛一切眾生,憐憫一切眾生苦,看到眾生在受罪,幫助他離苦,這叫悲。不但幫助他離苦,還要給他快樂,給他快樂叫慈。慈是與樂,悲是拔苦。你一定是盡心盡力,像阿彌陀佛一樣,像諸佛菩薩一樣,那樣的心腸對待一切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業障消盡了。還有人我的分別,你在迷,你沒有覺悟。真正覺悟不迷的人,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佛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很不容易體會。要長時間的薰修、薰習,慢慢就有一點氣分了,才能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就有受用,這個受用是什麼?就能夠原諒一切眾生所造的一切不善,你能原諒,不再計較,自己以善心善意對待一切人事物,跟佛菩薩一樣,這入佛門。
這一段,法跟比喻合起來說的,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認識,所作的殃惡未能償還,那在六道裡頭一定是輾轉惡趣無有出期,痛不可言。人不能不覺悟,不覺悟這個苦痛是免不了的。苦痛雖然不是真的,像作夢一樣,夢不是真的,但是沒有醒過來之前,夢中受苦,好像是真的。我們沒有醒悟過來,不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自性所生的(惠能大師告訴我們自性所生的),我們的麻煩就永遠不能解決。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問題解決了。理一心不亂相當於禅宗的明心見性,他是用參禅的方法開悟的,淨土宗是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開悟的。
現前有榜樣,海賢老和尚。這個老人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沒中斷,心裡面沒有別的念頭,就是念佛,一句接著一句,念到理一心不亂。你要問我,他什麼時候念到理一心?我估計四十歲左右,他的功夫就到了。功夫雖然得到了,師父教他,剃頭的那一天傳給他「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交代他一直念下去。這個人老實、聽話、真干。這樣的人信願持名,我相信三年,功夫成片;再加一個三、五年,事一心不亂;頂多再加個十年,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記住師父的話了,「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所以他大徹大悟沒人知道,有時候露一點,別人沒有留意。但他自己也透露信息給我們,他說他多次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極樂世界,這就是他透信息。他也曾經要求阿彌陀佛帶他往生,他說阿彌陀佛對他贊歎,說他學得很好,別著急往生,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給佛門弟子做個榜樣,特別是給念佛同修做好榜樣。換句話說,海賢老和尚這麼長的壽命是阿彌陀佛加持的,給他有任務,他有使命,他任務、使命沒有完成,佛不來接引他,一定要等任務完成了、圓滿了,佛才來接他往生,真去!所以我估計他三年功夫成片,五年事一心不亂,再頂多十年理一心不亂。
確確實實是我們念佛人最好的榜樣。賢公老和尚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也沒有聽過一次佛學講座,可是經論裡面的意思他全知道,你給他談起,他有時候高興了,給你講得頭頭是道,講得不亦樂乎。那是什麼?開悟了。你沒想到,他怎麼會講得那麼好?也沒人教過他,他也沒有去參學過,他怎麼會知道那麼多?一般人開悟,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經一千部、二千部、三千部,還有念到一萬部的,就自見其義。老和尚就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能開悟,為什麼?念佛三昧,念到功夫純熟,不管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功夫純熟,這個境界就大徹大悟,不是沒有道理。歷代祖師大德大修行人裡頭,這個境界不難見到,只要我們細心,你去觀察你就見到。所以他為我們示現,他成功了,我們也能成功。
底下這一科,「余報無盡」,佛慈悲到極處。請看經文:
