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二十六頁,倒數第四行看起,這是科題,「游化示教」。請看經文:
【游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只有四句。佛在此地教導我們,先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目的何在?是教化眾生,這就是佛的事業。
在所有法門當中,最稀有、最奇特的法門,無過於信願持名,往生淨土。所以經上一再提到,黃念老居士都給我們說明白、說清楚了。這些話在佛法裡面,確確實實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是講在我們地球上,他方世界有很多福報比我們大,壽命比我們長,但是短時間,一生當中成就,尤其是造作五逆十惡這麼嚴重的罪過,臨終那一口氣還沒斷,只要真正忏悔,後不再造,信願持名,依然往生,阿彌陀佛來接你。這個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哪有這麼好的事情?這顯示出阿彌陀佛的慈悲達到極處。
佛確實有這個能力。我們為什麼能往生,能去作佛?根本的原因我們要知道,為什麼?知道你就有信心,你就不懷疑了,每個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遇到阿彌陀佛幫助,快快去作佛就有可能。如果你本來不是佛,那就難辦了。有沒有本來不是佛的?沒有,找不到一個。不但人本來是佛,有情眾生,動物,也是本來是佛,它比我們迷得深,它造的罪業比我們重,到畜生道去了,鬼道也是本來是佛,甚至於地獄道,無間地獄,他還是本來是佛;那麼再看,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哪一物不是本來是佛?
你要問我,說這個話你根據什麼說的?我根據《金剛經》上說的,我根據《六祖壇經》上說的。《壇經》跟我們最親切,能大師是中國人,唐朝時候人,他開悟的時候,根據他最後的一句話,他對忍和尚的報告末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整個宇宙,我們今天講的動物、植物、礦物,包括山河大地,從哪來的?自性生的。自性就是佛,那我們怎麼不是佛?當然是佛,本來是佛,現在阿彌陀佛幫助我們作佛,還有什麼懷疑?這個要知道,從這建立信心,我們再不懷疑了。
前面說過,修行最怕的就是半信半疑,下不了這個決心,所以不能成就。真正下定決心,一心一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去,這個願叫切願。能不能往生在於信願之有無,相信真有極樂世界,不懷疑,相信真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確實有能力幫助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成佛了,不但成佛,你到達極樂世界的時候,才去,就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你是凡夫,連初果都沒有證得,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跟阿彌陀佛相等。這是十方世界找不到的,只有極樂世界特殊。阿彌陀佛願大,願力太大了!幫助我們成就。我們成就之後,才有能力跟他一樣。只要得到阿彌陀佛加持,你就有能力『游步三界,無所罣礙』。三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域,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這裡面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這三界,把這一尊佛的教區都攝盡了,包括盡了,佛有能力教化這個地區的眾生。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也跟佛一樣,也有這個能力教化眾生,幫助眾生。『開示正道,度未度者』,有能力為眾生,開是把他的悟門打開,打開之後,他未必認識,所以再示現,示是指示,幫助他認識,正道是成佛之道。
我們今天從經本上看到了釋迦牟尼佛的開示,深信不疑,我們就得度了。如果還懷疑,半信半疑,那還是未度者。只要你真正相信,絲毫懷疑沒有,完全接受,這一句佛號,六字洪名,像海賢老和尚一樣干淨俐落。老和尚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真的念了九十二年,他一百一十二歲往生的。我們聽到了歡喜,可是又懷疑,他念了九十二年往生,我們哪有那麼長的壽命?那行嗎?行,我們往生可能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他活那麼大的年歲,我們現在明白了,那個壽命不是他自己有的,他的壽命延長是阿彌陀佛幫助他延長的,不是他本來的命運。
