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淨土法門是我們末法時代凡夫眾生的救命妙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信願藉著大家打佛一,虔誠念佛的法緣,與諸位共同來探討淨土教法。信願要向大家報告的題目是《樂清虹橋淨土堂序》。

  這篇文是印光大師所寫的。樂清虹橋是地名,淨土堂是樂清虹橋這個地方,有一位胡天僕居士,將他家的地方,捐出來建立一間念佛堂,叫做淨土堂。序是序文,文體的一種,通常寫在正文的前面。由作者介紹寫書的經過,或者是所寫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或者是由他人介紹作者,或者介紹這本書的內容。

  《樂清虹橋淨土堂序》這篇文,印光大師將淨土法門的簡單容易,與通途法門的困難修持做一個比較。然後鼓勵淨業的行者,一心修持念佛法門。之後再簡要介紹樂清虹橋淨土堂的設施,最後勉勵大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印光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很有學問,很有道德,很有修持,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祖師。一生自行化他,專修專弘念佛法門。晚近的一位高僧弘一大師,贊歎三百年來第一人,就是印光大師。所以我們若想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該要好好探討《印光法師文鈔》。

  一部《印光法師文鈔》,將淨土教法敘述得非常的精微。若識字的人應該要好好研究。因為修學念佛法門,必須解行並進,行解相應。《印光法師文鈔》,可以讓我們念佛人了解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了解四十八願大義,了解念佛成佛的道理。我們每天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如果對阿彌陀佛沒有深入了解,有可能遇到障緣就退失道心。

  諸位法師與諸位在家菩薩,利用今天星期日,回到我們田中鼓山寺虔誠念佛,這非常的難能可貴。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華,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當然目的就是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所以你摒除外緣一心念佛,要邁向西方佛國成就菩提。如果不知道念佛可以成佛的道理,你必然內心念得忐忑不安,所以念佛的人要了解念佛的道理。

  印光大師在《文鈔》對念佛的開示非常的多,而且文字淺白,一般的人都容易看懂。所以信願鼓勵大家虔誠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業行者,應該要多探討《印光法師文鈔》。《文鈔》是印光法師寫信給四眾弟子,集成一部《文鈔》,風行海內外,度無量眾生念佛邁向西方佛國。

  這篇《樂清虹橋淨土堂序》,簡要將淨土法門說了大概,對大家念佛安心,必然有莫大的助益。

  請看內文:

  「淨土法門者乃如來普度眾生,最圓頓、直捷、廣大,簡易之法門也。何以言之?以一切法門皆須斷盡見思二惑,方了生死。而斷見惑如斷四十裡流,況思惑乎?斷見惑即證初果。若約圓教,則是初信。斷思惑盡,即證四果。圓教即是七信。初果初信,尚有生死。四果七信,方能了脫。」

  第一段文,印光大師先贊歎淨土法門,然後再說出一切法門了生死的標准。我們念佛要了辦生死成就菩提,當然對通途法門與淨土法門要解脫生死、成就佛道的道理要明了。如果不明了,在因地的修行,要邁向西方果地,當然就糊裡糊塗盲修瞎練。所以身為佛弟子,要在因地邁向果地念佛成佛,我們要了解聖道門修學困難的原因,也要了解淨土門念佛往生容易的原因。淨土法門乃如來普度眾生最圓頓、直捷、廣大、簡易之法門也。確實印光大師說得一點也沒錯,阿彌陀佛要普度眾生,發了四十八願。今天大家虔誠念佛共修,一定一開始唱贊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

  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發了四十八願要廣度眾生。所以阿彌陀佛要廣度的眾生,是十方眾生,是諸位你我。普遍、廣大度化一切眾生,要將所有的眾生,救度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非常的廣大不可思議。大慧菩薩贊歎阿彌陀佛的願力,有兩句話: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超勝。我們今天可以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與阿彌陀佛有緣,就是阿彌陀佛為了要度化我們,因此發了四十八願,廣修六度萬行,成就不可思議願行功德,建立了清淨莊嚴的西方佛國,成就了果地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就被阿彌陀佛度化到西方佛國,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以果地名號要廣度眾生。既然是包括十方一切眾生,所以淨土法門的殊勝,我們當然要了解。

  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最圓頓、最直捷、最廣大、最簡易。「圓頓」這兩字,是指圓教與頓教,天台的行者將世尊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八教就是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化儀四教就是頓教、漸教、不定教、秘密教,化法四教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所以圓頓法門是非常殊勝的。念阿彌陀佛是修學圓教,是修學頓教,不是經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斷惑證真,不是。如果是這樣的修行就叫做漸教,不是叫做頓教。所以古德跟我們說:

  「不用三只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

  念佛法門是當生成就的法門。所以我們一生念佛,將來臨終阿彌陀佛現前,放光加持,令心不亂。當我們在臨終,還有這口氣在的時候,就親眼見佛正念分明,往生西方了辦生死。所以成就道業在當生就成就了,所以念佛法門,是當生成就的法門,確實是圓頓大法。

  直捷是形容念佛往生從因地直達果地不彎曲,不是這生念佛後生在天上,後生證悟阿羅漢,然後慢慢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是今生念佛今生就往生西方,從因地到果地直捷通達佛道。所以念佛的法門是直捷的法門,猶如坐直達車,沒有一站一站休息,若一站一站休息,讓坐車的人下車上車,這樣這班車就不叫做直達車。直達車就是從起站到下車,就是終站,中間是不休息。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猶如坐直達車,直接在因地登上直達車坐到果地。

