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藉著大家念佛共修的殊勝法緣,師父來向大家報告《念佛三資糧》。
念佛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資糧是我們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必須具足的,也就是信、願、行往生三法。如果我們要到遠地去旅行,郊游或遠足,我們一定會帶足資糧,免得挨餓受凍。那我們要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世界,也一定要具足資糧。這資糧就是信、願、行往生三資糧。所以我們念佛人,要自我檢視自己,是否在念佛的當下,具足了往生三法信、願、行。如果具足了,不管你是自力念佛,或者二力念佛,不管你是信心念佛,或者疑心念佛,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是往生報土與化土的差別而已。
底下引用慈雲香嚴行者續法大師所開示的一篇文,來說明念佛三資糧的道理。續法大師是清朝的一位高僧,浙江杭州人,俗姓沈,字伯亭,號灌頂,又名成法。九歲就從學於杭州天竺山慈雲寺的明源法師,十九歲受具足戒,二十歲學習講經,歷時七年。受到明源法師的付囑,為雲棲蓮池大師五世之法孫。續法大師遍研諸經,融會眾說,不拘泥一端,後來每有講說,四眾雲集,盛極一時,法緣相當的好,學問好的不得了。這是清朝的一位高僧,在雍正六年示寂,世壽八十八歲。傳法弟子二十余人,培豐、慈裔、正中、天懷,四位法師最為著名,撰著有《賢首五教儀》,《圓覺析義疏》,《華嚴宗佛祖傳》等六百余卷,著作也相當的豐富。續法大師的許多著作,也大部分在彰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對於淨土法門的經論,也有諸多的注解。
我們來看續法大師這一篇文的開示:
「慈雲香嚴行者續法述勸:又淨業人,備三資糧,一者信:信輪回最苦,信念佛最妙,信此土修行,難成道果。信願生彼土,乃至十念,決得往生。信報生人天,福盡還墜。信一生樂土,永不退轉,當成正覺。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信念佛之人,彌陀攝取,病中救護,命終來迎。」
先看到這個地方,續法大師這一篇文,是勸勉淨業行人,一定要在平時念佛的修行,就備足三資糧。
首先當然先講信,「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修學念佛法門首重信心,其實修學任何一法門,也都是首重信心。因為修學佛法的歷程,是信、解、行、證,信排在第一。可見得要進入佛法的大門,第一步就是要深信。如果不相信佛經世尊所開示的法語,如果不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相信有一清淨莊嚴的淨土世界,如果不相信有一尊阿彌陀佛,可以救度得了自己,那當然就不會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會想要念佛。縱然念佛可能求的就是人天的福報,根本不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
續法大師在往生三資糧的第一信講了許多,我們一一的來自我檢視,如果你都能一一做到,那你信就做好了,信就做到了。信心一定要深入,也就是《觀經》所說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等。三心的第二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換句話說,對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要建立深信,淺信還不夠。
續法大師告訴我們,信輪回最苦。確實我們在娑婆人間,過去世我們當然不知道,我們曾經在六道的哪一道。不過諸位,你我現在在人道,就以我們在人道所經歷的生老病,我想將來直到死,你我每一個人在人間都有煩惱痛苦。古德所謂: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輪回的生死大苦,是無止盡的。所以對我們有生死的凡夫眾生而言,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辦生死。念佛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了辦生死。我想諸位你我不論出家人、在家人,我們出生為人,從在母胎誕生下來直到今天,不論你我是男眾或女眾,不論年齡是多少歲,我們都能感受到,人在世間苦惱無量,對不對?所以沒有解脫生死,無止盡的輪回大苦,我們不能不信。因為自古人生誰不死,如果死了還要繼續六道輪回,那就死的很冤枉,也死的很悲慘。如果死了雖然失去這個色身,但是法身能夠因為念佛,而蒙受彌陀的救度,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死,死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叫往生,生命就非常的有意義,因為超越生死了,因為轉凡成聖了。