老和尚說了很多次,他多次見佛。我相信他一生,九十二年,見阿彌陀佛,見極樂世界,決定不少過十次。在歷史上記載的,我們蓮宗初祖慧遠大師,東晉時候的人,他根據《無量壽經》,建立念佛道場,這是淨土宗初祖,他往生的時候七十多歲,四次見佛。海賢老和尚念佛九十二年,肯定超過十次。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很熟,早就應該往生。我估計是在二十五歲以後,他就可以往生了。而是阿彌陀佛囑咐他,贊歎他是修行人的好樣子,他求往生,阿彌陀佛告訴他,你修得很好,多住幾年,給學佛人做個好榜樣,特別是給求往生的人做好榜樣。所以他是有使命來的,榜樣做得還不夠圓滿,阿彌陀佛不接他走,到圓滿了,佛就帶他走了。我們看他臨走潇灑自在,什麼罣礙都沒有,真的是我們好榜樣。他可以做到,人人都可以做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干,你願不願意往生,願意往生,沒有一個做不到的。
他具備什麼條件?就是深信不疑,信老師的話,老師傳他這一句法,叫他一直念下去,白天念,晚上也念,睡熟了會停下來,睜開眼睛佛號就接上,不斷。工作不妨礙,他出家一生,我們一般講,寺院裡面的佛事他沒做過,他什麼都不會,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他是農夫出身,從小就種田,所以出家之後,他開荒,種農作物,這他內行。這個工作,種稻米,種水果,種蔬菜,不妨礙念佛,心裡佛號不斷,工作也不停。干了一輩子,干了九十二年。
往生的那天,他是晚上走的,白天一天沒休息,照常工作。沒有人知道他會走,他是給大家說我快要走了,沒有說日期。許多人都在等待著老和尚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我們大家去助念。老和尚說,助念不牢靠,我不需要人助念,我自己念佛往生。他說到,他真做到了。一天在菜園裡面工作下來,到太陽下山,這些道友們說:老法師,天快黑了,可以收工了。他回答說快了,我快做完了,做完了我就不做了。這是話中有話,沒人能聽懂。那天晚上就走了,半夜走的,沒人知道。第二天早晨,請老和尚吃早飯,門推開,他已經走了。多麼潇灑!昨天下午在一起說話,歡歡喜喜,這看老人走了。
他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約定的,佛這個時候來接引,什麼時候接引佛沒說,佛只告訴他,你看到一本書,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來接你,所以他天天等。那在我們想像當中,看老和尚的人很多,送書給他的可能沒有,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老和尚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沒有聽過一次講演,就是老老實實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極樂世界去了。這本書他天天在盼望,他也沒說。二O一三年,大前年一月,真的有一個信徒,跟他也是很熟,常常見面的,帶了這本書去看他。他看到她帶書來,他就問她,這是什麼書?這個弟子就告訴他,這個書的名字叫《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老和尚一聽非常歡喜,跑到房間,把他心愛的衣袍穿上,然後出來拿著這本書,要人給他照相。照片照好了,第三天就走了。
所以我在想,這個送書給他看的這個人,不應該,你要他看不到這個書,老和尚今天還在世上。沒人曉得,走了之後才後悔,為什麼帶這個書給他?他要看不到這個書,他就一直要在這個世間,給大家表法,做好樣子。
老和尚確確實實有神通,有智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淨土宗裡面說,念佛功夫到理一心不亂,跟禅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同一個等級,跟六祖惠能大師同一個等級。所以什麼問題,佛經上的問題,世間的問題,你不能解決,你向他請教,他都會告訴你,全通了,這才能得大自在,「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會疏》曰:無謀神化,常體性空,故為游步。」這解釋游步兩個字。憬興大師說:「天上人間,唯佛獨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縱任,故無所拘礙。」沒障礙。