  廣大是形容念佛法門攝機非常的普遍,猶如大海廣闊無垠。念佛法門因為攝機非常的廣大,上自等覺菩薩,下至逆惡凡夫,人人都能念佛,人人都能往生,攝盡一切九界眾生。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的悲願確實是如此,所以念佛法門是萬緣普門之教。

  簡易是說明淨土法門起行非常的簡單容易,無論男女老幼人人能念;無論識字不識字的人,人人能念;無論有學問的人、沒有學問的人,人人能念;無論出家人在家人,人人能念;無論有智慧的人,或者是愚癡的人,人人能念,甚至連三歲的小孩都能念佛。

  有一次信願四處弘法,路經某個地方,看見一個小朋友非常的可愛。他看我是出家人外相非常好奇,而且對我合掌念了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這個孩子長的很可愛,對我念佛,我就故意過去摸摸他的頭,加持一下,我也跟他念阿彌陀佛,這位小朋友非常的歡喜。所以念佛法門,因為無論男女老幼人人能修,所以起行非常的簡單容易,因此念佛法門很適合工商時代,很忙碌的現代人修學。

  「何以言之?」下面印光大師就是在說明,為什麼念佛法門是圓頓、直捷、廣大、簡易的法門。因為與一般通途法門作個比較,確實念佛法門要成就很容易,以通途法門修持,要成就就很困難。

  好!請看下面:

  「一切法門皆須斷盡見思二惑,方了生死。」

  這是修學通途法門,解脫生死的標准,我們念佛人不能不知。如果你想要參禅,想要學密,想要學教,想要學天台法門,想要學彌勒法門,想要學觀音法門,想要學任何世尊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其中的任何一法門,都是要達到斷盡見思二惑,才能了辦生死。下面印光大師就說出,斷惑證真困難的事實。印光大師先作一個譬喻,斷見惑如斷四十裡流。四十裡瀑流要抽斷,是非常的困難,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見惑三界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有八十一品。見惑就是迷於三界內的道理,思惑就是迷惑於三界內的事相。所以見惑與思惑,若沒有徹底斷盡不能了辦生死。

  見惑煩惱有五種叫做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思惑的煩惱也有五種,這是五鈍使,也就是貪、瞋、癡、慢、疑。要斷見惑就如斷四十裡流,何況斷思惑呢?斷見惑即證初果,這是就藏教而言。

  藏教就是三藏教,也就是小乘教。就小乘教法而言,斷三界見惑證悟初果。初果就是須陀洹果,雖然斷見惑證悟初果,但是尚未能了斷生死。就圓教來說就是初信,圓教是大乘教法,所以就大乘圓教而言,斷見惑證悟初信位菩薩,要徹底了辦生死,必須藏教要斷盡見思二惑,圓教要證悟七信以上菩薩階位。所以印光大師說,斷思惑盡即證四果,就是見惑斷盡了,再斷盡思惑就證悟四果,這是就藏教而言。四果就是阿羅漢果,斷盡見思二惑才出三界了生死。所以阿羅漢聖者是非常了不起,將三界見思二惑,一六九品通通斷盡。

  我們看印光大師在這篇文所說的道理,看過了很簡單體會。但是你詳細了解小乘行者,要斷見思惑的過程,你才能體會確實非常不容易。所以可以證悟阿羅漢,是很了不起的。小乘行者以自利為先,大乘行者以利他為先,所以我們還在凡夫因地的眾生,千萬不可輕視小乘是不究竟,是不發大乘心。因為我們要斷盡見思二惑,都還做不到,阿羅漢已經做到了,所以我們應該對阿羅漢生起恭敬心、贊歎心。雖然我們現在在因地,還有見思二惑,但是我們念佛,可以不斷煩惱證菩提,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救度,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念佛法門是非常殊勝的法門,原因也就在這裡。

  「初果初信尚有生死,四果七信方能了脫」,這是說出了生死了辦的事實。小乘證悟初果的人,大乘證悟初信的人,還有生死輪回。我們連要斷掉見惑都做不到,別說思惑。所以要靠自力斷惑證真,了脫生死,實在大難大難,。

  好!繼續看下面一段:

  「而天台智者大師示居五品,雖則所悟與佛同俦,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曾斷。然大師本地實不可深,而臨終只說登五品者,深慮末世不致力於斷惑證真,唯以明心見性為究竟也。」

  這段文印光大師舉出天台宗開宗祖師智者大師為例說明,要靠自力斷惑證真了辦生死非常困難的事實。為什麼印光大師要舉出智者大師為例說明?因為智者大師有後釋迦之稱,天台宗的開宗祖師是一位很有學問,很有道德,很有修持的祖師。連祖師的根性尚且都不能斷盡見思二惑了,我們末法的眾生哪能斷盡見思二惑,了辦生死呢?印光大師用心良苦。我們的學問,我們的道德,我們的修持,我們的涵養,會比智者大師還了不起嗎?諸位!你們的學問、道德、修持、涵養是如何,信願不知道。若以我個人與智者大師一比較,實在遠遠不如智者大師。智者大師示居五品,就是說智者大師才修到外凡五品位的階位而已。智者大師以《法華經》創立天台宗,是一位了不起的古德。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他的弟子問他,往生西方品位如何,智者大師說:我一生因為弘法利生帶領信眾,所以只修到外凡五品位的階位。外凡五品位,若依見思二惑來作個配對,智者大師還未斷見惑。下面印光大師就說了,「見惑尚未曾斷」。