信念佛最妙,念佛如何的妙?念佛能夠解脫生死這一件大事,當然非常的妙。而且女眾菩薩最能感受到,念佛最妙的道理,因為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女眾菩薩一心一意的念佛,仰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將來到了臨終,見到阿彌陀佛蓮台來迎,當登上蓮台的時候,就轉女眾身為大丈夫相。這一句佛號,能使得你女眾的業報身,轉為大丈夫相。諸位女眾菩薩,你說這一句佛號妙不妙?太妙了。這一句佛號能夠消災免難,確實很妙;這一句佛號能夠增福延壽,確實很妙;這一句佛號能夠逢凶化吉,確實很妙;這一句佛號能夠消冤解孽,確實很妙。所以如果相信,念佛是最妙的修行,那你就好好的念佛。我們的業障就因為我們的念佛,無形當中慢慢的在減少。
「信此土修行,難成道果」,如果要相信在這娑婆世界,經歷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是難以解脫生死的,難以成就道果的,這一點都不難,為什麼?很簡單,不論你修學任何法門,不論你誦經、持咒、守戒、朝山、拜忏、放生,修諸任何一行,要把見思二惑斷盡,才能出離生死,容不容易?不容易。
我們凡夫眾生,不要說見思二惑,一百六十九品的煩惱要斷除,我們連伏住的工夫都不容易做到。見惑三界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有八十一品。印光大師在《文鈔》講,斷見惑猶如斷四十裡瀑流,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所以要把見惑斷盡,就相當難了,要斷除思惑更難。所以此土的修行難成道果,而且以凡夫的放逸懈怠之心,通常是菩提心易發,而且恆久心難持。聽經聞法或者念佛共修,因為無始劫以來的放逸心、懈怠心,所以時間一久,慢慢的退失這一份精進心,所以越來越不想聽經聞法,越來越不想念佛共修,到最後又繼續沉淪在五欲六塵之中。所以想要解脫生死成就菩提是非常的難。還是老實的念佛,仰仗阿彌陀佛的名號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慢慢的進修,有大慈悲父阿彌陀佛的教導,還怕不能成就菩提嗎?對不對?
「信願生彼土,乃至十念,決得往生。」你只要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你就能相信這一點。只要你願意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乃至臨終的十念,南無阿彌陀佛,都決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信對一般人而言,就不一定能夠真正的信受。因為許多對於這句名號本願道理,不是很了解的人會認為,怎麼可能,一生造作了許多罪業,無始劫以來的煩惱業障,還沒有斷除,怎麼可能一生在臨終,念了十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對於疑心煩惱很重的人,不容易相信這一點。可是我們只要好好的研讀《觀經》這一部教典,我們可以從下品下生知道,確實一生造作逆惡之罪的人,臨終遇到了善知識為說妙法,教念佛號,這一位臨終者,因為法緣具足,宿世的善根流露,所以善知識為他開示,教導他念十聲阿彌陀佛的名號。因為念了十聲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使得他本來應該墮入地獄,而不墮地獄。以他平生所造逆惡之罪,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因為臨終念了十聲阿彌陀佛的名號,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使不能往生的人必定往生,使必墮地獄的人不墮地獄,不就這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威神功德使然嘛?對不對?對。