釋迦牟尼佛他教化的區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什麼叫三千?是這個裡頭有小千、中千、大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單位世界是以我們今天講銀河,銀河系。一個太陽帶著一群行星,獨立成立一個星系,這個星系是最小的,太陽繞什麼?太陽繞銀河轉,所以這個叫小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區。這個世界之大,我們沒法子想像。今天科學進步,再進步,有沒有看到大千?沒看到。現在看到只是看到銀河系,銀河再繞哪一個大星系,沒發現,沒見到。世界之大。世是講時間,三十年為一世,所以世是三個十,過去、現在、未來,這一世。十方是空間。三世十方,合起來叫世界,我們今天講時間、空間,這是一尊佛的教區。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在宇宙裡頭無量無數,沒法子計算。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尊佛,在那邊教化眾生。我們這個大千世界是釋迦牟尼佛。三界,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這是講的六道輪回,是大千世界裡頭最小的單位。
佛陀是教主,他到這個世間來干什麼?就是來「度未度者」,幫助眾生脫離三界,脫離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太苦了!我們今天,遇到的這個生活狀況,是一個道德淪喪,但是科技發達。如果有倫理道德,科技發達是一樁好事,帶給我們許多便利,但是很不幸,我們處的這個世間,諸位細細去觀察,地球上這些人,男女老少他想什麼,他說的是什麼,他干的是什麼,倫理沒有了,道德沒有了,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把追求欲望,追求物質的享受,做為他一生的目標,錯了。中國自古以來做人,做人可不容易,要做什麼人?做聖人、做賢人,中國五千年的教育,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叫聖賢教育。讀書學做人,學做聖人、學做賢人、學做君子,至少是君子。君子循規蹈矩,也就是我們常講最低限度,他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全都落實了,變成他的生活,變成他的思惟,這人間的好人,他不會害人,他不會欺騙人,他有個仁慈的心,有憐憫心,他能幫助苦難眾生。
現在世界不一樣,現在世界亂了,人心壞了,大家都曉得。壞到什麼程度?壞到不能再壞了,這個麻煩就大了。加上科學的武器,想發動戰爭、想打仗的人有,不是沒有。而且大家都知道,未來的再一次世界大戰,是核武戰爭。核武戰爭外國專家學者說,這是地球上人類非常愚癡,他發動這個集體自殺,核武戰爭沒有勝負同歸於盡。世界上竟然有這些狂人,有這些妄想,地球毀滅了,人都死光了。這些發動戰爭的人,他到哪裡去?無間地獄。這個地獄裡頭,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他才能出頭,那叫真可憐。所以天堂有路你不去,地獄無門,偏偏要往裡面鑽。殺人必墮地獄,我們相信,一點都不懷疑。
十年前我們看到兩個碟片,深圳那邊同修送給我的,唐太宗附體,他墮無間地獄,好不容易生前做了一點善事,這個福幫助他脫離地獄。做了什麼好事?《群書治要》,這個本子現在流通很廣,中國外國都看到。這書從哪裡來的?唐太宗下令編的。他二十七歲做皇帝,用什麼治國?所以召集這些大臣,有學問有道德有修養的,請這些人編一套書給他看,從三皇五帝到前面這一個朝代,古聖先賢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教訓在書本上,統統抄出來給他看,所以這部書的價值太高了。
我們如果要想這一生過到幸福快樂的一生,人生,這個書可以幫助你;我們要想家庭幸福、家庭和睦,這個書也能幫助你;我們想事業順利成長,無論哪一行業,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這個書統統可以幫助你做到。寶!這個書今天地球需要,我們把這個書找到了,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去找,找到了。找到之後我們就把它復印,印了一萬套。我們原先不知道,我們只曉得唐太宗有這部書,我沒看見過,到處去打聽,沒人知道,我在講經的時候提到了,二、三個月之後,居然有人寄了兩個包裹給我,打開來一看,兩套。我看到非常歡喜,交給世界書局給我印一萬套。這個一萬套印出來了,他們先做了一個樣本,寄給我看,我們看了非常歡喜。
