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禅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引言

  一、社會學裡的社會

  社會這個名稱,是指各個團體之間,具有一定的關系,共通的利益,因此合作以達一定的目的,組織成為一個整體的集團。普通便把它用來指某一種同業,某一類同身分人的名辭,例如上流社會、勞動社會等。也有用以代表某一區域性的,如上海社會、漢口社會等。

  當公歷一八三八年間,法國學者孔德(Comte)便創了社會學這個名辭,他用以研究以社會為體的一種科學,從前我們也有稱作群學的。自經英國學者斯賓塞(Spencer)沿用社會學這個名辭以後,它就成為一個專門學科的名辭,凡專門研究社會的組織的,就叫作社會靜學(Social statics);專門研究它的成長和發展的,就叫作社會動學(Socialdynamics),它的研究對象,大體有三種:一、社會的本質,二、社會進化的過程,三、社會進化的原理。有的以生物學作旁證,有的以心理學來證明。

  二、東西文化不同的社會

  推溯一百年前,我們的歷史文化裡,根本便沒有這個名稱,也毋須有這一門學科的成立,這不能說我們過去的不科學,只能說過去的歷史文化,無此需要,這就是東西文化的基本不同的精神所在。基於經濟學的觀點來說:我國向來便以農立國,地大物博,土廣人稀;有的是天然的天材地寶,可以利用厚生,並不需要向外爭取利源以養活自己。加以傳統的文化,素來以安居樂業,樂天知命為祖訓,因此人人只要重禮守法,完了國家的糧稅以外,農村的社會裡,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件很平常的事。宋人范成大的詩所說:「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纔了蠶桑又插田」。這樣一幅美麗的天然生活圖畫,誰願意熙熙攘攘,過那忙得忘了自己,專為工商業社會的生活呢?除了西方和北方一帶的游牧種族,還過著「穹廬夜月映悲笳」的生活,所以還需要兼帶掠奪性的侵略以外,大體我們的祖先,都是安於和平康樂的人生的。

  在西方的歐洲則不然,他們沒有像我們的歷史一樣,早先就經過一度像秦漢的統一局面,部落酋長式的蕞爾小地,便稱為一個國家。既不能以農立國,更不能靠土地生產的經濟,維持人民的生活。因此,從盜匪式的搶奪之中,一變為國家間的侵略,由經營商業的遠出貿遷,變為有組織的工商業集團,所以他們的每個社會,在在處處,都需要有組織。西方人的社會,由此成長和發展就很自然的成為人群生活的中心需要了。而且社會的主要開始目的,是由於經濟的需求而來,所謂社會學上的社會制度、社會分化,都是漸漸的發生更多的問題所形成;例如社會運動、社會革命政策、社會心理學等等。他們一有了問題,就拿那一個問題作中心,把它分析研究,便變為一門學科,馬克斯、恩格斯們的社會主義,在西方的這種環境之下,就會很自然的發生。如果他們也生長在中國的農業社會裡,很可能也會變成杜甫一樣,感歎那「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只作些「花落水流紅,無語怨東風」等等悲天憫人的韻語了。西方的社會經濟,進步到了現在,有歐美的科學化的工商業社會,而且已經由公司、會社、社團的組織,發展到各種各類的俱樂部,由經濟剝削和侵略,發展到社會的福利經濟。國家的法律,范圍了組織。社會的組織,影響了國家的立法。不是從商業的市場競爭,演變成政治哲學的自由和民主第一,就是由經濟政治的重心,認為社會主義的共產獨裁第一。我們的歷史文化,到了現階段,也便恰當其時,卷入這個矛盾對立的世界洪流之中,亟待我們自己的努力,統一融會而堅強的站立起來。

  三、宗法社會的辨別

  假定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說明我們歷史文化上的社會史跡,也有把我們過去的氏族宗法關系,叫它作宗法社會的。嚴格的說來,這還是有問題的;因為社會,是基於共同利益,或共同目的,集體合作的一種組織。我們祖先的宗法社會,只是一種民族精神所系的代表和象征。它以不忘民族的本來源流,傳承繼續先人的祖德,要求後世子孫的發揚光大;它既不是有一種群體法定的組織,猶如西方的社會一樣;更不是為了一種共同的利益,達到一個政治或經濟上的目的。

  宗法,只能說是傳統文化中心的「禮」的表現,這個體,它具有相似於宗教性的、人情味的,是人類文化精神之升華,而且是性情和理法並重的。重性情,所以推崇天然,就輕視人為的組織。重理法,便講禮義。裁定性情,使它合於人倫群體的活動。它與西方社會的只注重組織,是大有出入的。我認為人世間最高的組織,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真感情的結合,所謂至性至情的流露。其次,才是如宗教一樣的信仰,所謂崇拜的服從。再其次,才是法律和規范。至於從利害相關的集合,用權位生殺來范圍,那是等而下之,等於市場的交易而已。凡事之不近於天然法則,違反人之性情的,沒有不失敗的道理,以社會學理的歷史來講,利害相關的組織,可能在社會史上,暫時占去時代的一頁,但絕不能爭取千秋。……

  至於我們歷史上的宗法社會,它的基本單位,就是家庭的家族。由家族和家庭之間的結合,就是宗族。由宗族和氏族之間的結合,就是國家的社稷和宗廟。社稷、宗廟和宗祠,就是介乎人和天神之間的象征代表,貴為天子,還須畏懼天命,所以便當敬重社稷宗廟和山川神祇。如是普通的平民,不敬重宗族和宗祠,從禮儀為法律的中心觀點而論,已經犯了大不敬的罪行,以傳統文化思想的觀念而論,便是獲罪於天,得罪了祖宗神祇,應該是罪無可逭,便無可祈禱之處了。可是它在禮儀傳統的風俗習慣上,和國家的法律觀點上,雖然有此成法,但是並不同於西方和現代社團似的社會組織。漢唐以後的祠廟,後來通稱為各個宗族之間的祠堂,那也並非是一種社會的組織,只能說是民族精神的中心所系。它相近於宗教性質,平時並無社會活動的作用,每逢歲時,便由族長率同族中的人們,共同致祭於自己的祖先。族長雖由一族中輩分最高的出任,但是也不是由法規的組織產生,那只是由傳統文化禮的觀念,人為的自然推崇。如遇族中的子孫們犯了違反傳統禮儀的行為,由族長召集全族的人們,開祠堂門,拜祖宗,禀請祖先以宗法來評理,評定一事或一人的是非罪惡,也必須合乎天理、國法、人情。這也只是秉承禮儀的安排,便不同於法規紀律的性質,或是組織的制裁。鄉裡之間的裡正或保正,或者社董,那是清代沿用唐宋以來地方自治保甲的名稱,等於現在的鄉裡長。社倉,是宋代以後為地方儲備饑馑赈濟的福利事業,後來也有叫作義倉的。社學,是明代以後實施的鄉村國民教育。這些都如眾所周知,不能與社會這個名辭,混為一談。再推溯到秦漢以上,講到社會政治的關系,更為簡單,那時的文化思想、政治和教育,本來不能太過於劃分。所謂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在精神上,幾乎還保有上古質樸的觀念,還是三位一體的。能夠影響地方社會之間,也只有從禮儀的傳統上,自然的敬老尊賢,秦漢時代的老和公,只是一種尊崇敬重的稱呼,更不是社會領袖的職銜。例如左傳所稱的三老,據服虔疏引:「三老者,工老、商老、農老。」古天子有三老五更,以父兄之禮養之。據漢高祖紀所載:「舉民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長三老。」宋祁說:「鄉有三老,掌教化,秦制也。」

  兩漢都沿用這種制度,所以在我們的歷史文化上,真難找出真正如西方社會組織的一種社會。初有社會的規模的,只有先秦的墨道,才略具有特殊社會的風規。其次,就是開始於唐代佛教禅宗的叢林制度,它影響元、明、清以後的歷史和社會,以民族革命為宗旨的幫會組織。但是叢林制度,它既不同於西方的宗教社會,又不同於西方宗教的教育中心的神學院。至於幫會的組織呢?以傳統的俠義精神,和政治活動相融會,說它是為了當時革命性的反正集團,確很正確。如果比之西方社會或流氓集團,推原它的初衷,當然也頗有出入了。

  四、結論

  倘若專講社會學而研究社會史的問題,那便立場不同,觀念有別,應該另作一種說法,也可以說:我們在近六十年來,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才有社會等等問題的產生,所以理論的依據與文化思想的方向,截然各有不同。不過我祇想從觀今宜鑒古的遺訓,述說唐宋以來的叢林制度,和它如何影響後世的幫會組織;以此作為今後我們吸收融化了東西文化,跨進新的時代,提供留心社會問題者的參考而已。

  二、佛教原始制度的簡介

  禅宗,是佛教的一個宗派,它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因為不一定需要文字,所以傳到中國以後,就成為中國文化式的佛教了。如果說它是佛教的革新派,那也並不准確,因為它既沒有革個什麼,也沒有新興個什麼,它的宗旨和修行塗徑,既沒有變更本來佛法的面目,也不是中國自己所創造的,只是把印度傳來原有的佛教制度,確實痛快的改變一番,既可適合中國文化的民情風俗,又從此建立一個新型的中國佛教氣象,而且影響後世各階層的社會規范。可是它正如佛陀所教的寂默一樣,雖然在中國社會裡,作了一番偉大的事業,卻仍然默默不為人知。但就中國禅宗所創立的制度來說,它對佛法,果然作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同時對於中國的各階層社會,也奠定了後世組織的規模。

  釋迦出家以前的印度,本來也有很多其它宗教信仰,和離俗出世專修的人們,這些人都叫作沙門。等於中國古代避世的高士,我們普通稱他作隱士,史書上又稱為隱逸的。不過我們的隱士們,不一定絕無家室之累的,至於印度的沙門,都是出家避世的人。釋迦創立佛教以後,凡是正式出家,皈依佛法的弟子門都須剃除須發,身披袈裟,離情絕俗,絕無家室之累,男的,就名為比丘,女的,名為比丘尼。比丘這個名稱,是包含有乞士、怖魔、殺賊等意義;所謂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人,便名乞士;同時含有能殺煩惱之賊,使魔眾怖畏的威德之意。所以嚴格遵守佛制的比丘們,大都是修習苦行,立志精進的,其中專門注重苦修的,特別又稱為頭陀行者。原始佛教的比丘們遵佛的戒律和制度,同時也須修習頭陀的苦行。除了應當遵守心性修養,和行為上等等的戒律外,他又定下個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種制度:

  衣:不過三衣,多的就要布施了。甚之,揀拾人們拋棄了的舊布和破布,一條一條的湊成衣服來穿,這便叫做糞掃衣。傳到中國以後,便改穿中國式的大袍,也有乞化百家衣布,補破衲雜而成的,就名為破衲衣,或補衲衣。

  食:日中一食,至多是早上、中午兩餐。過了午時,便不再吃了。因為他把飲食,只看作為維持生命,和醫治餓病的藥物罷了。

  住:隨遇而安,屋檐、廟廊、樹下、曠野、荒冢,鋪上隨身攜帶的坐具一領,或草織蒲團一個,兩足跏趺(俗稱為盤足),便心安理得的度此旦暮了。

  行:赤足或芒鞋、光頭安詳而走。昔在印度,至多上面打了一把傘,晴遮太陽雨遮水。傳到中國,雨傘換了箬笠,所以文學家們,便有芒鞋斗笠一頭陀的頌辭了。除此一身以外,大不了帶一個淨水瓶,供給飲料和盥洗之用,一個缽盂,作吃飯之用,其余可能帶些經卷而已。

  他們這樣的刻苦精勤,盡量放棄物欲之累,過著僅延殘命的人類的原始生活,就是為了專志求道,表示盡此形命,揖謝世間了。雖然,他們還存有利世濟物之心,但在行為上,卻是絕對的離群出世之行,所謂頭陀不三宿空桑之下,就為了避免對事物的留戀,這在佛學名辭上,也可以叫做捨,又可以叫做內布施。他形似楊朱的為己,又同時具有墨子的摩頂放踵,以利天下之心。但是,也有些比丘們,同居在一起修持道業的,那便名為僧伽,僧伽是僧眾團體的意義。其中足為大眾師范,統率僧伽的就稱為大和尚,或簡稱和尚。以後傳到中國,就把比丘們統名為僧,以訛傳訛,又儱侗叫做和尚,其實一個僧與和尚,便概括了這些意義。

  當漢明帝時,最初佛法傳入中國的和尚,是從印度來的兩位高僧,攝摩騰與竺法蘭。漢朝將他們安置在洛陽的白馬寺,所以中國後來的佛廟和僧居,就叫作寺和院了。其實在漢代,寺本是朝廷(中央政府)所屬政府機關的名稱。漢書元帝紀注:「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例如鴻胪寺、太常寺等。漢、魏、兩晉南北朝之間,西域傳道的高僧,源源東來,雖然不一定都是修習頭陀行的,但大都是嚴守戒律的比丘。嚴守戒律和遵守佛的制度,便得乞食於人,雖然也有靠信仰皈依徒眾們的供養,但是日久月長,到底還是一個問題。

  (一)、印度文化,向來敬信沙門,而且在中部南部一帶,氣候溫暖,野生果木很多,乞食不到,還可隨地采而充饑,但在中國,便沒有如此容易了。(二)、中國文化的民情風俗,與印度迥然有別,除了貧而無告,淪為乞丐的,即使如隱士之流,還是靠自己躬耕畋畝而得衣食的。(三)、中國素來以農立國,政府與社會,都很重視農耕,僅靠乞食生活,便會被視作懶漢或無用的人了。(四)、古代傳統文化的觀念,認為人們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比丘們既已剃除須發,已經犯了大不敬和不孝,一般的人,已經存有歧視之心,何況還要乞食於人,那就更不容易了。

  由於上述的幾種原因,隋唐以前的中國僧眾,大半都靠帝王大臣們的信仰供養,才得維持其生活。同時其中有一部份,還須靠自己的募化,或其它的方式維持,所以便包含有許多事故,引起歷史政治上幾次的大反感。不過,那時候中國的僧眾,因地制宜,已經不能完全遵照原來的佛制,有的已經建築寺廟,集體同居。只有少數專志修持,一心求道,單獨棲息山林巖阿之間,過他的阿蘭若(清淨道場)生活,其余就需要變更方式,才能適應環境。

  三、禅宗叢林制度的由來

  到梁武帝的時代,達摩大師渡海東來,傳佛心印的禅宗法門,便是中國初有禅宗的開始。那時信受禅宗的僧人,並不太多,據景德傳燈錄所載,正式依止達摩大師得法的,也不過三、四人。其中接受大師的衣缽,傳承心印,為東土第二代祖師的,只有神光一人而已。以後歷世的學人,雖然漸漸增加,但接受祖位,都是一脈單傳。傳到六代祖師慧能,在廣東曹溪大弘禅道。四方學者輻辏,禅宗一派,可謂如日之方東,光芒萬丈,衣缽就止於六祖而不再傳了。從六祖得法的弟子很多,能夠發揚光大,有湖南南岳懷讓禅師,江西青原行思禅師二支。青原一支,不數傳就漸呈衰落。南岳一支,便單祧道脈,此後就有馬祖道一禅師,大弘禅宗宗旨。因他俗家姓馬,故稱馬祖。馬祖門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識,可為禅宗大匠的也不過數人,其中尤以江西洪州百丈懷海禅師,稱為翹楚。改變佛教東來的制度,首先創立叢林制度的,就是馬祖和百丈師徒,而且正式垂作叢林規范的,尤其得力於百丈,所以相傳便稱百丈創立叢林。據禅門正統載:「元和九年,百丈懷海禅師,始立天下叢林規式,謂之清規。」其實,百丈師徒,正當唐代中葉(約當公歷八、九世紀之間)。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當在漢、魏兩晉時期,其中已經過四五百年蛻變,它被中國文化的融和,受到中國民情社會風俗的影響,制度的漸漸改變,也是事所必致,理有固然的。在百丈以前,梁僧法雲,住光孝寺,雖已奉诏創制清規,但沒有像百丈一樣,敢明目張膽,大刀闊斧的毅然改制,定作規范。在百丈以後,更無完美的僧眾制度,能夠超過叢林制度的范圍,所以說者便截定是百丈禅師,創建叢林制度了。

  在百丈以前,禅宗的學風,大多只在長江以南一帶流傳。最盛的區域,當在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四川等省,能夠北入中原的還不太多。至於黃河南北,還是停留在初期東來佛教的方式。禅宗以外的其余宗派,以及專精佛教學理,講習經論的法師,被稱為義學沙門的,為數還是很盛。大凡笃信研究經論學理的人門,不是過於圓通,便是過於迂執,盡管他自己本身,也翻滾不出時代的潮流,如果有人要公開改變舊制,自然就會忿然動色的。所以當百丈創建叢林之初,就被人罵作「破戒比丘」,這也是事所必致的了。馬祖百丈等輩,都是氣度雄偉,智慧豁達之士,具有命世的才華,擔當立地成佛的心印,他毅然改制,固然由於見地定力的超群,也是適應時勢機運的當然趨勢。

  百丈以後,晚唐五代之間,禅宗本身,又有五家宗派的門庭設立,范圍僧眾的制度,大體還是遵守叢林的清規。可是在教授方法,和行為儀禮之間,卻因人、因地、因時的不同,就各有少許出入,這種不能算是異同,只能算是出入的儀禮和教授法,便又名為家風。所以後世各個叢林禅寺,各有家風的不同,一直流傳到清末民初。嚴格的說:禅寺叢林所流傳的規范,已經過千余年的變易,當然不完全是百丈禅師時代之舊觀了。而且江南江北,長江上游和下游,各寺都有各寺不同的家風和規矩。但推溯這個演變的源流,無論它如何變更形式,窮元探本,可以得一結論﹕叢林禅寺的宗風,是淵源於叢林制度的演變。禅宗的叢林制度,是脫胎於佛教戒律的演變。

  佛教戒律,是由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它為了范圍僧眾集體生活,修證身心性命所建立,具有中國文化禮記中的禮儀,以及法律與社會法規等的精神和作用。

  四、叢林制度

  中國佛教裡所謂的叢林,本來是禅宗僧眾集團的特稱,等於佛經所說的修行大眾們,叫做清淨大海眾一樣的意思。叢林不能通稱某一個寺院,某一個寺院裡的規模,可能是禅宗的叢林。明清以後,有些地方的寺院,雖然不一定是禅宗,便也隨例稱呼,叫作叢林,並無嚴格的分別了。

  (一) 叢林的規模

  一、住持和尚

  他是職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務(行政)、戒律和清規(法律)、弘法(布道)、經濟財務等事權,等於政府的元首,社會的領袖。他在寺內住的所在,叫做方丈,也就是佛經上說,維摩居室,僅有方丈之意,所以普通便叫一寺的住持和尚作方丈。有時也叫作住持就是佛經上住持正法之意。禅苑清規稱尊宿住持謂:「代佛揚化,表異知事,故雲傳法。名處一方,續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轉法輪,名為出世。師承有據,乃號傳燈。」

  (一)住持和尚的產生

  住持是僧眾們推選出來的,必須具有幾個條件:第一、是禅宗的得法弟子,要確有修持見地,足為大眾師范,而且形體端正,無有殘缺。第二、要德孚眾望,經諸山長老和其他叢林的住持們贊助。第三、得朝廷官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同意。

  他具備這些眾望所歸的條件,經過一次極其隆重的儀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以上還有老師和尚的存在,在升座的儀式中,還有付法、嗣法、入院、視篆等手續,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相等於現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職位上的移交。

  (二)退院的和尚

  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稱為退院老和尚,他閒居養靜,再不問事,或者閉關專修,大體都是功高望重,修持與德操,達到圓滿的程度。他與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之間,視如父子,必須極盡恭敬供養侍奉的能事﹐一直到了老死,務須盡到孝養,否則,會被諸山長老及僧眾們所指責的,甚之,還算是犯了清規,受到責罰。但是唐宋時代的退院高僧,多半飄然遠引,從來不肯作形似戀棧的事。

  (三)和尚與政府的關系

  以前在中國的政治上,關於僧道制度,雖然歷代都有過不大不小的爭議,但因中國文化的博大優容,最後決議,都以師禮待遇僧道等人。雖然朝見帝王時,也不跪拜,只需合掌問訊,等於只有一揖了事。東漢時,僧尼隸屬於鴻胪寺管理。唐以後,改變自姚秦、齊、梁以來的大僧正和大僧統,設祠部曹,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的度牒和道箓等事。祠部與僧箓司,等於現代政府的宗教司。唐代是隸屬於禮部的,唐會要稱:「則天延載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隸祠部。」全國僧尼的戶籍,也隸柌部專管﹐並置有僧籍的專案。迨唐憲宗元和二年﹐在帝都長安的左右街還置有僧錄的職銜﹐相當於姚秦的僧正﹑後魏的沙門統﹑南齊京邑僧官的僧主。那是選拔聘請有道德學術修養的高僧,入都作僧官,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等的事務。元代有一時期,還專設有行宣政院,以管理僧俗喇嘛及邊情等事務。明洪武時,置僧箓司,各直省府屬置僧綱司,州屬置僧正司。清代因其職稱。度牒,是政府給僧尼的證件,等於現代的文憑和身份證明書。唐代又稱為祠部牒,它自尚書省祠部發出。道士們的度牒,又名為箓。

  叢林住持的和尚,雖然由僧眾推選產生,但是也須得朝廷或地方官的同意聘任。如果住持和尚有失德之處,政府也可以罷免他的職位,甚至,還可以追回度牒,勒令還俗,便變成庶民,像平常人一樣接受政府法律的制裁。這種制度,一直到滿清以後,才漸漸變質,不太嚴格。因為清代在精神上,乃異族統治,變相松弛,是另有他的政治作用。中國歷代政權,雖然沒有像現代人一樣,有憲法規定宗教信仰的自由,可是向來都聽任自由信仰宗教的,過去政府對於僧道的措施,並不是嚴格的管理,只是嚴整的監督。

  (四)住持和尚執行的任務

  住持在職位上,是全寺首腦的住持,由他選拔僧眾,分擔各種執事的職務,但是卻叫作請職,並非分派。請職,等於說以禮聘請,並不以命令行為。各種執事的職位,雖然由住持所請,但是一經請定了,便各自執行他的職掌,秉公辦理,即使對住持也不能循私,因為他們有一最高的信仰,盡心盡力,一切都為常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叢林寺院的全體代名辭,也就是佛經所說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凡關於處理或決議全寺和大眾的事,住持必須請集全體執事公議以決定之,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兩序執事長老,或少數重要執事參加決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職位上,並不像專制時代政府的主官一樣,他卻像中國舊式教育的全體弟子們的嚴師一樣。因為他所負的重要責任,便是指導全寺僧眾們的實地修行,和品行的督導,關於這一方面,他卻有無上的權威,也有無限的責任感。所以古代的叢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問事務,他認為執事的職掌,已經各有所司,毋須他來多管,他只須自己努力修行,隨時說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學者走入歧塗,這才是他應負的責任。