所以《觀經》的經文,世尊所說的是真實,所以我們不能不信。而且乃至十念絕對的救度,就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第十八願的願力。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法藏菩薩誓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的本願,已經產生了力量,所以本願有救度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力量,稱為本願力。
「信報生人天,福盡還墜」,真的假如看一般佛經或者善書,就可以了解這樣的道理。如果修福而不修慧,或者福慧雙修,沒有圓滿超越生死,那只求人天的福報。那到天上或在人間,出生在富貴之家,福報盡了還會墜落。
以前印度有一位郁頭藍弗仙人,他是三界二十八天的最高一天,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天人。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天人,禅定壽命有八萬大劫,可是八萬大劫雖然時間很長,還是有一天時間會到,對不對?這一位郁頭藍弗仙人,八萬大劫的禅定壽命到了,直接墮入畜生道當一只飛狐,就是一種會飛的狐狸。你看從天人最高一層天,墮入到畜生道,不是天人在天上,享完天福天壽盡了,一定投生在人間出生為人,不一定。所以六道的輪回,確實非常的恐怖。所以我們念佛人,千萬不能只求人天福報,何況阿彌陀佛用本願名號,要救度眾生的本意,是希望每一位念佛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念佛只有求人天的福報,那你根本就沒有切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念佛雖然有行,但是沒有願,也不能跟阿彌陀佛的名號相應,所以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把念佛這麼了不起的殊勝修行,用在求人天福報,那就是拿了一塊價值連城的黃金,跟人家換一支棒棒糖來吃,實在是太可惜了。
「信一生樂土,永不退轉,當成正覺。」這樣的信受,我想一般人不會懷疑比較多,因為只要看淨土三部經就知道,一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一定是不會再退轉,將來一定成佛。你我將來成佛同名同號,叫做妙音如來,這是世尊在《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為我們授記的。而且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怎麼可能會退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退緣讓你退失道心,那娑婆人間的退緣就太多了,自己的放逸心還有凡塵俗事把你纏繞著,縱然想要好好的聞法,好好的念佛共修,有時候都身不由己,對不對?每天都是為了三餐就忙碌不已。所以還是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有大慈悲父阿彌陀佛的教導,我們很快就能夠斷惑證真,成就菩提。
《阿彌陀經》講:「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三不退轉的菩薩。所以相信只要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國土,就永遠的不退轉,將來一定成就佛道。所以我們在人間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造就,希望能夠成就跟阿彌陀佛一樣,跟觀世音菩薩一樣,跟大勢至菩薩一樣的神通、智慧、慈悲、道力,然後化身千百萬億,到他方世界上求下化。
「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要信這樣的道理也不難,因為這是《觀經》的經文。《觀經》的下品下生告訴我們,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最重要的就是滅除的重罪,是生死重罪,我們的生死還沒有了辦,就是我們最大的罪業,對不對?想一想我們都是隨著業力的牽引在六道輪回,來人間出生,也不是我們所願意的。可是我們雖然不願意來人間,還是業力牽引而來,遇到了父緣、母緣,所以這一生誕生在娑婆人間,又過了一生生老病死。想一想生死的了辦,是比人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還要重要的多。
