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2016年蓮師法會噶當教言講解(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達真堪布宣講於2016年12月7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蓮師法會進行至第七天,我繼續為大家講解噶當教言。此教言是阿底峽尊者曾經為拉拉嘛益希沃等信眾講授的,句句包含真理,具有殊勝的加持力,希望大家以恭敬之心谛聽。

  第二十七,忙於毫無意義之事會影響學修,所以應棄絕與學修無關之事。

  這一點對於家務繁忙的居士來說難以做到,甚至對出家人來說,也難以做到。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不會影響學佛修行,當然無需多慮。那麼,如何避免此類影響學修佛法之事呢?那就是,把它們轉變成學佛修行,而不必特意放下。

  為何阿底峽尊者強調這點呢?原因是告誡我們,一切行為都要轉為學佛修行,把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全部轉為有意義之事,才是真正的修行,這就是竅訣。如果我們做到了,就可禁絕與學修佛法無關之事了。

  那具體如何做呢?關鍵在於我們的心。在衣食住行的過程中,視我們所接觸到一切眾生為父母。之前曾講過,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的父母,若我們懂得此真理,深信此真相,今後做起來就容易了。

  如果我們不懂佛法所講的這些道理,沒有深信輪回,就難以做到。視所有眾生為父母,並不是把非父母觀為父母,而是堅信他們本來就做過自己的父母。明白了這些道理,深信了這個因果,輕而易舉就做到了。

  若以慈悲心善待一切眾生,並且去感恩、報恩,我們的衣食住行就變成有意義之事了,此為大乘佛法的觀點和境界。還可以觀一切為清淨,把這些眾生觀為清淨的形象 ——佛尊、菩薩。

  學修五種圓滿時曾講過,並非把非清淨的觀為清淨,而是將本來清淨的觀為清淨。這是密乘裡所講的,也就是大光明的境界。當我們明白、深信這些道理之後,將一切眾生視為佛菩薩,就不成問題了。

  以恭敬心善待眾生,為他們奉獻,即便是吃喝玩樂,也成為有意義之事了。再者,在行住坐臥的過程中,觀想諸位佛菩薩在頭頂、在肩上、在喉間、在心間,時刻憶念諸佛菩薩的功德,這樣一來,我們的衣食住行全部變成了學佛修行。

  行走時觀想佛菩薩在右肩,作為繞轉的對境,此為繞佛繞塔;安坐時,觀想佛菩薩在頭頂,作為祈禱的對境,時刻不離三寶的光明,獲得佛菩薩的能量加持;吃飯時,觀想佛菩薩在喉間,作為供養的對境;睡覺時,觀想佛菩薩在心間,作為夢轉為光明的對境、所依,這樣一來,睡覺不離佛菩薩的能量,夢會轉換成光明。如此這般,衣食住行皆是意義非凡的學佛修行之舉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視身邊的人為有緣眾生,並努力去利益他們,即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乘修行人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益眾生,而並非單純自己解脫 ——僅為自我解脫不是大乘修行人,僅為自我成佛也不是大乘修行人,為利益眾生才稱得上大乘修行人。

  我們身邊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都是與自己有緣的眾生,是與自己關系最近的眾生,也是最需要自己的眾生,在這種見地之下,為他們付出、為他們做事,關心他們、照顧他們,即是行菩薩道,才真正是成佛之因。

  大家應當明白,首要之處是利他菩提心,若因為對方是 “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而為他們做事、付出,這並非行菩薩道,更非成佛之因,因為你沒有心懷利他菩提心。在生活中轉念是最重要的,念一轉,一切行為當下即變成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轉念是最重要的。念一轉,一切行為就變成了修行,一切行為都可以成為成佛之因,這都是竅訣。

  此前曾講過這些,今天再次強調,僅僅明白了此道理還不夠,還要盡力去落實,落實到每位眾生身上,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起初也許做不到,無法對某些人如此這般的對待與付出。但是逐漸的就能做到了。這樣一來很多的恩怨當下就可以了結,許多功德當下就可以圓滿。因此,轉念非常重要。

  工作同樣如此,無論是為別人打工,還是自己做生意,都可以當作利益眾生的平台,然後為眾生奉獻,這一切行為都可以轉變成修行,都可以成為成佛之因。以上這些竅訣可以讓自己的功德和福德圓滿。