  (五)住持和尚請兩序班首執事

  住持就位,就要選請全寺的執事。所謂執事,百丈舊規,稱為知事。班首,舊規稱為頭首。他要選拔僧眾中才能勝任,而且足孚眾望的出任各種職司。雖然不經過選舉,但是必是大眾所諒解同意的。他要發表各位執事職司的手續時,先要征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執事職司的名字職位,寫在一個牌上(等於現代的公告牌),掛了出來,大家就得遵守之。須在每年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掛牌。在請職以前,先於三五天前方丈預備了茶果,就命侍者去請某某師等同來吃茶,經過住持向他們當面請托,得到了同意,才一一由書記寫好名字職位,掛牌示眾。然後在就職那一天,午齋的時候,先送到齋堂,依次就座用膳。飯後再遶佛經行,送到大殿上,依次排列位 置,再禮佛就位。晚課以後,各新請的執事,便到方丈禮座就職。住持便當面加以訓勉,告誡盡心職務,遵守清規。退而再至各老職事房中,一一拜候,便叫作巡寮(巡寮這個名辭,在戒律上又作別論)。這樣便是簡單的請職程序。請職的時候,也有請二人同任一職,互為副助,或數人同任一職的,偶也有之。但各職執事職司,雖由住持請出,卻不像上下級官吏的組織,他是平行的。可以說只有圓的關系,既不是上下,也不是縱橫的隸屬。他們有弟子對老師的尊敬,卻沒有下級對上級的班行觀念。

  (六)古清規的住持職司和授受程序

  (1)住持的日常事務(舊稱住持日用)

  關於教育和說法者:

  上堂、晚參、小參、告香、普說、入室。(以上統屬於日常說法部份)念誦、巡寮、肅眾、訓童行。為行者普說。(以上統屬日常管理部份)受法衣,迎侍尊宿,施主請升座(說法)齋僧,受嗣法人煎點,嗣法師遺書至。(以上統屬於平常管轄的教育和事務部份)

  (2)請新住持的次序

  發專使,當代住持受請。受請升座,專使特為新命煎點。山門管待新命並專使新命辭眾上堂茶湯。西堂頭首受請,受請人升座。專使特為受請人煎點山門管待人並專使,受請人升座茶湯。

  (3)入院視篆

  山門請新命齋,開堂祝壽。山門特為新命茶湯,當晚小參,為建寺檀越升座。管待專使,留請兩序。報謝出入,交割砧基什物,受兩序勳舊煎點。

  (4)退院

  (5)遷化

  入龛,請主喪,請喪司執事,孝服,佛事,移龛,掛真舉哀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念誦致祭。祭次,出喪掛真奠茶湯,荼毗(火化),全身入塔,唱衣,靈骨入塔,下遺書,管待主喪及喪司執事人。(其中火化與全身入塔及靈骨入塔,並非喪事的次序,但只視喪事情形,任選一項)

  (6)議舉新住持

  二、兩序執事

  住持和尚所請班首執事,等於古朝廷儀制,分文武兩班,所以便稱為兩序。

  (一)各職的班首執事

  (1)古清規的兩序:

  西序班首:

  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知藏,參頭,祖侍,燒香,記錄,聖僧侍者。

  執事:

  殿主,寮元,鐘頭,鼓頭,印房,夜巡,清眾,香燈,司水,耆宿,閒住,護病,打掃,行者,淨頭。

  東序班首:

  都監寺,監院,維那,副寺,庫頭,知眾,知客,照客,悅眾,典座,值歲,知浴,監收,衣缽,湯藥,侍者,莊主。

  執事:

  化主,寮元,寮主,副寮,延壽堂主(即近代的涅盤堂主),淨頭,米頭,飯頭,茶頭,園頭,磨頭,水頭,炭頭,菜頭,柴頭。

  (2)兩序請職的程序:

  請立僧首座,請名德首座,兩序進退,掛缽時請知事,侍者進退,寮捨交割什物,方丈特為新舊兩序湯茶,堂司特為新舊侍者湯茶,庫司特為新舊兩序湯藥,堂司送舊首座都寺缽位,方丈管待新舊兩序,方丈特為新首座茶,新首座特為後堂大眾茶,住持垂訪頭首點茶,兩序交代茶,入寮出寮茶,頭首就僧堂點茶,兩序出班上香。(其余制度,受戒、掛褡、坐禅、節臘、法器,各有一定的規矩,因為太繁,又不關本文主要宗旨故不詳述。既如以上所列,也僅舉列它的次序名目,詳細內容,也毋須一一中述。)

  (二)近代的各職班首執事

  (依照現代的習慣,另為簡介)

  (1)寺務行政方面:

  監院一位,或數位。他是職掌全寺內外寺務行政,舊制稱為寺主,他與維那、首座,為叢林三綱職司之一。監院俗稱叫作當家師,如為二位,便分內當家與外當家,三四五位,便分大當家、二當家等等。分別管內管外、管錢管帳各等職務。如果是小叢林,大多都只有一位。副寺一位,或數位。他等於副當家,分理監院的事務,並執掌財務和山林田產。舊制副寺十日一算費用,記之紙端,謂之旬單。

  (2)經濟財務方面

  庫頭一位,或數位。舊制此即副寺的職稱,又稱謂都倉,掌出納之役。他執掌儲藏應用物品,和食糧食物財務等事,又等於現代的倉庫主管,俗稱叫作庫頭師。所有儲藏衣食等物,都應負保管、保養、防護、曬洗等責任。據清規的記載:「其上下庫子,須擇有心力,能書算,守己廉謹者為之。」又雲:「副寺者,古規曰庫頭,今諸寺謂櫃頭,北方稱財帛,其實皆一職也。」

  (3)監察方面:

  都監一位。舊制稱為都寺,別名都管。他負責監察寺務行政、經濟、人事等事,大多任此職者,都聘請前任監院任之。後世把這一職務,也有變成了閒曹,等於政府的升遷,同時又相似降職。舊制它的職位,在監院之上,因都總諸監寺故名都監,又叫作都總,又叫都守。

  (4)應接及外務方面:

  知客一位或二三位,舊制又統稱謂典賓、知浴、知庫、知殿等。他對外執掌待客應酬,負責交際等事務,並接受替人念經作佛事等事,如為兩位,便分別叫作大知客、二知客。所以知客師一席,又等於是外當家,或副寺,每日來往的收入,到了晚上,便統計交與庫房。庫房存款有余,便交方丈處理,現代便有轉存於銀行的。而且必須選拔德威並濟,才能干練的擔任,每每注重修持節操的,便推辭避免這個位置。但遇無其它適當人選,又必須為了常住,而發心擔任之,等於為了大眾必要,願來跳火坑一樣。照客二位或數位,舊制稱為請客侍者,或客頭行者。隸屬於知客之下,輔助知客,聽其指揮作事,亦有選青年沙彌,聰明伶俐者任之。

  (5)教育方面:

  首座一位,舊制也有稱謂座元,乃僧堂的元首之意。與監寺、維那統稱為三綱之一。他輔助和尚弘宗說法,大多是諸方公認的善知識,或在和尚的得法弟子中選有高深造就者任之,同時也可作和尚的儲貳。他可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開示大眾,舊制和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東藏主、書記,又稱秉拂五頭首,為各有秉拂之資格者,故又統稱作秉拂寮。舊制有前堂首座、後堂首座、立僧首座、名德首座、卻來首座等各項分別職司。堂主,後堂、西堂,都可以請一位或數字任之。舊制的堂主是一通名,例如水陸堂主、羅漢堂主、延壽堂主,都自各守一堂,雖然叫作堂主,並非如後代的專指禅堂的堂主,這裡所稱的,都是屬於專管禅堂清修的堂主,舊制稱方丈和尚,也有便稱為堂頭和尚。堂主乃主持僧眾實地修行的禅堂指導者,同時亦可代理和尚說法,所以後世便把堂主說法,也叫作小參。堂主必須選有真實修持,有實際學問修養者任之。近代的制度,堂主進升為後堂,後堂進升為西堂,西堂進升為首座。首座可以代理和尚上殿、過堂、說法等事務。堂主們年老退職閒居,便可以不問寺務了。

  禅堂內,又有監香、悅眾及單頭等職司。舊制單頭又稱為寮長,也叫作席頭。書記一位,或數位。他執掌文墨,等於行政機關的秘書長,凡有關於寺務的文牍,都由他職掌。舊制寫作佛事文書例如疏啟一類,多采用四六字句的骈文體,這個職位,後代又改變有寫法書記的名稱。他等於中國古代帝王左右的史官,所謂左史記行、右史記言一樣,他集二者於一身,書寫記載住持和尚的說法的法語和言行,故須選善於文翰者任之。又有把這個職位,用作犒賞勞職之用,選擇清眾當中,有多年苦行的任之,使他得到一個獨居靜處的寮房。書記可進升為堂主,舊制也又有稱為記室的。

  (6)紀綱司法方面:

  維那一位,乃全寺三綱之一。與監院、首席並列為上首。綱即綱維之意,就是綱領寺內維持佛寺者。禅宗與律宗,都稱維那,教宗便稱謂都維那。舊制又別稱為次第、知事、悅眾、寺護等名。其實,維那一辭,實在出於律部的名稱,僧史略謂:「東西域知事僧,總曰羯磨陀那(即梵語羯磨師之別譯),譯為知事,亦曰悅眾,謂知其事,悅其眾也。」大凡誦經誦律,舉行佛事,都由他領頭,或僧眾犯戒,觸犯叢林清規,也由他執行,如擯斥出院等。(戒律叫斥逐作擯,叢林術語,便叫作遷褡,訛作遷單,就是趕出山門的代語)維那的別稱,又名叫做堂司,或用堂司直接名其所居住的寮捨,或作為直接名其職位的,又有一名,便叫作紀綱寮。

  (7)方丈侍者:

  侍者數位,以其親近於長老左右而任調遣者,故稱侍者。舊制有五侍者,或六侍者的不同。有香侍者、侍狀待者、待客侍者、侍藥侍者、侍衣侍者,這叫五侍者。巾瓶侍者、應客侍者、書錄侍者、衣缽侍者、茶飯侍者、干辦侍者,這叫作六侍者。後世以衣缽侍者,等於管理方丈中的總務侍者。書寫侍者,後世又稱為寫法侍者,記錄摭拾住持和尚的開示法語,是由他記寫懸牌示眾的。他們侍候和尚,等於方丈的侍從,多選和尚的入室弟子任之,也是清高的職司。佛經稱侍者應具八法:所謂「(1)信根堅固(2)其心覓進(3)身無病(4)精進(5)具念心(6)心不憍慢(7)能成定意(8)具足聞智。」總之,此輩必須為法忘軀,智行嚴密,不負法乳之托的方可任之。8)總務方面:典座一位,他執掌日常事務,猶如現在的總務庶務等業務。臨濟錄冠注謂:「百丈清規有典座無飯頭,此典座也。典座者,職掌大眾齋粥一切供養。」僧堂清規謂:「此職主大眾齋食,故時時改變食物,大眾受用安樂為妙。」後世也有改為執掌內務之職的。僧值一位。這是一年的值事僧,每年輪流當值,由各執事更換任之。

  飯頭一位,專管作飯。僧堂清規稱:「此職與典座分勞,掌粥飯,常與藥頭、監糧等和合而護惜常往,其用心與典座同,慎飯糧之過不足,宜常熟讀典座寶訓。」

  火頭一位,專管司爨。

  園頭一位,專管種菜。

  菜頭一位,專管煮作蔬菜。

  行頭數位,專管齋堂執役。

  其它柴頭、炭頭、桶頭、水頭、磨頭、茶頭、鍋頭。則因時因地各有不同,或有或無,並不一律。

  淨頭一位,專管廁所的衛生清潔。往往也有首座班首及僧眾,自動請求擔任,認為乃忏罪立德的好事。也有叫做圊頭的,舊制又稱謂東司。

  莊主一位,或數位。如另外有田產的大叢林,就設有此職,專管佃戶收租等事,俗稱叫外當家,轄有監收主等數位。

  巡山寮主一位或數字,專管培養保護山林並防護盜賊等。如在深山大寺,都設有此職。普通寺院,不一定有的,大多選孔武有力者任之。如設有此職寮之處,則園頭、柴頭便歸此寮。

  如屬有小庵,便有住庵的庵主。有塔,便有守塔的塔主。

  打鐘的稱鐘頭,擊鼓的稱鼓頭,也都各有專司。

  (9)清要的職務﹕

  藏主一位,舊制稱謂知識。他是專管藏經及圖書的職位,等於現代的圖書管長及圖書管理員,往往選學養兼優的人任之,也可以並在書記寮內。大寺中每每專有藏經樓的建築,故此職極為重要。殿主一位,香燈數位。專管大雄寶殿的佛前內外事務的,叫作殿主,有香燈一人輔之。其它各殿,也有各殿的香燈,卻不叫殿主,舊制卻並在堂主寮內。如涅盤堂主(舊稱延壽堂主)、羅漢堂主等。涅盤堂,律宗曰無常院,或無常堂。禅宗曰涅盤堂,或廷壽堂,乃置臨命終時的病僧,使觀無常之所也。化主一位或數字,他專管出外游方宣化,以募化所得,供養全寺大眾生活及作叢林常住的資產。化緣所得的款項帳目,一切交付知客、庫頭、登記賬冊,轉交住持處理。化主每每可以終年游方外出,比較清閒。

  (10)執掌勞役的僧眾:

  執役僧若干人,擔任勞動雜役的事務,往往皆由自動發心,請求執行苦役藉以自勵德行的。此中每多賢者,並且大多是不求人知的,傳燈錄載:「沩山在百丈會下作典座,又令遵有笊籬木杓分付與典座語。」五燈會元載:「雪峰在洞山作飯頭。慶諸在沩山為米頭。道匡在招慶為桶頭。灌溪在末山為園頭。紹遠在石門為田頭。智通在沩山為直歲。曉聰在雲居為燈頭。嵇山在投之為柴頭。義懷在翠峰為水頭。佛心在海印為淨頭。」此類都是苦行勞役之職,如作典座者,更為普遍。昔年筆者參學諸方時,曾有詩雲:「靈鹫風高舊跡登。禅參北秀與南能。當時行腳江湖日,遍訪名山苦行僧。」這便是向慕苦行僧中的德操,所以作此感懷。

  (三)班首執事與江湖清眾

  凡是住持和尚以次的各班首執事,大多都有單獨的寮房。如果房間不夠分配,也視職位的清要與否,間或一二人兼並一間的,其余的僧眾,無論住禅堂或掛褡的,就統名叫作清眾。後世因為佛教的普及,為了向應普通民間社會信仰的需要,也有被請去外面念經作佛事的必要,這也同時是全寺和僧眾們的公私收入,所以便有專為應酬念經拜忏的一班僧眾,普通把他有別於專門清修的清眾,便叫做應門。當清末民初,在閩浙一帶,一般習慣,叫他為應門的和尚,這可能就是應化僧的訛傳了。

  十方掛褡的雲水寮,舊制叫作江湖寮,又名謂眾寮這是專指往來四方,參學雲游的掛褡僧寮。禅門相傳,江湖乃江西湖南之意,因唐時參禅的僧眾,不到江西馬祖處,便到湖南石頭處,往來憧憧,都湊集在二大師之門,故便稱謂江湖僧眾。據文選注:謂今言江湖者,江外湖邊,本是隱淪士所處。如蓮社高賢傳周續之曰:「心馳魏阙者,以江湖為桎梏。」駱賓王序曰:「廊廟與江湖齊致。」范希文嚴先生祠堂記曰:「既而動星象,歸江湖。」等說是也。其實,江湖的原意,出於莊子,乃指隱淪的風尚,如雲:「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四)叢林清規古今異同

  自百丈清規以來,及今千有余年,何況原始規范,早已失傳,後世傳至近代叢林規矩,多有非舊時面目者,也就不足以為怪了。當元順帝至元四年,敕百丈山德輝禅師修百丈清規八卷行世,就诏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規而行。到了明朝,屢次下敕不入此清規者,就以法律繩之,後世便遵此為准。清代道光三年,有源洪禅師著百丈清規證義十卷行世,便為定本。其余則因時因地的不同,就各自別有出入。近世以來,所行有不同於舊制者更多,實亦時勢所趨使,有不得不變的苦衷,但也有由於不知所本,妄加師心自用的確亦不少,如源洪禅師稱「清規面目,有古今不同者,如古稱頭首,今名首座,或號座元。古稱監寺,今名監院。以及書狀,改名書記。僧堂改名為禅堂之類。俱改其名而不改其義。又規條中古有而今無者,如點茶拋香之類。古無而今有者,如祖忌、增百丈等,水陸增棲等,及不許吃煙之類。」總之,任何一種社會,最初總很簡單。時代愈向後推,情形也愈復雜,所以規矩也就增加更多。百丈原始清規,雖然已經失傳,但宋人楊億的序文至今還在,他所述的原始情形,當然比較後世簡樸的多,如稱:「所裒學眾,無多無少,無高下,盡入僧堂,依夏次安排,設長連床,施椸架,掛褡道具。臥必斜枕床唇,右脅吉祥睡者;以其坐禅既久,略偃息而已。」他又述說百丈清規的目的,如稱:「(一)不污清眾,生恭信故。(二)不毀僧形,循佛制故。(三)不擾公門,省獄訟故。(四)不洩於外,護宗綱故。」由於楊億的序文,和慈覺大師的龜鏡文看來,當時他所注意的重心,確實只重在流傳到今世的禅堂。但是後世的叢林規矩,除了少數幾個大叢林以外,卻都以此為范圍僧眾的儀軌,反視禅堂為附庸了,甚矣﹗禅宗的衰落,也是事有固然的了。

  (二)叢林的風規

  一、身份平等,集團生活

  唐、宋時代,正當禅宗鼎盛的時候,大凡出家為僧的,不外四種情形:(一)部份研究佛學經論的稱為義學比丘們,有的是因政府實行佛經的考試既經錄取,便由朝廷賜給度牒出家的。(二)自動發心,離群求道,請求大德高僧剃度的。(三)朝廷恩賜,頒令天下士庶,自由出家的。唐時,政府有幾次為了財政的收入,還有鬻賣度牒,聽任自由出家的。(四)老弱鳏寡,無所歸養而出家的。在這四種情形當中,如有未屆成年想求出家的,依佛的戒律,還須得父母家族的同意,才能允許出家。

  既經出家受戒,取得度牒以後,就可往叢林討褡長住。討褡大約分作兩種,各有不同的手續:(一)普通少住數日或一短時期的,便叫做掛褡(俗作掛單或掛褡)。掛褡的僧眾,為慕某一叢林住持和尚的道望,遠來參學,或是游方行腳經過此處,但都須先到客堂,依一定的儀式,作禮招呼,依一定的儀式放置行李,然後由知客師或照客師依禮接待,並依一定的禅門術語,詢問經過,既知道了他掛褡的來意,便送進客房,招呼沐浴飲食。普通僧眾住的客房,術名叫寮房。接待游方行腳僧的,又叫做雲水寮。唐宋時代,舊稱通叫做江湖寮。最普通的過路掛褡也要招待一宿三餐,等於歸家穩坐,絕無歧視之處。如遇參學游方的,有些比較大的叢林,在他臨行時,還要送些路費,叫做草鞋錢。倘要久住些的,便要隨大眾上殿念經,參加作事,雖然居在客位,勞逸平均,仍然不能特別。(二)要想長住的,便叫作討褡。要住進禅堂內修學的,便叫作討海褡。討了海褡,就算本寺的 正式清眾了。這必須要先掛褡,住些時日,經過知客師及各執事們的考查,認為可以,才能討得海褡長住,舊制稱為安褡。常住的僧眾,每年春秋兩次,各發一次衣布,或衣單錢,以備縫制衣服之用。除了施主的布施以外,常住每季,還發一次零用錢,也叫做襯錢。

  凡是已經受戒,持有度牒,而且是常住的大眾,身份與生活,便一律平等,上至住持和尚,下至執勞役的僧眾,都是一樣。對於衣、食、住、行方面,都要嚴守佛家的戒律,和叢林的清規。如果犯了戒律和清規,輕則罰跪香或執苦役,重則依律處罰或擯棄,便是俗稱趕出山門了。

  衣:普通都穿唐、宋時代遺制的長袍,習禅打座也是如此。作勞役時便穿短掛,這些就是留傳到現在的僧衣。遇有禮貌上的必要時,便穿大袍,現在僧眾們叫它為海青。上殿念經、禮佛,或聽經、說法的時候,便披上袈裟。中國僧眾們的袈裟,都已經過唐、宋時代的改制並非印度原來的樣式。到了現在,只有在僧眾的長袍大掛上,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雍容博大的氣息,窺見上國衣冠的風度。僧眾們的穿衣、折迭,都有一定的規矩,都是訓練修養有素,就是千人行路,也難得聽到衣角飄忽的風聲。

  食:依照佛教的戒律,每日只有早晨、中午兩餐,為了種種正確的理由,過午便不食了。食時是用缽盂,以匙挑飯,並不像印度人的用手抓飯來吃。但到了中國,已經改用碗筷,和普通人一樣。不過,完全實行大乘佛教,一律終生素食,而且是過午不食的。除了少數但任勞役的苦役僧,因恐體力不濟,晚上一餐,還只是作醫治餓病之想,才敢取食。凡吃飯的時候,一律都在齋堂(食堂),又叫作觀堂,是取佛經上在飯食時,作治病觀想,勿貪口腹而恣欲之意。這個規矩,大家必須一致遵守,雖上至住持和尚,也不能例外設食,這就名為過堂。如有外客,便由知客陪同在客堂吃飯,住持和尚於不得已時,也可以陪同客人飯食。大眾食時都有一定的規矩,雖有千僧或更多的人,一聽雲板報響,便知已經到了食時,大家穿上大袍,順序排列,魚貫無聲的走入膳堂,一一依次坐好。碗筷菜盤,都有一定次序放置。各人端容正坐,不可隨便俯伏桌上。左手端碗、右手持箸,不得有飲啜嚼吃之聲。添飯上菜,都有一定的規矩,另有執役僧眾侍候,不得說話呼喊。齋堂中間上首,便是住持和尚的坐位,住持開始取碗舉箸,大家便也同時開始吃食了。等到全體飯畢,又同時寂然魚貫回寮。住持和尚如有事情向大眾講話,正當大眾飯食之時,他先停止吃飯,向大眾講話,這便名為表堂。每逢月之初一、十五便加菜勞眾。或遇信眾施主齋僧布施,也要加菜的。

  住:在禅堂專志修習禅定的僧眾,便名為清眾,旦暮起居,都在禅堂。其余各人都有寮房,有一人一間,或數人一間的。依照佛教戒律和叢林規矩,除早晚上殿念經作功課,以及聽經聽法以外,無事寮房靜坐,不得趱寮閒談,不得閒游各處,無故不得三人聚論及大聲喊叫。如遇住持和尚或班首執事,以及年長有德者經過,就必肅然合掌起立,表示問訊起居。