最後「信念佛之人,彌陀攝取,病中救護,命終來迎」,相信念佛的人,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而且在病中,有阿彌陀佛的救護。如果尚有人壽,會因為虔誠的念佛,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受,業障消除病愈健康。如果人壽將盡,也會因為一心的念佛,臨終見佛來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有病的時候,我們更要認真的念佛。
續法大師在念佛三資糧的第一,信就講的很多。底下我們來看第二願:
「二者願:願消業障,願滅眾苦,願心開,願見佛,願淨業成,願生安養,願授記,願度生。」
續法大師在講往生三資糧,講的比一般淨土法師講的還要詳盡。一般講到願都只會講,願離娑婆,欣求極樂。可是這裡續法大師告訴我們,願要願消業障,我們的業障重不重?很重。你我生死凡夫,哪一個人業障不重?所以我們好好的念佛,希望透過佛號消除我們的業障。「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這是回向文的其中兩句話,那怎麼樣把三障消除呢?念南無阿彌陀佛。
「願滅眾苦」,世尊在《涅槃經》告訴我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這一些苦讓我們苦得,真是苦惱無量,所以一心念佛,把人生的種種大小諸苦滅除掉。
「願心開」,就是希望念佛能夠讓自己心開意解。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前當下心開意解,越念佛越快樂。諸位菩薩,念佛在你的心中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我想對阿彌陀佛名號了解的人,念佛是快樂的。
「願見佛」,見佛有定中見佛,夢中見佛,臨終見佛。我們現在不能平生見佛,也沒辦法念佛念到入定,但是我們可以好好的,一生念佛不退,將來臨命終阿彌陀佛現前,你就能親眼見到了阿彌陀佛。那或許你會問:信願師父我從來沒見過阿彌陀佛真身妙相,我怎麼知道我臨終的時候,來迎接我的一定是真的阿彌陀佛。我告訴你,你有心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心念佛,臨終來接引你的絕對是阿彌陀佛。因為有因有果,你有念佛當然是有感,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會有應。阿彌陀佛知道你的業障會現前,所以在你臨終現前來迎接你,消除你的業障,使你心開意解正念分明,念佛往生。
「願淨業成」,就是希望自己念佛的道業,叫做淨業能夠成就。做生意如果失敗,那就表示沒有賺錢。工作如果不順利換了另一工作,那就表示也沒賺到什麼錢,做事業要成功,那建立道業當然也要成功。念佛不能抱著僥幸的態度,如果你認為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實在是很福氣。但是臨終沒有阿彌陀佛來接引,繼續六道輪回也沒有關系,那就糟糕了。不能抱著這樣僥幸的心態,我們念佛一定要抱著百分之百,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決心,所以把往生三法,信、願、行做好。
「願生安養,而且要切願」,安養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安全、安穩、安樂,靜養的好地方。所以年紀大了,有的子孫會把老母送到安養院去安養。很多年紀大的老母,不願意讓子孫送到安養院,因為沒有兒孫在旁邊承歡膝下,所以到安養院心不甘情不願。所以如果你年紀大了,快要讓你的子孫把你放生了。那師父告訴你,好好的念佛求生安養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安穩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那這樣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所以願生安養這一定要做到。人生最究竟圓滿的歸宿,就是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不管你這人生過的好或是不好,最後的結局是歸宿到,清淨的西方極樂世界,那你人生過的再怎麼的苦,你都不會太在意,對不對?當然。
「願授記」,就是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到他方世界受佛的授記,將來成為妙音如來。