  也許很多人的心念轉不過來,認為成佛的事與自己很遙遠。其實並非如此。成佛是何種概念?解脫是何種概念?成佛之因是什麼?我跟大家講過:福德和智慧圓滿叫成佛;永恆的擺脫煩惱與痛苦叫解脫;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可以變成斷除煩惱、痛苦之因,成為成佛之因。這是很殊勝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為別人打工、做生意這些行為很普通,表面來看好像在造業,實際上心念一轉,都可以變成修行,變成解脫、成佛之因。這一切都在於你的心,都在於你的動機。

  之前也曾講過,不要為了世間福報、為了那點工資或一點利益去做某些事情,你真的不至於為了這些事而嘔心瀝血地努力。所以一定要有修持方法,一定要轉念,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懂!

  有的人見解較為高深,修行也比較好,一切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都在無我及空性的見解中進行,即以無我和空性的智慧攝持。也就是說作為修行人,了知萬法無我及空性的本性,有這樣的見解、見地,保持這種覺悟的心態去做一切,才真正稱為放下。

  剛才講 “一切無關於學佛修行之事都要放下”。放下指以無我及空性之智慧攝持。要具有此種正念,一切的一切,無論是精神世界還是物質世界,都不離無我及空性的本性。

  若了知並且能把握此覺悟的心態,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一切行為及所有其他事情,都可以變為一種殊勝的修行,成為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殊勝助緣,具備此種殊勝的見解才叫放下。

  放下是一種心態,並非行為。心態心量打開了,內心是覺悟的,可以做到放下。吃東西是放下,走路是放下,睡覺也是放下,一切的一切都是放下。

  如果特意放下, “我要學佛,我不工作……”然後在家裡念修;“我今天不能陪家人,我要去供佛……”看似放下了,自己也覺得放下了,實際上並沒有放下,這並不是放下。

  第二十八,不必耗費精力在瑣事上,否則一切努力都是毫無意義之舉。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教言。阿底峽尊者很迫切地為大家宣講,因為他即將離開這些同修和弟子。我們現在正是此狀態,忙碌了一輩子卻一無所獲,最後得到的只是煩惱、痛苦,苦不堪言,同時還造下了如須彌山般的惡業。

  請大家反躬自省,曾經的所作所為有意義嗎?我所講的都是非常殊勝的法要,給大家傳授的都是殊勝的竅訣,若沒有這些,你為生活、工作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沒有絲毫意義。

  你嘔心呖血地忙碌了一輩子,付出了很多,得到什麼了?什麼也沒有得到。你所做的一切無不是為了快樂,為了幸福,但是你真正得到了快樂幸福嗎?如果扪心自問,該如何作答?如果沒有得到快樂幸福,你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就都毫無意義了。

  本次法會只有十天的時間,大家卻忙的焦頭爛額,以至於晚上到房間聽一堂開示都很難。

  不知道都在忙些什麼 ……平時也是忙忙碌碌的,但是最終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快樂和幸福,不僅如此,還造下了無量的惡業。以貪嗔癡所造的惡業,比四海之水還多,比須彌山還高。這些惡果將由自己承受,沒有人替你承受,這叫毫無意義!即使再努力也得不到任何的快樂,即使再追求也得不到任何真實的幸福,這叫毫無意義!

  在追求世間利樂的過程中,造下了無量的惡業,結下了無數的惡緣,這些將由自己承受,不但如此,還要繼續在六道輪回中漂泊,遭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出脫無期,非常可怕!如果以智慧觀察我們的未來,以正常的方式思維我們的未來,真的很可怕。在六道輪回中,眾生都要遭受苦苦、行苦、變苦等痛苦。苦苦是苦上加苦,前面的苦還沒結束,後面的苦又接踵而至。行苦指的是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造惡業。

  若沒有佛法的智慧,不會轉念,一切行為都是造業,這也是痛苦之因,所以稱之為行苦。我們在貪嗔癡的狀態下做的都是惡業,都是痛苦之因,將來自己感受的皆是難忍的痛苦。

  第一種是苦苦,這種苦我們都可以感覺到、認識到。第二種是行苦,其本身是一種痛苦之因,以直接、間接的形式帶給人各種各樣的痛苦,但是許多眾生並未覺察,也不明白。第三種是變苦,萬法皆離不開無常的本性,都在剎那剎那中變化,但凡夫俗子感覺不到、認識不到,很少有人主動想遠離這種痛苦。