  行:各人行走,或隨眾排列,必須依照戒律規矩,兩手當胸平放,安詳徐步,垂臉緘默,不得左顧右盼,不得高視闊步。如要有事外出,必須到客堂向知客師告假,回寺時又須到客堂銷假不得隨便出外。即使住持方丈,或班首執事出寺入寺,也須在客堂說明,告假幾天,同時還須向佛像前告假和銷假。其余生活各事﹐如沐浴洗衣﹐各有規定。病時大叢林中﹐自有藥局處方,告假居房養息,不必隨眾上殿過堂。倘若病重,進住如意堂,便有自甘執役護病的僧眾來侍奉,如意堂,也就是舊制的安樂堂。死了,便移入涅盤堂,舉行荼毘(俗名遷化),然後收拾骨灰,裝進靈骨塔(即俗稱骨灰塔)。

  總之,真正的叢林集團生活,絕對是作到處處平等,事事有規矩。由一日而到千百年,由管理自己的身心開始,並及大眾,都循規蹈矩。至於詳細細則。還不止此。所以宋代大儒程伊川,看了叢林的僧眾生活,便歎說:「三代禮樂,盡在是矣﹗」

  二、勞役平等,福利經濟

  百丈創制叢林,最要緊的,便是改變比丘,不自生產,專靠乞食為生的制度。原始的佛教戒律,比丘不可以耕田種植,恐怕傷生害命,那在印度某些地方,可以行得通,到了中國,素來重視農耕,這是萬萬行不通,而且更不能維持久遠的。所以百丈不顧別人的責難,毅然建立叢林制度,開墾山林農田,以自耕自食為主,以募化所得為副。耕種收獲,也如普通平民一樣,依照政府法令規定,還要完糧納稅,既不是特殊階級,也不是化外之民。平日於專心一志修行求證佛法以外,每有農作或勞動的事情,便由僧值師(發號司儀者)宣布,無論上下,就須一致參加勞動。遇到這種事情,叢林術語,便名為出坡,舊制叫作普請。出坡的時候,住持和尚,還須躬先領頭,為人表率。百丈禅師到了晚年,還自己操作不休,他的弟子們,過意不去,就偷偷地把他的農作工具藏了起來。他找不到工具,一天沒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飯,所以禅門傳誦百丈高風,便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並且以此勉勵後世,由此可見他人格偉大的感召了。現代的虛雲和尚年屆一百二十歲,還是身體力行,終生奉此不變的。

  叢林的經濟,一切收入與支出,要絕對公開,術名便稱為公眾。收入項目,悉數都為全寺大眾的生活,盡量為大眾謀求福利,還有盈余,便添購田地財產,希望供養更多的天下僧眾。一班執事等人,多半公私分明,絕對不敢私自動用常住一草一木,因為僧眾們在制度以外,更是絕對信仰因果報應的。平時經常傳為寶訓的,便有:「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因此,他們對於在禅堂裡真實修持的僧眾,都是極力愛護,不肯使他們受到絲毫驚擾,希望他們成道,以報天下、國家、社會上和施主們的恩德。從前有一位寶壽禅師,在五祖寺庫房執事,那時的住持和尚戒公,偶然因病服藥,需用生姜,侍者就到庫房裡取用。寶壽便叱之使去。戒公知之,令拿錢去回買,寶壽才付給他。後來洞山缺人住持,郡守來信,托戒公找人住持。戒公便說:那個賣生姜的漢子去得。他便去作洞山的住持。所以後世有「寶壽生姜辣萬年」的句子,相傳為禅門的佳話。民國三十年間,筆者在成都的時候,見過一位新都寶光寺的退院老和尚,其人如蒼松古柏,道貌岸然可敬。住持大寺數十年,來時只帶一個衣裳包袱,退位的時候,仍然只帶這個破包袱。對於常住物事從來不敢私用分毫,自稱德行不足以風眾,背不起因果。相對數言,便令人起思古之幽懷,這便是叢林大和尚的風格。

  三、信仰平等、言行守律

  所謂叢林,顧名思義,是取志在山林之意,其實,它具有此中明道修行者,有如麻似粟、叢集如林的意思。他們都是堅定的信仰佛教的佛法,尤其更信仰禅宗心地成佛的法門。要住叢林,便是為了專心一志的修證心地成佛法門,所以他們除了恪守叢林的清規以外,在寺內更笃守佛教的戒律。相傳過去天台國清寺有一得道高僧,已經有了神通。有一天晚上,在禅堂裡坐禅,下座的時候,他偷偷問隔座的僧眾說:你的肚子餓了嗎?大家不敢答話。有一僧說:餓了怎麼辦,規定大家過午不食,誰又敢去犯戒?即使要吃,廚房裡都沒有東西,那裡有吃的呢?他說:不要緊,你要吃,我替你弄來,廚房裡還有鍋粑呢﹗他說了,便伸右手入左手的袖子裡,一會兒,就拿出一大把鍋粑來請這僧吃。這時,那個住持和尚也有神通的。他嚴守戒律,絕不肯輕現神通。到了次 日清晨,住持和尚便向大眾宣布,昨天夜裡,禅堂裡有兩位僧人犯戒,依律擯斥出院。那個有神通的僧人便伸手拿起包袱,向住持拜倒,自己承認犯戒,由此就被趕出山門了。南宋時,大慧宗杲禅師,他未經得法時,依止湛堂禅師,有一天,湛堂看了他的指甲一眼,便說:近來東司的籌子,不是你洗的吧﹗他便知道師父是責他好逸惡勞,立即剪去養長了的指甲,去替黃龍忠道者作淨頭(清除廁所)九個月。由於這些例舉的一二操行,就可知他們的規矩和戒律,言行和身教,是多麼的自然和嚴整啊﹗

  四、眾生平等、天下為家

  佛教的宗旨,不但視人人為平等,它確要做到民胞物與,視一切眾生,都是性相平等的,為了適合時代和國情,他創立了叢林制度,從表面上看,叢林的清規與佛的戒律,似乎不同。實際上,清規是以佛的戒律作骨子的,所以他的內部,仍以嚴守戒律為主。既如舉足動步,也不敢足踏蝼蟲螞蟻,何況殺生害命。因為他的信仰和宗旨,是慈悲平等的,所以叢林便有天下一家的作風。僧眾行腳遍宇內,不論州縣鄉村,只要有叢林,你能懂得規矩,都可掛褡安居。此風普及,及至鄉鎮小廟,或是子孫私產也都可以掛褡。從前的僧眾們,行腳遍天下,身邊就不需帶一分錢。即使無寺廟可住,大不了,樹下安禅也可過了一日。元、明以後,佛道兩家好像各有宗教信仰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又如一家。例如道士,到了沒有道觀的地方,可以跑到和尚寺裡去掛褡。和尚也是如此,必要時可以跑到道觀裡去掛褡。每遇上殿念經的時候,也須隨眾照例上殿,不過各念各的經,只要守規矩,便不會對他歧視的。僧尼之間,事實上,也可以互相掛褡。不過,其中戒律和規矩更要嚴些。例如男眾到女眾處掛褡,清規嚴格的寺院,就只能在大殿上打坐一宵。稍稍通融的,也只能在客房一宿,絕對不可久居。女眾到男眾處,也是如此的。俗人求宿寺院,便不叫做掛褡,佛門以慈悲為本,有時斟酌情形,也可以收留的。唐、宋時代,許多出身貧寒的讀書人,大都是寄居僧寺讀書,例如邺侯李泌等輩,為數確也不少。至於唐代王播微時,寄讀揚州僧寺,被主僧輕視,故意在飯後敲鐘,使他不得一餐,便題壁寫詩雲:「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阇黎飯後鐘。」後來他功名成就,復出鎮是邦,再過此處,看到昔日的題句,已被寺僧用碧紗籠罩起來,他便繼續寫道:「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這些事情總有例外的,也不能以偏概全,便視僧眾都是勢利的了。最低限度,也可以說:有了叢林制度以後,確實已經替中國的社會,做到收養鳏寡孤獨的社會福利工作,使幼有所養,老有所歸,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宋仁宗看見叢林的生活,不勝羨慕它的清閒,便親自作有贊僧賦。相傳清代順治皇帝,看了叢林的規模,便興出家之想,他作了一篇贊僧詩,內有:「天下叢林飯如山,缽盂到處任君餐。朕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卻紫袈裟。」等句,也有人說,這是康熙作的,真實如何,很難考證。但由此可見禅門叢林,是何等氣象了。

  (三)叢林以修持為中心的禅堂

  一、禅堂的規模

  百丈創立叢林,最重要的,他是為了真正建立了禅宗的規范。由於這種制度的影響所及,後世佛教的寺院,不論宗於何種宗派,大多數都有加上禅寺名稱的匾額,而且因為禅僧們的簡樸,一肩行腳,背上一個蒲團,芒鞋斗笠,就可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大家景仰他們的苦行,所以青山綠水之間,不斷的建築起禅寺了。但真正的禅門叢林,它的主要目的,不止在於創建寺院,都在於有一座好的禅堂,可以供養天下僧眾,有個安身立命、專志修行的所在。唐、宋、元、明、清以來,國內有的叢林裡的禅堂,可以容納數百人到千余人的坐臥之處,每人一個鋪位,可以安禅打坐,又可以放身倒臥。各個鋪位之間,又互相連接,所以古人又叫它作長連床。但每一座位間,必須各記自己的姓名,張貼於坐席之間。全寺的僧人,常住經常也備有登記簿﹐俗名叫作草單﹐術名叫作戒臘簿﹐也等於現代的戶口簿。整個禅堂光線明淡,調節適中,符合簡單的生活起居,適應方便。只是古代的建築,不太注重通風設備,對於空氣的對流,比較差些。禅堂四面,都做成鋪位,中間完全是個大空庭,需要作大眾集團踱步行走之用。這種踱步,便是佛經所說修禅定者的適當活動,叫作經行。叢林裡便改作行香與跑香了。所以禅堂中心的空間,便要能夠容納內部數百或千余人的跑步之用,行香與跑香,都照圓形活動。不過必要時,還有分成兩個圈子或三個圈來跑,老年體弱的,不可以走外圈。少壯健康的,就走外面的大圈子。

  二、禅堂裡的和尚

  禅堂既然為禅宗叢林的中心,等於現代語所說的,是個教育的中心了。那麼,應該是最富於佛教色彩的所在,事實上,並不如此;它卻真真正正表示出佛法的真精神,不但完全解脫神秘和迷信,而且赤裸裸的表出達摩大師傳佛心印的宗旨。原來禅堂裡,不供佛像﹐因為禅宗的宗旨,「心即是佛」。又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又「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的。那它究竟是個什麼呢?可以說:它是教人們明白覺悟自己的身心性命之體用,所謂本來面目,道在目前,就在尋常日用之間,並不是向外求得的。後世漸有在禅堂中間,供奉一尊迦葉尊者的像或達摩祖師的像。禅堂的上位(與大門正對的),安放一個大座位,便是住持和尚的位置,和尚應該隨時領導大家修行禅坐,間或早晚說法指導修持。所以住持和尚一定要選任曾經悟道得法的過來人,確能指導大家修證的大善知識了。心即是佛,和尚便是今佛,住持也便是中心,所以有時稱他作堂頭和尚。如住持和尚因故不能到禅堂參加指導,輔助住持的督導修持,就是禅堂的堂主與後堂西堂等,這幾個位置是設在左排進門之首的。此外,還有手執香板,負責督察修持的,叫做監香,他和禅堂裡的悅眾,都是負責監督修持用功之責的。悅眾和監香,也有數人任之的。香板,古代乃是竹杖,一端包了棉花和布,做為警策之用,這是佛的舊制,稱謂禅杖。後世改用為木板,作成劍形,叫做香板。其余,還有幾位專門供給茶水的執役僧,有時或由新出家的沙彌們任之。

  三、禅堂的生活

  顧名思義,所謂禅堂,就是供給僧眾們專門修持坐禅的地方。他們為了追求實現心地成佛的最高境界,一面離塵棄欲,決心絕累。一面又須苦志精勤,節操如冰雪。甚之畢生埋首禅堂,一心參究,縱然到死無成,仍然以身殉道而不悔者,比比皆有。凡是住在禅堂裡的人,飲食起居生活,一律都須嚴守清規的紀律。清晨三四點鐘就要起床、盥漱方便以後,就上座坐禅。因為古代沒有時鐘,每次坐禅,就以長香一炷為標准,大約等於現在時鐘的一點半鐘左右。下座以後,就須行香,大家依次排列,繞著禅堂中間來回行走,身體雖然松散,心神卻不放逸。這樣又要走完一炷香,就再上座。飲食、睡眠、大小便,都有劃一的規定。如此行居坐臥,都在習禅,每日總以十支以上長香為度。如逢冬日農事已了,天寒地凍,更無其它雜務,便又舉行克期取證的方法,以每七日為一周,叫做打禅七或靜七。在禅七期中,比平常更要努力用功參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長香,作為用功的標准。大約睡眠休息時間,晝夜合計,也不過三四小時而已。後世各宗,鑒於這種苦修方法的完美,也就興起各種七會,如念佛七等等。他們有這樣苦志勞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長,無疑的,必能造就出一二超格的人才。每逢舉行禅七的時期,和尚要請職擔任禅堂裡的監香職位時,也和請叢林班首執事一樣的過程,茶聚商托以後,排牌送位,都如請

  近代禅堂坐位簡圖

  ┌──────┬───┬───┬───┬──────┐

  ∣ 清 眾 ∣侍者位∣大和尚∣侍者位∣ 清 眾 ∣

  ├──────┴───┴───┴───┴──────┤

  ├───┐ ┌───┤

  ∣ ∣ ∣ ∣

  ∣ 清 ∣ ┌───┐ ∣ 清 ∣

  ∣ ∣西 ∣ 祖 ∣ 東∣ ∣

  ∣ ∣ ∣ 師 ∣ ∣ ∣

  ∣ ∣ ∣ 像 ∣ ∣ ∣

  ∣ ∣ └───┘ ∣ ∣

  ∣ ∣單 單∣ ∣

  ∣ 眾 ∣ ∣ 眾 ∣

  ├───┤ ├───┤

  ∣西單頭∣ ∣東單頭∣

  ├───┘ └───┤

  ├───┐ ∣

  ∣書 記∣ ∣

  ├───┘ ∣

  ├───────┐ ┌───────┤

  ∣ 堂堂堂後西首∣ 前 門 ∣監香經悅悅 ∣

  ∣ 主主主堂堂座∣ ∣香桌那眾眾 ∣

  └───────┘ └───────┘

  執事一樣的儀式。不過送位只是送禅堂裡的坐香位子,因為重心在於禅堂。監香也有同時請七八位,輪流擔任,以免過於疲勞。禅宗雖然只重見性明心,立地成佛的頓法,並不重禅定解脫的修行法門。但是遠自印度的釋迦牟尼,以及傳來中國以後,從古至今,沒有那一位祖師和禅師,不從精勤禅定、專志用功中得成正果的。每年初夏,便依律禁足安居三月,又謂之結夏。到了舊歷七月十五日圓滿,也謂之夏滿,或稱謂解夏。所以從前問出家為僧的年齡若干,便請問他夏臘多少。所以叢林禅堂,制立如此風規,恰是佛法的真實正途,俗話說:「久坐必有禅」,這也不是絕無道理的。到了兩宋以後,許多大儒,都向往禅堂規模和教育方法,抽梁換柱,便變成儒家理學家們的靜坐、講學、笃行、實踐等風氣了。禅堂的門口,簾幕深垂,一陣陣的飄出袅娜的爐香,當大家上座坐禅的時候,普通叫作收單,門口便掛上一面止靜的牌子。這時,外面經過的人,輕足輕步,誰也不敢高聲談論,恐怕有擾他們的清修。到了休息的時候,門口換掛一面放參的牌子,才可以比較隨便一點,普通又名為開靜。

  四、禅堂內外的教育方法

  叢林既以禅堂為教育的中心,那就天天必有常課了。誠然,他們的常課,便是真參實證,老實修行本份下事,卻不是天天在講學說法的。因為在禅宗門下,認為講習經論,那是屬於義學法師們的事,他們重在老實修行。遇到晚上放參的時候,住持和尚莅臨禅堂,說些用功參禅的法門,或者有人遇到疑難,請求開示,便隨時說法指導,這樣就叫做小參。後世風規日下,有時住持和尚偷懶,便請堂主升座說法,這也叫作小參。倘有正式說法,在禅堂以外,另外還有一座說法堂,簡稱法堂,依照一定的儀式,禮請住持和尚升座說法。這時大都是鳴鐘擊鼓,依照一定的隆重儀式,通知全寺的僧眾,臨場聽法的。儀式的莊重,和大眾的肅然起敬,恰恰形成一種絕對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氛。可是禅宗住持和尚說的法,卻不如講經法師們,一定要依照佛經術語的法則來講,也不是只作宗教式的布道。他是隨時隨地,把握機會教育的方針,因事設教,並無定法的。弟子和書記們,老實記載他的說法講話,便成為後世的語錄一類的書了。如果有時講解經論,又須另在講堂中舉行。對於專門講解經論的法師,便稱為座主。叢林的修行教育,固然以禅堂為中心,但作為導師的住持和尚,對於全體笃志修行的僧眾們,卻要隨時隨地注意他們修持的過程和進度,偶或在某一件事物,某一表示之下,可以啟發他智慧的時候,便須把握時機,施予機會教育。這種風趣而輕松地教育法,在高明的禅師們用來,有時會收到很大的效果,可能對於某一個人,便由此幡然證悟的。既或不能達到目的,有時也變成很幽默的韻事了。後世把這種事實記載起來,便叫作公案。理學家們便取其風格,變稱學案。那些奇言妙語,見之於後世的語錄記載裡的,便叫做機鋒和轉語。由此可見作一位住持叢林的大和尚,他所負的教育責任,是何等的重要,佛經所謂荷擔如來正法,正是大和尚們的責任所在。所謂荷擔,也就是說繼往開來,住持正法眼藏,以繼續慧命的事。唐、宋之間,有些得道高僧,自忖福德與智慧、才能和教導,不足以化眾的,便往往謙抑自牧,避就其位了。

  五、禅堂的演變

  元明以後,所謂禅寺的叢林,漸漸已走了樣,同時其它各宗各派,也都照禅宗叢林的規矩興起叢林來了。在其它宗派的叢林中,禅堂也有變成念佛堂、或觀堂等,所謂真實的禅堂和禅師們,已如鳳毛麟角,間或一見而已,令人遙想高風,實在有不勝仰止之歎。民國以來,研究佛學的風氣,應運而興,所以禅門叢林,也多有佛學院的成立。禅宗一變再變,已經變成了禅學,或是振衰革弊,或是重創新規,唯有翹首伫候於將來的賢哲了。

  (四)叢林清規的遺范

  清規就是百丈禅師所創立,作後世叢林清淨儀軌的守則。後代的禅師們,雖亦有另作規則的,但都宗奉百丈清規為主。明太祖朱元璋作的祖訓,清帝康熙作的聖喻廣訓,他們原始體裁的淵源,便是由於禅門清規和禅林寶訓所啟發。百丈清規原件,早已失傳,現在僅有的清規,只有元代敕修的百丈清規,以及百丈清規證義、禅苑清規、入眾日用、入眾須知、幻住清規、叢林校定清規總要、叢林備用清規、日用清規、禅林兩序須知等書。日本另有大鑒清規、永平清規、瑩山清規等書。但都時屆千余年,已經不是百丈舊時原式。就是本文所記敘的,也只簡略雜合近代的叢林規矩,已經加入不少的時代氣氛了。茲且摘錄數則有關文字以作參考。

  一、百丈禅師傳

  宋高僧傳載:「釋懷海,閩人也。少離朽宅,長游頓門,禀自天然,不由激動。聞大寂始化南康,操心依附。虛往實歸,果成宗匠。後檀信請居新吳界,有山峻極可千尺許,號百丈嶼。海既居之,禅客無遠不至,堂室隘矣﹗且曰:吾行大乘法,豈宜以諸部阿笈摩教為隨行邪﹗或曰:瑜伽論、璎珞經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隨乎?海曰:吾於大小乘中、博約折中、設規務歸於善焉,乃創意不循律制、別立禅居。初自達磨傳法至六祖以來,得道眼者號長老,同西域道高臘長者呼須菩提也。然多居律寺中,唯別院異耳。又令不論高下盡入僧堂,堂中設長連床,施椸架,掛褡道具。臥必斜枕床唇,謂之帶刀睡,為其坐禅既久,略偃息而已。朝參夕聚,飲食隨宜,示節儉也。行普請法,示上下均力也。長老居方丈,同維摩之一室也。不立佛殿,唯樹法堂,表法超言象也。其諸制度,與毗尼師一倍相翻。天下禅宗如風偃草。禅門獨行由海之始也。以元和九年甲午歲,正月十七日歸寂。享 年九十五矣﹗生當元宗開元十六年,公歷七二八年。穆宗長慶元年,敕谥大智禅師。」

  二、百丈禅師入道因緣

  指月錄載:「洪州百丈山懷海禅師,福州長樂人,王氏子。兒時隨母入寺拜佛,指佛像問母曰:此為誰?母曰:佛也。師曰:形容與人無異,我後亦當作佛。早歲離塵,三學該練。參馬大師為侍者。檀越每送齋 飯來,師纔揭開盤蓋,馬大師便拈起一片胡餅示眾雲:是什麼?每每如此,經三年,一日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曰:是什麼?師曰:野鴨子。祖曰:什麼去也?師曰:飛過去也。祖遂把師鼻扭,負痛失聲。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於言下有省。卻歸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問曰:汝憶父母耶?師曰:無。曰:被人罵耶?師曰:無。曰:哭作什麼?師曰:我鼻孔被大師扭得痛不徹。同事曰:有甚因緣不契?師曰:汝問取和尚去。同事問大師曰:海侍者有何因緣不契,在寮中哭,希和尚為某甲說?大師曰:是伊會也,汝自問取他。同事歸寮曰:和尚道,汝會也,教我自問汝。師乃呵呵大笑。同事復曰:適來哭,如今為甚卻笑?師曰:適來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馬祖升座,眾纔集,師出卷卻席。祖便下座。師隨至方丈,祖曰:我適來未曾說話,汝為甚便卷卻席?師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頭痛。祖曰:汝昨日向甚處留心?師曰:鼻頭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師作禮而退。師再參,侍立次,祖目視繩床角拂子,師曰:即此用,離此用。祖曰:汝向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師?取拂子豎起,祖曰:離此用,即此用,師掛拂子於舊處。祖振威一喝,師直得三日耳聾。未幾,住大雄山,以所處嚴巒峻極,故號百丈。四方學者麇至。一日謂眾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