那個時候我在澳洲,我們看樣本的時候,有七、八個人,這個時候,悟忍師的妹妹也在場,突然跪下來,她自己說我是李世民,我說唐太宗來了,附體來了。我請他坐,他不敢坐,跪在地下,感恩。我說我對你沒有做什麼恩德的事情,他就講《群書治要》,我明白了,因為我們印一萬本《群書治要》,所以他才離開地獄,他告訴我,他在無間地獄。在這個之前,大概半年,我們看到深圳送了個碟片,唐太宗附體,透了很多信息。他墮無間地獄,為什麼墮地獄?殺人太多,他的政權是用武力得到的,隋炀帝晚年的腐敗,各路英雄起義把他推翻了,唐太宗平定這些幫派,最後勝利歸他,他建了大唐帝國。所以我遇到這個事情,我就相信了,真有附體,不是假的,是真的。忍師的妹妹決定做不出來,那個不是她能表演出來的。這個我親眼看到的,還有六、七個證人。我們才相信鬼神附體、托夢,不是假的,是真的。唐太宗殺多少人,墮無間地獄。要不是這部書,他永遠出不來。
那現在要發動戰爭,要使用核武,我們就想他的前途在哪裡?在無間地獄。什麼時候能出來?遙遙無期。為什麼?你殺人太多了!太殘酷了!好好的天堂不去,偏偏要下地獄,愚癡到極處。我們很可惜,因為唐太宗附體來告訴我這樁事情,時間太短了,不到十分鐘,說完他就走了。他告訴我,這部書可以救中國,可以救全世界。我很感謝他,救中國我知道,我是來干這個事情的,救全世界我沒想到。他既然講能救全世界,所以我就把這部書要翻成白話文,從白話文翻成外國文字。現在我們流通的有八種文字。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多少種文字,統統希望都有譯本,《群書治要》的譯本。這樣唐太宗的願望達到了,我們的願望也達到了。
所以佛要教化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游步三界,無所罣礙」。下面,「罣者,礙止之義」。礙是障礙,止是停止,無法前進。「又罣礙,高麗藏本作拘閡」。這個版本不同。《高麗大藏經》是非常好的本子。高麗就是今天的韓國,它跟我們關系很深,因為韓國跟中國,只是隔一道鴨綠江,所以它比日本方便,跟我們往來有三千年的歷史。日本、越南跟中國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也就是說日本跟越南跟我們是二千五百年,韓國跟我們是三千年。湯恩比博士說過多次,這是東方傳統文化,東方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國,這三個是衛星,他們自己沒有文化,全是學的中國文化,所以他說,這四個國家要是聯合起來,就能救全世界。他說得不錯,說得很好。這四個國家,書同文,車同軌,日常生活當中,度量衡是相同的,文字相同。所以他們一直到清朝末年,沒有自己的文字,還是用中國的漢字,用中國的文言文。所以這三個國家,我們旅行到那邊,在古時候,言語不通,寫字都沒有問題,都能夠彼此交換意見。「故淨影、憬興,《會疏》諸本,皆本拘礙」。都用這兩個字,「憬興所雲無所拘礙」,就是我們此地講的無所罣礙。「以上《會疏》與憬興,仍是專就佛邊說,乃專就《魏譯》而釋」。《魏譯》是康僧铠的本子,三國時候魏國,魏國康僧铠法師翻譯的本子,我們叫它做《魏譯》,魏譯,就是我們這個地方「無所罣礙」。
「今釋會本」,現在我們用的是會集本,「則應廣攝發菩提心,念佛得生之人,乘佛威神,游化三界。經雲:於一念頃,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又雲:隨意修習,無不圓滿。故能無所罣礙也」。念老這段話說得非常好,對我們是非常好的鼓勵。我們應當要發菩提心,要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要發作佛的心。到哪裡作佛?到極樂世界就作佛了,所以念佛得生。念佛得生淨土極樂世界,就成佛。到達極樂世界,雖然不是真正成佛,但是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佛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這個能力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的,不是自己修成的,加持的跟修成的實在講沒什麼兩樣,起作用的時候完全相同,修成在極樂世界慢慢再修,急著要想度這些苦難眾生,你立刻就能辦,不必等待在極樂世界成佛之後,不必,到達極樂世界,你就有這個能力。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乘佛威神,游化三界。經裡面這句話是講的自在,多長的時間?一念,起心動念動個念頭,就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大概諸佛如來能做得到的,你也能做到。這個境界阿羅漢做不到,辟支佛做不到,權教菩薩做不到,這個要《華嚴經》上的法身大士才能做到。這就說明往生到極樂世界,占的便宜太大了!一到極樂世界,智慧、神通、道力就跟佛差不多。跟哪一尊佛差不多?跟阿彌陀佛差不多,因為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
