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弘願力故,無機不攝,無生不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藉著大家持守八關齋戒,暨念佛的殊勝法緣,信願來向大家報告《念佛弘願門》。念佛在這裡所指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弘願門是相對要門而言。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將《觀經》的淨土教法分為要門與弘願門,等一下在第二大點,我們就會探討到這樣的道理。弘願到底是什麼意思?對我們念佛人而言,必須要了解。

  因為我們今天八關齋戒,暨念佛的法會,主辦單位就是雲林縣弘願淨土佛學會。既然我們佛學會的名稱,稱做弘願淨土,表示我們修學淨土法門,注重在「弘願」這兩個字。所以我們今天在斗六市公所的禮堂,舉辦八關齋戒暨念佛法會,我們的念佛就是弘願念佛,也就是本願念佛。也許說到弘願、說到本願,對部分的念佛人而言,還不是非常的明白,所以在這裡藉著這節課的時間,信願向諸位報告《念佛弘願門》的道理。讓大家明白,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仰仗佛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道理。可以使你念佛的心中,充滿了安心自在。

  因為不少的念佛人,雖然每天稱念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對往生這件事,在現在心中不敢肯定。也就是不少的人,念佛三年擔心三年,念佛五載害怕五載。心中對往生這件事,是非常的盼望,但是不敢肯定自己念佛,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雖然在行門虔誠念佛,但是在解門對念佛往生的道理還不是相當了解,所以造成念佛的心中忐忑不安。所以我們念佛人修學淨土法門,解門與行門要同時並進,解行並進、行解相應,這樣才是修學淨土法門的正確態度。其實修學任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要有正確的修學態度,念南無阿彌陀佛,仰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弘願門,就是在說這樣的道理。

  為了要使大家了解念佛弘願門的意義,下面舉三大點來做為解釋。第一大點弘願之義,第二大點念佛即是弘願門,第三大點仗佛力往生之念佛,即是弘願念佛。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大點,弘願之義。如下略述:

  「第一、諸佛如來,於因地所發之誓願,稱為弘願。如《金光明最勝王經》雲:諸佛皆由發弘願,得此舌相不思議。」

  每一位諸佛如來,在因地所發的誓願稱為弘願,也稱為本願。《金光明最勝王經》這部經所說的這兩句話,就說出諸佛如來,因為在因地所發的弘願,已經圓滿成就,所以獲得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隨形好。

  「諸佛皆由發弘願」,諸佛如來因為因地所發的弘願,透過修行,以行滿願,所以得到了廣長舌相。舌相就是指廣長舌相,佛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每一位諸佛如來在因地,因為修持口德究竟圓滿,在口業不妄語、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所以口德究竟圓滿,成就廣長舌相。每一位諸佛如來的三十二大人相,都是在因地修福所成就,所以稱為福相。莊嚴的福相能度眾生。

  諸佛如來廣度眾生,有四種方法:

  第一、相好光明度眾生,

  第二、神通道力度眾生,

  第三、講經說法度眾生,

  第四、果地名號度眾生。

  所以莊嚴的聖像能使眾生起歡喜心、起恭敬心,所以諸佛如來要廣度眾生,簡簡單單、輕輕易易。弘願的第一意思就是如此。

  「第二、世尊悲心特留《無量壽經》,止住百歲,稱為弘願。如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雲:故雖經法滅盡之後,仍以悲心弘願,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

  弘願的第二意思就是,釋迦世尊非常的慈悲,在法滅之後,特別留下《無量壽經》住世百年,這樣的道理稱為弘願。《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是同部,《無量壽經》稱為大經,《阿彌陀經》稱為小經。《無量壽經》對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描述比較詳盡;《阿彌陀經》對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說的比較簡要。所以雖然有大小之別,是同部經典。所以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所說的這段話,就是在指世尊一代時教,所有的經教都滅盡了,世尊還非常的悲心,特別留下《無量壽經》。也就是留下《阿彌陀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含識就是指眾生。在這裡說明住世百年,不是剛好一百年的意思。你如果認為只有一百年而已,那就錯解經義。百年是指滿數,究竟圓滿的數目,也就是永久的意思。世尊入滅了,所有一切佛法也滅盡了,世尊的法運一萬兩千年,經過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已經經過了,到了滅法時代,無有三寶,一切經典滅盡,世尊仍然非常的慈悲,特別留下《無量壽經》。也就是留下《阿彌陀經》,在永久的時代,廣度滅法時代的眾生,直到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賢劫第五位菩薩,彌勒菩薩下降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成為彌勒佛。