  先來解釋外凡與內凡。這兩個名相讓諸位了解,智者大師的修持到什麼程度,然後自己與智者大師作一比較,你就知道說,你要依聖道教法修持,要了辦生死是不是有希望。

  小乘所說的外凡,是修學五停心觀,別相念處與總相念處;小乘所說的內凡,是修學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大乘所說的外凡,是修到十信位的階段,也就是伏忍位,大乘所說的內凡,是修到十住、十行、十回向,也就是三賢位。所以要修學到證悟內凡,在大乘來說,一定要修到三賢位地位,很不容易喔。

  智者大師只修到外凡五品位,以大乘來說,智者大師修到大乘五信位的菩薩地位。若以斷見思二惑而言,是見惑尚未伏斷。嚴格來說,確實如印光大師所說的,只是圓伏五住煩惱。雖然所悟與佛同俦,同俦是同類的意思。體悟與佛同類,但是只伏住五住煩惱,連見惑都未斷盡,何況思惑。若以智者大師的修持,五住煩惱是尚未斷盡,只是圓伏而已。伏與斷是很大的差別,以念佛的行者而言,我們念佛心中還會打妄想,表示我們念佛,連伏住煩惱的功夫都還沒有。

  今天是我們鼓山寺舉辦佛一,諸位發心回來虔誠念佛,從早上念佛到下午,在念佛堂大家虔誠念佛。念佛的當下會起妄想嗎?會不會?一邊念佛一邊內心會想東想西嗎?會。若不會,我不相信。你的心中在念佛還會起妄念,因為這是凡夫的習性。

  了解聖道教法,了辦生死困難的事實,你的心中就會老實念佛,老老實實將心念安住在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沒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能。沒念佛要斷惑證真,了脫生死也不可能。那當然你就會老實念佛,對不對啊?除非你將修行當作一種賭注,反正有往生解脫也好,沒有往生解脫也不要緊,下輩子再來做人也無所謂。能這樣想嗎?不能喔。下輩子再讓你出世在台灣,像這輩子這樣重新再來過一次,你要嗎?不要了。為什麼不要?因為人生有很多痛苦,對不對?你們沒回答我的人可能要喔。做人快活嗎?不快活。所以連這麼了不起的智者大師,尚且都修持到外凡五品位,還不能斷盡見思二惑,何況是我們凡夫呢?所以印光大師舉出智者大師,用意非常的深遠。

  因為智者大師深慮末世眾生,不致力於斷惑證真,唯以明心見性為究竟,所以示現外凡五品位。印光大師說,其實智者大師的本地,是非常的深不可測啊。不管智者大師,修持到外凡五品位,是示現的或不是示現,那麼我們知道要斷見思二惑,確實不容易。明心見性是參禅的人所追求的目標,「唯以明心見性為究竟」,這句話就是說,智者大師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念佛斷煩惱證菩提,不要只以參禅要求明心見性,為究竟的修行。換句話說,智者大師是現外凡五品位,也是要鼓勵佛弟子一心念佛,因為參禅不一定能明心見性。就是明心見性,不能斷盡見思二惑,也是照常生死輪回。可見要修行解脫生死,非常不容易。就是因為根據通途法門,修學佛法要解脫生死,非常不容易,才要老實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修持淨土法門。

  所以淨土法門是我們末法時代凡夫眾生的救命妙法,信願經常向信眾說,淨土法門是我們救命的最後一帖白虎湯。這一帖你還不服用,生死輪回絕對有你的份。所以今天大家虔誠念佛,服用阿伽陀藥,治愈生死大病是最有效果。希望大家早晚要好好服用,早上念佛服用一遍阿伽陀藥,晚上念佛,再服用一遍阿伽陀藥,日日念佛日日服用阿伽陀藥,將生死大病徹底治好。因為你我如果是凡夫,隨業流轉而來,生生世世我們生死大病,不曾一次治好,對不對啊?這輩子我們很慶幸,得遇淨土教法,千萬不要再空過,一定要好好修學念佛法門,這輩子就將生死大病,徹底治愈好不好?好。

  好!請看下面一段:

  「夫明心見性乃大徹大悟也,若最上上根,即悟即證,則可即了。否則縱悉知未來如圓澤者,尚不免重復受生耳。至於五祖戒再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尚未至甚。而海印信為朱防御女,已屬不堪,雁蕩僧為秦桧,則誠堪憐憫矣!甚矣!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之難也。」

  哇!這段話印光大師實在開示的太好了。諸位!你若明了這段文的意思,你一定會老實念佛。印光大師為了要鼓勵大家好好念佛,所以舉出圓澤禅師、五祖戒禅師、青草堂禅師、海印信禅師,以及雁蕩僧這五人為例,說明參禅要斷惑證真非常困難。證明修持一切法門,要了生脫死非常困難。

  這五人是唐朝、宋朝時代參禅的禅師,在這篇《樂清虹橋淨土堂序》,印光大師並無說這五位禅師的故事,在其它的《文鈔》就有提起。為了要讓大家了解這五位禅師是如何參禅,而不能了辦生死的事實,在第三頁信願有將這故事說出。因為節省時間,所以原文我就不讀,直接將這故事說給大家明了體會。然後自己與這五位禅師做一個比較,你如果參禅會比這五位禅師還要有成就嗎?這五位禅師尚且參禅不能明心見性斷惑證真了,那你我能嗎?可見要好好老實念佛,要了辦生死才有可能。