  三﹑宋學士楊億百丈清規序

  百丈大智禅師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列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故常爾介懷。乃曰:佛祖之道,欲誕布化元,冀來際不泯者,豈當與諸部阿笈摩教,為隨行耶﹗或曰:瑜伽論、璎珞經,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隨哉?師曰: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異大小乘,當博約折中,設於制范,務其宜也。於是創意,別立禅居。凡具道眼者,有可尊之德,號曰長老,如西域道高臘長呼阇黎等之謂也。即為教化主,處於方丈,同淨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不立余殿,先樹法堂者,表佛祖親囑受,當代為尊也。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入僧堂,依夏次安排。設長連床,施椸架,掛褡道具。臥必斜枕床唇:右脅吉祥睡者,以其坐禅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儀也。除入室請益,任學者勤怠,或上或下,不拘常准。其合院大眾,朝參夕聚,長者上堂,升座,主事徒眾,雁立側聆。賓主問酬,激揚宗要者,示依法而住也。齋粥隨宜,二時均遍者,務於節儉,表法食雙運也。行普請法,上下均力也。置十務寮捨,每用首領一人,管多人營事,令各司其局也。或有假號竊形,混於清眾,別致喧撓之事,即當維那檢舉,抽下本位掛褡,擯令出院者,責安清眾也。或彼有所犯,集眾公議行責,即以拄杖杖之,遣逐從偏門而出者,示恥辱也。詳此一條,制有四益:一、不污清眾,生恭信故。二、不毀僧形,循佛制故。三、不擾公門,省獄訟故。四、不洩於外,護宗綱故。大眾同居,聖凡孰辨。且如來應世,尚有六群之黨,況今像末,豈得全無。但見一僧有過,便雷例譏诮,殊不知輕眾壞法,其損甚大。今禅門若稍無妨害者,宜依百丈叢林規式,量事區分。且立法防奸,不為賢士。然寧可有格無犯,不可有犯無教。惟大智禅師,護法之益,其大矣哉﹗禅門獨行,自此老始。清規大要,遍示後學,令不忘本也。其諸軌度,集詳備也。億叨睿旨,刪定傳燈,成書圖進,因為序引。翰林學士開國侯楊億述。

  四、百丈大智禅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五、寶王三昧論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易生。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九、見利不求沽分,利沽分則癡心亦動。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敝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布德為棄屣,以疏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至若鴦崛摩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我佛悉與記囗,化令成佛。豈非彼逆,乃吾之順也。彼壞乃我之成也。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余略)

  五、叢林與宗法社會

  「法久弊深」,這是吾國傳統的一句名言。尊為方外清高的叢林,歷傳久遠,仍然跳不出這個法則。因為叢林的制度,是天下一家的制度,其中絕對不能存私。但既要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的結果,往往親親之情,會超過君師之義,所以便生出個人自我的私見。佛戒我執,教人要切實修到無我的境地。叢林戒為私,而且認為它是十方眾生所共有的,所以通稱為之十方叢林,因此僧眾在叢林裡,就不能隨便收徒弟。即使勉強收了徒弟,這種師徒的關系,只能算是個人的行為,不能算作全寺的關系。如果住持和尚收了徒弟,也不能隨便承受和尚的位置,後任的和尚,仍須要在十方高僧中,遴選接位。這樣一來,從道理和法理來說,一點都不錯,可是人畢竟還是人,站在人的感情行為上,慢慢的就有些行不通了。於是在十方叢林制度以外,漸漸的便有子孫叢林的建立,和庵堂小廟等的興起。所謂子孫叢林,便是師徒世代相承,等於普通人宗族的世代銜接是一樣的,只是不同於普通的血統關系罷了。弟子既可繼承師位,同時也接管了全寺的財產,而且這一寺的財產,只算屬於這一寺的,卻不是十方眾生所共有共享的了。其它如禮請班首執事,容納掛褡食住,形式上與十方叢林都是一樣,只是對寺內事物,加上一些私有權利的限制,不能完全公諸天下僧眾。在子孫叢林裡,假定一個和尚收了幾個徒弟,便以先進山門為大,排列徒弟的次序。徒弟輾轉再收徒孫,便由這原始的一支分作房分,等於普通宗族的叔伯兄弟的關系。由此歷久弊深,有些不肖之徒,也就是發生權位財產的爭執,甚之,行為等同俗人是一樣了。人類文明究竟是進步的呢?還是退化的呢?這是哲學上一個大問題,殊令人難下斷語。站在社會的觀點上看,任何宗教,也只能算是一個不同的社會,社會便是人為的,你能否認人不是一個普通的生物嗎?與其如此,對於一個社會形態的轉變,就沒有什麼詫異了。而且由於子孫叢林和庵堂小廟的建立,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深厚,傳統的宗法觀念和組織,依然深植在每一個社會之中。

  子孫叢林的最初建立,可能和百丈建立叢林制度,是先後同時的時代產品。因為禅宗是重師承門派的,所以門庭設立,也是順理成章的當然結果。尤其到了晚唐五代之間,五家宗派分立,各家的徒孫法子觀念,便已牢植人心了。所以臨濟、曹洞、沩仰、雲門、法眼,就各有它子孫次序的派演代字,代代留傳下來,直到現在,還在應用。有時,他們是把這留傳的代字次序用完了,再來從頭算起,如此輪轉無窮,卻不同宗法社會的族系,始終重於層層遞下的。明清以後,國內叢林,大多是臨濟宗的子孫,其余各宗,已經衰落到不絕如縷了。

  此外,演變愈久,便有子孫小廟的興起,這就等於一個僧眾的小家族,除了沒有男女夫婦的關系,絕對宗奉佛教以外,其余一切習慣,與俗人差別並不太多,也可以說,只是一個獨身者的修行集團而已。等而下之,東鄰日本的家庭寺廟制度的興起,行見東方佛教,快要完全變質,對於叢林制度的向往,只有引用孔子的一句話說:「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六、叢林與中國文化

  叢林的制度,顯然是中國文化的產品。如果認為佛教傳來中國,便受到中國文化的融化,產生了佛教革新派的禅宗,這事已略如前論,不必重說。嚴格的說來,佛教經過中國文化的交流,卻有兩件大事,足以影響佛法後來的命運,而且增強它慧命的光輝。第一、在佛學學理方面的整理,有天台、華嚴兩宗嚴整批判的佛學。天台宗以五時八教、賢首宗以五教十宗等,概括它的體系,這便是有名的分科判教。第二、在行為儀式方面,就是叢林制度的建立。它融合了傳統文化的精神,包括儒家以禮樂為主的制度,適合道家樂於自然的思想。而且早在千余年前,便實行了中國化的真正民主自由的規模。它的制度,顯然不相同於君主制度的宗教獨裁,只是建立一個學術自由,民主生活的師道尊嚴的模范。

  除了中國以外,接受南傳原始佛教文化的,如泰國、高棉、寮國、錫蘭和緬甸,傳續到了現在,雖然已非舊時面目,但多少總還存有一些原來方式。可是它所僅存的生命,不過是依賴政府與民間信仰的殘余,與叢林制度比較起來,有識之士,便不待言而可知了。和這相反的,就如北傳佛教在我國西藏,它以神秘色彩,襯托出宗教的姿態,千余年來,卻贏得一個政教合一的特權區域,雖略有類同西洋教會和教皇的威權,而無西洋教會一樣,具有國際和世界性的組織。講政治,沒有博大悠久思想作基礎;講宗教,仍被封固在文化落後的地區。如果深切了解釋迦牟尼的全部教義,對於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的兩種方式,便會知道不是他原來的初衷。只有中國的叢林制度,確能與他的本意不相違背。由此可見無論南傳北傳的佛教,都沒有像東來中土的偉大成就,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可以了解,凡是自己沒有悠久博大的文化之民族,縱然佛光普照,他的本身,仍然無力可以滋茂長大。所以說,當達摩大師在印度的時候,遙觀東土有大乘氣象,不辭艱苦,遠涉重洋,便放下衣缽,把佛法心印傳留在中國了。一個文化悠久的國家,歷史剩遺在山川名勝的背景,已經足以表示整個文化的光輝。何況它的精神,還是永遠常存宇宙,正在不斷的繼往開來呢﹗僅以叢林創建的制度來說, 它給全國的山光水色,已經增加了不少詩情畫意,表現出中國文化的風格,唐代詩人杜牧有詩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還只是描寫南北朝以來的江南佛教事跡﹐到了唐朝以後﹐因為叢林寺院的興盛﹐可以說﹕率土之濱﹐莫不有寺。名山之頂﹐何處無僧。所以後人便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詠了。加上以唐人氣度的雄渾,宋人氣度的寬廓,二者融會在寺院建築之中,我們在全國各地,到處都可見到美侖美奂,壯麗雄偉的塔廟,只要你翻開各省的省志,各州、府、縣的地方志,要查名勝古跡,僧道寺院,便已占去一半。緬懷先哲,追思兩三千年的留傳至今的事物,豈能不令人痛恨這些一知半解,妄自蔑視中國文化的人們﹗須知一個根深蒂固的文化,建設起來,是經過多少時間,和多少哲人的心血所完成。要想改變,以適應世界的趨勢而爭取生存,那也要學而有術,謀定而後動,豈是淺薄狂妄,輕舉妄動所能做得到的嗎?

  七、叢林與幫會社會

  叢林禅寺,雖然是僧眾集團專修的一個佛教社會,究竟它是具有宗教組織,和戒條的管理的。否則,在佛教慈悲平等的觀念下,如果發生人事情偽的糾紛,比之普通社會,恐怕還難處理。所以傳說中便有「寧帶一千個兵,不帶一百個僧」,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過去的住持和尚們,和其它被請任為叢林的班首執事們,他們的德行才智,姑且不論,就各人的身世經歷來說,大多都還有一番涉世的經驗,因此古人稱此中是「龍蛇混雜,凡聖同居」,確實是最難分辨的。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失意英雄,亡國志士,或是身世有難言之痛的,很多都在心灰意懶之余,托跡禅門,參求正果,自以紅魚青盤,了此殘生的,事實並不太少。當唐宋以來禅門興盛的時候,一個叢林中所容納的僧眾,往往多以千計,所以在嚴格執行清規戒律以外,勢必陰以兵法部勒弟子,也是極其可能的事。唐、宋、明開國之初,少林寺等僧人,幫助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輩平定天下,功成不居,退歸林下,這也是歷史的事實。例如田雯游少林寺記說:唐僧昙宗,住河南少林寺,精通武藝。武德四年,太宗時為秦王,奉命討王世充。昙宗等十三人,參加戰陣。以威猛善戰,克敵致勝。太宗奉昙宗為大將軍,其余不願為官者,各賜紫羅袈裟一襲。少林寺便將石刻御札嵌於壁間雲雲。

  又例如樵書二編卷九載,僧兵湖廣士兵論雲:「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蘇淞海濱,以兵民御之,敗而走者三十七陣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殲滅之。自後我師與倭戰多凱旋,凱旋自天員一陣始也。」「倭犯杭城,三司會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將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於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襲上海太倉。蔡公駐節於蘇,走金幣至杭,聘取僧兵。杭方戒嚴,莫肯與。鹿園(僧名)無以謝蔡公,使人請月空等十八人,原非御寇四十人之列。三司遂聽之。鹿園與月空曰:爾之見都院也,宜述僧兵眾寡不敵之形,徼其禮幣而善辭之,脫有不允,可薦少林僧天員為將。見講楞嚴經於天池山中,乃將材也。月空見蔡公,辭不獲,遂薦天員。天員就聘出山,乃五月十日也。蔡公館之於瑞光寺,與月空同處。月空領杭僧兵十八名,天員領蘇僧四十八人,協力征剿。又選蛇山兵十人,與月空合為一枝。六月初十日遣哨兵六團,有賊百余人。奮力追擊,賊懼而逸。復屢戰辄勝,凡翁家港所逃,及老營之賊,悉剿滅無遺。計僧所傷亡者四人耳。」尤其是朱元璋微時,曾在皇覺寺為僧,當然他了解叢林的制度,所以他的初期官制,還有如叢林班首稱呼的存在,例如都察院等的稱謂,便是叢林的情調。因為明代的官制,是因襲元代的舊制,再參酌唐宋的制度,加以改變而來。元代的官制,受喇嘛教和劉秉忠的影響,許多地方,都帶有僧團的意味,雖然有耶律楚材之才之美,仍然難以出其窠臼。

  當南宋金元之間,道士丘處機師徒等,便仿照禅宗叢林制度,創立全真道的保存民族文化。到了滿清入關以後,前明的亡國大夫,與一般有智識的人士,獨抱亡國之痛,凡義不降清,或者想圖謀恢復的,他們有鑒於士大夫的容易變節,便暗中聯絡江湖豪俠等輩,漸漸就形成為民間幫會的組織,相傳如顧亭林、李二曲、黃梨州、傅青主等人,就是在幕後倡導其事的中堅份子。當然此中參加的,一定有許多逃名避禍的明朝遺老,自藉和尚道士的身分活動的。所以這種幫會社會的組織,除以傳統文化的忠孝仁義為骨干,志在反清復明,其它規矩儀式,都是仿照叢林制度的形式。例如清初的哥老會(洪幫),以及以後分化為青幫、紅幫等等,他的外表只是一種社會活動,內在的目的,還是企圖為民族國家,恢復大業。其它如在北方一帶,以三教合參的理門,以後稱為理教,它的組織也是參照叢林制度的。等而下之,如明清兩代的各種道派,以及大刀會、紅槍會以及各種似道非道的道術門派,或多或少,總是因襲叢林的規矩來組織的,由此可見叢林制度,它在中國各階層的社會裡,確是有它歷史上的特殊影響。

  八、結論

  中國傳統文化,素來是以儒家為主流。儒家高懸大同天下的目的,是以禮樂為主道政治的中心。由於禮樂的至治,就可以實現禮運大同篇的天下為公的目的。但是經過數千年的傳習,一直到了唐代,才只有在佛教禅宗的叢林制度裡,實現了一個天下為公的社會。它在形式上,固然是一種佛教僧眾的集團,然在精神上,它是融合禮樂的真義,和佛教戒律的典型。「禮失而求諸野」,如果講到一個真善美的社會風規,恐怕只有求之於叢林制度了。但是也還不能做為治國平天下的規模,因為國事天下事,與叢林社會相比,其艱難復雜,又何止百千萬倍。人是一個有情感和理性的生物,無論性和情,只要偏重在那一方面,就不能兩得其平,結果都不會安定人生的。叢林制度它能普及流傳,不外四個原因:

  第一、因為出家了的僧眾,已經發自內心的,抑棄了世事人欲的情感牽擾,雖然住在叢林裡,過的是集團生活,又是絕對自由追求自我理想的境界。第二、宗教的信仰,和發自因果分明的觀念,已經不需要外加的法律管制。第三、各人由內心的自淨其意﹐發為規矩﹐便是最高自治的原理。第四﹑維持生命生活的經濟制度﹐早已作到福利的要求,所以他們只要管自己的身心修養,其余的一切就都可以放下了。因此他們可以做到,像儒家禮樂最高目的,和墨家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要求。如果是普通人的社會呢?男女飲食和物欲的權利,只有日益向外擴充和發展。人事和世事的推排,相互間便有爭執。許多在學理和教育上決定是正確的道理,一到人情和人欲的要求上,便完全不是那樣一回事了。即如完美的叢林制度,他在教導以外,再沒有刑責可行,假使沒有最高道德作為依持,要想求其安然垂范達千余年之久,絕對是不可能的事。南宋時代,杭州徑山、大慧宗杲禅師,與溫州龍翔竹庵大珪禅師,恐怕後來叢林衰落,便合力記述歷來叢林住持的嘉言善行,留作後世的准繩,作了一部禅林寶訓的書。其中高風亮節,以及敦品勵行的典型,足以與宋儒學案,比美千秋。如果去掉它僧服的外層,做為為人處世的修養范本來看,一定別有無窮受用,可以啟發無限天機。

  百丈禅師創建叢林以來,他的初衷本意,只是為了便利出家僧眾,不為生活所障礙,能夠無牽無掛,好好的老實修行,安心求道。他並不想建立一個什麼社會,而且更沒有宗教組織的野心存在,所謂「君子愛人以德」則有之,如果認為他是予志自雄,絕對無此用心。尤其是他沒有用世之心,所以他的一切措施,自然而然的,便合於儒佛兩家慈悲仁義的宗旨了。如果他有世務上的希求,那便會如佛經所說:「因地不真,果遭纡曲」,豈能成為千古宗師。在他當時,一般人之所以責罵他是破戒比丘,只因大家抵死執著印度原始佛教的戒律,認為出家為僧,便不應該耕種謀生的。站在我們千秋後世的立場來看,如果他當時不毅然改制,還讓僧眾們保持印度原來的乞食制度,佛教豈能保存其規模,傳流到達現在嗎?禅宗最重人們確有見地,佛教稱佛為大雄。時移世變,時代的潮流,由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已經進到工商業科學化的今天,追懷先哲,真有不知我與誰歸之歎了。(本文中關於現代叢林的規矩部份,曾由靈源和尚及魯寬緣居士提供參考,並此致謝。)

  沙彌律儀要略

  淨空法師

  (第一集)

  1994/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2-01

  我們研究的方法,只講經文;注解的部分,自己去看,看到有問題就提出來,沒有問題我們就接著講下面的經文。經文是頂格,注解是低一格,很清楚,很醒目。為了方便起見,大家都用數字把經文標示出來,以後我們提到第幾段,大家一翻就都能夠翻到。我們從第一段看起,第一段在第二面。我們這個本子沒有印頁數,頁數在旁邊,就是第一頁後半段倒數第三行。

  【一、梵語沙彌。此雲息慈。謂息惡行慈。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也。亦雲勤策。亦雲求寂。】

  這是第一段,在上面標一個“一”,就是第一段。“沙彌”是梵文音譯,“梵語沙彌”,這是古印度話叫沙彌,翻成中國的意思有三個。這也是古時候翻經有一個例子,叫含多義不翻。這個名詞裡面有很多意思,不是一個意思,在中國這個中文詞匯裡面,找不到適當的字來翻,就用音譯,然後再加以注解,是這麼一個翻法。最普遍的意思是“息慈”,“息慈”怎麼個講法?底下注得很清楚,“謂息惡行慈”。惡是指世染,世間染污我們的心地,染污我們的思想見解,是指的這些,這些污染要把它斷除掉。這個意思跟《無量壽經》裡面,佛教給我們“灑心易行”完全相同,要把心裡面的污染洗得干干淨淨,要把我們一切錯誤的行為都改正過來,這叫易行。這一句話是說的原則原理,它的含義很深,它的境界很廣。特別記住,世間法染污了我們的心性,出世間法也染污了我們的心性,所以大乘佛法教給我們要超越世出世間法,不但世間法我們要遠離,出世間法也要遠離,這樣才能夠真正成就。

  佛教裡面,我們最常看見的是蓮花,用蓮花表法。我們看到塑造佛菩薩形相,站著的是站在蓮花上,坐著的是坐在蓮花裡。蓮花代表什麼?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就是表“息惡”的意思。水底下的泥沙代表六凡,就是六道;泥沙上面的清水代表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六凡四聖就是十法界。蓮花開在水的上面,這個意思就是說六凡四聖統統不染,所以學佛不能被佛法污染。

  什麼叫污染?分別、執著、妄想就污染了。所以現代學佛的人(不只是現在,古時候也不例外),世間法不染了,把它放下了,佛法放不下,在佛法裡面起分別執著,就又被佛法染了。世間法不貪了,貪心放下了,貪圖佛法。你們諸位想一想,世尊是教我們把貪心除掉,不是教我們換一個貪心的對象。你貪心還在,世間法不貪了,貪佛法,你說糟糕不糟糕!所以我們看到佛菩薩形相,看到蓮花,就要想到世出世間統統不染,這個才叫做一真法界,才叫真正清淨。

  這幾天我們正在講《阿彌陀經疏鈔》,在現在講的這一段裡面,蓮池大師也把這個意思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這就講到賢首的五教,天台的四教。在五教裡面講到圓教、頓教,這是真正的世出世間法都放下,這個息惡就統統都放下。天台四教的別教菩薩,在賢首五教裡面講終教,終教的“一心不亂”,雖然說放下了,但是這個能所還存在;換句話說,心還不是真正的清淨。別教地上菩薩,初地以上才是我們禅宗所講的“明心見性”,但是他還沒有到圓滿。講到究竟圓滿,包括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也要放下,這個息就息得干干淨淨,息惡才干淨。可見得沙彌裡面的意思,決定不是限於初發心,息惡講到究竟是包括等覺菩薩,那才真正到清淨無染了。

  此地講的世染,怕大家發生誤會,說是世間法。什麼叫世間法?什麼叫出世間法?如果我們辨別不清楚,那就會誤了大事!我也常說,中國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裡面都沒有的,中國文字充滿了智慧的符號。你仔細看看“世間”這個字。“世”是指時間。世是三個十,三十年是一世,三十年代表過去、現在、未來;“間”是界限。世間跟世界是一樣的意思,就是界限。這兩個字的意思,“世”就是執著,“間”就是分別;換句話說,我們還有分別執著,就是世間。你學佛法,學大乘佛法,學一乘佛法,統統是世間法。因為你還有分別執著,把一乘佛法也變成世間法,所以你才被污染了。假如我們對一切法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世間法也是佛法、也是出世間法,出世了。穿衣吃飯,幼稚園小朋友念的“小貓叫,小狗跳”,給你說都是出世間法。如何出世間?超越了分別執著。要懂得“息世染”這個意思。否則的話,你雖然不被世間法污染,你被佛法污染,佛法也是世間法。所以你要是不懂佛法,佛法也是毒藥,佛法也害人,這個意思一定要知道。

  所以佛在般若會上說得很清楚,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沒有說法。這個意思就是教你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不可以執著。你只能體會這個意思,意思明白了就好,意思也不能執著。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學佛的基本態度,第一個“離言說相”。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這些言說不要執著。佛滅度之後,弟子們把佛的教訓都記錄下來,這就成為現在的經典,把這些言語變成文字,言語不能執著,文字同樣不能執著。第二個“離名字相”,名字相是指佛經裡面許多的名詞術語。“沙彌”就是個名詞,“世間”也是個名詞,你體會到這些名字相裡面的意思,你不能執著它。第三個“離心緣相”,那就講得更深。換句話說,佛的一切法我們可不可以想一想、研究研究?不可以!研究研究就落到第六意識裡面去了,就污染了,你被佛法污染了。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佛門常講“依文解字,三世佛冤”,依照文字來研究解釋,三世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喊冤枉,你把佛的意思搞錯了。我也曾經說過,在開經偈裡面“願解如來真實義”,我說現在的人錯解了,是“曲解如來真實義”、“誤解如來真實義”。你看,如來不是喊冤枉嗎?這就是不幸被佛法污染了。難!佛法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用它,不能被它污染,那你的學就學得踏實,就學得真的上軌道了。

  學佛法不被佛法污染,一切佛法都要會歸到自性,這個要緊。換句話說,幫助我們達到清淨心,幫助我們開智慧,這個就是佛法。我們修學得不到清淨心,不能開智慧,我們這個佛法就學偏差、就有錯誤了。所以“息世染”這個意思很深,范圍很廣,一定要搞清楚。否則的話,你就是受了沙彌戒,把沙彌律儀背得滾瓜爛熟,也是沒有用的。你被沙彌律儀污染了,那多可惜!這個要知道。

  “行慈”,慈是慈憫眾生。眾生在六道裡面輪回,實在是非常可憐。六道裡面頭出頭沒,不知道事實真相的人多,太多太多了!只有佛菩薩、阿羅漢以上的人,他們看出這個真相,他看到了、見到了才知道苦,才曉得這樁事情之可怕。世間人懵懵懂懂,糊裡糊塗,不曉的這個事實真相。諸佛菩薩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憐憫一切眾生,要想方法幫助這些眾生覺悟,幫助這些眾生認識真相,幫助他們能夠脫離苦海。這就是佛菩薩的事業,我們常講“如來家業”。如來家業,就是如來的事業,事業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就是脫離六道輪回,這個真的是大事。你說,世間哪一件事情比這個更大!