  在龍華樹的樹下開演三會佛法,第一會度九十六億的眾生,成就阿羅漢,第二會度九十四億的眾生,成就阿羅漢,第三會度九十二億的眾生,成就阿羅漢,這就叫做龍華三會。世尊特別在滅法時代,留下《無量壽經》,這份願力就叫做弘願。

  「第三、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所發之誓願,稱為弘願。如道綽禅師《安樂集》雲:據《大經》法藏菩薩因中,於世饒王佛所,具發弘願取諸淨土,時佛為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精粗,悉現與之。」

  弘願的第三意思就是特別指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所發的誓願稱為弘願,這是就狹義來說,第一弘願的意思。諸佛如來在因地所發的誓願,稱為弘願,這是就廣義來說。所以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稱為弘願。

  道綽禅師所著作的《安樂集》這段話就是在說明,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在師佛世自在王佛的佛所,所發的誓願稱為弘願。據《大經》,就是根據《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稱為大經,因為《無量壽經》有兩卷,對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介紹比較詳盡。

  法藏菩薩因中於世饒王佛所,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菩薩,在師佛世自在王佛,也叫做世饒王佛,具發弘願,就是發了四十八願。所以剛才維那師,帶諸位菩薩念佛,一開始先唱贊佛偈,贊佛偈的八句最後兩句,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

  四十八願是能度之法,十方眾生是被度之機,十方眾生就是諸位你我。阿彌陀佛是能度之佛,我們眾生是被度之人,所以阿彌陀佛要用四十八願度我們,我們是要被四十八願度的眾生。所以我們既然是要被四十八願度的眾生,那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當然要對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妙法詳細了解,那我們在念佛心中才會安心,對不對?當然。如果你每天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對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願不了解,四十八願所成就的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你在心中或口中稱念,你怎麼可能會安心?所以諸位菩薩每天做早晚二課,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讀一遍,讀久了自然你對四十八願,阿彌陀佛所發的誓願意義,就能越來越了解。

  請問諸位菩薩:當你對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越了解,念佛的心是會越放心,還是越不放心?當然是越放心。你每天在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對阿彌陀佛的佛號越了解,念佛的心是越安心,還是越不安心?當然是越安心。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越清楚,你是會越歡喜還是越不歡喜?當然是越歡喜。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非常的殊勝,大地非常的清淨平坦,日夜一片光明,四時春夏秋冬非常的清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天與佛菩薩生活在一起,只要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與阿彌陀佛一樣,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樣如此殊勝的環境。你知道,而且你念佛一定能往生,那當然你在稱念的心中,就會放心,就會歡喜,就會自在,就會解脫,這是一定的心理。對不對?當然。所以法藏菩薩發了四十八願。

  「取諸淨土」,就是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的佛前,看見世自在王佛的佛光照耀,示現了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經文說兩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是代表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的意思,不是剛剛好兩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法藏菩薩在師佛世自在王佛的光明之中,看見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的精妙,所攝取,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譬如十方諸佛的剎土,有的剎土是天人很善良,有的剎土是天人很邪惡,譬如我們娑婆世界的人道眾生,有的人就很善良,有的人就很邪惡,有的人善根很好,有的人善根很差,有的人對修行很有興趣,有的人對修行很沒有興趣。所以法藏菩薩取好的,捨壞的,取精妙的,捨粗惡的。十方的國土有的國土非常的精妙、清淨、莊嚴,有的國土就非常的粗惡,不精妙也不莊嚴。

