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上人曾說,真正的願生就會終身都願生,如果沒辦法終身願生,就表示他至心信樂的心是不穩定的。可是法然上人也說,彌陀名號具足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不管信與不信,有沒有疑心,只要一直稱名就會具足信心。這樣似乎有矛盾,這兩點應該怎麼統合?
答:不論信或不信,但稱必生,信就在裡面了。只要他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名號,就必定往生。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你照這個方法去做,就達到那樣的目的,因為方法正確,就必定到達目的。
第十八願所講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願生稱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願生極樂,你要真正的專稱彌陀名號,所以才說要「至心信樂」,要「至心欲生我國」,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於內心,真正從內心產生的。我打從內心真正的相信有彌陀,而且相信彌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極樂,極樂是我的歸宿,而我也真的願生極樂,這種相信就是真正的相信,就不會半途而廢。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專念彌陀名號,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之外,完全沒有雜修雜行,即使有做其它的善事功德,也不會想以這個來作為往生的資助。
因為第十八願是彌陀所發的願,所以必須要將信、願、行都完整的交待,而對我們凡夫的領解來說,則方法巧妙各有不同。譬如日本一遍上人說,不論淨穢、善惡、信疑,稱念就必定往生,就是他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但是同樣是在啟發我們的信心。所以祖師的闡釋、法語,目的都是要啟發我們對「稱念必生」的信心,只是角度不一樣而已。
當我們無法掌握信的內涵,推想東推想西、做方方面面的考慮、甚至思惟高深玄妙的道理時,祖師們就說,不管你信不信,稱念都必定往生。這樣當下就能啟發信心而使人安心。
彌陀要救度誰?是要救度願生稱名的人。當領受這個道理時,豈不是信就在裡面了?所以,信不是在信的本身,信也不是我們自己產生或去哪裡尋找,「稱名必生」本身就是信。所以善導大師「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兩句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可說是杲日麗天,朗照宇宙。
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麼呢?信下面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彌陀現在既然已取正覺,那凡是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我們要這樣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