「願度生」,這個願也是很重要,為什麼要念佛?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了要成佛,為什麼要成佛?就是為了要度眾生,為什麼要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與我在生生世世互為六親眷屬,所以每一個眾生在苦惱的時候,等於是我的苦惱,所以要發願度眾生。所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對我們念佛人而言,絕對不是呼口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喊一喊之後然後也不去做,也不聽經聞法,也不念佛共修,也不做早晚課,也不勸勉人家學佛,那你整天到晚在喊,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要廣度眾生有沒有用?沒有用。
底下來看三資糧的最後行:
「三者行:身禮像,口稱名,心觀想,俱要專一,絕無散亂。」
當然這裡續法大師,是比較站在聖道門的觀念來解釋行。續法大師說,身業要禮拜阿彌陀佛的聖像,口業要稱念阿彌陀佛的佛名,意業要觀想阿彌陀佛的真身,都要專一,很重要。在這邊續法大師告訴我們,也是要專一的修學淨土法門,但是要做到絕無散亂,就是內心沒有散亂,那是不容易的。能夠念佛憶佛,念到進入禅定那很不容易,祖師大德可以做得到,我們很難做得到。但是我們一定要了解,阿彌陀佛的本願,至少我們每天好好的拜佛,好好的念佛,不管能不能念到進入禅定,阿彌陀佛都有能力救得了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在行持要落實,有信、有願當然一定有行。如果你做到深信切願,沒有做到力行,那深信切願不是真實的。因為這念佛三資糧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是一體的兩面,猶如手心與手背一樣。
請看底下一段:
「解知,信願時,蓮華種植也;專念時,蓮華出水也;功成時,蓮華敷空也;設起疑退心,蓮華又萎矣。由是晝夜六時,無有一念貪戀在娑婆。凡起居衣食,語默動靜,皆不忘淨土。至於臨命終時,應當念佛發願,不得怕死貪生。常自念言:我現在身,眾苦交纏,不淨流溢,若得捨此,華池托質,受無量樂,事極稱意,如脫臭弊之衣,得著珍御之服,萬緣放下,身心解脫。」
這一段話續法大師講的很好,心裡頭應該這樣明白,當做到信願的時候,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蓮華池種植了蓮華。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這是法照大師所開示的偈頌法語,所以我們在人間念佛,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華就會開出。
「專念時,蓮華出水也」,在這邊又講到專念,就是一心一意的念南無阿彌陀佛,蓮華就生長出了水面。
「功成時,蓮華敷空也」,功成就是我們道業成就。當我們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是蓮台來接引我們。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說我們騎著摩托車自己去,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蓮台來迎接,所以就是功成的時候,道業成就在西方極樂世界。
「蓮華敷空」,就是蓮華開了,華開見佛悟無生。華開了見到了阿彌陀佛,證無生法忍的菩薩。
「設起疑退心,蓮華又萎矣」,這一句話很重要。假如你對阿彌陀佛名號絕對的救度有懷疑,蓮華就開始凋萎了。本來以前你早課念兩個小時,現在早課只有念一個小時,蓮華就慢慢凋萎了,現在更懈怠了,早課只念半小時,後來干脆念三聲就好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早課完畢了。阿彌陀佛我要去上班來不及了,對不起,那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就慢慢的凋萎,所以修行不進則退。對不對?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也是一樣。所以要越來越精進,做功課可以由少而多,不能由多而少。