  譬如我們娑婆世界山川大地,國土就是粗惡,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高山、沒有大海,我們娑婆世界,就有高山、有大海。所以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充滿著粗惡、不淨、污穢。我們在娑婆人間居住的凡夫眾生,有的人內心就非常的邪惡。現在諸位菩薩如果打開電視,看新聞的報導,現代身為子女殺害父母,已經不是新聞了,人心的險惡到如此這般的程度。所以法藏菩薩選精妙的,捨粗惡的,因此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等於就是一切諸佛國土的精華。

  「第四、阿彌陀佛之誓願,廣度十方眾生,萬機不漏,弘廣大願,稱為弘願。如智善大師《淨土極信錄》雲: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若論自利利他之說,則盡十方諸佛共口難窮者。以其阿彌陀佛因地中,所發六八弘願力故,所以無機不攝,無生不利也。」

  第四點才是我們要探討的真正弘願意思。第四點的意思,諸位菩薩,你如果明白,我相信你念佛,絕對會以弘願念佛,以本願念佛,以佛力念佛,以信心念佛。雖然名相說三四種,意思都相同。所以我們今天八關齋戒主辦單位,雲林縣弘願淨土佛學會,這個名稱取的真好,弘願淨土。要往生西方淨土,以弘願念佛一定往生。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所發的誓願,要廣度十方眾生是萬機不漏,是弘廣大願。萬機不漏就是一切眾生,沒有任何一個人遺漏。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要救度十方每一個眾生。諸位菩薩十方每一位眾生,有包括你嗎?當然有。如果十方眾生沒有包括你,你就要哭死了。因為十方眾生如果沒有包括你,那你再怎樣念佛,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下面信願帶大家來念兩句偈頌法語,

  吾佛慈悲,廣度眾生必度我,

  人天缺陷,不念彌陀更念誰。

  兩句話大家記得起來嗎?從頭到尾信願念一遍,然後你們再念一遍,「吾佛慈悲,廣度眾生必度我,人天缺陷,不念彌陀更念誰。」念一遍,好了好了好了,兩句話而已記不起來。吾佛慈悲,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廣度眾生一定度我。阿彌陀佛絕對不會說,十方每一位眾生都要度,只有你不度,這樣你就要哭死了。所以諸位菩薩,佛大慈大悲要度每一位眾生,一定會度我。你這樣想內心就很歡喜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人天缺陷,這個世間有很多缺陷,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項有八、九項,所以不念阿彌陀佛要念誰。

  諸位菩薩,將來有一天你一定會臨終,不會死的人請舉手,會死的人請舉手,大家都舉手。這樣有一天你我一定會死的,因為我也舉手,有一天我們一定會臨終來臨。當死神降臨的時候,你要怎樣面對?念佛,對一百分,鼓掌一下!有一件事情是人人都知道的,就是有一天我們一定會死,而且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我們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死亡先到。你知道嗎?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死亡先到。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今天還有這口氣在的時候,今天就要念佛了。

  弘廣大願,阿彌陀佛的願力非常的廣大,所以稱為弘願,如何的廣大?攝機不簡別,人人都要接引,人人都要救度。印光大師在《文鈔》說,淨土法門的攝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念佛法門的殊勝地方之一,就是在這裡,不管上根、中根、下根,不管鈍根或者利根,任何人念佛阿彌陀佛,都會度他到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下面引用智善大師在《淨土極信錄》所說的這段話,實在說的真好。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的功德如何不可思議,任何人念佛阿彌陀佛都要接引。縱然念佛會打妄想,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無礙往生。阿彌陀佛的救度無礙,罪障煩惱不能阻礙阿彌陀佛對念佛人決定的救度。

  「若論自利利他之說,則盡十方諸佛共口難窮者」,這段話就是在說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自利利他,盡十方諸佛同宣共贊,都難以贊歎宣揚盡的。就是什麼原因呢?