「又雲隨意修習,無不圓滿」。在極樂世界學佛,你想學什麼都能成就,而且圓滿成就。我們這邊想學,你說現在,現在想學《華嚴》,沒人教了;想學天台《法華經》,也沒人教了;就連包括淨土,能講清楚、講明白的人不多了,一知半解的不少,他目標是不是往生?不是往生,他目標現前得利益,什麼?名聞利養占多數。八萬四千法門哪個不想學?到哪裡去學,今天在地球上找不到老師了,但是有辦法,真正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不止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你統統都可以得到,為什麼?阿彌陀佛能教你,十方諸佛能教你,你在那裡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不用費多少時間,你都圓滿,滿願了,這個難得。
所以下面講,「往生之人,游行十方,宣示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頓妙法,導引未度之人,歸向極樂」。這還得了嗎?不可思議。這個經文要多念幾遍,要記住,真話,沒有一個字是妄語,完全接受,依教奉行。到極樂世界就有能力,「開示正道,度未度者」,做得到。
再看下面這段,「輾轉苦痛」。這是要知道的,生活在我們現代這個時代比較容易體會,一百年前就很難體會,兩百年前就更不容易體會,為什麼?那個時候的社會安定和諧。我們看經文,輾轉苦痛,看經文:
【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
這個『永劫』是無量劫。
【輾轉五道。】
『五道』不包括天道,人、修羅,加上地獄、餓鬼、畜生,是在這裡頭流轉。這句話太可怕了!不是用年月日來算的,永劫,無量劫。我們如果不能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要無量劫的輾轉在五道,餓鬼、畜生、地獄、修羅,還有人道,天道沒分。
【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
這是什麼?這就是現實人生,我們現在完全感受到了。我們看念老的注解。「此段經文,前半段谕眾」,就是告訴大眾,「斷惑念佛」,重要!後半段勸大家「知苦修善」。前半段到『憂苦不絕』,後半段,『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人間有什麼好掛念的?佛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看注解,『若曹』就是現在說的「汝等」,你們大家,我們用白話文說,你們大家,應該知道。「永劫,劫即久遠無比之長時」。這個劫佛經裡有很多種說法,大家最常聽說的增減劫。佛告訴我們人的壽命,最長八萬四千歲,最短是十歲。我們今天是在減劫,就是釋迦牟尼佛出世那個時候,人壽平均差不多是一百歲,一百年減一歲,釋迦牟尼佛,去我們二千五百多年,就算二千五百年,那就是二十五歲,減二十五歲,一百歲減二十五歲,七十五歲,這現在人壽命。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叫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叫一個大劫。這個劫是長時間,多麼可怕!永劫,現在這邊說的永劫,「則是永久之永久,永久無極也」。沒有極限。
五道,「輾轉五道,憂苦不絕」。「五道,即前橫截於五趣中之五趣」,五趣就是五道,底下說的,「天、人、畜、鬼與地獄」。經文上要講這個是包括天,是有六道,它這裡阿修羅沒有,少了阿修羅,天、阿修羅、人、鬼、畜生跟地獄,這叫六道。
「據《會疏》汝曹……不絕」,這幾句,「意為永劫以來,雖值多佛」,無量劫到今天我們遇到的佛,不止釋迦牟尼佛一個,也遇到不少,「發大心聖道修行難成就,故常沒常流轉。乃至今日未出生死也」。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我們確確實實過去無量劫中,生生世世遇到很多佛,這個時間沒法子算,可是遇到佛也都空過了,大菩提心發不出來,真修行做不到,所以難成就。今天我們幸運是遇到易行道,不是遇到易行道,那就是佛所常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我們都沒辦法成就。為什麼?舉一個比喻來說,你想證得初果位,小乘初果,這入門,初果的條件是什麼?身見破了,不執著這個身是我,知道身不是我。沒有身見,這樁事情容不容易?身體是什麼?像衣服一樣,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髒了我換一件,這個肉體是我所有的,壞了時候投胎又換一件,就這個意思。投胎自己做不了主,誰做主?業力做主,你的心善、言善、行善,三善道;如果是念頭不善,言語不善,造作不善,就三惡道去了。我們很冷靜的思惟觀察,然後就知道,無量劫到今天在六道裡頭,我們肯定是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為什麼?從習氣上可以看到,惡的習氣比善的習氣多,這就明顯的證實,我們過去生中,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
