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傳喜法師:以孝修身齊家平天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出家人的“家務事”

  看到出家人,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個人為什麼會出家?為什麼會拋下父母、拋下一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疑問?因為現代社會很多人不了解佛教,不了解出家人。

  出家人謙卑自守,不揚己德,不會宣揚自己的語言、行為及功德,但其修行的所有功德全部都回向給法界眾生,願意替所有無明眾生分擔所有的黑暗、錯誤及惡果。

  現代社會物質匮乏的人很多,心靈貧瘠的更多;肢體殘疾的人很多,心靈殘疾的更多。所以物質的給予固然重要,但是精神財富乃至靈魂的歸屬,才是生命最究竟、最終極的意義。欲予那些貧瘠的心靈以精神財富、救贖殘疾的心靈,就需要出家人、需要佛教的力量,所以出家人也是一種工作,能夠創造豐厚的社會財富。

  佛陀剛一降生人間,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是什麼呢?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也不是狹隘的人格化的我,而是指每個生命都有的善良天性——佛性。天上天下都有佛性,這是佛陀向所有生命發出的宣言,不是狹隘的自私自利的“我”,是光明的、博愛的,是每個生命都具有的光明。

  所以,我這個出家人的形象,不僅僅代表我,也代表了一種文化;我們寺廟所做的事情,也不僅僅代表我們寺院,更代表了整個佛教;甚至佛教也不僅僅代表佛教,其所表達的也不僅是佛教自身,可以說佛教的內涵、佛教的社會功能,是屬於社會、屬於國家、屬於全世界的,與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天下行孝”是同一個主題。

  佛教有雲:“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啟發並展現每個生命中至善至美的一面,就是出家人的家務事,因此佛教的利生事業,對當今社會極其重要。

  萬萬沒想到,這才是世間最大的不孝!

  2015年受邀去山東某監獄給重刑犯人做心靈講座時,我給他們看了一個名叫《黑洞》的短片:

  一張紙上有個神奇的黑色圓圈,只要把黑色圓圈放到人想要進入的空間,穿過這個黑色圓圈,人就可以進入那個空間。

  片中的主人公把這個黑色圓圈貼到總經理辦公室的門上,手穿透圓圈把門打開,再把黑色圓圈貼到保險櫃上,手穿過圓圈把保險櫃裡一疊一疊的錢拿了出來;最後他自己又通過黑色圓圈爬進了保險櫃,他剛爬進去,黑色圓圈就從保險櫃上掉了下來,於是他就被鎖在保險櫃中了。

  這個視頻中的黑洞代表什麼?這個黑洞又在哪裡?這個黑洞就是我們內心的貪嗔癡。如果我們為內心貪嗔癡的黑洞所吞噬,即使身體很強壯,也不能算個健康人。因為一個健康的人要生理、心理和靈性三個層面都健康,人健康了,才能組建健康的家庭、建設健康的社會,所謂“修身、齊家、平天下”,修身要放在首位。父母愛孩子,如果孩子不能身、心、靈三方面都健康成長的話,便是世間最大的不孝。一個生理、心理、靈性三個層面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

  生命怎樣才能獲得圓滿的健康?碳水化合物提供人們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基本營養,保證人們生理的健康;父母給子女的照顧,醫生、護士、營養學家等專業人士都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離不開教育;而人靈性的成長除了教育外,還需要啟迪,即用佛法開示引發思考,令他去覺悟,這是佛教所獨有的。因為佛教是覺悟的教育,所以佛教文化教育的普及,決定了一個國家真正的文化軟實力。

  孝的三種境界,對照一下,你會孝順嗎?

  佛教有很多關於孝的論述和經典,眾所周知的佛門孝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中,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佛法是圓滿的,但只要世間還有不圓滿的生命,地藏菩薩就要救拔他們、幫助他們獲得圓滿,自己卻不邁向那圓滿的生命境界。

  佛教提倡以孝為先、“孝行天下”,佛教的“孝”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老吾老”,即自己好好生活,承歡膝下,照顧父母,令他們衣食富足和心生歡喜,這是我們人間最普遍的一種孝。

  第二種境界是“以及人之老”,即把天下所有的人都當做自己的父母來照顧和愛戴。像岳飛跪地,岳母在他背上刺字“精忠報國”;像大禹平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以天下為己任;像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他們都具有一種強大的社會責任感,這是第二層孝的境界。我們稱第一種孝為“小孝”,第二種孝為“大孝”。

  第三種境界就是我們佛教所實踐的,探索真理找到生死的根本,破除四魔出三界。不僅自己出三界,並且帶領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出輪回,去往極樂世界。幫助父母超越生老病死的煩惱,安住於無量光無量壽的祥和與寧靜中,這才是生命更高的境界,比前面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和虛幻的個人榮寵兩種,更堪稱極致的孝順。

  佛教兼顧了孝的三個層次,佛教文明及其文化境界,能夠確保我們的生活安定和物質建設的有序進行,幫助我們個人的心靈成長、實現各自的社會抱負,還能提升文化的高度,甚至能夠啟迪科學難題,最重要的,是佛教能夠引領我們達到人類的終極目標——擺脫生、老、病、死的局限。

  佛教的信仰、佛教的智慧,為每個生命打開了一扇天窗,領悟到佛性和智慧之後,人就能超越對死亡的恐懼。身體只是工具而已,身體有生老病死,但生命卻是不滅的,我們是生命的主人,要使用好身體這個工具,這個覺悟對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有了這種智慧,一個人就能夠駕馭自己的生命,能夠生起國家意識,為了國家民族的存亡而奉獻,甚至赴湯蹈火、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如果人類社會的進步由生產力決定,那人本身就是生產力;如果孝的三個層次都能夠開發出來,將會最大程度地激發人的生產力,那將是民族興旺、國家復興最重要的原動力,也是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最大的理論基礎。

  ——根據傳喜法師2016年6月17日

 

上一篇:太虛大師:中國人的8種通病可以靠它改變
下一篇:長壽要有足夠的生命能量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