  普通人只知道苦苦,但不知道行苦和變苦;天人知道苦苦和行苦,但不知道變苦。人們為什麼都追求天人的境界,想修成那樣的世界呢?正因為認識不到變苦的危害性,認識不到這種痛苦,所以沒有真正的出離心。出離心就是遠離苦苦、行苦、變苦的,主要指遠離變苦,要超脫輪回、遠離三界的。

  三大根本苦是六道眾生必然要感受的。其他三惡道 ——地獄、餓鬼、旁生都有其各自的痛苦,這些痛苦都是難以忍受、不可想象的。而人也有人的痛苦——要遭受生老病死苦等。天人感受放逸的痛苦,阿修羅感受爭斗的痛苦,所以,六道輪回只有痛苦,沒有安樂。

  佛經所講,六道輪回如同火坑,沒有絲毫安樂。我們若不學佛、不修行,沒有佛法的智慧,沒有殊勝的教言和竅訣,不懂得轉念,就不知道怎樣為人處世,不知道怎樣去生活、工作,在迷茫的狀態中,像只無頭的蒼蠅四處亂碰,結果就是在六道中輪回、漂泊,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

  第二十九,若被善知識拋棄,就如同喪失靈魂的屍體一般。所以任何時候都要禁斷欺騙上師的行為,恆時保持真誠。

  被善知識拋棄,就如同沒有靈魂的屍體一般,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有欺騙上師的行為,要恆時保持虔誠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不會拋棄任何一個眾生,他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會捨棄眾生。若眾生自己沒有信心,悖逆冥頑,拒絕依教奉行,就如遭到上師善知識拋棄一樣,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攝受與加持。

  若無具足信心,何談得到加持呢?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你的江裡沒有水,不可能映出月亮的影子。但這不是月亮的問題,而是自身的問題,所以具有信心非常重要。那麼,怎樣才稱得上是具足的信心呢?我們在很多時候是很迷茫的,包括依止上師善知識也是如此。應該經常觀察(憶念)、思維上師善知識那些無漏的功德,信心才會產生。

  以智慧所產生的信心,或者說從明理中所產生的信心,是穩固的、正確的。盲目的相信與此相反,總有一天會喪失信心。

  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具有很多無漏的功德:無偽的慈悲心、廣大的智慧、清淨的戒律、攝受眾生的善巧方便。經常憶念這些功德才會產生信心,才會感恩。信念是一種能量,一種加持,信念堅定就會獲得加持、獲取能量。

  為了解脫成佛,為了能夠如理如法的學佛修行而依止上師、善知識,就要依教奉行。否則,上師、善知識讓你往東走,你偏要往西走;讓你往西走,你偏要往東走,他就沒有辦法幫助你,引導你。依止上師、善知識就是要得到他的引導和攝受。依教奉行,才能獲得攝受。

  阿底峽尊者也曾講過,要聽從上師、善知識的話。是否選擇、依止上師、善知識是你的自由,但一旦選擇了就要聽話、依教奉行,這樣才能得到上師、善知識的攝受,接下來他會引導你,令你到達彼岸,獲得成就。總之,第一,必須具有信心;第二,必須依教奉行。

  剛才所說的拋棄,指信念不堅定,不願斷惡行善(行持善法)之人,連善神護法都會遠離。上師、善知識是不會拋棄你的,但是你自己沒有信心,就跟被拋棄一樣。實際不是上師、善知識拋棄你,而是你自己拋棄了上師、善知識。善神護法願意保護斷惡行善,信念堅定之人。信念不堅定、沒有斷惡行善(不願意行持善法)之人,會成為善神護法拋棄的對境,這種人就像喪失了靈魂的屍體一般。

  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裡講,一個人若是有善神護法的護持,會以一當千。否則,就如同喪失靈魂的屍體一樣,一無是處。所以要堅定信念,堅守誓言,防非止惡,做善事善人。這樣一來,善神護法自然會護持你。有了善神護法的護持,世出世間的一切成就和福報會不期而至,自然圓滿。