  所以,出家不簡單!古人常講“出家非將相之所能為”。將是什麼?三軍統帥;相是什麼?宰相。因為過去是帝制的時代,不可以講皇帝,一般人富貴到了頂點的時候,文官是作宰相,武官是作統帥。出家這個事業,他們做不到!出家人的事業是要追隨佛陀,要救度一切苦難眾生,這是不能比的。所以,出家人是天人師!

  我們現在出家,做到了沒有?像不像?做不到,甚至於我們的行持還為非作歹,不如在家人,出家人這個下場就不如在家人。諸位冷靜去觀察一下,為什麼出家人走的樣子都不好,往往比不上在家人?台灣這些年來,在家人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的,我所曉得的就有十幾個,我不知道聽說的那就更多了。為什麼?在家學佛只求往生,他沒有擔起這個如來家業。而出家人要擔負如來家業,要盡心盡力喚醒在家人,喚醒這些迷惑顛倒的人,我們有這個使命,有這個責任。在家人當中,有身不出家心出家的,也擔當起如來家業的,像台灣的李濟華老居士,往生的瑞相非常好,他是“蓮友念佛團”的創辦人,第一任的團長;像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們跟出家人身份沒有兩樣,完全承擔起如來家業。

  今天我們館長也是這個身份,也是擔當了如來家業。沒剃頭,但是在我們眼中把她看作和尚。她的身體常常有毛病,我跟她講:你那一身毛病我可以治,只要你肯聽話,保險一身毛病統統治好。什麼方法?頭剃光了,什麼毛病都沒有了。她的頭也就不會痛了,頭痛就是因為頭發沒有剃掉。所以,我們這個小道場確確實實是肩負如來的使命。

  特別是在末法時期,諸佛如來都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我們修學的是這個法門,弘揚傳播的也是這個法門,我們要盡心盡力把這個法門在這一個時代發揚光大。我們認真去做,努力去做。我們曉得這個時代會有很大的災難,雖然我們弘揚這個法門的人數不多,如果每一個人確確實實能盡心盡力自行化他,縱然不能把這個災難化除,也能把這個災難減低。所以要認真的修學,認真的去弘揚。不要做形式,不要做好看,那是沒有用處的;一切要講求實際,那就對了。這個是“慈濟眾生”。

  另外還有兩個意思,一個叫“勤策”,一個叫“求寂”,這兩個意思都是屬於自利。“息慈”是自利利他,息惡是自利,慈濟是利他,所以這個意思很圓滿,這個解釋用得比較廣。“勤”是精進,“策”是警策自己勉勵自己的意思。“求寂”,寂就是清淨心。所以,學佛的人不求別的,只求心地清淨,不受污染;不污染就清淨,污染就不清淨了。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不要被佛法污染了。世間法要放下,佛法我們也要學習放下,也不執著。《金剛經》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是指世間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跟世間法都要放得下。

  我們今天不是聖人,也不是根性很利的人,業習煩惱非常深重。我們在佛法裡面,只取淨宗,只去執著淨宗。因為完全不執著,我們現在做不到,沒法子!只執著淨宗,其他一切大乘經典我們統統放下,這樣就好,這是我們現前這個程度、環境可以做得到的。堅決只持淨宗三經一論或者是五經一論,在這上面下功夫,要下鈍功夫,我們平常講要下死功夫,死心塌地去修學。

  注解裡面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我們看第二段。

  問:所謂發慈悲心,是不是等我們對所有的人心地都調整平等了以後才能發慈悲心?

  答:發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現在就要做。如果等自己心地平等之後再做,那就變成小乘了。現在就要做,就要幫助人,盡心盡力去幫助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的時候不要著相,不要求人家報答。我們布施人家的恩惠,不求報答,我們的心就清淨;也不要去記掛“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幫助了多少眾生”,你的心就被污染不清淨了。所以佛教給我們“三輪體空”,要做,盡量做,做過就忘掉了,不要去執著,這樣子心會清淨。

  第二段在第三面,我們看頂格:

  【二、律儀者。十戒律。諸威儀也。】

  這是講到沙彌的戒律了。沙彌戒一共有十條,這十條在佛法裡面,特別對出家人來講這叫根本大戒,必須要遵守的。大家一定要曉得,初學的人要受根本戒,老修的人也要受,阿羅漢、辟支佛要遵守,菩薩到等覺菩薩還是要遵守。不可以說他當了比丘,做了菩薩,這個沙彌律儀可以不要受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好像蓋房子一樣,蓋房子先打地基,然後蓋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蓋到第三層,下面兩層可以不要了,行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根本戒是從初發心到成佛都要堅固的受持,這個要知道。換句話說,菩薩戒可以不要。我蓋房子,第三層可以不要,下面還有兩層,我還可以住;比丘戒可以不要,我底下還有一層可以住,你要懂得這個道理!當了比丘,不要沙彌了,就好像我住二樓,底下一層不要,你馬上就完了,就垮掉了。明白這個事實,你才曉得沙彌律儀的重要性。

  說實在話,我們能夠把這十條做好,比丘戒、菩薩戒擱在一邊,可以不必要。不要去當假比丘、假菩薩,有名無實,那是自欺欺人。我們重實質,不搞形象。持戒念佛,就能達到上上品往生,你真做到了!受了菩薩戒,未必能往生,為什麼?假菩薩,不是真菩薩。這個要知道,要明了,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認真老實去修行。

  沙彌有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威儀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生活規范。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遵守哪些規矩?哪些原則?這個二十四門就是規矩,就是原則。但是這些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的時候所定的,現在時間已經隔了三千年,我們現在在台灣地區,那時是古印度。所以我們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了,一切想法、看法跟從前人都不相同,我們如何了解律儀的精神,明白它的道理,然後把它應用在現代人日常生活當中,這就對了。好像法律一樣,連憲法都不例外,每隔幾年要修訂一次,為什麼?時代不一樣了。有些定的條文,在那個時候適用,現在不適用了,必須要加以修訂。

  根本戒是超越時空,不能變的。根本戒只有四條:不殺生、不YIN欲(對出家人講)、不偷盜、不妄語,這四條叫根本戒,超越時空,無論在哪個地區,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不能變。其他的可以因時間、地區、生活習慣不同,遵守它的精神原則,在條文上可以做修改,這個在中國稱之為“清規”。像唐朝時候,馬祖道一和尚提倡建叢林,這是提倡大家共修;百丈大師立清規,這個清規就是戒律的本土化,戒律的現代化,使戒律的精神、原則不變,應用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這是大規模的為中國人制定了一套新的戒律,我們大家都能遵守了。百丈到現代差不多也有一千四百年,我們現在的情形跟一千四百年前又不相同了,所以我們每一個道場、每一個寺廟都有“常住公約”,都有個規矩。這個都是屬於戒律的現代化、本土化,適合於我們這一個道場大眾在一塊共修的規矩,立一個規矩。

  就台北市而言,每一個寺廟規矩不盡相同,每一個寺廟的“常住公約”也不盡相同,適合我們自己修學的環境,這個都是屬於律儀,所以一定要懂得。不懂得這個事實,這個律儀我們就行不通了。所以我們讀它、研究它要了解它精神之所在,要明白它的原理原則。

  【上篇戒律門】

  沙彌律儀分兩個部分,上篇是講戒律,下篇是講威儀。底下先講戒律門。戒律是根本,因戒得定;威儀是幫助是輔助戒律的,就是日常生活規范。

  我們要認識清楚“戒”跟“律”這兩個字,在這一面倒數第四行,“戒是禁戒,律即法律”。“戒”指的是禁戒,就是禁止,佛教給我們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你應當做。所以戒律裡面又分為兩大類:一類叫止持,一類叫作持。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要去做,不做就犯戒了。佛不准我們做的,我們就不能去做,這叫持戒。不准你做,你去做了,犯戒了;教你做的,你不做也犯戒了。所以戒律有這兩種,一個是禁止的,一個是教你去做的。“律”是你犯了戒之後,等於是來審判你這個罪輕重,那就是法律,用律法來斷定你所犯的輕重,這個叫律。

  底下這一句講“防非止惡曰戒;處斷輕重,開遮持犯曰律”。什麼叫戒?防非止惡。什麼叫律?處斷輕重,開遮持犯,這是律。你只要把這兩句記熟就可以了。

  此地要說明一下“開遮持犯”。每一條戒律都是活的,持戒的方式不一樣、不相同,這個要知道。這是佛對於一切眾生根性不同,開遮持犯的范圍、淺深、廣狹都不一樣。正如同我們教學生,我們對於小學生管的就很嚴,為什麼?因為他不懂事,不嚴格的管教,他就會出事情,就會受到傷害。對中學生,他的知見漸漸開了,所以在管理規矩上稍稍開放一點。到大學生,他有能力辨別是非了,懂得利害了,對於管教的范圍就更為開放了。

  佛的戒律也是這個道理,對於初學的這些凡夫,管得很嚴很緊。在我們佛法裡面,像小乘教就管得很嚴格,非常保守;對於大乘人來講,就比較開放。為什麼?大乘人有智慧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善惡你自己有能力辨別,那就開放很多。等到你明心見性,見思、塵沙都斷掉了,無明也破了幾品,那就入了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到那個時候這個戒律、持戒真正到清淨圓滿。

  清淨圓滿還持不持戒?還持戒,那就是我們常講的“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他入那個境界,自自然然不犯過失,沒有過失。事相上,菩薩還要這樣認真執持,這是做榜樣給初學的人看,就是前面講的行持。他已經到了事事無礙,為什麼還要這樣子持戒?做給初學的人看,讓初學的人看到菩薩都持戒,那我們不持戒不行!否則的話,菩薩都不持戒,我們持戒干什麼?給初學的人起了反作用、反效果,那就不是慈悲了。所以佛菩薩也持戒,持得很嚴,這是做給初學人看,要懂得他們確實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們那樣做,那是行持。惡,人家已經斷盡了,已經沒有惡了,他那是屬於行持。

  “開”是開緣,緣就是講條件,在某種條件之下可以開戒,開戒不是破戒。如果沒有這些條件,佛教你禁止的,你開了,那叫破戒。如果在某一種條件之下是合情合理的,你這個戒破了,那不叫破戒,那叫開戒。開戒沒有罪,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佛在《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上舉了一個例子,《法苑珠林》、《諸經要集》中也有引述。當時有一個國王,國王的脾氣很大,好像為了廚師做的菜不好,他吃了不中意,他要把這個廚師殺掉。夫人那天正好是持八關齋戒,看到這個情形,為了救那個廚師,那天特別化妝得很漂亮,勸國王去唱歌跳舞,就希望國王把這個念頭轉移,把這個事情忘掉,所以那天她的八關齋戒全都破掉。那是不是破戒?她是為了救那一個廚師,為了救一個人,她那樣做屬於開戒,不但戒全破掉沒有罪,還有大功德。那一段文說得很詳細,我記不太清楚,可能這些注解裡面都有,講八關齋戒這一樁事情。所以要懂得什麼叫開緣。如果沒有開緣,自己想要找一個機會,那就錯了,那就是破戒,那就不是開戒了。所以,這個開遮自己要有智慧去判斷。

  昨天晚上,一個老朋友請我吃晚飯,我不知道他過生日,冒冒然然去了。不過也不錯,我昨天帶了幾本《無量壽經》送給他,祝他無量壽,也很好!他在抗戰期間遇到一樁事情,他們一共三個人在南京從事地下工作,被日本憲兵發現了。日本憲兵就追他們,他們逃到南京中華門外的寺廟,那個寺廟正好在做法會,他們三個人跑進去求老和尚。這個老和尚很有智慧,馬上叫他們剃頭,穿上海青,跟大家一塊念佛。所以日本憲兵隊追來之後,怎麼找也找不到這三個人,他們三個人就這樣保全了性命。

  勝利之後,想想老和尚的救命之恩,他們就到南京辦了一桌非常豐盛的酒席請老和尚,表示一點謝意。老和尚也來了。來了之後,他們這才一想和尚是吃素的,這些都是雞鴨魚肉搞了一大堆,都是葷菜,真的是好菜好酒。沒想到這個老和尚真是了不起,老和尚居然坐下來,什麼也不問,就跟他們舉起酒杯歡歡喜喜的在一塊吃,使他們衷心佩服,很受感動。這叫開緣,這叫開戒,不叫破戒。老和尚沒有心沒有意,但是他曉得他們是誠心感激,並不是有意去捉弄出家人,因此滿他們的願,讓他們心生歡喜,這是一個開緣,這個一定要懂得。

  有許多在家的同修,自己學了佛,發心吃素,可是家裡人不學佛。受了菩薩戒,可不可以煮肉類這些東西給他的父母吃?所謂切肉這都犯戒了,這是沒錯。你供養父母,父母還沒有相信的時候,這是開緣,這不是破戒,你要從這些地方去感化你的家人。你要感化他,首先要家人對佛法有好感,對佛法生歡喜心,你才能感動他。你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告訴他“你吃眾生肉,將來你要償命的”。你愈說你的家人愈煩惱,愈說脾氣愈大,不但不能教化他、感化他,反而造許許多多的口業,這就大錯了,這個就沒有智慧。你一切都能順從,他們會感覺佛教好,佛教真好!隔一段時期慢慢去感化他,要用智慧。時間的長短,就看你的善巧方便,也看你家人的善根、福德。所以要有耐心,要有方便,這樣做才對,自自然然他們會回頭,會向善。萬萬不可以我學佛了,就跟家人敵對,那就錯了,完全錯了。

  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所以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要有耐心去感化你的家人,決定不能夠對立。在他沒有了解沒有明白之前,他要什麼統統可以隨順。在隨順裡面,我們有耐心、有智慧、有方法慢慢把他轉變過來,這就對了。這才叫真正的孝養!

  遮是禁止,決定不能夠違犯。所以懂得開遮才會持戒。應當開的時候不開,也叫犯戒;應當遮的時候不遮,也叫犯戒。可見得“持戒”這兩個字,談何容易!死在戒條裡面,不是持戒,戒律條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你要不懂這個戒律,不懂佛為什麼列這條戒,用意何在,道理何在,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樣去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順境、有逆境,這個境界差別太多了,在這種非常繁瑣復雜的環境裡面,怎樣用這條戒?那就是開遮了。開遮是你都能搞清楚,能夠活活潑潑的應用,應用的非常圓滿,自利利他,那才叫持戒。所以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死在戒律裡面,那叫持戒。你恰恰弄相反,搞錯了。

  我剛才舉的例子,老和尚隨著大家也吃肉也喝酒,他們都受到很大的感動,對佛法生起真正的恭敬心,曉得這個出家人的偉大,出家人了不起,他們十幾個人都被度了。如果這個老和尚是一般人講的持戒觀念,這是酒,這怎麼可以!掉頭而去。是,沒錯,自己好像很持戒,可是使一般人對佛教產生惡劣的印象,拒絕排斥的印象,那就錯了!所以,“開遮持犯”非常的重要,不懂就談不上持戒,這是一定要曉得的。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問:請問是不是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

  答:對,“開遮持犯”,現在你了解、重視它,然後每一條戒裡面都會講到。先要把觀念建立起來,曉得持戒絕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持戒,那個持戒持的結果會把佛教在這個世間消滅掉了。

  問:沒有受戒沒有問題,一受戒回來問題一大堆,請問應該怎麼辦?

  答:對,所以《沙彌律儀要略》要認真去研究,一定要明了。你這一部東西明了了,人家來問你這些問題,你都能夠解答,而且曉得在什麼場合當中,自己應該怎麼個做法。

  沙彌律儀要略(第二集)

  1994/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2-02

  第六頁第四段:

  【四、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次則登壇受具。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學。便擬躐等。罔意高遠。亦可慨矣。】

  我們修學,無論是經、律、論或者是祖師的語錄,會學的人知道在這裡面撷取重要的開示,就像弘一大師摘錄《晚晴集》一樣,將經論語錄裡面針對自己毛病習氣的教訓抄錄下來。每一個人抄的也許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習氣不相同,哪一個習氣最重,這一句話是針對我這個毛病來說的,我就抄錄下來,自己常常看看,常常用它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叫真正修行。戒律裡面對治習氣的開導最多,所以我們讀這個經跟注解要知道節錄,自己節錄抄在一個小冊子上,那叫真正修行。

  這一段裡面是說初出家。“剃落”,就是剃發、落發的意思。一出家“先受十戒”,這個就是前面所講的佛門裡面入新生的教育,學做出家的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十戒,還有後面二十四門威儀。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要遵守的規矩,就是生活規范(規矩、模范)。有了這個修學基礎,然後才能夠受具足戒,成為比丘。

  前面跟我們講過沙彌戒修學的期間是五年,現在的受戒(三壇大戒),一次就受掉了。在從前不是這樣的,從前這個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是隔很長的時間,不是一次受的;受了做不到,那不等於就是教你造罪業嗎?所以沙彌戒學了五年,學了很像樣,很有個規矩,五年之後才可以去受具足戒,就是比丘、比丘尼戒。應當再隔三年,這才求受菩薩戒。比丘戒做得很好,再把心量擴大,行菩薩道,這是正確的。就好像我們讀書一樣,沙彌是小學,比丘是中學,菩薩是大學,它是三個階層,一定是有相當的距離,不可能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一次一起念,沒這個道理!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

  “次”是第二個階段,這才“登壇受具”,“具”就是具足戒。這一句是告訴我們,行門是有次第的。

  “今名為沙彌”,就是講我們目前現在剛剛剃度出家,這是沙彌。

  “本所受戒”,“本”是本分,“受”是必須受持這一本經上所講的戒法,就是十戒二十四門威儀。

  很可惜,“愚者茫乎不知”。有許多人戒受了,三壇大戒都受了,戒是什麼不知道。形式上受了,實際的內容完全不了解,所以這是有名無實。“狂者忽而不學”,“狂者”是一般狂慧,狂慧是指什麼?這個小小戒不重要,縱然知道一些,他也不肯去照做。“便擬躐等”,一個是愚,一個是狂,狂妄!沒有認真去修學,這就躐等了。躐等就是他去受比丘戒、受菩薩戒了。第一個階層的修學沒有修好,就要去學第二個階層、第三個階層。第二個階層是比丘戒,第三個階層是菩薩戒,他就要統統去受了,這就是躐等。“罔意高遠”,這個就是俗話講的好高骛遠,不切實際。所以,經上講“亦可慨矣”,“慨”是慨歎、感慨。真正明白的人,看到這個現象,非常的感慨。

  因為這個本子沒有另編頁碼的次第,還是用原本,原本一面是二十行,前面十行,後面十行。我們就用二十行做單位來說,比如第十一行,就是第二面了,我們用這個方法,大家容易找。

  注解裡有兩句很重要,我在此地提醒大家注意。請看第六頁第二十行,就是最後一行,從第三個字看起。“學記雲,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這是《禮記·學記》裡面的一句話,跟前面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幼者”就是初學,初學要守規矩,沒有意見,老師怎麼教,我們就怎麼學,一定要循規蹈矩按照順序來做,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我過去跟李老師學,在跟他之前,我跟章嘉大師學過三年,李老師都不承認,全部都要作廢,重頭學起。原因是什麼?你過去學過的,你有一個標准,我們俗話常講“先入為主”,他有個成見在,聽到老師講的跟章嘉大師講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們就會起疑惑,就要發問。所以老師說:你前面所學的我不承認。換句話說,只有聽老師說的,沒有懷疑的地方,從前學的不承認,全部作廢,老老實實乖乖的聽話就好,這樣才能成就。

  目前有困難,因為現在是自由、民主、開放,沒有人能夠限制任何一個人,所以就學得很多、學得很雜。聽到老師講的,他總有個比較,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以,初學學什麼?不是學教。教是可以討論的,佛法是主張研究討論,希望你發生問題提出來研究。可是初學不是在學教,不是在學解,初學是學定、是學清淨心。換句話說,心裡面有疑問、有分別、有成見,你的“定”決定得不到,所以目的是在此地。我們佛法初學一下手就是“定”,戒是手段,因戒得定,目標是得定;得定之後,就會開悟。從前儒家教學也是如此,它的方法也是修定,所以儒家的小學教學的宗旨就是得定。

  現在我們很少聽說了。過去我在念小學、念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老師常常在一起聊天,我們還聽到老師講某一個學生有悟性,還聽到這個說法,現在好像聽不到了。悟性就是跟心地清淨的人講,他能夠有體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開悟,有小悟、有大悟,這才有真正的效果。心愈清淨,悟性就愈高。沙彌戒律是佛法的小學,修學的宗旨在“定”,是幫助你修清淨心。心地清淨到一定的程度,佛法叫他做“法器”,也就是說他有資格接受佛法了。由此可知,沙彌這五年完全做預備功夫,這是佛法修學的基礎,佛法修學的准備,佛法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做這個基礎的教育。基礎奠定之後,你聽經會開悟、會領悟,你參禅會得定,你念佛會得一心。我們現在學教的不會開悟,參禅的不能得定,念佛的不能得一心,原因是什麼?就是躐等,基礎沒做好,你才曉得基礎的重要。

  我們要想將來有成就,自己有成就也能夠幫助別人,自行化他,那我們的基礎一定要非常踏實,這個要靠自己努力,自己覺悟,自己認真的去修學。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像從前有老師那麼嚴格的督促管教,整個社會進入到民主、自由、開放,所以對於基礎教育是愈來愈困難,完全要靠自己的善根。自己有善根,自己明白這回事情,自動自發,已經不能再靠老師的督導。老師看到你能夠自動自發,當然很歡喜,他會全心全力幫助你;不能自動自發,那也無可奈何。這個要知道。

  再看第七面第十行,最後一句,“佛藏經雲”,這是佛經上說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這是講修學的次第。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這是按照順序、按部就班的來修學,這是佛的弟子。聽佛的話,尊重老師的教誨,尊師重道,這是佛的弟子。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隋朝、唐朝的初期,小乘曾經興盛一個時期,時間很短、不長,以後小乘法在中國就沒落了。現在在中國,小乘的成實宗、俱捨宗已經變成歷史名詞,沒有看到小乘的道場了。在唐朝初期還有,以後就沒有了。可是小乘經典在大藏經裡面可以說相當的完整。因為現在南傳的小乘三藏,把它跟中國大藏經裡面小乘經比對一下(我沒有做過這個工作,有人做過,他們來告訴我),只比我們小乘經典大概多了五十幾部。換句話說,五十幾部那個分量就太少了。小乘經論的經很短,差不多有一、兩千部;一、兩千部的經典,只差了五十幾部。由此可知,小乘經典我們翻譯得相當圓滿。但是這些小乘經現在沒人讀了。我們學習小乘是基礎,當然用不著完全去讀這些小乘的經典。大乘分宗派,小乘也可以選讀。過去我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也選了十幾種小乘經典教導我們,那就行就夠了。像你們現在念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就是小乘經,小乘經裡面可以選一些來讀。