  下面所說的這段話,「以其阿彌陀佛因地中,所發六八弘願力故」,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所發的六八弘願力,六八四十八,就是四十八願的願力。弘願是就因位所發的誓願來說,成佛了就是弘願產生救度念佛人的力量。這個力量非常的大,這個力量非常的強,大到什麼程度?強到什麼程度?你在念佛打妄想,阿彌陀佛不但要救你,而且絕對能將你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力量就非常的大了,這樣的力量就非常的強。阿彌陀佛救度你的力量強又大,那你心中就非常的放心念佛。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這是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贊》所開示的四句話。阿彌陀佛的本願很強,阿彌陀佛的弘願很大,如果你念佛打妄想,你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想要救你,結果救不了你,那阿彌陀佛的願力哪有大?那阿彌陀佛的本願哪有強?就是你念佛會打妄想,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想要救度你,能救得了你無礙妄想阻礙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阿彌陀佛的弘願才有大,阿彌陀佛的本願才有強,對不對?對。所以要跟什麼人鼓掌贊歎?跟阿彌陀佛鼓掌贊歎!

  這樣的道理,就是你念佛決定往生,所仰靠的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這樣的念佛就叫做弘願念佛,這樣的念佛就叫做本願念佛,這樣的念佛就叫做他力念佛,這樣的念佛叫做明信佛智念佛。在你的心中對自力轉一個念頭,轉為他力,無論你是自力念佛,二力念佛或他力念佛,所念的佛號都同樣六字,南無阿彌陀佛。諸位菩薩那你現在道理了解了,你要以自力心念佛,或是要以二力心念佛,或是要以他力心念佛?當然是要以他力心念佛。就是弘願念佛,就是本願念佛,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最後兩句話,智善大師所說的,「所以無機不攝,無生不利」,任何一位眾生都要攝取,叫做無機不攝。無生不利,任何一位眾生都要救度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獲得無上大利,成為菩薩,乃至成就佛道。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就是要度諸位你我,乃至十方眾生,回歸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成佛,就是如此。那阿彌陀佛用這句佛號要度你,在因地叫做四十八願,叫做弘願、叫做本願,在果地叫做名號,叫做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因願成就果號,念佛心信本願、口念佛號,心口一如、內外一致,這樣就是一個真實的念佛人。這樣念佛當然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相應,這樣你就是被四十八願度到,就是如此。

  下面請看第二大點,念佛即是弘願門。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雲: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看到這個地方,善導大師對《觀經》的注解,這本偉大的心血之作,叫做《觀經四帖疏》。諸位念佛人,這本《觀經四帖疏》你一定要好好探討。因為你要弘願念佛,當然不能不了解善導大師的偉大著作《觀經四帖疏》。因為這部祖論,就是在說弘願念佛的道理。所以「弘願」這兩個字,不是別人說的,正是善導大師所說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一位了不起的祖師,唐朝初年時代的人,是唐朝高僧。善導大師所說的話,等同阿彌陀佛直說。所以善導大師是中國淨土的集大成者,對善導大師所說的話,我們要將他看作和阿彌陀佛所說的話完全一樣,不可以懷疑。懷疑會使你產生障礙,會使你不安念佛。