  好!首先說第一個故事,圓澤法師報緣生死。有一位讀書人叫做李源,與一個出家人圓澤禅師是方外之交。有一日李源邀請圓澤禅師一同到四川峨嵋山朝山。李源想要走經荊州水路,可是圓澤禅師想走長安陸路。但是李源的父親因為做官,在唐朝時代被安祿山造反殺死,所以李源深厭做官。因此將自己的家宅改建叫做慧林寺,邀請圓澤禅師當住持,李源也自己在寺內一心修行。圓澤禅師隨李源的意思走水路,當船來到荊州南浦這個地方,突然看見一位婦人,穿錦裆褲在汲水。圓澤禅師一見到這婦人,非常的傷心說:我不想走荊州水路,就是這個原因。這婦人姓王,懷孕已經三年了,就是要等我去做她的孩子。我現在來了,無法可逃了。如果沒有遇到或許能逃過一關,現在遇到了,不能避免,我要投生做她的孩子。請李源你為我持咒使我投生,過三日你來看我,我會向你笑一下,與你一笑為憑。過了十二年在中秋月夜,請你到杭州天竺寺外與我相見。

  說完之後圓澤禅師就坐化,是不是很不簡單啊?若以現代來說,參禅能參到這般的程度,是很了不起喔,但是有了辦生死嗎?沒有,再出世做人了。果然在圓澤禅師坐化之後,這王氏婦人就生下孩兒。過三天李源果然與他會面,這嬰兒看見李源果然一笑。

  經過十二年,李源前往杭州西湖的葛洪川畔,與圓澤禅師相會,這時候的圓澤禅師,已經長大十二歲了,所以是一位牧童。這牧童站在牛背上唱一首歌: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就前往問詢這位孩童,圓澤禅師你是否健康?澤是圓澤禅師,公是對圓澤禅師的尊稱,李源就問他:你是否安好?這位圓澤禅師所投生的孩童,就回答說:李公!你實在真是一位很有信用的人,我俗緣未盡請勿相近,我唯有再繼續好好修行,不墮輪回才能與你再次相見。說完之後就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江山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唱完之後就離開了。圓澤禅師參悟禅法,雖然知道他會繼續投生做人,這般知道未來的本事,還不能了辦生死。可見要解脫生死超越輪回非常困難。

  李源回到慧林寺,知道圓澤禅師知道自己走荊州水路不能回來了,所以預先寫好後事,交代遺囑夾在經中,李源回到慧林寺才知道這件事。對圓澤禅師的修行,李源雖然非常的贊歎。但是我們也可以從這個故事知道,確實參禅要開悟證果,實在很不容易。

  第二個故事是蘇東坡的前身,就是五祖戒禅師,《龍舒淨土文》有說這個故事。《龍舒淨土文》是王日休居士的著作,五祖戒禅師乃是蘇東坡的前身,應驗非一。因為前世修行的因故,今世聰明過人。因為五毒的習氣尚未消除,所以蘇東坡今生,雖然很有學問很會吟詩作對,但是還很好色。蘇東坡經常到妓坊尋花問柳,所以可見尚未證悟初果。一位證悟初果的人,縱然是在家居士有了妻室,遇到任何的威迫也不犯戒,有邪YIN的行為,絕對不會。蘇東坡雖然有學問很有文才,但是還很好色,可見蘇東坡的前身五祖戒禅師,參禅尚未斷見惑。印光大師在《文鈔》也說了很多次蘇東坡的故事,如果前世為僧參禅兼修西方,就能夠往生淨土了。那麼沒有念佛參禅又沒有成就,所以今生就出世為蘇東坡,繼續輪回受苦。蘇東坡到了晚年,身上經常帶一軸阿彌陀佛的聖像,人家就問他到底什麼原因?他就說這是我往生西方的證據。印光大師在《文鈔》說,蘇東坡臨終也不是很好,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把握。所以這麼有學問的人,還不能了辦生死。五祖戒禅師,是在平生參禅一位禅師,因為住在五祖寺,所以人稱五祖戒禅師。在他平生的參禅雖然很有名氣,但是沒有斷見思二惑,所以不能了辦生死。因此還出世為蘇東坡。

  第三個故事,青草堂後身為曾魯公,《龍舒淨土文》說這個故事。宋朝有兩位青草堂,前一位年紀九十幾歲。有曾家的婦人,曾經齋供跟布施衣物給這位青草堂禅師。青草堂禅師感念她的恩德說:老僧將來死了願作夫人的孩兒。有一天這位曾家婦人生下了一位孩兒,人一看原來青草堂禅師已經坐化了。你看青草堂禅師,與圓澤禅師同樣,參禅能參到坐化的地步,但是還不能了辦生死。這位曾家婦人所生的孩兒,就是曾魯公,因為前世為僧修福修慧,因此少年登科後來做宰相。這位曾魯公到五十歲官拜宰相,因為過去生是一位出家人,參禅悟道,所以有學問,年少登科五十歲做到宰相。以我們台灣現在的官位來說,就是行政院長,官位很大,可是不能了辦生死,官位做得再大,也是繼續輪回受苦對不對啊?

  好!故事說到這裡,信願要請問諸位在家菩薩:如果這輩子你沒有念佛,讓你做台灣的行政院長,第二種就是這輩子你好好念佛,往生西方成佛,這樣你要做行政院長,還是要做佛?我相信大家一定選擇要做佛。雖然做到行政院長官位很大,也有很多苦惱耶,對不對啊?將來不知道還要輪回,到哪裡受苦受難還不知道,所以人生最有意義的就是念佛做佛,對不對?