所以教育重要!一百年前的外國人,雖然欺負中國,傷害中國,他們對於中國人沒有不喜歡。我們看羅素的回憶錄,你就知道了,他說的不是假話。為什麼喜歡中國人?中國人善良,中國人老實,中國人不騙人,中國人不害人,所以他們最喜歡跟中國人交朋友。為什麼?羅素那個時代,他在世我也出世了,我是一九二七年出生的,我童年的時候還記得,我們住在鄉村,鄉村裡面的風氣很好,人與人都能相敬,互相敬愛,見面都打招呼,小孩都乖乖的站在旁邊,見到人都很有禮貌。那是什麼?從小教出來的。誰教的?不是學校,是父母教的,社會上看到榜樣,他出門看到大人都是這樣的,自自然然學會了。現在羅素如果活到今天,他大概不敢講這句話,為什麼?現在中國人慢慢變成外國人了,跟外國人學,到外國很方便,交通便捷,觀光旅游看到外國人,都說中國人老好人,願意吃虧,這是傻子。騙人,欺負人,都學會了。中國人慢慢在中國消失了,這是大事情。
唐太宗給我們透的信息,裡面的用意我們知道,是勉勵我們要努力。這個書可以救中國,這個書可以救我的家庭,這個書可以救我的事業,這個書可以救我本人。我們還有一樁事情要干的,他這個書不完整,只有一半,從三皇五帝到他那一代,他那一代東西就沒有寫進去,所以後面,《群書治要》後頭,缺的隋、唐、宋、元、明、清,這六個朝代不在裡頭。這六個朝代的資料在哪裡?在《四庫全書》裡頭,《群書》等於說,上半部他著出來了,下半部他沒看到,現在我們要做的工作,怎樣把下半部完成。上半部五十卷,五十萬字,下半部我們也定這個標准,五十卷,五十萬字,將來合起來就是一百卷,一百萬字。讀中國傳統文化,學中國的倫理道德,這一百卷書就夠了,你讀了這一百卷,等於把中國《四庫全書》精華,全部都讀到了。
這個使命要我們做的,干這樁事情,大事,非常有意義。你看唐太宗下令編這個書,地獄可以出來,我們如果把這部書做出來之後,不墮地獄,到哪裡去?天堂,至少也是欲界天,我們常講忉利天。忉利天主,中國人稱他玉皇大帝。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我聽說,人家告訴我,孔老夫子在忉利天。那孔老夫子到忉利天,人間一百年是他的一天,他到那裡多久?才一個月還不到,天上一個月還不到,二十五天,我們二千五百年。天的壽命多長?他那個地方的一千歲,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這樣算,這壽命長了。這個是天比較低的,往上色界天、無色界天,壽命就更長了,四空天裡面的壽命八萬大劫,壽命長是福報。
我們繼續看這個注解,「永劫以來,雖值多佛,發大心聖道修行難成就,故常沒常流轉。乃至今日未出生死」。沒有超出六道輪回。這一句要常常記住。「據上疏意,值佛之人,尚多劫沉淪生死,憂苦不絕。則未值佛者,更有過焉。故雲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於五道之中,常墮三途之內。至極苦痛,無有絕期」。句句是實話,沒有一句話是騙人。這就是諸法實相,六道輪回裡面的真相。
我們是可以說,生生世世遇到佛法,沒有真干,應該像現在一樣半信半疑,世間這些情愛、欲望、貪戀的心還有,沒有放下,所以佛說的身見、邊見,邊見是對立。另外見取、戒取,見取是果,戒取是因,也就是善惡的因,跟善惡的果報,它老是追著你。最後一個邪見,對於宇宙人生很多想法看法錯了,叫邪見,錯了。我們能不能把身見放下?說老實話,身見放下,人就不生病了,就沒有病苦了。為什麼你有病苦?因為你覺得這是我的身。這不是我的身,與我不相干,衣服不是我的身,它怎麼髒無所謂,不能穿丟棄掉,能穿洗干淨再穿,不痛不癢,身見破了的人就是不痛不癢,他得自在,身自在。沒有邊見,簡單說一句,他的一生決定不會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萬物對立,沒有對立。沒有對立是什麼境界?一體,「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裡面就生慈悲、就生愛心,能夠愛天地萬物,這個愛從自性裡流出來的。神聖的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這種愛就生出來。沒有這個心,不會發心去度眾生,有這個心他才會度眾生。看到眾生苦,要幫助他離苦得樂,勤於教化,他到世間來干這樁事情。