  這裡講,任何時候都不能有欺騙上師的行為,恆時以虔誠心依止上師、善知識。欺騙上師、善知識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過失;再者,你跟上師、善知識不說實話,他無法了解你及你的修行,也無法攝受你,無法傳授你竅訣。

  無論在你身上發生了何種事情,都應該毫無保留地向自己的上師、善知識匯報。這樣他就會根據你的情況對症下藥,根據你的修行層次,給你傳授相關的竅訣。所以上師、善知識和弟子之間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突然冒出來,對上師、善知識說: “我現在該修什麼?我現在該如何……”若這樣,上師、善知識也很難判斷,無法直接回答你,無法給你傳授竅訣。比如說你做夢了,那這個夢是何種夢?上師也不了解。如果你告訴上師,你是什麼時間做的夢,醒後有何種感覺,之前經歷過什麼……上師善知識會根據這些信息,給予相應的解答。

  如果你什麼也不說,突然發問,突然讓他解答,豈不是為難你的上師、善知識嗎?以上是舉例說明。如果關於你的修行過程,他都已經了解、掌握了,他就更方便攝受你,給你傳授教言、竅訣。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教言和竅訣。

  但是現在有些人打電話、發信息,不談修行的事情,也問不出什麼問題,該問的不問,東拉西扯,淨說些沒用的,純粹是浪費上師、善知識寶貴的時間,沒有任何意義。有些人打電話,尤其是不太懂規矩的人,只問一些家裡、工作上的瑣事,這是沒有必要的。

  所以,要親近上師、善知識,時常跟自己的上師、善知識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十,今生的一切苦樂皆由前世的業力所生,所以不能怨恨他人。

  一切痛苦、違緣都源自自己前世所造的惡業,前世所種的惡因,今生惡緣成熟了,才會在自己身上發生。學修因果不虛的時候講過,殺生、偷盜、邪YIN,妄語、惡語、绮語、離間語、貪心、害心、邪見這十種惡業,都會產生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這四種果報。

  第一,異熟果。以貪嗔癡所造的業有身業、口業、意業。

  一般情況下,以貪心所造的惡業,將來的異熟果是投生為餓鬼;以嗔恨心所造的惡業,將來下地獄;以愚癡所造的惡業,會墮落旁生道。貪嗔癡分上品、中品、下品。上品的下地獄,中品的成餓鬼,下品的投生旁生。

  比如造了殺生的惡業,是要墮落的,要在三惡趣中遭受痛苦。剛才所講的那些情況都是不定的,因為善惡因果很復雜,很不可思議。

  第二,等流果。等流果分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

  同行等流果。即前世是怎樣的,今生也是怎樣;過去生何處,當視今此身,來世生何處,當視今此生。有的人過去世中愛好殺生,今世依然從事殺生的行業,也愛好殺生;有的愛好偷盜,從小就偷雞摸狗,這是前世的串習,今生也有這種習氣;前世喜歡邪YIN的,今生也有這種習氣。若是今生不通過學佛修行改變,來世依然故我,這叫同行等流果。

  感受等流果。如果造了惡業,先墮落三惡趣感受痛苦,終於脫離了三惡趣,還要遭受如下果報。

  殺生。感受等流果是感受短命多病。有些人壽命短暫,有些人病魔纏身,這都是殺業的果報,這叫感受等流果。如果能忏悔,多放生,往昔造的惡業就能消除。

  偷盜。感受等流果是貧窮。有些人無論怎樣努力還是一無所獲,再怎樣付出也得不到回報。有些農民,雖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備至,但始終無法擁有財富,雖然很努力,但是沒有福報,沒有財富。這是前世偷盜的果報。還有一些人雖然擁有一些財富,卻被別人騙走了,搶走了,這也是偷盜的感受等流果。