  娑婆化主就是釋迦牟尼佛,安樂能人就是阿彌陀佛。娑婆化主釋迦牟尼佛,因為韋提希夫人的置請,所以廣開淨土之要門。韋提希夫人是摩竭陀國的皇後,因為受到逆子阿阇世太子的惱害,非常的傷心難過,遙向靈山頂禮世尊。當時世尊在靈山演說《法華經》,說到《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摩竭陀國的皇宮發生人倫變故。世尊有神通,當然知道摩竭陀國發生政變,因此離開靈山,到摩竭陀國的王宮,為韋提希夫人演說《觀經》,一部十六觀的教法。這十六觀,第一觀到第十三觀是定觀,第十四觀到第十六觀是散觀。所說的道理是淨土之要門,所以釋迦牟尼佛開顯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就是阿彌陀佛,顯彰別意之弘願。所以淨土分為這兩門,要門與弘願門。這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分判。那麼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別意之弘願。所以念佛就是根據弘願門的修學。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門就是十三觀的定觀,散門就是三觀的散觀。定即息慮以凝心,將內心的妄念思慮停止了,進入禅定。這對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末法煩惱凡夫而言,不容易做到。諸位菩薩不論你誦經、念佛、持咒、打坐,你內心都會打妄想,妄想多與妄想少的差別,不會打妄想的十法界只有佛陀一人,連等覺菩薩都還有最後一品的生相無明,就是妄想。所以有人說,我念佛不會打妄想,不是念佛不會打妄想,是不知道自己內心在打妄想而已。因為妄想有粗有細,有粗中粗、有粗中細,有細中粗、有細中細。我們凡夫對自己的妄想,所知道的只有粗中粗而已。粗中細的妄想我們就不知道,細中粗的妄想我們更不知道,細中細的妄想我們更不知道。所以諸位菩薩好好念佛,依靠阿彌陀佛的弘願,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不必擔心你的妄想,因為要叫我們念佛念到入禅定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往生的要件就非常的高了。十方一萬個人念佛,可能一兩個做得到。阿彌陀佛用名號,是要救凡夫為先,不是要救一萬個之中的一個、兩個。就像善導大師念佛,有辦法證悟念佛三昧,你有辦法嗎?就像法然上人念佛,有辦法證悟念佛三昧,你有辦法嗎?就像懷感大師念佛,有辦法證悟念佛三昧,你有辦法嗎?我們念佛會打妄想,沒有證到念佛三昧,證到睡眠三昧,一邊念佛一邊打瞌睡。所以我們這樣的凡夫,是阿彌陀佛要用名號救度的眾生為先。所以你盡管好好認真念佛,將來在臨命終,阿彌陀佛現前來接引你,決定就使你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散即廢惡以修善,回向這定善與散善兩種的修行,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要門的修行。很多人修淨土法門就是停留在要門的修行階段,這也是很好。但是更好的就是,如果能進一步進入弘願門的念佛那更理想。因為要門的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化土;弘願門的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報土,這樣的果報差別。

  「言弘願者」,下面就是在說弘願門,如《大經》說,《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所以下面就說出《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的意思,「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善的凡夫、惡的凡夫,之所以得生西方極樂世界,莫不是乘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為增上緣。大願就是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大業就是阿彌陀佛所修的六度萬行,大力就是不可思議願行功德成就,成就了救度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力量。這個力量非常的大,所以稱做大力。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天人念佛天人往生;人道的眾生念佛,人道的眾生往生;畜生道的眾生念佛,畜生道的眾生往生;鬼道的眾生念佛,鬼道的眾生往生;地獄的眾生念佛,地獄的眾生往生。大到這種程度,阿彌陀佛實在非常的偉大,非常的了不起,跟阿彌陀佛鼓掌贊歎。

  繼續看下面的說明,「《觀經》一部所說在此二門,要門即是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弘願即是《無量壽經》之第十八願,亦即是彌陀本願力。」所以念佛仰仗佛力會往生,這樣的念佛就是弘願念佛。

  下面看第三大點,仗佛力往生之念佛,即是弘願念佛。說到弘願念佛,不只是善導大師所說而已,昙鸾大師、懷感大師,窺基大師、元曉大師、智圓法師,這些了不起的古德說到念佛仰仗他力往生的實在很多,因為我們只有短短五十多分鐘的時間,引用太多經論也沒時間說完。所以下面引用六位法師所說的道理,這六位法師所說的道理,都是在說念佛仰仗佛力往生。所以這樣的念佛就是弘願念佛,這樣的念佛就是本願念佛,這樣的念佛就是他力念佛,這樣的念佛就是,明信佛智的念佛。

  首先我們來引用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所開示的法語。這段法語與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開示的法語完全相同意思,昙鸾大師《往生論注》雲:「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凡是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以及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菩薩、人天所起的修行,都是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弘願力。說阿彌陀佛本願力,說阿彌陀佛弘願力,都是同樣的意思,名相不同意思完全相同。所以昙鸾大師這段法語的意思,就是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靠佛力還是靠自力?靠佛力嘛。昙鸾大師都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下面善導大師所說的,同樣是靠佛力往生的道理。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雲:「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很白話,一看就能了解。一心信樂說信,求願往生說願。上盡一形下收十念說行,所以信、願、行,往生三法都說到了。乘佛願力,莫不皆往,乘阿彌陀佛的願力念佛,沒有一個人不往生。善導大師實在說的太好了,跟善導大師鼓掌贊歎。諸位菩薩善導大師所說的話,你要相信嗎?你如果要相信你就安心念佛。