那麼說,「未值佛者」,沒有遇到佛,「更有過焉」,比我們的苦超過多多。「故雲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於五道之中,常墮三途之內。至極苦痛,無有絕期」。底下說,「蓋生老病死均極苦痛。且純苦無樂。凡夫業報之身惡臭不淨,何可愛樂」。把話說穿了,真相如是,凡夫的身是業報身,業報身總是惡多善少,我們起心動念,惡念多過善念,我們的言論也是惡言多過善言,造作亦復如是,所以我們的果報,自自然然是苦多樂少。
「惡者,丑惡、凶惡。臭者,難聞之氣味」。不淨是不干淨。「《觀佛三昧海經》曰:自見己身三十六物惡露不淨」。《觀佛三昧海經》,這裡頭講,佛菩薩他們看自己身相。這個裡面,外面皮膚,裡面有骨骼,有五髒六腑,沒有一樣是干淨的,所以都是叫人看起來很討厭,不干淨。《大論》,《大智度論》裡面舉出五種不淨。第一個,種子不干淨。第二個,受生不淨。第三個住處不淨,第四個食噉,吃東西不干淨。第五個,初生,出世。第六個,舉體。第七個,究竟。七種不淨全都包括了。「故於自身以及他身,實無可樂之處。純苦無樂,理應厭離」。
我們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幾個人能把事實真相看清楚,看清楚的人肯放下,放不下的沒看清楚。那我們現在知道,小乘須陀洹看破了,他能放下身見、放下邊見。放下邊見就是俗話說,這一生當中,不跟任何人事物對立,不對立就是和睦相處,得大自在。對立就是結怨,結仇恨,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不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沒有關系,他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對不起來,必須兩個人都有邊見,才對得起來。一方面,他那裡出去,落空了。大乘本來是依小乘做基礎的,佛說法順序是先說小乘,十二年。十二年,幫助小乘人看破事實真相,身體真相,能把身放下,內捨根身,知道不是我;外面能放下財色名食睡,或者是放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六根對的境界,內放下根,外放下塵,好!解脫了,得自在了。
這個地方講的五種不淨,念老在此地都給我們從《大論》裡頭引出來了,「種子乃精血」,這講一個人,母親懷胎了,父精母血這是你的種子,不干淨;住處在子宮裡面,在母親肚子裡頭;當體,這是身體;外相,究竟,這五種都不干淨。「種子乃精血,住處為胞胎,當體即全身,外相指形相,究竟即畢竟」,沒有一處是清淨的。「《十疑論》謂七種不淨」,種子,受生,住處,你所吃的,食噉,初生,舉體,究竟。「七種悉皆不淨。故於自身以及他身,實無可樂之處。純苦無樂,理應厭離」。
為什麼阿羅漢能把身見放下,我們就知道,他真的是從這個身,父精母血開始,一直看到人的老死。老死是究竟不淨,人老了,自己無法獨立生活,要人照顧。人家願不願意照顧,什麼人?子女。古時候提倡孝道,知道有報恩。現在沒有了,現在許許多多中國外國,兒女不照顧父母。美國十六歲就算成年,離家出走,不回來了,父母不再找他,他可以獨立了。中國人不知道,中國的華僑移民到那邊去,十六歲小孩出走了,沒有回來就報警。警察問他多大?十六歲了。十六歲你還管他?在國外理所當然,每一年逢年過節能寄一個賀卡,父母看到很安慰,兒子沒有把我忘掉。他不回來看你,你也找不到他。
現在的社會,真正是苦不堪言,哪有樂?真正樂是念佛樂,跟佛相應有樂,定中見到佛,夢中見到佛,有見到極樂世界,這是樂。
底下這一段,「表裡相應」,外表,裡是內心。
【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裡相應。】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故下雲宜自決斷。決者,下定決心。斷者,斬斷惡因」。惡因是什麼?「即下所雲之心垢。《會疏》曰:貪瞋癡為心垢,反之為三善」。不貪、不癡、不瞋,這是三善,《十善業道》裡頭就是這麼說法的。惡因我們不能有,有了惡因它會起作用,最後讓我們嘗到惡果,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要把它洗刷干淨,要遠離開它。
「故雲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者,言謂語言。行指行動。《箋注》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謂之忠信」。忠這個字,你看它的意思,心放在當中,不偏不邪這叫忠。忠是真心,偏邪是妄心。生活要用忠心、用真心,待人接物要用忠心。用忠心的人快樂,用偏邪的人痛苦。所以我們希望一生能夠過得幸福快樂,孔老夫子告訴我們,《論語》上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是快樂,我們要想自己一生得到幸福快樂,你就要學孔老夫子,把所學的都變成生活,把孝悌忠信變成生活,禮義廉恥變成生活,仁愛和平變成生活,你怎麼會不快樂,非常快樂!能夠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統統落實,全都做到了,這人什麼人?君子,向上提升一級,大賢大聖。可以做到的,不是做不到。
