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拔諸愛欲。杜眾惡源。
這一段只有四句,前面兩句跟上面一段的兩句連接起來,“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前面念老在《注解》裡面告訴我們,這四句經文實實在在是“一大藏教的綱宗”。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成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要問他教學的宗旨是什麼?綱要是什麼?這四句話可以完全包括了。也就是說他教我們,“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教就講圓滿了。
四句包含四十九年所說的,重不重要?所以學佛為什麼學不好?這個我們不能不注意。
為什麼過去人學佛都有成就,現在人學佛沒成就,什麼塬因?過去的人懂得“孝養父母、尊敬師長”,所以他有成就。現在人學佛為什麼不能成就?現在人不孝父母、不敬老師。
不是老師不肯教,老師肯教。我在六十五年前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第一次跟他見面,他約我到他家裡見面,見面給我第一句話,他說的,(那個時候我是非常希望有緣能夠到學校聽他的課,他在台大是哲學系的主任),他跟我見面的時候告訴我,“現代的學校”,(諸位要記住:六十五年的學校,那現在就更不必說了)。他說:“學校的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我聽了這個話心裡很難過,老師完全拒絕了,我們的希望落空了。當然表情就不很好,老師看到了,沉默了五六分鐘,老師說:真想學,這樣好了,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所以我的課是在老師家裡教的,學生只有我一個,是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這麼教出來的。
很多年之後,我總是想這個問題,突然明白了,老師在學校裡大概有不講的,為什麼不講?學生不想聽,學生對老師沒有恭敬心。印祖說的,說得好,“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恭敬”。學生對老師沒有一點恭敬心,什麼也得不到,所以老師就不想講了,講了是白講。
學生上學目的是拿文憑,將來在社會上可以找一份工作,目的就達到了。老師不能不教,不教怎麼?這是他的職業,他靠這個生活,學校給他的工資、給他的鐘點費他能生活,他要不來上課的話他就失業了。所以大家都敷衍,學生上課是敷衍,老師教學也是敷衍,大概考試的時候把考試題給同學們預先都招唿了,每個人考的分數都好,皆大歡喜。這不像學校,這個話外頭決定不能說的。
老師把真實狀況告訴我,以後我明白了,學生沒有“尊師重道”,不想學,老師想傳弟子,老師第一樁大事就是自己一生所學的要有傳人把它傳下去,中國古人所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傳人,你教得再好,你死了,一切就完了,這個對不起他前面老師。所以我們認真學習,還得要找人傳下去、繼續傳下去,不能讓這個法脈斷掉了,這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