  小乘在中國沒落有它的因素存在,這個因素是從前人念中國的儒家道家、孔孟老莊這些書。孔孟、老莊裡面所說的,確實不亞於小乘;換句話說,被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取而代之。所以從儒、道入佛法,就不要從小乘學了,直接就入大乘,是這麼一個道理。

  從前寺院裡面的藏經樓(現在叫圖書館),那個經不僅僅是佛經,儒家的經,道家的經,統統都有。所以從前世間念書人到哪裡去念書?哪個地方藏有那麼多的圖書供他讀?寺院。我們讀《范仲淹傳》,讀《義田記》,講到范仲淹的歷史,范先生在年輕做秀才的時候,就是在寺院念書。寺廟裡面收藏有很完備的圖書,幾乎那個時候讀書人所需要的這些典籍,在寺廟裡面都可以找到,所以藏經樓是圖書館。出家人都念過儒書,儒家的東西都念過,道家的東西也都涉獵過,諸子百家他們都通達了。在寺廟裡面念書,不但可以很方便找到書籍,如果有疑難的問題,也可以請教法師,法師們世出世間法都通達,可以輔導他,可以幫助他。所以寺廟就是學校,跟現在不一樣、不相同,這就是為什麼小乘在中國會沒落的道理。

  可是到了現在,儒家書又不念了,道家我們也不念了,又瞧不起小乘,一學佛就入大乘,在大乘裡面混了一輩子,有什麼成就?要說成就,那真的就是清涼大師所講的“增長邪見”,這是清涼大師說的話。今天我們說得好聽一點,他的佛學常識很豐富,幫助他辭令,幫助他寫文章。除此之外,對德行、修持、清淨心、智慧,他完全沒有。所以往往我們看到學佛,無論出家在家,不通佛法的時候,人還很老實、很虔誠;懂得一點佛法的,貢高我慢,瞧不起人,這就錯了。不但學佛錯了,學儒也錯了。你看儒家說得很好,“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的學問從哪裡看?心平氣和,這個人有學問。寫得一手好文章,講得天花亂墜,心裡面貢高我慢、嫉妒、嗔恚,這個人有沒有學問?沒學問,那是皮毛!你要問世出世間法為什麼修學會學成這個樣子?基礎失掉了,沒有能夠照著這個基礎去修學。

  從前儒家的小學,就是學前清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過去我曾經教大家念過,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古時小學教育的教學宗旨確實是修定。我們在台中的時候,李老師選擇這本書給我們做修身必讀的參考書。過去我們買了很多《五種遺規》,買了二、三十本,一個人一本,從前都曾經發過,現在《五種遺規》也不見了,我看書架上這個書都沒有了。

  你要不好好的教導小孩,他那個小頭腦也會胡思亂想。怎麼樣教他修定?當然不能教他去盤腿打坐,小孩坐不住的,可以教他背書。背書叫修定嗎?背書他就不會胡思亂想。所以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一部一部教他背,不講解的。從前七歲到十二歲是小學,小學學的東西是灑掃應對,完全學怎麼做人、怎樣說話。小學教育是德行、言語,一舉一動要有規矩,說話要有分寸。所以經過那樣一個訓練,這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很像大人,他有威儀,一舉一動都像個樣。這是生活教育,從小養成。“少成若天性”,小時候培養成的,就像天賦一樣。從小培養生活教育,怎樣侍奉父母,怎樣對待兄長,人倫關系搞得很清楚,輩分分得很清楚,懂得禮節,這是社會秩序、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真正的基礎。除這個之外,就是讀書,讀書要背誦,老師只教句讀。因為古時候的書沒有標點符號,念的時候老師給他圈句子。你看我們現在這個《四庫全書》裡面,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念的時候老師用紅筆圈句子,教句讀。因為以前的書不像現在有分段落,有標上小標題。好像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它分四十八段,每段都有個標題,從前沒有,這是後人做的。所以老師教句讀,再督促他背誦。

  從前念書的標准,念十遍還不能背的,就不能教了,他承受不了。那怎麼辦?每一個人天賦都不一樣,從前上課的時候,天賦好的、根性利的、聰明的,每一天給他上的分量多一點,可以給他念十行、念二十行。二十行是一面,我們這個一頁就是二十行。這二十行念十遍的時候,他一定會背,這就是他的能力可以教二十行。十遍不能背,那就減少,教十行。十行再不能背,就教五行。五行再不能背,教三行。用這個方法。所以,往往一個老師教十個學生、二十個學生,每一個人念的行數不一樣,看他的能力。假如他要是五、六遍就能背了,這是天分好的,老師要督促他背一百遍,要大聲的念出來,這個樣子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笨一點的,天賦差一點的,一定要念到十遍才會背的,老師要督促他念兩百遍。所以根性比較愚劣一點,要勤快、要多背,所謂“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會,我要用十遍的功夫,勤能補拙,老師督促他的遍數。

  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要把前面的功課再背一遍,才上今天的課程。所以天天都要溫習前面的,天天都要背前面的,把前面所教的統統背一遍。這本書上到最後了,前面的還是要背一遍,才給你上新的。所以他天天背書,心裡面記著。書是決定不講的,沒有意思,小孩不懂這個道理,他的目的是訓練“定”,訓練記憶,用這個方法。

  大概到十二歲的時候,天分好的,讀十三經,讀諸子,諸子是選擇的;還有歷史這一部分,就讀二十五史,二十五史不可能全讀,也是選擇的;或者是讀《綱鑒易知錄》,這就是中國歷史的大綱;天分高的有基礎的就讀《通鑒輯覽》,統統都是念背,在七歲到十二歲當中全部完成。你問他某一句話在哪一本書裡面第幾頁第幾行,他都知道,真的背得滾瓜爛熟。他不打妄想,他心是定的。所以從前古人在十二、三歲時,心很清淨很定,就是用這個方法訓練的。

  現在難了,環境太壞了,現在小孩都去看電視、打電動玩具,你叫他背書,不可能的。“大家都去玩,叫我一個人背書”,他才不干。現在環境不一樣,跟從前教學環境比差得太遠了。你就曉得古人為什麼會開悟,為什麼會證果。現在人很聰明,一切環境比從前都好,為什麼搞幾十年都不能開悟、不能證果,你把這些統統看明白,你就曉得毛病發生在哪裡。古人尊師重道,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學,老實念書,老實背書。所以小學階段是學定。

  學慧,慧是什麼?讀,讀得很熟,這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先是無知,統統都念熟了,我什麼都不懂,光是念得很熟。古時候的學校沒有中學,小學再上去是太學,太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大學。小學結束,十三歲就入太學了。太學裡面教什麼東西?講解、研究、討論。譬如講解四書,研究討論四書,沒有背誦,完全是講解。古人講“讀書樂”,真快樂!講解就是老師帶著這一群學生,每一天去游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坐車,學生要給老師推車,准備些酒菜,一路上旅行。為什麼?老師、學生那些書都背得滾瓜爛熟,大家不要帶書,講到第幾章第幾頁,一面走一面研究討論,去旅行玩個兩、三個月,這個課程就教完了。從前讀書樂,不像現在這麼苦!他就分成這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背書,第二個階段講解。小孩的時候不懂事,專背;十三、四歲智慧開了,可以研究討論,這個教學法確實比現代教學法高明太多了。

  民國成立以來,把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法廢棄了,采取西洋的,這一下子壞了!根本智沒有了,後得智就更不必談。根本智是無知,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從前的教學法,你看童子十幾歲沒有到二十歲的(二十歲是行冠禮),參加國家的考試,中舉人的、中進士的(舉人是省考,進士是國家考),往往派出去做官,十幾歲就做縣長,就去當縣太爺了!人家把政治辦得有條有理。現在十幾歲是小孩,什麼都不懂!教育制度方法不一樣,所收的效果就不相同。

  在台灣,做“總統紀念歌”的張齡,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過去我講經的時候,夫妻兩人每堂課都來,從來不缺席,現在這兩人都過世了。張齡居士十九歲當縣長,在民國年間做縣長,恐怕他是最年輕的。這是教授的教育不相同,方式不一樣。所以,我們明了從前的儒佛教育好,太好了!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中等天賦以上,可以說都會有成就。廢棄、不按照這個規矩,不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定要守規矩。

  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從小乘學起?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要從這裡打基礎。所以我教大家念四書,我對淨宗同修定了七門課程。七門課程裡面,三門是我們本宗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要解》、《普賢行願品》,這是五經裡面選出三個最重要的。我這個選擇跟夏蓮居、黃念祖不謀而合,我們事先沒有商量過,我選這個,他們也是選這個。另外加了四種,這就等於是小乘的經論,小乘經我選的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另外,中國的儒家我選的是四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匯編》;這些合起來,總共有七種。儒、佛、大小乘統統都有了,分量不多,真正從這七門深入,我們這一生受用就足夠了;然後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

  我們選的《了凡四訓》跟《感應篇匯編》,這兩部書就是代替戒律的。當然現在大家肯發心學《沙彌律儀要略》,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這是好事。依這一本《沙彌律儀要略》去修學,換句話說,《感應篇匯編》跟《了凡四訓》我們就可以捨去了,這一樣東西可以代替那兩樣,我們認真在這個本子上學習。

  可是《感應篇匯編》跟《了凡四訓》這兩部書希望大家要精要熟,為什麼?能夠幫助一些在家同修,可以普及到社會。特別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匯編》都是中國人寫的,中國人看中國人的東西總是特別親切,願意受持,這個我們要理解、要明了。所以印光大師沒有在戒律上推動,他就是用《了凡四訓》、《感應篇》向廣大的社會來推動,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一般人明了因果,深信因果,斷惡修善。

  《了凡四訓》是教你認識因果,深信因果;《感應篇》是教你斷惡修善,《感應篇》上所寫的就是善惡的標准。換句話說,這兩部書的宗旨,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沙彌律儀要略》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像這些要緊的句子,我們記幾句就行了,常常拿這幾句反省、檢點,這是真正修行。我們再看底下第五段經文:

  【五、因取十戒。略解數語。】

  因為前面這個道理是佛家教學的標准,佛家教學的原則,根據這個原則、標准取十戒,簡單加以解釋,所以這是“略解”。蓮池大師作略解,弘贊大師詳細加以解釋,所以增注是弘贊大師作的。弘贊大師是清朝人,怕我們看到略解還不能夠體會這個經義,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所以他詳細給我們注解。我們看看蓮池大師作的略解很薄,沒有幾頁,看到這個增注就注得很多。頂格的文都是蓮池大師寫的,就是略解,低一格是弘贊大師的增注。

  【六、使蒙學知所向方。】

  “蒙學”是初學。我們初學的人曉得修學的方向,知道修學的宗旨,曉得從哪裡下手,這的確是非常重要。

  【七、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

  這個文非常要緊,這三句話很重要。“好心”是真正發心,“出家”為了生死,為度眾生,這是好心出家。不是逃避現實才出家的,不是在這個世間受了種種折磨,所謂消極。這不是,好心出家是積極的,對於佛法有相當程度的明了、覺悟。在世間種種行業裡面,我們選擇這個行業,我們知道所有一切行業裡面,這個行業最殊勝,它是覺悟的行業,是了生死出三界的行業,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出三界,這個行業是最偉大的行業,是最積極的。我們發心從事於佛教教育工作,絕不是消極,絕非逃避社會現實,世間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把佛法看錯了!看走樣了!

  當然確實有不少是為了逃避社會現實而出家,給人造成了許多的誤會,這些我們就不論。我們自己為什麼出家的?我們明白,我們發現,這個教育好,有價值,應當把它發揚光大,可惜沒人做!沒人做是大家不知道,不了解,不認識。我們明白、了解、認識了,我們自己就應當把這個擔子挑起來,認真努力去做,要把它做好。我們為這個出家的!

  發這個心出家,那你一定要尊師重道。我們讀這一本書,蓮池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弘贊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他們在這兒對我們的教誨,我們要尊重。我們要敬老師,要尊重他的教誨,要細心的去體會研究,依教奉行,這就是尊師重道。所以要“切意遵行”,以懇切的意志,遵守奉行。“慎勿違犯”,不可以違背,不可以違犯老師的教誨。再看第八段:

  【八、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這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基礎不好,第二個階段沒指望了,第三個階段那更不必說了。所以這個階段修好了,才可以接受比丘戒;比丘戒修好了,才可以受菩薩戒。它是三個階層,三個梯次。我們真修,不重形式。所以大家好心出家了,“我要趕快去受三壇大戒,馬上就做菩薩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一輩子做沙彌都不是恥辱,我們是真的,我們是真沙彌,你們是假菩薩,不一樣!所以老老實實在基礎上下鈍功夫,這個才是真實的。底下一段說:

  【九、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這就是次第,次第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們的基礎是戒、定。沙彌律儀就是修戒、定的大根大本。這個戒、定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裡修,在起心動念處修,這叫修行!不是每天拿著念幾遍叫修行,不是的。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在這裡面修戒。戒就是守規矩,一切做得如法。如何修定?在這裡面修清淨心。剛才跟諸位說了,二十四門威儀就是生活規范,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對人、對事、對物。

  文字上雖然講“事師”,是對老師;跟一切經上講,我們是對佛的。佛是代表大眾,《普賢行願品》上講“禮敬諸佛”,諸佛是誰?一切眾生都是諸佛,不但有情眾生是諸佛,無情眾生也是諸佛,桌椅板凳、植物礦物統統是諸佛。有情眾生有佛性是諸佛,無情眾生有法性也是諸佛,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用一個佛來做代表,我們對佛最恭敬,對一切的人也是同等的恭敬心,對事對物決定沒有差等,同一個恭敬心。

  這個地方講的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日常生活規范。它講的是“事師”,老師,就跟《普賢行願品》講的佛是一個意思。我們對老師尊敬,同樣以尊敬老師的心對一切大眾、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你才會學佛!對佛、對老師恭敬,這些人不是我的老師,我對他可以輕慢一點,那就錯了!你的定怎麼會得到?你的清淨心怎麼會得到?所以經上講的佛、講的師是代表,這就對了。

  這是表明次第、順序、修學的目標,我們靠這個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都在“戒”這一個字上,依靠這個方法才能得定、得清淨心、得根本智。得到定之後,然後就可以聽經,可以參禅,可以念佛,可以廣學多聞,成就自己的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先要得無知,然後才會得無所不知。這個順序不能顛倒,顛倒了,根本智沒有了,後得智完全沒有了。不能把邪知邪見當作無所不知,這是大錯特錯!無所不知是正知正見,這個要知道。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這個東西不要講多,要緊的是真正體會它的意思,明白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做?怎樣去學?那個利益就得大了。

  沙彌律儀要略(第三集)

  1994/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2-03

  請看第九頁第十段。第九段注解裡最後的這一句,就是昙一律師說的這一句話,“三世佛法,戒為根本,本之不修,道遠乎哉”,這一句很重要。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常常聽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實實在在不容易,實實在在是大幸。這個經上常說,像開經偈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古德所謂“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這些話說得一點都不假。但是一般人往往很粗心、很大意把它看過,沒有在意;換句話說,完全沒有體驗這一句話的真實,這一句話的重要。如果真正明了了,他一定會非常珍惜這一生,這一生也就是我們破迷開悟了生脫死的一個機緣、一個機會。機會我們遇到了,如何才能夠超越六道輪回,真正了生脫死?一定要依教奉行。如果是自以為聰明,自己要搞一套,那是枉費功夫,也就是前人所說的狂妄、愚癡。不能夠相信的,這是愚癡;相信而自以為聰明要另外搞一套的,那是狂妄;這兩者都是失敗的因素。

  昙一律師這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三世諸佛”是過去、現在、未來。“戒為根本”,這個地方這個“戒”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一定要認識清楚。廣義裡面最重要的是遵守老師的教誡,也就是我們古代所講的“師承”。如何學?初學一定是跟一個人學,你才會有成就,這是學一家之言。一開頭就學很多,固然有成就的,那個成就的都是天才、是再來人,決定不是凡夫。我們在歷史上看,一開端就是廣學多聞成就的,在歷史上大概只有永嘉禅師一個人,永嘉是天才,他一開頭就聽很多法師講經說法。永嘉以後,永嘉以前,我們都沒見過,他真的是一個天才。他去見六祖,六祖給他印證,當時問題就解決了。一印證,他就要走了。六祖留他一晚,跟他說:你為什麼走得這麼快?住一晚上。因此他在曹溪住了一晚,這是禅宗很有名的“一宿覺”。這個人是再來人、是天才,我們學不得。我們不是那種身份,沒有那個資格。所以一定要老老實實跟一個人學,學一家之言。

  現在善知識難遇,我們跟誰學?誰是真正善知識?誰有能力教導我們?我們心裡面服誰?假如不是自己心目當中最景仰的人,他就是成了佛再來了,你跟他一輩子都沒用處。那個人什麼都不通,道德學問都沒有,但是你對他非常尊重、非常敬仰,你跟他學,你會成就。由此可知,一個人修學的成就,老師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修學的態度,決定自己能不能成就。

  佛經裡面有一個小故事,這也是個事實,發生在古印度。有一個出家人想求阿羅漢果,另外一個出家人知道了,跟他開玩笑,“我可以傳法給你,我傳給你,你要辦好酒好菜來供養我”。這個出家人就真的把他的衣缽行囊都賣掉,准備一些好酒菜來供養他,請他吃飯。吃完之後,開玩笑的法師坐在房子當中,叫他蹲在房子的一個角落,拿個皮球在他的頭上打一下,說“你證得須陀洹果了”。這是跟他開個玩笑,打他一下,其實他真的證得。好,再換一個角落,又打他一下,說“你證得二果了”。四個角落都打完了,說“你證得阿羅漢了”。這個出家人立刻磕頭,謝師的恩德。開玩笑的法師說:我是跟你開玩笑的。這個出家人說:我真證得了!

  什麼原因?印祖講的“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一個人的成就是在自己的真誠,老師差一點沒有關系。我們中國俗話也說“有狀元的學生,沒聽說有狀元的老師”,老師是個秀才,學生中狀元了,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道跟學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就是輕慢心,不恭敬。諸佛如來在此地,你對他不相信、輕視、不尊重,你都得不到。你對愚人、惡人尊重,你在他手上能夠成就道業。

  所以善知識在哪裡?善知識在自己的真誠恭敬之求,一切人都是善知識,《華嚴經》五十三參明白的為我們顯示出來。五十三參裡面,實際上就是教給我們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你以真誠恭敬求法的心去跟他們接觸,都能提升你菩薩的位次。你去看看五十三個是些什麼人?裡面有外道,我們今天聽說是外道就輕視、瞧不起,錯了!佛法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真誠心。五十三參教我們“歷事煉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緣也好,惡緣也好,在這個裡面修我們的清淨心、平等心,成就無上菩提。

  所以善惡境界、善惡的境緣無一不是善知識,我們自己心清淨了平等了,所有一切人、善惡境界都是佛境界。佛眼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眼裡看佛菩薩都是凡夫,這是事實。我們塑佛菩薩的形相,不學佛的人對他們一點也不恭敬,認為他們是泥塑木雕的偶像。所以凡夫眼裡看佛菩薩都是凡夫,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什麼時候你成佛了?你什麼時候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你就成佛了!看一切眾生心都清淨,善人心清淨,惡人心也清淨,沒有一樣不清淨,你得清淨心了!修行要在這個地方修。

  此地講的“戒為根本”,這個戒是廣義,不是狹義,一定要遵守老師的教誡,遵守老師的方法。老師如果真正有智慧、有善巧,他會知道的,他也不會無理的約束你、要求你,這是不可能的。古人老師對學生約束,一般原則是五年。但是五年也不是一定的,可長可短,完全是看學生修學的成就。學生根利,時間縮短,像剛才舉的永嘉禅師,永嘉禅師只要一天,他不要五年。六祖大師還有許多學生跟他三十年的,你看《壇經》裡有三十年不離開老師的,他也未必是根鈍,有些雖然已經開悟,為報答老師的恩德,不願捨棄老師而去,這種情形也有的。當然有根器比較鈍的,跟老師時間比較長。所以這五年並不是固定的標准,時間是可以延長,可以縮短,完全看成就。換句話說,不成就就不能離開老師,成就了隨時可以離開老師。

  如何才算成就?在禅宗是“明心見性”,這才算成就;在教下是“大開圓解”,這才算成就;淨土法門是“一心不亂”,這才算成就。嚴格的講,這個標准淨土宗是最低的。因為禅跟教裡面的標准都必須要斷煩惱、要破一品無明才算成就,證得四果羅漢都不算成就。你們看佛的經典,佛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證得阿羅漢果的,還不可以離開老師。為什麼?沒見性。阿羅漢只是成就九次第定,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沒有斷盡,無明沒有破,不能成就,要跟著老師。佛的菩薩弟子當中,那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們可以離開老師,標准在這個地方。見了性之後,可以代佛教化眾生,可以去教化一方,哪一方跟你有緣,你就到哪一方去,“佛度有緣人”。沒有緣,你去也是白去,佛度有緣人!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記住,“戒為根本”,要從根本上去修學,那就對了。

  我勸大家學一部經,學一部經就是跟一個老師學。我在台中是以李炳老作老師,但是他不認為是這樣的。他老人家很謙虛,他看我們是同學,他年長一點,學的時間比我們長,來輔導我們,他不敢以老師身份自居,這是他的德行。他教誡我們以印光大師為老師,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換句話說,我們是先後同學的身份,這樣在一塊相聚。你看人家多謙虛!我們比不上李老師,怎麼敢以老師身份自居?李老教我學印祖,當然印祖是了不起,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哪裡會有錯?決定沒有錯。

  但是我們今天的修學,依照老師所講基本的原則,我們選一部經,依一種注解,這個注解是誰作的,這個人就是我的老師,那就沒有錯了。直接依經,那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專學《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黃念祖居士為《無量壽經》做了一個注解,黃老居士是我們的同學,他是我們的學長,為我們搜集了許多珍貴的材料。不過不能依照那個注解講經,依照那個注解講經,你決定失敗。《無量壽經》我講過很多遍,你們仔細聽我所講的跟他的注解相比,我沒有采用過他的注解。他那個注解對初學的人有用處,我常說那是《無量壽經》的大辭典,無論在名相上、在義理上都有許多參考資料,他是集古大德對《無量壽經》的解釋,性質跟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非常接近。江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也可以把它看作是《金剛經》大辭典。

  我們學《觀無量壽佛經》,善導大師注解那就不一樣,他不是集各家大成,他是自己確確實實有獨到的見解,那個不一樣。大家都曉得,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在中國歷史上,彌陀化身的有善導大師、永明延壽大師、豐干和尚,這三個人在歷史上幾乎是確定的。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的注解就是阿彌陀佛親自注的,這還會錯!所以我們要學《觀無量壽佛經》,我們就依止善導大師,做善導大師的學生。