  諸位!你曉得在今天利用星期日回來我們田中鼓山寺,好好念佛用功,你真正有智慧,我為你贊歎鼓掌。你今天好好虔誠念佛,你今天時間就沒有白費了,將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你就會感恩你此生今世,好好藉假修真念佛用功。現在不肯費心念佛,不肯用心修行的人,將來在六道輪回就後悔了,後悔平生在世,為何不要精進用功修行?為何不要老實念佛?所以你我每一個人,都會面臨將來的死亡,當無常一來臨的時候,有的人慶幸,有的人後悔,世尊在《無量壽經》說:「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一般人在臨命終的時候,後悔恐懼,念佛的人就不會。因為阿彌陀佛現前了就歡喜,當然我們一生要好好老實念佛。

  青草堂竟然以一位禅師,再出世做了宰相,以世俗人來說這是很有成就,但是富貴不長久,將來又要隨業輪回,不如念佛往生西方,了辦生死大事,比做到宰相還好到千百萬倍,對不對啊?不要說宰相,就是總統最高的官位,也是不能了辦生死。做總統有一天也是會死,有一天也是會繼續輪回受苦。所以總統不用競選了直接讓你做,條件就是不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成佛,這樣你要嗎?若是我,我也不要,我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第四個故事,海印禅師托生朱防御,《武庫》這本書就是說這個故事。海印信和尚是桂府人,住在蘇州定慧寺,年紀八十多歲,平時受朱防御家的供養,經常到他的家宅受供。洪御是官名,所以人稱朱防御。有一天朱防御就問海印禅師:和尚後世能夠來弟子家中出世嗎?若是你,你要嗎?若是我,我一定不要。但是這位海印禅師,竟然微笑答應了。回到寺院之後人就不舒服了,不久就捨報了。捨報那天朱防御家中,生了一位女子。當時有一位圓照本禅師,住在瑞光聽到這件事,海印禅師捨報同時,朱防御家中誕生一位女子。所以這位圓照本禅師,就前往朱家探望這位女子,才剛滿月而已。當朱家人抱出這女嬰,這女嬰看見圓照本禅師就微笑,圓照本禅師就跟他說:海印!你錯了。這女嬰聽到這句話哭了數聲,不久就死掉了。一位參禅的禅師,竟然再出世做一位女嬰,是不是大錯啊?大錯特錯啊。若你學佛修行念佛一輩子,結果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繼續出世做人,是大錯嗎?是喔。下輩子讓你出世,做富貴人家子弟你要嗎?既不用上班不用賺錢,就吃什麼有什麼,用什麼有什麼,這樣你要嗎?我也不要,做人很痛苦。有錢就一定快樂嗎?不一定。

  最後還有一個故事就是秦桧,就是雁蕩山的一位出家人,在這份資料裡面並沒有。印光大師在《文鈔》,也有說過這個故事。秦桧前生是雁蕩山一位出家人,做宋朝的宰相,這歷史大家一定都知道。因為秦桧受到金人的賄賂,所以凡事都為金人設想。金人最怕岳飛,岳飛因為忠貞愛國骁勇善戰,所以金兵很懼怕岳飛。金兵想要將岳飛害死,因此以金錢賄賂秦桧,秦桧就頒發命令將岳飛害死。所以人民百姓非常痛恨秦桧。以面包做兩個人,就是秦桧與他的夫人,將它油炸叫做油炸秦桧。又鑄好鐵像,就是用鐵熔鑄秦桧的人像,跪在岳飛的墳墓前。所以凡是有到岳飛墳墓祭拜的人,都用木板打秦桧的鐵像,還在秦桧鐵像身上灑尿。後來有一位姓秦之人,做到浙江的巡撫,巡撫就相當現代的省長,官位很大,這位姓秦的巡撫就說:秦桧的鐵人,在岳飛的墳墓前被人灑尿,這污穢岳飛。所以應該將這秦桧的鐵像,把它丟到西湖,讓岳飛的墳墓較清淨。結果將秦桧的鐵像,丟進西湖之後,西湖的水變得很臭不堪食用。經常有人看見西湖的湖面,漂著這個屍體,當大家去打撈的時候,才發現所漂浮的屍體,就是秦桧跟他夫人的鐵像,以及金人金兀術這個人。所以從這裡就知道說,秦桧的業障確實非常的深重。後來只有再將秦桧跟他的夫人鐵像,再安置在岳飛的墳墓之前,被人打被人灑尿。印光大師在民國十年,前往岳飛的墳墓,還看見秦桧跟他夫人的鐵像,讓人灑尿非常的污穢不堪。所以你看雁蕩山的這位出家人,也是參禅有所體悟的人,印光大師說這樣的人,結果繼續輪回做人,縱然做到宰相作惡多端,死後被人鞭打被人灑尿,實在非常不值得。所以印光大師在《樂清虹橋淨土堂序》,說這五位唐朝、宋朝時候的古德參禅都不能了辦生死,可見念佛非常的重要。所以印光大師說,「甚矣!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之難也。」

  道理說到這裡,諸位!你要修學聖道法門,或是淨土法門啊?淨土法門。你好好將這篇文深入體會,你一定會聽印光大師的鼓勵勸勉,一心念佛。

  好!繼續看下面這一段:

  「如來一代所說通途修證教理,雖法門種種不一,絕無具足惑業,能了生死者。唯淨土一門,但具真信切願,以至誠心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惑業之厚薄,工夫之淺深,皆於臨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既往生已,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從茲漸次進修,即得親證無生,以至圓滿佛果耳。此如來悲愍劣機眾生,普令現生,頓出輪回之特別法門也。」