下面說「據淨影意,表指言,裡指心」,這個表不但指言,也指動作。「其疏曰:言表心裡,語不違心,故名相應」。這個疏裡頭三句話說得好,言是心裡面的表現,你心裡想什麼、念什麼,表現在言語。語不違心,語跟心是相應的、是一致的、是真實的,這叫相應。「蓋以心口如一,為表裡相應。茲廣其義」,把這個意思再推廣,「表者,表現,形於外者皆是表」,所以行也是表,「裡者內心,內外一如」,跟表現在外面完全相同,這叫相應,這叫直心。「直心是道場」。
後面這一段,「轉相拯濟」,我們自己得度了,一定要幫助別人,為什麼?別人跟自己原來是一體,幫助別人不是幫助別的,幫助自己,能大師不是說得很好嗎?「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包括別人,包括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苦難都要幫助,我看到了,我遇到了,我不能捨棄,當然幫助。佛家也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之人你不要去理他,為什麼?他不相信,甚至於你想幫助他,人家倒問你存的是什麼心?他懷疑你,你幫助我,你一定有企圖、一定有目的,要不然無緣無故你為什麼要幫助我?佛菩薩幫助人,這個人過去生中都是有緣的,他聽話,他能接受,他不懷疑,他不造業,如果沒有緣,我們找他,他從懷疑變成他因我而造業,造惡業了,那是幫倒忙,這些日常生活當中都要留意。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
所以必須要自度,自度才能幫人。注解裡頭,「段中人能自度,度自身也。承上文知苦厭離,洗除心垢,表裡相應」,這些句子都是說自利。「下轉相拯濟是利他行。是即釋尊開示之第二點」。拯,拯救,「輾轉救度於他身,是即眾生無量誓願度」。四弘誓願裡頭的,自度之後,看到能接受的要幫他忙,不能接受的慢慢用善巧方便引導他,跟他結善緣,善意、歡喜打個招呼都是結緣。早年我住在美國舊金山,我住在鄉下,鄰居都是外國人,天天見面,我們跟他打招呼,歡歡喜喜。過了二、三個月他來找我,他問我是從事什麼行業,干哪一行的?我說你為什麼問這些?他說為什麼你這麼快樂?他問到這個,為什麼你這麼快樂?我說我們是學佛的,他說佛是什麼?我說佛就是快樂,極樂世界就是快樂,佛是快樂,佛是清淨,佛是利益眾生。他聽到很歡喜,我說你們歡喜,我給你們開課。
那個時候,我每個星期天講一次經,在舊金山,我星期六就教這些外國人。你們星期六晚上來,我教你們快樂、清淨,他說這個我要學。跟你們基督教不沖突,你們星期天上教堂,星期六上佛堂,我教了他很長一段時期。這個緣怎麼結的?就是歡喜笑面迎人,無論在哪個地方看到,鄰居常見面打個招呼,時間久了,他認為我們不是壞人、不會騙他,所以輾轉救度他身,一定知道自他是一不是二,我們才會熱衷於這樁事情。如果他、我,我們兩個互不相干,他不來找我,我為什麼找他,所以這個念頭沒有了。
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不僅僅是人,能大師說的能生萬法,萬法就包全了,連時間、空間都在裡頭,都是自己念頭變現的。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相由心生,相就是萬法,萬法跟自己真的是一體,上跟一切諸佛一體,下跟山河大地樹木花草一體,你的心量多開闊、多自在、多歡喜!看到不善的,就要想方設法讓他變成善,人如是,花草樹木如是,山河大地亦如是,又何況都有靈氣,山有山神,水有水神,龍王,樹木花草都有神靈。靈從哪裡來的?靈依附在樹上,他把樹當作家,他就住在樹裡頭。
我們在澳洲,舊房子不能用了,我們買下來把它拆掉,運輸的時候門口種的幾棵樹擋住了出不去,必須要把樹砍掉,要砍掉兩棵樹東西才運出去。晚上就有樹神托夢,要求我們遲兩天施工,他們好搬家。是,沒錯,佛經上告訴我們,遇到這種情形應該跟樹神祈禱,我不得已沒有辦法非砍不可,你擋住門的路,三天之前通知。可是澳大利亞神跟人同樣的懶散,他要五天之前通知,三天他來不及,希望我們五天前通知他,真有這個事。樹神跟我們住在一起,天天參加我們早晚課,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們門口就有兩棵枇杷樹,這個樹神跟我們小法師托夢,感恩,他過幾天,阿彌陀佛要接引他往生。我聽到之後很感歎,我說不錯,我們人沒有得度,樹神先得度,也是好事情。這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兌現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