【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這四句話很重要。『天地之間,自然有是』,有什麼?因果,善因善果,惡因惡報。中國傳統文化裡頭,第一部經書就是《易經》,大家都知道。《易經》講什麼?孔子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孔子告訴我們的,這就是「自然有是」,這個是就是因果報應。注解裡頭有,我們看注解。「自然有是者」,義寂大師說,「作惡雖不樂欲苦果,苦果自應」。作惡雖不樂欲,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個苦果,欲是欲望,樂是愛好、喜歡,作惡他不喜歡惡報,他不希望苦果,他還是喜歡樂,可是怎麼樣?苦果自應。「修善雖不希望樂果,樂果自應」。人一生行善,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一人有這四好,不希望,什麼享受都不希望,樂果自應。
這一句話跟《論語》夫子說的第一句話很相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聖賢教誨你要是喜歡讀它、喜歡想它,能把聖賢教誨倫常道德,中國傳統文化實在講濃縮到極處只有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五千年不變,十二個字就是「孝悌忠信」,孝對父母,悌對兄弟姐妹;忠,心擺在當中,不偏不邪,用真心相處,不是妄心;信,言而有信,信德,就是佛法講的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這是信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大聖大賢這十二個字全做到了,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一切時、一切處他所表演的,和睦。孔子的學生贊歎夫子,「夫子有五德」,表現在外面,「溫良恭儉讓」。溫是溫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沒有一樣不恭敬,對人對事對物恭恭敬敬,節儉、謙讓。
這十二個字,加上孔子外面現出來的五德,中國讀書人所追求的、所希望得到的。讀書志在聖賢,不在富貴,他不爭名、他不爭利,生活能過去就很好,能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快樂無極,這真樂!與地位不相干,與財富不相干,快樂自然就來了,這是中國讀書人所追求的快樂。在中國產生很大的效果,這五千年來,你讀中國的歷史,你看每個朝代都有這些讀書幸福快樂的一生。這也就是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麼?聖賢的享受,中國古人所說的孔顏之樂,孔子的樂、顏回的樂。孔子代表一生沒有做過高官,與富貴不相干,孔子與貴族不相干。顏回與財富不相干,他的物質生活,同學裡面是最差的,每天連三餐飯都有問題,但是顏回快樂。這個快樂從哪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做到了,完全做到了,所以快樂。
修善雖然不希望樂果,樂果自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你不求,它自己來了;「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不希望有災禍出現,災禍來了。這些話都是講因果報應,是天地之間自然的因果,善因一定感善果,惡因一定感惡報,不是假的。注解不多,我們這文念一念,「修善雖不希望樂果,樂果自應。義同影響(指如影隨身,如響應聲)」,這都是平常的現象,人人都能夠體會到的。
「然此經多言自然者,為顯因果決定法爾」,法爾就是自然,這個法自自然然是這個樣子,叫法爾。此經是指《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講自然講得很多,這是顯因果決定如是,決定是這樣,不會錯的。「又《會疏》曰:因果必應,故雲自然」,有因必定有果,有果決定有因,因果是離不開的,所以叫自然。
「暴應,暴乃猛急突然之義」,因緣成熟,報應就現前。「善人行善,惡人作惡,應受之果報,或不當時立即顯示。但因果不虛,於其後世必受其報,故雲善惡會當歸之」。這樁事情佛家講得清楚,因果通三世。孔夫子他的外公,就是孔子父親的老丈人、岳父,把他的女兒嫁給孔家,嫁給孔子的父親,當時這個老人見到孔家五世都行善,斷惡修善,五世,就想到這家一定出聖人,祖宗積德積得厚,所以把女兒嫁給他,生孔子。
我們今天整個世界亂了,亂的原因是什麼?馬來西亞以前的老首相問過我,問這個問題,我答覆是一句話,教育出了問題。這個時代沒人教了,科學技術很發達,倫理道德沒有了。人沒有倫理道德,手上握著最厲害的武器,你說可怕不可怕?他想打就打、想殺就殺。過去社會為什麼那麼樣的令人懷念,太平盛世?那個時候有人教,西方有宗教教育,大家相信神,相信因果;東方有聖賢教育,從小孩就扎根,對於教育看得最重。什麼事情最重要?這一家教育最重要,家家戶戶都如是。中國教聖賢教育,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教因果教育、教倫理。所以中國人有倫常、有道德、有因果、有聖賢教育。這一個族群傳了五千年,還在地球上。