  這段話印光大師說出,念佛修行簡單容易,在臨終仰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接引,一定帶業往生。如來一代時教所說的通途法門,雖然種種不一,但是並無任何一個法門,可以具足惑業了辦生死。這裡所說的惑業,就是指見思二惑。換句話說,沒有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沒有修淨土法門,修持通途八萬四千教法,一定要斷盡見思二惑,才能了辦生死。所以要解脫生死成就菩提,對凡夫而言實在非常困難。唯有淨土法門,只要具足真信切願,至誠心念佛求生西方,無論惑業厚與薄,無論工夫深與淺,都能夠在臨終仰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帶業往生。哇!這段話,諸位一定要牢記在心。

  好!尚未詳細解釋這段話的意思,信願要請問大家:你想要百分之一百往生西方,成就菩提嗎?有嗎?有,有的人請鼓掌!你們有鼓掌的人,這段話一定要牢記在心。淨土法門的修行就是如此,真信、切願、至誠心念佛,這是你我無論出家人在家人,大家都做得到,有心與無心而已。真信,真正信受淨土法門,真正相信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一位阿彌陀佛,真正相信阿彌陀佛用佛號要度我的願力,能使我念佛不斷煩惱證菩提。真正相信釋迦世尊,在淨土三經所說的念佛道理。真正相信念佛一定會成佛,你真正相信,你一定會老實念佛。如果你沒有真正相信,你不一定會老實念佛。有真信的人一定切願,信、願、行往生三法,是一體不二。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念佛一定成佛,你一定會想要往生西方佛國嘛。而且是真心切願,所以有真信一定切願。切願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是非常的悲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就如同剛才我請問大家:讓你做總統與往生西方做比較,你要選擇做總統,還是要選擇往生成佛?當然選擇往生成佛啊。你說的是真話,那當然你一定切願。世間因為有生死的輪回,因為人生的痛苦,所以我們當然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如果全世界財富都歸你一人,只有一個條件,你不能念佛往生西方,你要不要?全世界財富都給你了,條件就是你不可以念佛往生,這樣你要嗎?這樣你最富有了,你還不要。全世界每一國的總統都讓你做,不用選直接讓你做,條件就是不可以念佛求生西方,你要嗎?我也不要。全世界總統都讓你做,你難道就會快樂?全世界的財富都給你,你難道就會快樂?所以當然是真信就有切願,有切願就一定實行,至誠心念佛。

  在這篇文印光大師說,「以至誠心持佛名號」,念佛的心要真誠。如果你真誠念佛求生西方,成就菩提廣度眾生,你這生菩提道路一定不會受人的阻礙考驗而退失,如果人家跟你說念佛不能往生,你也不會因為人家這樣說法,就退道心不念佛了,絕對不會。人家如果跟你說:你凡夫又沒斷煩惱,念阿彌陀佛,怎麼可能往生西方?你不會因為人家的考驗,而放棄念佛的修行。

  這次信願到馬來西亞弘法,在東馬四個道場,與很多在家菩薩共結法緣。其中有一個道場,某一位在家菩薩跟我說,他們道場的念佛行者,在幾年前很虔誠念佛。結果經過不到三年就改變了,不要念佛了,也不信佛了。改信基督教、改信天主教。在東馬這個地方,在詩巫這個城市,在古晉這個城市,在亞庇這個城市,在斗湖這個城市,信佛的人並不多,信天主教、信基督教,信回教的很多。念佛不到三年,改信天主教、改信基督教。請問:這樣他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嗎?沒有信心。請問:他有真信淨土法門嗎?沒有。請問:他有切願往生西方嗎?沒有。請問:他有至誠心念佛嗎?沒有。所以你念佛的信心若被人考倒,你對阿彌陀佛的真信還不夠。換句話說,你還沒做到真信的地步,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就如同玻璃,人家用鐵錘輕輕一敲,你就碎掉了,就退道心了,不念佛了,不去西方了,那你當然不是真信。如果你的信心像金剛寶石,人家用鐵錘大力敲,你也不會破,那任何考驗都不會改變。你念佛的真心,任何阻礙都不會改變。你往生的決心,你當然就做到真信啊。

  做到真信一定做到切願,做到切願一定做到實行,所以你的行為就流露至誠念佛。佛珠拿著佛號不離口,佛號不離身,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個真心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的人,一定會認真念佛。為什麼這麼實行?因為真信,因為切願。所以有真信就有切願,有切願就有實行。沒有真信就沒有切願,沒有切願就沒有實行。信、願、行往生三法,你若做到了,印光大師說,無論惑業之厚或薄,無論工夫之淺或深,都能夠在臨終仰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帶業往生。也就是說無論你的煩惱多厚,無論你的業障多重,無論你念佛的工夫多差,都不用擔心,因為你具足信、願、行往生三法,將來在臨終,阿彌陀佛一定現前接引。

  臨終就是指尚未斷氣的時候,這口氣尚在時叫做臨終。阿彌陀佛現前,這就是四十八願的第十九願,臨終接引願。所以念佛的人,為什麼了辦生死千穩萬當?很簡單的道理,臨終阿彌陀佛現前,阿彌陀佛現前威神加持,令心不亂。所以有阿彌陀佛護持我們念佛人,從平生到臨終從因地到果地,從凡夫到聖人,從娑婆到極樂,往生西方證悟菩提千穩萬當。這時候要跟什麼人鼓掌?跟阿彌陀佛鼓掌,對不對?阿彌陀佛有本事護持我們,救度我們,使我們念佛往生。也就是說你的生命,有阿彌陀佛依靠,你好好的投入你的身心生命,用功念佛。