「由是晝夜六時,無有一念貪戀在娑婆」,這是你要去做到的,能做到那就放下,但是要做到晝夜六時,沒有一念貪戀在娑婆,也不容易。我們的心就是貪念在娑婆人間太重了,所以我們不是天天在傾倒西方,說不定我們天天是在傾倒東方。東方就是娑婆人間,西方就是極樂世界。請問你的心放在哪裡?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娑婆人間?西方極樂世界。那很好,將來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
「凡起居衣食,語默動靜,皆不忘淨土。」日常生活吃飯睡覺,講話或不講話,工作或沒工作,通通不忘淨土。想一想自己就是西方極樂人了,身在娑婆,心在極樂,將來有一天無常一來,什麼地方都不去,就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對。那這樣就是往生必定,至於臨命終的時候,應當念佛發願,不得怕死貪生。臨命終的時候,要脫掉這個業報身,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傷心?應該高興。可是很多人臨命終要死了,卻是很傷心很難過,甚至很不甘。實在講應該要高興,因為無始劫以來的生死,這時候就要了辦了,穿在這身上污穢不淨的業報身,終於要脫下了。就猶如穿著三天三夜,已經污穢油垢的髒衣服,要把它換下來洗一洗了,要穿上一套新衣服了,心情是應該很快樂的,對不對?對。所以我們要放下這個業報身,到西方極樂世界,穿上佛的無為法性身,就是金剛那羅延身。不老、不病、不死,應該是很快樂的,很欣慰的、很高興的。所以不是傷心的,不是難過的、不是懊惱的。所以臨命終快要死了,阿彌陀佛現前了,這時候心情是歡喜的,不要貪生怕死,而且貪生怕死就不會死嗎?如果貪生怕死就不會死,那我們就好好的來貪生怕死就好了。怕死還是會死,很多學佛的人,只要聽到「死」這個字,還會相當的禁忌。信願師父,您怎麼每一堂課都講到死,我現在還很年輕。死亡這一件事情,各種年齡層都是平等的,不是說年紀老的老菩薩,一定比較先死,年紀輕的年輕人比較慢死,不一定。對不對?死亡之前人人平等。講一遍,死亡之前人人平等。所以隨時要做好准備,你不要以為你還很年輕,我告訴你說不定年輕排在前面,年老的都排在後面。所以不要貪生怕死,心裡常常這樣想,我現在這個業報身眾苦交纏,而且九孔常流不淨,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孔、嘴巴、大小便,經常流不淨。所以用閩南話來講,以前有一個法師這樣說,雖然這樣說聽起來是不太好聽,但是講的是有一點道理,這個法師說:我們人根本就是一個糞桶,我們如果吃飽一點,如果沒有上洗手間解掉,我們這個色身,豈不是裝了很多屎尿在裡面,對不對?這個糞桶說的還真有道理,只是聽起來不太好聽而已。
「若得捨此,華池托質,受無量樂,事極稱意。」如果能夠捨掉這個業報身,在西方的極樂世界托質蓮胎,受無量的快樂,那是非常稱心如意的一件事情。
底下就講一個很好的譬喻,剛才師父所說的,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脫去這個業報身,如同脫掉臭弊之衣。已經穿了又髒又破的衣服,你一定會把它換洗,把又髒又破的衣服脫下來,換上一套又新又時尚的衣服,你一定會非常的開心。
「得著珍御之服」,就是穿著,這一個字念ㄓㄨㄛˊ,不是念ㄓㄠˊ。能夠脫下臭弊的衣服,穿上珍御的衣服,那是非常的開心,這就是萬緣放下身心解脫。
底下一段:
「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即囑一切人,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雜說世務家緣長短。再延法師,頻來誡勸,依經指示,及到病重,捨報之際,家人親屬,不得哭泣,並發悲歎懊惱之聲,猶恐惑亂心神,忘失正念,但高聲朗念阿彌陀佛,守令氣絕神逝,方可舉哀。若如此者,萬求萬生,必無疑也。」
這一段話是在講臨終生病,一直到斷氣捨報,必須要注意的幾點,這一般在講生死學的時候,我們經常提到。這邊續法大師很慈悲,又做了一番的開示,讓我們念佛人在臨終,從重病一直到斷氣知所依循。就是照著這個樣子做,只要一有病不論輕重,便想到這是無常一心待死,這樣講是一心一意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如果你所得的病是輕的病,譬如說只是一般的小感冒而已,也不是流行性感冒只是頭痛,或者打噴嚏、流鼻水、咳嗽,還不至於要病死,那當然你要去看醫生,你不要說我就是要死了,不要去看醫生,小病當然你要看醫生,對不對?那如果是重病,醫生認為你再怎麼醫治,都救不活了,那這個時候就放棄積極的治療,一心念佛等待無常的到來,這是對的。