  我們研究《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有兩個注解,一個是蓮池大師的《疏鈔》,一個是蕅益大師的《要解》。學《疏鈔》,專攻《疏鈔》,蓮池是老師;學《要解》,就專攻《要解》,蕅益是老師。在近代,《要解》有圓瑛法師的《講義》,寶靜法師的《親聞記》,我們把圓瑛、寶靜看作學長,輔導我們,我們以蕅益為老師,這還會錯!我們真正找到善知識,真正找到老師了。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們依慈雲灌頂法師的《疏鈔》,這個本子我們印得很多。《普賢行願品》我們依清涼大師的《疏鈔》,清涼、宗密是老師,決定不會錯。一生專攻專修,這樣才能成功,不要學第二種。我所講的這些,提供你們做參考資料,幫助你們深入理解,一定要一門深入,依教奉行,這才管用。

  一定要曉得,每一部經包含“教、理、行、果”四個部分。第一個是“教”,教是文字,我們常講消文,文字能夠通達沒有障礙,這是教,這是修學的第一步。第二個是“理”,它裡面所講的理論,要明白它所講的道理;理論明白了,你的信願自然就有了。第三個是“行”,要把理論變成我們的思想行為,把它的教訓變成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依據、根據,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持,就是你所學的這一部經。換句話說,你學《無量壽經》,你就變成無量壽佛;你學《阿彌陀經》,你就學成阿彌陀佛;你學《普賢行願品》,你就是普賢菩薩;你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你就是大勢至菩薩,這才叫學,學得跟他一樣!我們像不像個佛?像不像個菩薩?在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樣學才叫“戒為根本”,才叫從根本學。所以這個戒是廣義,而不是狹義。這是學一家之言,在一部經上下手,我們是同一個宗派、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雖然學的經不一樣,方向目標完全一致,我們以“六和敬”為基礎,大家在一起共修,共同學習,彼此互相勉勵,互相切磋琢磨。

  古德講經、宣講,我們不敢。我在外面講經,從來不敢說講經,我是修學報告,我用這個心態。我們同學互相在一起,每一個人把自己的修學報告出來,大家在一塊共同的研習討論。我報告《無量壽經》,你們都聽到了,等於《無量壽經》的內容你們都明白了;你報告《阿彌陀經》,我們也聽到了;這樣本宗的經典我們統統都學了,但是我發揮在一部經上。我聽了五經一論,我在外面做研習報告的時候,把所聽到的都會集在《無量壽經》上做會報。你學《阿彌陀經要解》,你把在五經一論所聽到的融會貫通,統統都在《要解》裡作會報。我們這樣把經義把修學介紹給大眾,推薦給大眾,使聽到的人能歡喜接受,我們的修學就成功了。

  我們冷眼觀察,今天這個世界學佛的水准,中國大陸最高。從傳到大陸這些書本跟錄音帶你就能看出來,他們有選擇,他們有比較。有很多錄音帶送到大陸去,他們聽了一遍,就告訴你:這個錄音帶你以後不要帶來,我們不要聽了;這種書我們已經看了,以後不要送來,我們不要看了。從這些地方就知道,他們學佛的水平比我們高!我們學東西學亂了、學雜了,他們頭腦清醒,清醒的頭腦容易辨別。我們今天不容易辨別,搞太多、太雜、太亂了,辨別的能力都喪失掉了,非常可惜!實在講,我們不如人!這個地方要注意。第十段講:

  【十、若樂廣覽。自當閱律藏全書。】

  “若樂廣覽”,“樂”這個字念去聲,念“藥”,是愛好的意思,你喜歡廣學多聞。“自當閱律藏全書”,因為這個地方蓮池大師給我們介紹的非常簡略,是介紹大綱,大綱的好處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容易做到。如果你對戒律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話,那當然要律藏全書;也就是三藏經典裡面的律藏,那個內容就太大了,太豐富了。

  這是前面一段的引言,也就是現在一般書籍的緒論,引言到這個地方就圓滿了,末後一句就是引言的總結。十一段以後,我們可以把它看成這本書的正宗分,就是正式給我們介紹了。

  【十一、後十戒。出沙彌十戒經。佛敕捨利弗。為羅睺羅說。】

  “後十戒,出沙彌十戒經”,這是講這個《沙彌律儀要略》是從什麼地方來的,蓮池大師是有根據的,就是從《沙彌十戒經》裡面節錄出來的。就像我們現在看經節錄精華一樣,這是《沙彌十戒經》的精華錄,蓮池大師為我們節錄出來的。這個本子不是完整的《沙彌十戒經》,是從裡面節錄出來的。這個節錄是為了便於修持。

  “佛敕捨利弗,為羅睺羅說”。《沙彌十戒經》不是佛說的,是捨利弗尊者說的。羅睺羅出家是依捨利弗為和尚,所以在僧團裡面佛是他的師公,他的師父是捨利弗,羅睺羅在僧團是這個身份,他的輩分很小,這個我們要知道。這一段的歷史,弘贊大師也節錄了一些。這個注解是弘贊大師節錄的,大家看看,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問,不問我們就把它省掉過去了。接著看底下十二,就是十戒了。

  【十二、一曰不殺生。】

  十戒裡面第一條。戒律有兩種,一種是純為自利,另外一種是自利、利他兩者具足。自利戒裡面第一條是不YIN欲,利他的第一條是不殺生。不殺生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大慈大悲。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沒有大慈悲,就不能夠圓成佛道。所以要想成佛,要從慈悲心修起,修養自己真實的慈悲心。自利,不YIN欲是培養自己的清淨心,決定能超越三界,了脫生死。

  佛說一個人為什麼會在三界流轉?就是YIN欲,YIN欲是三界六道的根本。古德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要往生淨土,念要一,一就是一心不亂;到一心不亂,沒有不往生的。這個愛欲不斷,生死輪回就不能夠超越。諸位要曉得,不但不能超越,三界你只能在欲界,色界都不行。色界是五欲都斷了,“財、色、名、食、睡”這五條都沒有了。但是他不是真斷,真斷就出三界了,他是伏斷,他有定力,他在定功裡面把煩惱伏住,不起現行,不會起心動念,他的定功伏住了,所以他可以生到色界,生到無色界。如果這個念頭伏不住,修得再好還是在欲界。欲界最高的是他化自在天。

  所以要懂得自利跟利他。為什麼佛這第一條是不殺生,有的戒經第一條是不YIN欲,他的重點不一樣。所以沙彌戒是菩薩、是佛的根基,自利利他,第一條不殺生,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注解有一個簡單解釋。“斷命曰殺,有情曰生”,這是說得很清楚了。“生”指的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是動物,所有一切動物我們要對它有慈憫心,不可以殺害。基督教《新舊約》裡面,耶稣基督他也有四條戒,跟我們這個四重戒非常相似。第一條是不可以殺人,那個范圍就很小了,人不可以殺,其他的動物沒有包括在裡頭。其次的不邪YIN、不偷盜、不妄語,這跟我們在家五戒都相同。我們五戒裡的不飲酒,他們沒有。我們說“不殺生”,他說“不可以殺人”,差別在這個地方。

  【十三、解曰。】

  下面是解釋。

  【十四、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

  【十五、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

  【十六、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這是講不殺生的范圍。你看看多簡單,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一點你們大家要學習。特別在這個時代,科技發達,資訊發達,人與人之間接觸非常的頻繁,因此言語文字要求簡單,愈簡單愈好,愈簡單愈受歡迎。不可以長篇大論,啰哩啰嗦,要知道節省人家的時間。所以東西要要求“簡、要、詳、明”,簡單、扼要很詳細也很明白。你看這幾句符合簡要詳明。我們在外面講經報告的時候,都要知道簡要詳明。

  它的范圍,上至“諸佛聖人”,聖人是指阿羅漢以上的,所以這個范圍很寬。小乘初果以上都稱為聖人。有初果已經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三不退裡面證得“位不退”,他絕對不會再退墮成凡夫。我們在經上看得很清楚,雖然沒出三界,他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不管能不能遇到佛法,他都成就。遇到佛法,他成聲聞,證阿羅漢果;遇不到佛法,他成辟支佛,成獨覺。所以他絕對不會到第八次,他一定是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證果,這是聖人,決定不會墮落三途。所以初果是預流,從這個以上都稱之為聖人。對聖賢供養,那是大福報!怎麼可以殺害?

  聖賢以下的,對我們恩德最大的是老師。這個地方的老師,就是我們常講的“和尚”,他是我們的“親教師”,我們的佛法是跟他學的,這是親教師。師的恩德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這是一生的養育之恩,老師對我們的恩德是幫助我們恢復了法身慧命,所以老師的恩德在父母之上,這是師恩!

  我們世間的老師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世間老師排的位次是在父母之下。不像佛法,佛法將老師排在父母之上。我們過去在大陸,大陸每一個人家都供祖先牌位。貧賤富貴都一樣,任何人家一定會看到他家供的祖先牌位。現在都沒有了,現在大陸也不供祖先牌位了。在江南祖先牌位是寫的“天地君親師”,是這麼供的。親是父母,師是供在親的下面,這個供法是對的。因為世間老師沒有幫助我們出三界,沒有幫助我們離開六道輪回,這個師的恩跟父母是平等,但是我們還是把父母擺在第一。佛法的和尚那不同,他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這個恩德不是父母能做得到的,不是世間老師能辦得到的,所以這個師擺在父母的上面,這個都要注意到。

  師下面是僧,僧是出家人,是傳承佛法之人,雖然沒有直接教我們,他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幫助眾生了生死出三界。所以這個“師僧”,師是親自指導我的和尚,沒有指導我的那些出家人,他們的德行、能力、使命跟我的和尚沒有兩樣。雖然沒有直接教導我,我對他也尊敬。再下來就是“父母”。

  聖人有世間聖人,有出世間聖人,這裡解釋得很好,綜合裡面的意思,我們可以用四句話就全都包括了,“行有德,心光明,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地清淨光明,言行有德(標准是道德),這四句話把注解裡面的意思就統統包括了。注子裡面,諸位要細細的去看。

  我們看第十五段,“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說一個上,再說一個下,這當中就統統都包括了,當中省略了。“蜎飛蠕動”是小蟲,像蚊蟲、螞蟻這些微細的昆蟲。它雖然是小蟲,它也有神識,它是一個眾生,那也是一條命!只是它業障重,墮落在畜生道,變成小蟲。它在畜生裡面所受的生死次數多,這是業報變現的。我們要曉得,螞蟻、蚊蟲也能成佛,它這個報受盡了,它會轉到人道裡面來,我們也不能夠輕視它。

  在戒經裡面,殺業的結罪有輕重不同。比如前面所講的佛菩薩聖賢、師僧父母,殺害這些人,這個罪極重,不通忏悔,沒有辦法忏悔,這是五逆罪。在戒經裡面告訴我們,五逆罪的果報是在阿鼻地獄,那要出來就太難太難了!真的要經無量劫,這個要知道。像殺害這些微細的小昆蟲,犯這個罪是可悔,可以忏悔,這個罪就輕,不像前面那麼重。換句話說,對我們恩德愈重的人,你要犯了殺害,那個罪就愈重。一切眾生對我們關系最輕最薄的,這個罪也就輕。

  殺害諸佛菩薩聖賢,這個聖賢包括世間聖賢,結罪是結到阿鼻地獄。這不是屬於我們個人,我們跟他也沒有什麼往來,他對我也沒有什麼恩德,為什麼殺害會那麼重的罪?因為他是一個社會、一個地方所有大眾的典范,他在這裡能使這個地方轉移風俗,淨化人心,這個功德就大了。所以世出世間聖賢,他的功德非常大,所謂“人天眼目”,大眾的幸福,社會的安全,靠他教導。對他的殺害,這個罪就重,所以他的結罪是從眾生身上來結罪。

  佛為三界導師,所以害佛的罪是最重最重的!佛是大聖人,實在講他的福報實在是太大太大了,沒有人能夠殺害佛,不可能的。所以有“出佛身血”,這是惡心向佛,等於殺害佛一樣,那個罪都是阿鼻地獄。

  諸位要知道,我們雖然無意殺害小動物,罪過很輕,可是它會不會存著將來報復的心?這是確實有的。我們誤殺人,將來也會被誤殺。你們念安世高翻譯的《八大人覺經》,你們看看安世高的傳記,安世高前生曾經誤殺人,不是有意,是誤殺的,這一生還要去還命債,也被人誤殺,確實一飲一啄都有因果,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不留意。

  你想要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這是要嚴持戒律,要大悲清淨,才可以做到。否則的話,生生世世怨家債主,他怎麼不找你麻煩?所以真正修行人,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要逆來順受。遇到逆境,遇到逆緣,曉得我過去生中對不起他,今生對我的折磨是應該的,你以清淨心、柔和的心來接受,我們這筆帳了了、清了,以後就沒有了。如果心有不平,這個怨愈結愈深,那個麻煩就大了。今天我們就研究到此地。

  沙彌律儀要略(第四集)

  1994/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2-04

  我們看第十六段,“但有命者,不得故殺”。“有命”,注解裡面“命”的定義是指六根六識相續而生,這個叫命。換句話說,此地所指的就是動物,而不是植物。植物沒有六根六識,只有動物才有六根六識。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指這些。凡是動物,“不得故殺”,著重在這個“故”字,故是故意去殺害它,這個就是犯戒了。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有開緣,所以這個地方著重在這個“故”字。換句話說,在某種條件之下可以殺的,就不是破戒;有的時候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下面是講殺害的手段,也舉了很多的例子:

  【十七、或自殺。】

  自己動手。這是無論用什麼手段方式,只要是自己動手的,都是屬於“自殺”。

  【十八、或教他殺。】

  “教他殺”是命令,像家裡面的主人叫家裡的傭人、僕人去殺生,這是用命令叫僮僕去執行。這個殺業的責任是下達命令的這個人,雖然他沒有親手殺,他下達命令,確實殺業是他的責任。所以下達命令的人,他有罪,執行的人有過,罪跟過不同,罪就重。過是什麼?他是執行命令,他不得已,不是他有心要殺,這裡面有差別。譬如法院執行死刑,法官是判決的人,執行的人是服從命令。判罪的法官如果是冤枉一個人的話,那他有罪;但是在執行的人來說,他有過。為什麼?他是執法的人。法官要是正直,沒有冤枉,他沒有罪,執行的人也沒有過。所以這些地方都必須要明了。這是“教他殺”。

  【十九、或見殺隨喜。】

  看到殺生,雖然不是自己殺,也不是自己執行,見到殺生這個事情生歡喜心,這個都是屬於破戒的。佛門裡面,佛菩薩見到眾生縱然是有罪被處死刑,罪有應得,菩薩也生憐憫心、也生悲憫心。如果生歡喜心,這是有失慈悲,與慈悲心有抵觸。所以律裡面判罪有輕重不等,這跟我們現在世間法律的判刑、量刑相彷。

  【二十、廣如律中。文繁不錄。】

  在戒律裡面,對於輕重差別說得很詳細。此地的“律”是指《沙彌十戒經》以及比丘戒、菩薩戒,這些大律裡面講的殺法、結罪輕重、心境不同,說得很詳細。底下一段:

  【二一、經載。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暖以綿絮。養以膩物。恐其饑凍而死也。】

  “經載”,這是佛經裡面有這麼一段記載。“冬月生虱”,現在我們生活環境改善,衛生設備好,像這些寄生蟲比較少見。佛法常說契機契理,“機”實際上就是說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人事環境。我們生活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能夠適應一切大眾,這是正確的,這樣佛法可以順利推行。雖然理上是沒有問題,契理,可是不契機,會引起大眾反感,會引起大眾對佛法的排斥,那就錯了。所以佛法在世間傳播,諸佛菩薩也是委曲求全才能夠行得通。

  佛法有五乘佛法,前面四種都是委曲求全,恆順眾生。真正的法,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又無三”。但是一個人的造詣有沒有那麼高?沒有那個境界,你跟他說一乘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能接受大乘跟他講大乘,能接受小乘跟他講小乘,不能接受小乘,可以接受人天,那你就跟他講人天法。現在這個社會連人天法能接受的人都不多了,現在的人要的是什麼?要的是名聞利養,求的是名聞利養,講的是貪嗔癡慢;換句話說,這一種心行在佛法裡面很清楚,這是三惡道的心行。所以真正能夠講人天,已經非常的難得。這是我們一定要了解事實,要認清楚環境的狀況,我們應該怎樣來修學。

  勸導眾生,像這些戒經都不宜給初學的人看。為什麼?初學的人看這個他一定排斥,他要殺生,他要吃肉。你跟他講不殺生、不吃肉,又跟他講罪這樣重,他馬上翻臉就走了。所以李老師一生教學,不勸人受戒,不勸人吃素,這才能接引廣大的群眾。換句話說,如果一定要重視戒律,一定要重視素食,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離開了。這是大菩薩的善巧方便,等到他進了佛門,他逐漸了解了,他自然就去做了。所以李老師一生勸人學佛,勸人皈依,不勸人受戒,不勸人吃素,不勸人持午,這些對初學都是非常難接受的。像這一段裡面所講的,就是很難叫世間人接受的,而且容易引起一般知識分子對佛教的排斥。所以我們必須要曉得,在某些場合當中要回避,這些不提就好了,但是自己一定要明了。

  【二二、乃至濾水覆燈。不畜貓狸等。皆慈悲之道也。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

  “乃至濾水覆燈”,這個在現代社會裡面也不需要了。現在我們飲水,大家都知道飲食的衛生,水都要過濾,不必要用濾水囊,濾水囊沒有現在的濾水器濾得干淨。“覆燈”,怕晚上有小蟲、飛蛾看到這個油燈,接近燈光,往往被燒死,所以燈要用燈罩,這也是慈悲心。現在都用電燈,不用油燈了。

  “不畜貓狸等”,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勸人不要畜養寵物。現在外國人、中國人有很多喜歡養寵物的,為什麼不要養這些寵物、這些動物?因為這些小動物它們會有殺生,絕大多數這些寵物都是肉食,我們人吃素了,還要給它准備肉食,這是有傷慈悲心。同時你養了寵物,你必須要用精神、用時間去照顧它。我們現在連念佛的時間都感覺到不夠用了,哪有時間去照顧這些寵物?這個要曉得。

  一般養寵物,實實在在不外乎兩種心理,一種是養著玩的,看到很可愛,很好玩,養著玩的;另一種,有些年老的人,他的精神沒有寄托。像我們在美國達拉斯四二二對門那一家那個老人,他差不多養了一百只貓,養那麼多!他是精神上的寄托。可是那個貓身上會帶著跳蚤,我們到達拉斯去住,多多少少都會被跳蚤咬到。過去還聽說有人一身都被咬的,這是害自己也害別人。

  “皆慈悲之道也。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所以學佛的人應當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愛護動物,但是不畜養動物。對動物都保護它,對於人當然更會產生慈悲心。我們看二十三:

  【二三、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復加傷害可乎。】

  這是大師感歎,現代的人不能像諸佛菩薩一樣的慈悲,憐憫一切眾生;這個慈悲心沒有了,再加以傷害它,這就錯了。可是現在的社會,如果聽到我們還念這些東西,一般人會恥笑,說我們太落伍了,頭腦太舊了,這是迷信!他們有沒有說錯?當然說錯了。可是你要記住,大家都錯那就對了!這是真話。大家都這麼說,他們認為那是對的,就認為我們是錯的。我們自己心裡清楚,我們自己做,但是決定不要要求別人去做。你要求別人做,那你就錯了;你自己要做了,那你也錯了。自己要學佛,依教奉行,我不必要求別人要依教奉行,這樣佛法在世間才能順利的推行發展。這個要曉得。

  我們美國那個道場,每一次辦大型活動之前,一定找個殺蟲公司,在我們的房間、院子做一次徹底的消毒。這個看起來是殺生。不錯是殺了不少這些小動物,蚊蟲、螞蟻、蟑螂、跳蚤等,的確殺很多。原因在什麼地方?那是為了佛法能夠順利在美國推行。外州人到我們這裡來打個佛七,這些小動物要是傳播一些傳染病,他病了回去,我們怎麼對得起人?下一次還有誰敢到這個道場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在做這個事情之前,你們自己一定要曉得,三天之前要在這個地方念佛、念往生咒給它回向,叫它搬家。三天之後,我這個地方要來殺蟲,噴殺蟲劑,請它搬家。如果更圓滿的,一星期之前做一次,三天之前做一次,做兩次。我們的心真誠,它真的會搬家,確實有感應。雖然它搬家了,我們這個事情還是要做,為什麼?鄰居看到了,知道我們很講究衛生,保護環境,外面人到我們這裡來參加法會很安心,這個事就對了。

  戒經裡面講的清淨比丘,過去住在山上搭個茅蓬,外頭找不到工人,搭茅蓬也是自己做的,要砍樹做建築材料。砍樹,要在三天之前誦經念咒,祭祀樹神,請他搬家。當然樹上還附著有很多寄生的小動物,也要請它們離開,三天之後我們來砍伐,這個就對了。這個就不是無故,預先我已經通知、已經告知請它搬家。通常我們誦《阿彌陀經》、往生咒、念佛給它回向,我們給它授三皈,用放生的三皈,“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用這個。

  【二四、故經雲。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

  這四句,我們要努力的去學習。前面兩句,我們看到有缺乏的要幫助他們。現在在一般開發中的國家,大概在物質生活上都不至於有缺乏,可是精神生活非常的缺乏,我們要幫助他們。物質方面缺乏,現在社會有很多慈善機構在做,這是需要有相當的財力與人力才能做得到。我們這個團體人少,財力也不多,我們今天所能夠做的,只是在精神生活方面,特別是布施佛法。佛法當中,我們經過這麼多年去觀察、去體會、去學習,才真正明了淨宗的殊勝。我們介紹給別人,當然是以最殊勝的東西介紹給別人。總不可以我自己學最好的,把次一等、再次一等的送人,這是對不起人。如果他不能接受,我們也不必勉強,你喜歡修學哪個法門,我們也贊歎、也鼓勵。

  不可以說我這個法門第一,你那個法門第二。佛法的正義是門門都第一,沒有第二的。你看《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哪一個圓通章說是第二?沒有,門門都第一。這個就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真的。可是眾生的根性不相同,雖然門門第一的法門,有一些法門我們學不來,得不到結果。學不來,得不到結果,對我個人來講它就不是第一了。個人能夠真正得到好處,真正得到成就,這個法門對自己來講是第一。像藥店裡面賣的藥,幾百種、幾千種的藥,那個藥都是第一,都能治病。對了症,那個人也第一;不對症,藥是第一,那個病人得到這個藥不是第一,這個一定要懂。

  淨宗雖然是普被三根,我們在經上讀到,如果不是多生多劫修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個法門他不能接受,他一定會排斥的,這些事實我們都應當明了。我們能夠接受這個法門,喜歡這個法門,這是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我們介紹給別人,別人不能接受,我們清楚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沒有成熟。沒有成熟,佛菩薩都不能度,我們操什麼心,著什麼急?