  信願跟大家報告:人生一定贏的投資就是念佛。再說一遍:人生一定贏的投資就是念佛。這樣你要嗎?我要。假使說一天念佛八小時,念三十年能夠讓你百分之一百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這樣你要投資,一天八小時念佛嗎?要嗎?唉!怎麼沒什麼聲音啊,要也要說要,不要也要說不要。假使說一天用功八小時念佛,念三十年百分之一百使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你要嗎?我要。一天念佛八小時當作在上班。上班一天八小時,一個月三十天賺五萬塊,在現在來說算不錯了,對不對?念佛成佛一天賺五千萬呢,大富大貴,對不對?太好了!太好了!所以人生必贏的投資:念佛。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精進用功。仗佛慈力就是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好!下面:

  「須知,淨土法門正攝上上根人,是以善財已證等覺,普賢菩薩猶令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以期圓滿佛果。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是知,回向往生淨土一法,乃圓滿佛果之末後一著也。」

  這段話是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最主要所普攝的是上上根人。當然淨土法門是以度凡夫為本,就是因為很多人對淨土法門的輕視或誤解,所以印光大師才會如此開示。淨土法門正攝上上根人,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證悟等覺菩薩。最後普賢菩薩還以十大願行,教導他修持念佛求生西方,這是最快速圓滿佛道的修行。可見連等覺菩薩的善財童子,尚且都念佛求生了,何況是我們凡夫呢?

  好!繼續看下面:

  「世有狂人,不審教理,以愚夫愚婦皆能修習,遂謂之為小乘而藐視之,不知其為《華嚴》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終第一法門也。亦有愚人,知見狹劣,謂己工夫淺薄,業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眾生心性,與佛無二,五逆十惡,將墮地獄。遇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滿十聲,或止數聲,隨即命終,尚得往生。《觀經》所說,何可不信?彼尚往生,況吾人雖有罪業,雖少工夫,較彼五逆十惡十聲數聲,當復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棄,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

  這段話印光大師說的真好。印光大師說出兩種人,修學淨土法門不正確的態度,第一種是狂妄的人,第二種是自卑的人。世上有一種狂妄的人,不了解淨土的教理,認為淨土法門是愚夫愚婦所修學的法門,所以就認為淨土法門是小乘,因此藐視念佛的修行。這種人就是因狂妄態度,因此不肯念佛,而且輕視人家念佛。這種人信願也看了不少,認為他自己很行,輕視念佛修行,不知道念佛是《華嚴經》所說一生成佛的第一法門。《華嚴經》說出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遵普賢十大願行導歸極樂,《華嚴經》說出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十地菩薩從初地到十地,不離開念佛求生西方修行。所以狂妄的人看輕念佛法門,罪過無量。你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在因地念佛修行。文殊師利菩薩在因地念佛修行,世尊在因地念佛修行。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說,世尊在人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念佛。所以念佛是很了不起的修行,西方極樂世界有一位菩薩,叫做覺明妙行菩薩,也是念佛往生西方成就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成就佛道。所以念佛法門,不但大菩薩修持,也很契應下凡眾生。所以我們雖然是煩惱的凡夫,但是我們的修行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覺明妙行菩薩、大勢至菩薩相同。所以世尊在《觀經》贊歎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華,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善親友,將來一定往生西方成就菩提。所以狂妄的人實在是很無知。世尊贊歎念佛的人,他卻是看輕念佛的人。

  下面說愚癡的人自卑的心理,認為念佛的工夫很淺,認為自己的業力很深,怎麼可能念佛往生呢?所以這種自卑的心態也不對。這種的自卑心態,很多人也會經常犯到。所以你不要看輕自己,我是罪惡生死的凡夫,我念佛的工夫很淺,一邊念佛一邊打妄想,我怎麼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自卑的心態也要放下。印光大師說,眾生的心性與佛無二,連造作五逆十惡的人,在臨終將要墮地獄了,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滿十聲或者只是數聲,命終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怎麼可以看輕自己。印光大師說《觀經》所說的,何可不信呢?平生造五逆十惡,臨終念佛十聲都能往生了,我們雖然有罪業,雖然念佛工夫很淺,但是與造五逆十惡的人,念佛十聲數聲一比較,我們還比他還高超多多矣。

  哇!印光大師這番話的鼓勵,讓我們生起念佛的信心,對不對啊?對。以諸位菩薩而言,你今天回來我們鼓山寺用功一天,你今天佛號念好幾千聲,以你今天的修行與《觀經》下品下生的眾生一比較,你比五逆十惡的人臨終念佛十聲還更高超多多矣。所以千萬不要自暴自棄,印光大師鼓勵我們的話,一定要牢記在心。何可自暴自棄,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所以狂妄不對,自卑也不對。好好仰靠阿彌陀佛慈悲願力,一心念佛,隨順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樣才是正確的態度,對不對?當然是啊!

