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佛門,緣分第一個,方東美教授在台灣大學教哲學,年齡跟我父親差不多,父輩,他怎麼會騙我?!不可能的事情。他希望成就我,非常認真教導我,我感恩!那個時候我的生活很清苦。晚年老師過世了,師母在,我報老師恩,照顧師母。人不能忘恩負義。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奠定學佛的基礎。跟李老師學教十年。這些人,當代的大善知識,都走了。我們美其名是這些大德的傳人,而實際上我們跟上一代的比,差距很大,這就是所謂的一代不如一代。
我們李老師的老師,是印光大師,他跟印光大師相比,也有一段差距,他比不上印光大師;我們跟他比也比不上他,擺在面前。什麼原因?李老師那一代的人,他們的根,真正是從兒童時代扎根的。我這一代沒這個機會,遇到的是八年抗戰,每天逃難,十幾歲跟難民在一起,看到是都是家破人亡,我的印象很深刻,看到人生什麼?苦的這一面。自己一個人受苦比較容易,如果有家眷、有妻子兒女,一家受苦,可憐!這都是我親眼看到。
而且八年抗戰,也是我出家緣分之一,為什麼?知道人生太苦,不忍心連累別人受苦,這樣走進佛門。
走進佛門也是受苦受難,老師給我指的路我不敢違背。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聽話,真的走這條路。算是佛菩薩加持。我自己感覺到一生走的路佛菩薩安排的,我自己都想象不到。
看到佛法衰了、傳統文化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是發願一生走釋迦牟尼佛的路,決定沒有後悔。
世尊一生教學,沒有道場。我是想了多年,才恍然大悟,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要道場,今天我們明白了,有道場要操心,要管人、管事、管錢;沒有道場,不操心,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得大自在。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生活苦,代眾生苦,為眾生做個榜樣。
佛能受我們也能受,每天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中斷。我們仔細去觀察,他辦學,辦學沒有校捨,講堂在山林樹下,過的是游牧生活。
那個團體也不小,我們估計至少有三千人,常隨弟子、不離開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還有臨時來的,跟佛陀三天、五天、一個月、半個月的,我相信人不少,加起來,孔子有弟子三千,釋迦牟尼佛我相信也有三千左右。這些人,在社會上給我們做表演,有出家、有在家的,表演,這麼多人表演給人看,讓社會大眾看到了,斷疑生信。
尤其是佛陀是太子身份,十九歲捨棄王位,誰願意干這個事情?我們學佛之後明白了,出家,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棄參學,在菩提樹下開悟了,放下“所知障”。
你看,前面,放下“煩惱障”,後面放下“所知障”,二障都放下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凡夫不能成佛,這兩種障礙放不下。佛都表演給我們看,讓我們有深刻的印象,認真好好去想想,兩大障礙,“煩惱”、“所知”徹底放下,問題解決了。
大徹大悟之後就開始,我們今天講的話,辦班教學,從誰開始?五比丘,熟人。這五個人都是他的家親眷屬,他的父親派他們照顧佛陀,等於說是佛陀的侍者。五個人找回來,給他們說法,他們開悟了,憍陳如尊者第一個開悟,證阿羅漢果。
十二年小學,八年中學,二十二年大學,我用這個大家好懂,這個作比喻;最後八年《法華》,《涅槃》,等於研究所,把學生一直帶到法身大士。
菩薩裡面有沒有開悟的?三賢菩薩,大徹大悟,登地,登地的菩薩,等於研究所畢業了。所以我們曉得,“佛陀”、“菩薩”、“阿羅漢”都是佛陀教育裡面學位的名稱,像現在學校有博士、碩士、學士,有三個等級。佛陀也有三個等級,小學畢業“阿羅漢”,中學畢業“菩薩”,大學畢業研究所,“成佛”。雖成佛,沒證得圓滿,法身菩薩等於佛,他煩惱斷盡了,但是根本無明的習氣,煩惱是斷了,習氣還在。習氣不好斷,時間長,慢慢讓它自然斷掉。要多長的時間?
三個阿僧祇劫,在哪裡修行?在“實報莊嚴土”,這我們講極樂世界。諸佛剎土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剎土,這些菩薩在哪裡?在華藏世界,登地了,他在華藏世界;在極樂世界叫“實報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