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何於食知量”,彌勒菩薩教誡我們多清楚啊!上面提了一句話,下面再三地給你解釋。出家修行人飲食要知量。我經常發現你們飲食不知量,所以多病,修行人吃多了不好,對修行不利。飲食知量很難,今天自己修持的工夫到什麼程度,自己要注意到,譬如打坐腿容易發麻是腸胃不清之故,血液也不干淨,所以發麻,百病皆是從飲食來。《百丈叢林清規》二十條,其中一條是“疾病以減食為湯藥”。你們沒有減食,菜好吃就拼命吃,吃得多多的,一大碗、一大碗裝下去,那是給身上的寄生蟲吃了。所以飲食要知量,也是修行第一步。
“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饑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你們不是要學佛嗎?學佛就要根據佛學、依佛的教誡去做才對吧?吃飯要有學問,怎麼叫“食知量”?什麼年齡該吃多少?什麼樣的身體該吃多少?乃至於營養的配合問題。營養不要過分,現在的人都是營養過分,反而吃出病來。有一些老前輩來跟我說:奇怪,大陸不是沒得吃嗎?我們的父母在大陸的,都長壽啊,我的老媽媽已經九十幾了。我說活得那麼長是因為吃得少呀!文明社會多數是吃死的,營養過分。我在貴州西南邊界的時候,那山中有什麼好吃的,辣椒沾鹽是好菜,哪裡看得到肉啊?豆腐就是難得的上品菜。但是那裡的人活得很長壽,子孫滿堂。西藏、四川西南部吃糌粑,吃苦荞麥、青稞,等於我們吃飯,一個個身體都蠻好的。
什麼是“食知量”?修行第一步要守根門,六根不放逸。吃東西要有頭腦,要以正思維心來選擇飲食,不是指營養好的,眾生沒有成佛以前,每個人體質不同、病不同,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食於所食”,吃我應該吃的食物,第一個“食”是動詞,後面的“食”是名詞。“不為倡蕩”,吃東西不是為了表現闊氣。你看我吃東西多講究啊,我做的菜多講究呀!那是指飲食的豐富,也是犯細的戒。“不為憍逸”,不是說擺個架子,像我們現在的伙食,比一些廟上都好,如果對人說:我們伙食比你們好吧!這就是犯憍慢心,放逸心,這就不對。“不為飾好。”不為裝飾、好看,或出風頭。“不為端嚴。”也不是為了吃得讓身體發光、臉上發紅。不是為這些而吃,是吃我們應該吃的。“為身安住,為暫支持”,身體四大本來是假的,可是我們未修成以前,還要住在這個肉體中,所以要補充照顧它,慢一點死、慢一點倒下去。
機器靠能源,肉體靠飲食,戒律要我們飲食要有一個觀念,做吃藥觀,像吃藥一樣,使這個身體暫時活著,是為了免除饑渴而飲食,保留住身體性命才能修梵行。為了斷一切煩惱,為了修清淨的梵行,使煩惱“當不更生”,不再生煩惱了,保身體無病,得安隱快樂,而不去犯罪,也不犯戒,起心動念都要清淨干淨,這才是“於食知量”。
聽了這些道理要記得啊,看了佛經不記得是罪過。我說話也要花氣力的,我的身體也是暫住在這裡,多給你們講一分鐘,我的生命體力也多消耗一分鐘,你要對得起你,也要對得起別人啊!
摘錄自《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講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