  下面就引用懷感大師所說的話,也就是在說,靠弘願念佛往生的道理。懷感大師《釋淨土群疑論》雲:「諸佛教化眾生,皆約有緣接引,眾生共佛有緣,必依如來本願,如來化導群品,皆乘弘願化生。」

  這段話也是在說諸佛教化眾生,當然要對有緣的眾生接引。眾生念佛就是和佛有緣,必然依靠如來的本願。有說到如來的本願了,再來下面說,「如來化導群品」,群品就是群生,也就是一切眾生的意思。如來在化導一切眾生,那眾生會化生到淨土世界。「皆乘弘願化生」,最後這句話說得非常好。眾生化生到淨土世界,是乘如來的弘願。所以懷感大師說到如來的本願,也說到如來的弘願。同樣意思,所以我們化生到淨土世界,是乘自力還是乘佛力?乘佛力。懷感大師也說的很清楚。

  下面引用窺基大師的開示,窺基大師《西方要決釋疑通規》雲:「彌陀本願,誓度娑婆,上盡現生一形,下至臨終十念,俱能決定,皆得往生。」

  也是說的很白話,阿彌陀佛的本願,誓度娑婆世界的眾生。娑婆世界的眾生,只要上盡現在一生的念佛,下至臨終念十聲,通通決定可以往生,沒有一個遺漏,叫做皆得往生。窺基大師所說的道理,和懷感大師所說的道理,和善導大師所說的道理,和昙鸾大師所說的道理,完全相同。

  下面引用元曉大師所說的話。元曉大師是韓國一位了不起的淨土大師,所說的話也值得我們信受。元曉大師《游心安樂道》雲:

  「凡諸所說往生之因,非直能感正報莊嚴,亦得感其依報淨土,但求如來本願力故,隨感受用,非自業因力之所成辦,是故說名為往生因。」

  這段話元曉大師也在說往生的修因,是如來本願力的緣故,不是眾生自業因力所成辦。說白話一點,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往生的修因不是自力所成辦的,是佛的願力所成辦的。元曉大師也這樣說,這些法師所說的道理都一樣,文字所用的不同,意思完全相同。

  最後智圓法師在《彌陀西資鈔》所說的這段法語也很白話。諸位,這些法師所說的都一樣,最後我們來看智圓法師的開示。智圓法師《彌陀西資鈔》雲:

  「夫求生淨土者,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贊,諸佛護念,三者備矣,苟有信心,往生極易,如渡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導,加以順風,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遲疑險道者,誰之過欤?」

  說的實在太好了。來,兩句話跟著信願來念一遍,「求生淨土者,是假他力」,求生西方淨土是依靠他力,智圓法師所說的。下面這兩句也跟信願來念一遍,「苟有信心,往生極易」,你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有信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的容易。智圓法師跟我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的容易,那你要認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的困難,當然你的想法就有可能不對。這些了不起的祖師大德,所說的道理完全一樣,念南無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的弘願,靠阿彌陀佛的本願。你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的容易。所以我們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的心用自力心念佛,和用他力心來念佛,自力心念佛心中會不安,他力心念佛心中會安心。那當然用他力心念佛,就是弘願念佛,就是本願念佛。這樣對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歡歡喜喜的修行念佛,這樣就不會苦苦惱惱的擔心念佛,就是如此。

  諸位菩薩,你煩惱擔心也要念佛,你安心自在也要念佛,不念佛你要怎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既然與其用煩惱擔心的念佛,不如用歡喜放心的念佛。所以與其用自力心念佛,不如用他力心念佛,與其用疑心念佛,不如用信心念佛,對不對?這樣的道理叫做弘願念佛,叫做本願念佛。

  時間到了,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淨空法師:首當自度,第一樁大事情
下一篇:淨空法師:一切罪惡的根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