現在很多人看好了,中國會復興起來,我相信。憑什麼相信?就憑這裡所講的因果,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我們的老祖宗,我們歷代的聖賢,都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積善之家,這兩百年來果報不好,現在我們看到果報在轉變,緣成熟了,中國傳統文化不但能救中國,還能救全世界。為什麼能救全世界?今天全世界災禍連連,什麼原因?道德沒有了,愛心沒有了,都是自私自利,因果沒有了。周安士說得好,「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安士全書》對於因果這兩個字講得非常透徹,舉出許許多多實例來證明。我們今天讀到這段經文,也是講的因果報應,我們祖宗既然世世代代都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的子孫一定有好的果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你看一個社會、看一個國家,如果它要積不善,必有余殃,它有災禍現前,人不能處罰它,天會罰它。
這個地方講,「天地之間,自然有是」,皇天後土會懲罰它,會有報應。所以惡人作惡,應受的果報是惡報,當時沒有看到這個果報現前,但是因果不虛,傳到後世必受其報。所以總結一句,「善惡會當歸之」。你不要著急,你造的惡因,惡因沒消除,必有惡果,早晚不一定。為什麼?要看緣。佛法了不起,就是在緣上下功夫。緣是什麼?你還繼續造惡,過去世的惡因,現在造惡就是惡緣,因緣合起來,果報就現前。佛法厲害的是什麼?過去造的惡因,現在把惡緣斷掉,它有因沒有緣,它不會結果,這是佛法。我們從今之後,斷惡修善,不再造惡了,過去造的惡因,現在不會結果。可是要記住,如果我們來世還造惡,今世的因跟來世的緣結合起來,果報又會現前。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搞清楚、搞明白之後,永遠不敢作惡,不但不敢作惡,起心動念都是善的,都沒有惡念,好!善中之善無過於信願持名,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無比的大善。我們要放下,放下萬惡。有萬惡嗎?有,起心動念就萬惡,我們學不起心、不動念。經文到這個地方講的殺生,殺生的果報。
下面是第二段,講偷盜,分六個小段,第一個小段,「盜因」,括弧裡頭說「不順法度」。法是國家的法律,度是講懲罰,看你犯的罪的輕重給你處分。我們看經文:
【其二者。】
殺是第一,這是第二。
【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YIN驕縱。任心自恣。】
這個現象在今天社會幾乎到處都看到,無論是中國、外國。所以你要問,社會為什麼這麼亂?災難為什麼這麼多?不是沒有原因。我們看注解,「二明盜惡。於有主物」,這個財物是有主的,「若多若少」,不管是多是少,「不與而取」,主人沒有答應,沒有給你,你自己取得,「皆為盜惡」,這都叫偷盜。「盜惡之行,源於三毒」。人為什麼會做偷盜?根源他心裡有三毒。三毒是什麼?貪瞋癡。「貪欲悭吝,易生盜心」。人貪而無厭,什麼都想得到,自己有的,非常小氣,不肯幫助別人,吝啬、悭吝,這樣的人很容易起盜的念頭,容易生盜心。盜惡之行,源於三毒。易生盜心。「諸惡相資,以成盜過」,這就把他盜的罪名確定了。前面說他的動機從哪裡來,有因、有緣、有動機、有行為、有果報。
再往下面看,「以下從不順法度至不顧前後,表貪欲之過」,罪過。『不順法度』,「法者法軌、法則。度者軌度、規度,即常規也」。違背國家的法律,違背聖賢的教誨,違背社會的常規,這就造罪了。『奢YIN驕縱』,這四個字說他所為的、他所干的。「奢者奢侈。YIN者,《等不等觀雜錄》曰:經中YIN多從女旁,專指男女事也。YIN行無節,故曰奢YIN」,這個YIN有過分的意思。所以經上「奢YIN驕縱」,這個YIN不是女字旁,是三點水,凡是過分都叫YIN。下雨下得太多了,我們叫YIN雨。所以縱然是雨露,也都要適可而止,要知止,不能太過分。過分對於身心都受傷害,精神的傷害就是倫理道德規矩被你破壞了。所以YIN行無節,沒有節度,故曰奢YIN。「驕者驕橫」,仗勢欺人。「縱者放縱」,恣就是縱的意思。「男女共居,不順法度。放情縱欲,但圖快意,不懼罪譴,故雲任心自恣」。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這個一段都是我們要很認真去學習的,我們留在下一堂課再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