所以如果重病的時候,必須交代一切人,凡是來到我的面前為我念佛,不要雜說一些世務家緣長短,不要講那一些凡塵俗事,反正就是一心念佛。然後再延請法師頻來誡勸,依經指示,再禮請有修有學淨土法門深入的法師,來對臨終病人的勸勉開示,「及到病重,捨報之際,家人親屬,不得哭泣」,這比較重要。就快要斷氣了,就是捨報之際,家親眷屬不要哭泣,為什麼不要哭泣呢?當然有道理,因為哭泣會引起臨終者感情的眷戀。並且不要發悲歎懊惱之聲,不要看到有人死了很淒慘,哎喲怎麼病的那麼嚴重,實在有夠可憐,怎麼會死的那麼難看,死的那麼淒慘,這一些話都不能講。縱然亡者死的很不好看,你要把他當做菩薩,為他好好的念佛,助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如果講東講西又哭泣,又發出悲歎懊惱的聲音,那會惑亂亡者的心神,使他忘失正念。只要高聲朗念阿彌陀佛,大聲念佛,這時候如果病人還沒有斷氣,就大聲念佛念到氣絕神逝,就是氣斷絕了,他的神識完全的離開肉體了,「方可舉哀」,這個時候要哭再來哭。如果能夠如此,就一萬個人求生,一萬個人往生必無疑。
再來看底下一段:
「復有遇障難者,不得正念往生。如偏風失語,狂亂失心,水火雷擊,蟲獸鬼噉,毒藥陣亡,怨賊王難,亦應預忏,必蒙佛護。」
這一段話是續法大師告訴我們要在平生,就預先好好的忏悔業障,一心念佛蒙佛的護佑。不然臨終如果有偏風失語,那就沒有正念了;如果沒有狂亂失心,也沒有正念了;如果水火雷擊,也沒有正念了;如果蟲獸鬼噉,也沒有正念了;如果毒藥陣亡,也沒有正念了;如果怨賊王難,也沒有正念了。所以平常就要好好的念佛忏悔。
「蓋念佛者,有六勝益:
一、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
二、惡鬼毒藥,皆不能害,三災八難,鹹悉消除。
三、宿障冰清,怨命解脫。
四、氣力充滿,無諸橫病。
五、睡夢吉祥,見佛色像,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六、現為一切禮敬,臨終三聖接引。」
這是念佛有六種殊勝的利益。事實上一般講到念佛的利益,都講了十點,這裡續法大師講了六點。只要好好的念佛,這六點有的是在講平生的利益,有的是在講臨終的利益。
第一,就是念佛得到諸佛菩薩的護念,阿彌陀佛住頂放光攝受,而且還有諸天的神將晝夜冥冥的加持。所以念佛有很多佛菩薩的保佑。
第二,點就是念佛惡鬼毒藥不能害,就算三災八難遇到了,因為念佛也能逢凶化吉。
第三,就是念佛能夠讓宿世的業障消除,怨命能夠獲得解脫。
第四,就是念佛能夠氣力充滿,沒有橫病。我們有很多的病都是業障病,如果能經常念佛,這一些病自然就不藥而愈。
第五,就是睡夢吉祥。念佛經常念,念的多晚上做夢,比較會做到好夢。如果佛號念的少,可能會經常做惡夢,一般如果能夠夢到三寶,那就表示比較吉祥。說不定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而且念佛沒有非人奪其精氣。非人就是鬼神,如果念佛鬼神會遠離。
第六,就是念佛現在可以得到一切人的禮敬。譬如說我們看到一個念佛很精進的人,很有道德,我們自然會對他豎起景仰之心,對不對?那是一定的。而且臨終西方三聖來接引,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念佛的利益這麼多,你要不要好好用心的稱念呢?當然要。
請看最後一段:
「故知日常一意念佛,即為預備不虞法矣。如人入城干事必先覓下安處,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下處者,預修淨業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也。有投宿地者,生蓮華中,不遭障難也。人若依此用心,臨終定得往生,此又為修淨土者之至囑也。」
最後這一段續法大師在結論,勸勉我們要一意念佛,就是一心念佛,要為自己將來的往生預先做准備。底下就講了一個譬喻,譬如有一個人,進入城裡要做事情,必須先找尋下塌的地方,到了黃昏天黑了,那就有投宿的地方。先覓下塌的地方,就是在平時預先修淨業,就是平時的念佛,等到黃昏天黑了,就譬如生命即將結束大限到來。有投宿的地方,就是譬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華中,不遭遇種種的災難。最後結論續法大師說,一個人如果能夠這樣用心,指的就是前面所說的信、願、行,以及有病的時候,臨終應該要正確的處理,以及念佛有六點的利益,如果能夠這樣用心的修行,臨終一定往生,在用字遣詞,續法大師也是非常的肯定,他說臨終定得往生。定就是一定,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這一篇文續法大師的開示,可以說非常的悲心,對我們念佛人的至誠付囑,希望我們能夠念佛做到往生三資糧信、願、行,那十個人念佛十個人往生,一百個人念佛一百個人往生。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