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如往昔的一切如來,他們為了利益他眾而發起想獲得佛果的菩提心,然後行持菩提道,次第學修菩薩的一切學處,同樣我們也要先為眾生發心,為了度化眾生發誓成佛,因為只有成佛了才有能力度化眾生。
往昔那些諸佛首先也是這樣發心的,我也要像他們那樣先發心,為了度化眾生發誓成佛。成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度化眾生。發菩提心要具足兩個條件,要具足二利,這是菩提心的法相,這些內容在前面都已經詳細地給大家介紹過了,不在此處重復了。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我也要和往昔的諸佛一樣,次第行持菩提道,學修菩薩的一切學處。
這裡講的是“按次第”和“勤修”,既要按次第,還要“勤修”。所謂“勤修”,就是勤奮、精進地修持。所謂“按次第”,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到菩薩的一切所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學到菩薩的一切學處,這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學,一步一個腳印地去修,而且絕對不能放逸,不能懈怠,勤奮努力,精進修行。
自己好好地思考、思考,好好地反省、反省:我們每天都當著十方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的面這樣發誓發願,做到了沒有?是不是“勤修學”?若是有些做不到,這是正常的;若是有些做不圓滿,也是正常的;但是你自己是不是盡心盡力了?
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但不是誰都能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不是誰都有這個福報的。我們學佛這麼多年,天天念誦這個儀軌,在所有的佛菩薩、上師善知識面前發誓、發願“為眾生要解脫,為眾生要成佛”,看看自己是不是真心實意的,是不是表裡如一的?這個心是不是真的?
只有自己解脫、成佛了,才有能力度化眾生。往昔那些諸佛菩薩為什麼首先要發菩提心呢?他們不是不著急去承辦眾生的利益,也不是不想直接去做,但是他們知道:自度才能度他,自覺才能幫助他人覺悟。所以他們發誓、發願:“我要修持成佛”,然後再去度化眾生。修持成佛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但是他們為什麼這樣發願呢?因為沒有辦法。若是自己不解脫、不成佛,無法利益眾生,無法度化眾生。所以他們知道,雖然過程漫長,但是必須要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