  大家常常聽到“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無緣不是跟佛沒有緣,佛跟一切眾生都有緣。無緣是什麼?是說他的緣還沒有成熟。他的緣沒成熟,佛度不了他,佛來跟他講,他不接受,他不聽。“佛度有緣人”,有緣是什麼?他的緣成熟了,跟他講他歡喜信受,這就是有緣,緣成熟。所以有緣無緣是講緣是不是成熟。沒有成熟的,幫助他,鼓勵他,希望他能成熟;已經成熟的,勸他念佛求生淨土;沒有成熟,幫助他成熟,這就對了。沒有善根,幫助他種善根。他能念一句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的像,見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所謂“落在八識田裡面,永為道種”,這就是給他下了種子。我們這樣做就是度了他,這一生不能成熟,縱然多生多劫之後,他這個種子會起現行,會起作用。所以學佛的人念念都是幫助眾生,這個是菩薩道,這個就是此地講的“施恩濟化,使其得安”。

  我們印了許多“阿彌陀佛”的貼紙,目的就是在此地,讓這一切沒有善根種子的,給他種善根,給他下種子。已經在修沒成熟的,不相信這個,他修任何一個宗派,依任何經典,我們都贊歎。這個贊歎當中,勸勉他,以他修學的功德,求生淨土,決定得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最後一段經文,就是說所有一切讀誦大乘的人,他要能夠回向往生,統統得生。所以淨土法門非常廣大,絕不是只修淨業的人才能往生。學禅的人也能往生,學密的人也能往生,學教的人也能往生,統統都可以往生。它的條件就是“信、願、行”,你相信,願意去,臨終時一念十念就行。

  但是修行有一個原則,無論修哪一宗哪一派,無論念什麼經,念什麼佛菩薩名號,都要念到一心不亂,這個要知道。我們念阿彌陀佛,要求一心不亂;念觀音菩薩,還是求一心不亂;念地藏王菩薩,也是要求一心不亂,那就對了。一心不亂是能生的因,西方極樂世界是所生之果。所以一念回心統統就得生,這叫功夫。這個一心就是清淨心,禅宗裡面叫禅定,教下裡面叫止觀,有這種功夫,有這個能力就行。這是對於其他宗派的修行人,我們有義務要告訴他們。

  注解裡面有兩句,“財施能令身安,法施能令心安”,這是把布施的因果都說出來了。注解引《雜寶藏經》裡面的一段公案,這一段公案要仔細去看,在講經的講席上可以引用,這些都是事實。此地說的是經典上的,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類似這樣的因緣果報也不少。所以這些因果的書,在這個時代要多講,這一類的東西大家很喜歡聽。特別是對於年輕人,學生的時代,俗話常說“先入為主”,他能夠多讀這些感應的事跡,因果報應的事跡,將來長大在社會上,起心動念有所戒懼,這就好了。如果這些因緣果報能跟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那就最好,真正令人信服,使人家相信。布施這個事雖然小,如果心地清淨慈悲,功德很大。戒經裡面引用這些故事很多。

  古人有把這些東西搜集在一起,便利我們參考,這就是《經律異相》,《經律異相》都是搜集經典裡面這些因緣果報的故事;還有一部書叫《法苑珠林》。所以講經的人要在講席中穿插故事,穿插公案因緣,這兩部書裡面就搜集得很完整,這是古人做的工作。在中國歷史上,記載這些因緣果報的教訓也很多。歷史是可以相信的,不是隨便寫的,沒有事實決定不能夠記載。前人也有把它匯集起來,就是《歷史感應統紀》,好像現在也有單行本印出來,《歷史感應統紀》很好,這是過去的。現代的,報紙上、雜志上凡是有這些事情,你可以把它剪下來,這是現代的。舉比喻,當然愈近愈好,愈是現代的,現代人一點懷疑都沒有。過去的,經就是經典做證據,史有歷史為證據,確確實實,這個不是隨便說的,都足以取信大眾,讓我們深深明了因果報應。

  【二五、噫。可不戒欤。】

  這一條是蓮池大師對這一樁事情非常感歎。注解裡面引用《大智度論》,佛說殺生有十種罪,殺業重的幾乎常常都有,這個也都是些事實。我們今天就讀到此地。

  沙彌律儀要略(第五集)

  1994/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2-05

  翻開第十七面第一行當中,注解“大論雲”,通常我們在古人注疏裡面看到這個字樣,多半是指《大智度論》。有的時候寫的是“智論”,那就很明顯是《大智度論》;有的時候寫“大論”,這個“大論”也是指《大智度論》,這個我交待一下就行了。在《大智度論》裡面,佛說殺生有十種罪,這個很清楚,不必細說。我們看第二十六段:

  【二六、二曰不盜。】

  這是十戒的第二條。我們這個課程必須在農歷年前要圓滿,農歷年後我們時間就不多了。所以注解的部分諸位自己去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問;要不問,那我們就統統都過去了,就不讀了。所以自己一定要讀,這裡面有難字要查,要把它注音注出來。我們這個短短期間等於是導讀,帶著你們來讀;深入研究是你們在日常生活行持當中去體驗,一定要把它變成我們現代的生活,這個戒律才行得通。我們不可能開倒車,不可能恢復到古時候那個時代,也不可能依照古人那個方式,這個要知道。注解是古人所注的,經典講的都是原理原則,超越時間,越超空間,我們要體會它的精神,知道它的原則,然後才曉得如何非常適當的很圓滿的用在自己生活上,這叫真正的持戒。下面解釋:

  【二七、解曰。金銀重物。以至一針一草。不得不與而取。】

  佛法說的不盜,要用最簡單、最明確的解釋,就是“不與而取”。這都是指有主物,這個物有主人的。主人沒有給我們,我們隨便就取了,這就是盜。實在講這個盜戒非常微細,無論這個物品是貴重的或者是賤的,“金銀重物”是貴重的,“一針一草”是賤的,都不可以不與取。

  下面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分別給我們說明不盜的一些禁戒,這是講佛門。

  【二八、若常住物。】

  什麼叫“常住物”?常住就是我們道場裡面所有的,這是常住物。常住物,凡是出家人都有分。要用常住物,應該怎麼用法?從前的方式要做羯磨。羯磨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開會,大家都同意了,我們就可以取用;大家不同意,那就不能取用。所以我們要用常住物的時候,要得大眾的同意。通常小事情要大眾同意,那是太啰嗦了。尤其是大的寺院叢林,住幾百人幾千人,召集開會那就很瑣碎、很麻煩。於是乎叢林寺院的主席,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住持,我們圖書館的館長,他就可以代表大眾來處分。當然小事情他就能夠決定,大的事情他也要召集全體來開會。譬如我們道場不動產的處分,這是大事,他一定會召集大眾來開會。平常柴米油鹽、一針一草這些小事情,他就可以全權代表大家來決定,這個要知道。

  盜常住物,那個罪過就非常之重,因為結罪不是向一個人結罪,他是向整個僧團結罪。尤其這個道場要是十方道場,那個麻煩就更大了,罪過就最重。但是現在十方道場幾乎沒有了,掛個名說是十方道場,實際上依舊不是十方道場。十方道場,那是任何出家人都可以去掛單的。現在道場出家人去掛單可不容易,這也是時代趨勢。從前的人人心厚道、淳厚,社會有秩序,社會安全,發心出家的都是善心。現在這個社會作奸犯科的太多了,出家人裡面也不整齊,如果來了一個破壞道場的,那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在這個末法時期,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魔的子孫都出家了,現比丘相,進入僧團破壞佛法。這是佛當年在世,魔王波旬向佛說:我將來要破壞你的法。佛說:如來正法,任何人沒有辦法破壞。魔說:等到末法時期,你法運衰的時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現比丘相來壞你的佛法。佛聽了之後,一句話不說,流眼淚。“譬如師子蟲,還噬師子肉”,這是波旬的子孫,不是佛的子孫,是來壞佛法的,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心的。所以在現前這個時代要進入僧團的時候,我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

  因為現在出家情況跟從前不一樣。從前出家是要經過國家考試的,真的是品德兼優,而且考試是帝王主持,所以從前出家人受到社會的尊重,它有道理。你在一般的德學一定有進士這個程度,還要加上佛法,考試及格,皇帝頒發一個度牒給你,你拿到這個度牒才有資格出家。你跟哪個寺廟哪個法師有緣,說:我想出家。他先問你:你有沒有度牒?有度牒,可以替你剃度;沒有度牒,不可以收,那是犯法的。出家的人帝王肯定承認,你可以做我的老師,你可以代我教化老百姓。所以出家人叫帝王師,受到社會的尊重,皇帝的尊重。在那個時代,出家人犯法,不用世間法律來制裁,僧團裡面用戒律來制裁。

  清朝順治皇帝廢棄度牒制度、考試制度,以後出家人程度就不齊了,有很多犯罪的沒有地方跑,就出家了。現在出家人的素質一落千丈,我們決定不能夠用從前那個標准來衡量。所以現在這個道場不能作為十方道場,是有它的道理,有它歷史淵源的。我們這樣做沒有做錯,人家到我們這裡來掛單,要到我們這裡住幾天,一定要觀察。假如他的來歷不明,我們最好不要收留,古人常講“請神容易送神難”,為了我們道場安全,一定要很慎重,這個要知道。遠來的,招待他吃一餐飯可以,不留他住。住在這個地方的一定有關系,有我們很熟的人介紹,就可以住個幾天。這個事要知道,這個不犯戒。這個時代跟從前那個時代不一樣了,佛法契機契理,機是現前這個環境,一定要知道現前的環境。

  【二九、若信施物。】

  “信施物”,就是信徒們供養常住的。供養常住,還沒有分給大家,這個物是信徒的、是信眾他們的。還沒有分的時候,那是屬於信施物;雖然供養我們,我們分給大家了,那就是底下講的“僧眾物”。

  【三十、若僧眾物。】

  “僧眾物”,已經分給每一人,這是個人的。這些我們統統都要清楚,都要明了。底下還有三條,不是屬於僧團的:

  【三一、若官物。】

  “官物”,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屬於國家的、社會的、地方政府的,我們今天講一切公共的設施。公共設施都是人民納稅來設置的。我們舉一個小的例子,像公用電話,公用電話是政府設施,或者市政府做的,或者區公所做的,都是人民所納的稅來做的。這個如果要是盜竊的話,結罪就是跟全市人民結罪,那個罪就很重。凡是公物一定要愛惜,你不愛惜都有罪過,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們平常講修福,積功累德,從哪裡做?愛護常住物,愛護公物,公家的東西比我們自己的東西還要重要。我們自己的東西搞壞了沒有什麼關系,要曉得公家東西是道場的東西,是十方常住的,我們怎麼能對得起這個十方的出家人。公共設施,我們要是不謹慎不小心把它弄壞了,怎麼對得起全市的市民。你能夠這樣想,自然就生恭敬心,自然就很小心很謹慎,這就是我們修福,就是在積德!

  佛門也常說“地獄門前僧道多”,為什麼出家人那麼容易墮地獄?不知不覺,沒有這個意識,沒有這個概念,常常犯錯!公共設施隨便就損壞了,把公共設施看得很輕,自己的東西看得很重,這叫顛倒,這叫錯誤!一定要機警,一定要惜福。用電話,非不得已,不用。用的時候盡量節省時間,這是你惜福,這是常住物。沒有福報,正法道場有護法神,你的福報享盡了,護法神遷單,你會在這個地方住不住,你會身心不安,我們道場不叫你走,你自己非走不行!什麼力量?護法神在遷單。護法神遷單,這是花報,將來還有果報,麻煩透了!

  我們道場是一個弘法道場,大家將來都有機會到外面弘法,不管是道場請你,還是居士們私人請你,人家接待你,對於人家家裡的東西也要愛惜,像常住物一樣,你才會受到別人的禮敬。要有慈悲,不要找人家麻煩,用人家東西跟用常住東西一樣的仔細,這就對了。這像一個出家人,像一個持戒人。

  我有一次在美國,也是到處弘法去旅行,館長派悟照、悟行這兩個人做我的侍者。這兩個人他們的行持,居士們批評悟照輕福,不知道惜福,老打電話,打國際電話到台灣,拿起電話講半個鐘點、一個鐘點,不像話!將來那個帳單送去,你想人家心裡做何感想?這哪裡像是個出家人?這個人很聰明,反應很快,我跟館長都很欣賞他,館長對於他的離開深感可惜,我們也希望他能留在這個地方,我們真不想讓他離開,護法神遷單!從我們這裡離開的,都不是我跟館長的意思,我們都希望他能老老實實在我們這個僧團裡面好好的修學,會有成就。偏偏不聽,要走,怎麼樣勸他都留不住。所以我跟館長說:不要難過,護法神遷單,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知道惜福,護法神遷單。像這些都在盜戒裡面,你做得太過分了!所以,公家的東西要愛惜。

  【三二、民物。】

  “民物”,這是一般老百姓的東西。剛才講了,我們到居士家裡,接受他們的招待,他們家裡所有的一切物品,我們要跟愛護常住物一樣的愛護,這就對了。

  【三三、一切物。】

  “一切物”,屬鬼神禽獸等物,一般講沒主物。其實不見得沒主,不過我們看不見就是了。舉一個例子,比如樹,樹是鬼神物。戒經裡面講,樹木高度超過一個人的都有鬼神依止在那裡。鬼神,他沒有地方住,就住在樹裡,我們叫他樹神。樹哪有神?就是鬼神依附這個地方住。

  從前出家人在山上搭個茅蓬,就地取材。所以你們要記住,出家人樣樣都要會。不要說這樣不會,好像是表示自己清高,錯了!洗衣服、煮飯、縫縫補補,連蓋房子、搭個茅蓬,從前都是自己干的。搭茅蓬當然要砍樹作材料。戒經上講,砍樹的前三天要到那裡去祭祀,給他誦經、念咒,告訴他三天之後我要用這個東西做材料,請樹神搬家,讓給我,這就如法。這就是對一切物恭敬。

  樹木花草都有鬼神依附,所以我們對這些東西可以欣賞,不能執著,不能過分的去喜歡它。過分的喜歡,喜歡花的,來生可能就變作花神;喜歡樹的,可能就變作樹神。所以佛教我們對一切萬物都要用一個平常心來看待,不要有嗜好,什麼東西我們用它,不要有嗜好,要能夠捨。凡是喜歡一個東西成了一種嗜好,麻煩就大了!出家人有些喜歡佛像,古董佛像非常有價值的,當作珍寶一樣來收藏,不肯捨棄。來生到哪裡去?佛像又不能生兒育女,佛像裡面有寄生蟲,佛像裡面有老鼠。我們上一次在香港龍華寺的時候,佛像裡面有老鼠窩。你要是過分喜歡它、捨不得它,你將來就變成這一類的。寺廟裡面蟑螂、老鼠從哪來的?都是從前和尚捨不得,留戀這個地方,就變成這些。喜歡書的,書裡面有蛀蟲,就變成蛀蟲了。這都是事實!

  所以我們要把那個喜歡心,一心一意就喜歡阿彌陀佛,喜歡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臨終的時候,哪一個念頭強,哪一個念頭力量大,牽著你先去投胎,先去受生。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對世法必有貪戀,必有放不下一樁事,那個就是他要命的根源,不能往生的根源。所以樣樣放得下,樣樣可以用,樣樣不執著,丟掉的時候決定不會痛心,那你就得大自在了。這是把禁戒說出來了,下面再說偷盜的行為。

  【三四、或奪取。】

  “奪取”,一般人往往把它看錯了,以為這不是盜,其實這是盜戒。譬如,現在搞建築的簡豐文,昨天他來告訴我:師父,今天晚上我不能來聽經。為什麼?我要去送紅包。是不是甘心情願的?不是的。不是甘心情願的,非送不可,接受的人就是盜戒。可見這個范圍之大!你高高在上,人家有事情求你,不得不送禮,並不是出於甘心情願,都是屬於盜戒。古時候人作官,兩袖清風,決定不收不應該得到的東西。你才曉得盜戒的范圍之廣。凡是不是我甘心情願的,但是不得已非送禮不可的,這個叫奪取,巧取豪奪,你不敢不送來,不敢不巴結。這都是盜戒。

  【三五、或竊取。】

  “竊取”,這是偷偷摸摸的,我們今天所講的竊盜。

  【三六、或詐取。】

  “詐取”,用欺騙的方法得到的,都是屬於偷盜。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做生意賣冒牌的假東西,不誠實,欺騙,屬於這一類的,這都是犯盜戒。

  【三七、乃至偷稅冒渡等。皆為偷盜。】

  所以這個盜戒之微細,很不容易持!有很多信徒受了戒之後來問我:師父,我們現在做生意,不偷稅簡直不能賺錢,大家都偷稅,我們怎麼辦?當然最好是不要受戒。可是不受戒也不應該,那怎麼辦?我不得已,介紹永明延壽大師的辦法。永明延壽大師就是偷竊,偷公家的錢財,干什麼?放生。不是自己享受,這是替國家修福,替社會修福,這個偷盜是菩薩,這個不是盜賊,他沒有罪過。為什麼?我們國家不信佛法,不知道修福報。社會大眾不懂佛法,不知道修福。我們竊取一點,替社會修福,替國家修福,這是菩薩心,這是永明延壽。這個可以。

  如果偷稅是為自己享受,那你的罪過就大了。因為稅收是人民的,你要向全國人民忏悔,將來還債的時候,全國人民都有分,你要還到什麼時候?這個事情非常麻煩!你偷一個人的,將來還債還一個人,好還!你偷盜全國人的,那個就麻煩了,那個真是很頭痛的事情。所以盜常住物跟盜官府物,盜公共的東西,這個罪過一定墮阿鼻地獄。諸位要是偷的那個對象太多了,偷了一國的人,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們必須要知道,必須要了解。

  “冒渡”,後面有解釋。我們翻開第十九面第十二行,“冒渡”就是假冒,這是我們今天社會上常常聽到的仿冒,這是圖利,就是侵犯別人的權益,這個都是屬於偷盜。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它的范圍非常之廣,非常的細微。真正明了之後,他一定會非常珍惜常住物,非常愛惜公共的設施,把常住物、公共設施看作比自己的東西重十倍都不止。這個一定要曉得,這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事實。不管你有沒有受戒,你要犯了統統得罪,而且罪很重。下面舉出犯盜戒的果報:

  【三八、經載一沙彌。盜常住果七枚。一沙彌盜眾僧餅數番。一沙彌盜眾僧石蜜少分。俱墮地獄。】

  這是出在佛經上的,我們看起來很小,後面注解裡面寫得很詳細,你們自己去看。“經載一沙彌,盜常住果七枚”,這個沙彌也算是個好心,盜七枚果供養他的師父。“一沙彌盜眾僧餅數番”,他偷了幾個煎餅。“一沙彌盜眾僧石蜜少分”,石蜜是甘蔗糖,就像我們現在的冰糖,它是一塊一塊的像石頭一樣。“俱墮地獄”,你看就這麼一點點小事情,微不足道,為什麼有這麼重的罪?你要知道,因為這個東西是常住物,是眾僧物,不是一個人。你盜一個人的,沒有那麼重的罪,還債也容易,忏悔也方便。諸位要曉得,常住、眾僧不只是我們這一個僧團,因為僧沒有界限,盡虛空遍法界出家人就是一個僧團,所以那個“破和合僧”的罪重!

  我們今天雖然在形式上,一般出家人進來的時候,我們不收容他,這是一個非常時期,臨時的一個措施。真正好心的真正出家人,我們求之不得,歡迎還來不及。所以我們確實是真正的僧團,確實是十方道場,今天好像是戰亂時期非常時期一個不得已的措施,為了保護我們僧團的安全才這樣作法的,這是正確的。所以這是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但是要記住,我們這個僧團裡的一切設施是通十方,是通法界的,我們跟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你才曉得偷盜一針一草的時候,那個罪都是阿鼻地獄。

  假如我們這個道場是私人建立的,是我傳給我的徒弟,傳給我的徒孫,所謂子孫道場,那這個罪過沒這麼重,那就輕。為什麼?你這個道場是一個家庭,是一個家族,不是通十方,不是通三世,這個結罪不一樣。

  現在這個社會裡面,子孫道場很多。我們這個道場不是子孫道場,這個道場是大眾捐獻供養的,不是一個人拿錢的,一個人作主的。台灣一個人的有,他自己家族有錢,他建立一個道場。雖然建一個道場,他也收信徒一切供養,那個裡面的帳不曉得怎麼個算法,我們也不會算,但是一定會算帳的。

  所以十方常住道場是最為珍貴的,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我們道場感應事跡很多,但是我們不說,我們“會訊”上從來也不寫。為什麼?正法道場,不搞這些。現在很多道場用這些感應誘惑信徒。我們這裡感應,有很多鬼神請求要到我們道場來,這個事情常常有。前年,還是大年初一,上午九點鐘打電話要進入我們道場,我們這裡供了牌位。這個事情我們都沒有發表,都沒有說。你說這個道場不殊勝,為什麼搶著到這兒來?要求到這兒來?館長說:為什麼打電話給我?我說:你是主人,你答應才行。打電話給我,沒有用!一定要找你,你答應他才可以進來。這一類事情很多。你才曉得這個道場確實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你不要認為那個門是開的,我們這裡不同意,一般鬼神就進不來。要求我們同意答應他,供個牌位,他才可以進來,但是我們不說。一般道場有這麼一些小事情都大肆宣揚,沒有還要造謠生事,他的目的何在?希望信徒都來。凡是這些感應事,我們一字不提,只有少數常常到這兒來的知道,決定不宣揚。大家認真修學,將來都有成就。所以這個注解裡面,自己要好好的看。我們看三十九段:

  【三九、故經雲。寧就斷手。不取非財。】

  【四十、噫。可不戒欤。】

  要知道這個裡面的利害,然後你才知道怎樣修福、怎樣惜福、怎樣培福,你才會福慧雙修。你不知道不明了,福慧雙修怎麼個修法?真的叫盲修瞎練。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這一段。

  問:“若盜他經卷,計紙墨值犯罪”,好像罪不是很重?前面說“盜僧鬘物者,過殺八萬四千父母等罪”,怎麼差別這麼多?

  答:“盜他經卷”是你一個人的東西,那個罪就很輕。你這一本經多少錢,我只欠你這麼多錢,我還你方便。但是常住物那就不得了了!常住物是什麼?常住是每一個人都有分。譬如說常住這一本經十塊錢,這是常住的,你盜了。常住有多少人?剛才講了,我們這個道場是通十方三世,數不清!你欠每個人十塊錢,你就還不清了。如果這本經是我個人的,你偷去了,你還我十塊錢就完了。輕重就是這樣差別。

  所以常住物是決定不能盜,公共設施不能盜。你要盜公共設施的時候,如果是國家設施的,你跟全國的人結罪;台北市政府設施的,你要向全台北市人結罪,那個就很麻煩,那就重。所以盜一個人的東西很輕,盜常住結罪重。你看那個沙彌盜七枚水果,這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還墮地獄?因為那是常住物。盜常住物一針一草那個罪都重,個人就很輕,所以不可以盜常住物。這個公共設施決定不能偷,那個結罪都很重。一般人不曉得,不知道這個道理,自以為聰明,造作大罪業,將來果報不堪設想!

 

上一篇:金剛經幫我找到理想工作
下一篇:寬運法師: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