  好!請看下面:

  「如來稱此淨土法門,為難信之法者。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其圓頓、直捷、廣大、簡易,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非宿有善根,決難信受奉行也。吾常曰:九界眾生離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蓋紀實也。」

  這段話是印光大師對淨土法門贊歎。確實淨土法門,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這種話若不是印光大師所說,我信願還不敢說。印光大師如此的說法,是不是有超過呢?一點也不超過。確實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超出通途法門,若不是宿世有善根,決定難以信受淨土法門。所以印光大師常常說:九界眾生離開淨土法門,上不能圓滿成就佛道,十方的諸佛捨此淨土教法,下不能普利眾生。所以我們現在在凡夫因地,一定要好好念佛才能圓成佛道。

  請看下面一段:

  「今之時,是何時也?乃兵刀、饑馑、疾疫,俱集之時也。雖未至三小災,亦三小災之現象耳。況復邪說縱橫,知識稀少,欲聞正法,頗不易得。」

  確實印光大師說得沒錯,雖然現在還不是小三災的時候,但是小三災的現象處處可見。刀兵就是戰亂,饑馑就是荒年,疾疫就是流行病。我們現在有很多流行病,只要一發生就死了很多人。像是多年前的SARS,一發生SARS的疫病,很多人不久感染死亡。所以我們念佛人,應該要好好用功修行,念佛回向一切眾生,希望大家平安順遂、福祿康寧。也希望一切眾生念佛成佛。

  現在是末法時代邪說縱橫,善知識非常的稀少,想要聽聞正法就很不容易。所以更應該要好好根據《印光法師文鈔》修學。印光大師就是我們最好念佛人的善知識,對不對啊?所以我鼓勵大家,好好探討《印光法師文鈔》,將印光法師的開示牢記在心,你是不是就拜印光法師為師?當然是啊。請印光法師來教導我們,我們念佛往生西方,一定人人有份,太好了。所以信願鼓勵大家多念佛,探討《印光法師文鈔》。

  好!請看講義第二頁,下面是印光大師敘述,胡天僕居士發心建立念佛堂的過程,這個過程文字大家看過,很容易明白,就不用多作解釋。請看內文:

  「有胡天僕居士者,發菩提心,笃修淨業,又欲同人,各得此益,遂極力提倡而勸導焉。其殆以贊天地之化育,代佛揚化以為天職欤。而一方之人聞其說法,感此時世,不禁厭苦欣樂之心油然而生。遂一倡眾和,靡不服從。居士因自捨地基,兼募善信,建念佛堂,開放生池,及藏經樓,功德堂、香積廚、應供堂,居然從地湧出一大道場。念佛堂甚寬大,中供西方三聖立像,以冀行人,平時注目,臨終即蒙接引也。正中設說法座,聽者周圍坐,雖至四千人,亦不迫窄。俾四遠來者,不至有向隅之歎。藏經樓則備請各處所刻之經,以供發心者受持而研究焉。功德堂則備書所出功德之數目,又統設其位,以期存則福增壽永,殁則直登蓮邦。而既轉法輪,若不輔以食輪,則斷難經久不歸,故特設香積廚、應供堂,以令念佛聽法之人,各得心滿意足而後已。放生池則取彼將烹之輩,畜之法堂之前,不獨活彼色身,兼以經聲佛號資彼慧命。其所建設皆極周至,約用一萬六千余圓,已得落成,擬於堯歷八月十五日開講,實為末法不得多見之事。令其友張雲雷致書於光,祈為序引,冀發起信心而擴充焉。因將如來所說通途、特別,兩種法門之所以然,並胡居士之心行及各種之布置,大概書之,以期閱者鹹效法焉,倘見聞者同發此心,則俗美風淳,民康物阜,轉五濁惡世為清淨蓮邦矣,此光之日夕馨香以禱祝者,願諸上善人,各垂慈憫,則幸甚!幸甚!」

  這段文敘述胡天僕居士發菩提心虔誠修持淨業,以及同樣念佛的行者,大家極力提倡,勸導大家念佛修行。因此胡居士就將自己家中獻出,勸募信眾在樂清虹橋這個地方建立一間念佛堂。而且設施放生堂、藏經樓,功德堂、香積廚、應供堂,鼓勵四眾弟子好好念佛修行,聽經的地方可以坐滿千人。哇!這念佛堂一定很大,所以印光大師對這位胡居士也非常的贊歎與肯定。在落成打算在農歷八月十五日,開始講經說法念佛修行。最後印光大師,希望一切見聞的人,都能夠發如此的菩提心,如此則能民俗美善風情純樸,人民安康物產豐富,轉五濁惡世為清淨的蓮邦。這是印光大師早晚的祈禱盼望,印光大師實在是非常的慈悲,勸勉眾生發菩提心修持淨業。確實胡天僕居士這份發心,也非常的難得,我們跟胡居士贊歎!

  所以諸位在家居士,你們不要自卑看輕自己,你也可以像胡居士,發菩提心,護持三寶。雖然不一定要自己獻地,建立念佛堂弘法利生、廣度眾生,我們看到很多三寶寺院,我們好好護持弘法護法,為佛教事業盡一份心力。你這份真誠發心,一定與阿彌陀佛六字果號相契相應。當然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

  這篇文印光大師開示的真好,將通途法門與特別法門,作一個比較,讓我們了解修學通途法門,要了辦生死的困難。讓我們明白修學淨土法門,要往生成佛的容易。希望大家能夠透過印光大師這篇文的開示,生出老實念佛的心,將淨土法門,要做到真信、切願、實行,落實在你的修行之中,今生念佛往生西方就有你的份。

  時間的關系,信願向大家報告到這裡。祝福諸位:念佛成佛,往生佛國。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淨空法師:達到這個境界就成佛了
下一篇:淨空法師:學佛跟不學佛差別就在此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