  邪YIN。感受等流果是夫妻不和,相貌丑陋。現在很多夫妻分和兩難,雖然都在找各種原因,但真正的原因是前世邪YIN所致,這種惡業會導致來世悲劇重演。

  妄語。感受等流果是導致今生處處遭受誹謗,上當受騙。

  離間語。感受等流果導致今生眷屬不和,家人不和,員工不和,手下不和,還經常遭到攻擊。

  惡語。感受等流果是經常聽到不悅耳之語,有人說自己的壞話,有人謾罵自己;自己說的話經常成為別人爭論的話柄,處處遇到這種事情。

  绮語。感受等流果是說話無威力,無份量,口才拙劣,還總是喋喋不休。

  貪心。感受等流果是事事不如意,經常遭遇不幸。

  害心。感受等流果是整日擔驚受怕,危機四伏。

  邪見。陷入惡見中,被欺诳攪得心煩意亂。

  第三,增上果。外在環境上的。

  殺生。增上果是出生在動蕩不安的地方。現在有些國家或地區,經常發生沖突。

  偷盜。增上果是饑荒不息。如非洲的國家等很多地方,無吃無穿,貧困至極。

  邪YIN。增上果是臭氣熏天。有些人的身體天生就有種異味,或出生在臭氣熏天的環境中。持戒清淨之人身上自然有香氣。

  妄語。增上果是出生在財富動搖不定的地方;

  離間語。增上果是出生在難以行走的環境中;

  惡語。增上果是出生在亂石堆積、荊棘叢生的地方,使人心神不寧;

  绮語。增上果是播種後不長莊稼,果樹不結果實;

  貪心。增上果是莊稼荒蕪;

  害心。增上果是多災多難;

  邪見。增上果是出生在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地方。

  第四,士用果。如果惡業不能及時忏悔和消除,惡果會繼續增長。

  總體講共有四種果報,都是自己造的業,要怨就怨自己,要恨就恨自己,不要怨天尤人,恨天恨地。

  由於時間原因,不再詳細講解。以前我們在百日共修講因果不虛時講的比較詳細。大家可以參考《成就寶鑒論》。

  懂得因果關系非常重要,若深信善惡因果,很多怨恨等煩惱自然會消失。其實惡業有很多,但都可以攝集在十種惡業中,十種惡業的四種果報,在此簡略地的給大家進行了講解。

  剛才講的是惡業,還有善業。善業分有漏之善業和無漏之善業。前者指如果做了善事,可以轉生到上三善道,要麼升天,要麼成為阿修羅,要麼投生為人,享受人天的安樂。但這些同樣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都屬於六道輪回,都是痛苦的。

  我們應該修無漏的善根,積累無漏的善業,這樣才能解脫,才能成佛,才能超脫三界輪回。然而,若是沒有無我空性智慧的攝持,做善業都是有漏的,果報是投生上三道,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安樂和福報,無法超脫三界輪回,乃至解脫成佛。要超脫三界輪回,要成佛,就要修無漏的善,有智慧的攝持,這樣的善根才是解脫成佛之因。這一點很重要。

  第三十一,一切安樂皆來自於上師的加持,所以要懂得報恩。

  首先,一切都源自上師的加持,都是上師的賜予;都源自佛的加持,都是佛的賜予。有些人可能有疑惑,這樣不是跟外道一樣了嗎?一切都是神給的,命運都掌握在神的手裡 ……豈非相同的道理?其實不然。

  為什麼說是佛的加持?為什麼說是上師的加持?其真意是:在上師善知識的攝受下,我們才有能力積累善根福德。否則,連人身都得不到,更何談積累善根和福德。正因為我們曾經積累了善根福德,以此果報,我們得以在今生今世獲得了人天的安樂,才有了這種學修佛法的機緣和條件。這樣思維觀察,就會明了,一切的利樂與幸福,都源自上師三寶的恩賜,否則,不可能有今天的利樂。

  其次,有了上師善知識的攝受,我們才有正知正見,才可以正確地取捨善惡因果,才有了點點滴滴的成就。雖說有的人成就大,有的人成就小,但總之都會有些成就。

  若是沒有上師善知識的攝受,我們怎麼會有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我們如何能正確取捨善惡?若是我們沒有正確的取捨善惡,會有這些成就嗎?所以一切成就全部來自於上師善知識或佛的加持。在生生世世中都需要上師善知識的攝受,這樣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獲得成就。

  因此,對於上師和佛陀,我們要感恩和報恩。這種感恩心、恭敬心很重要。上師善知識不需要我們的報恩,但是我們通過這種思維方式會增長自己的善根和功德。

  第三十二,未調伏自相續之前無法調伏他人,所以先要調伏自心。

  首先,調伏自己的相續,才能調伏他人的相續。若是自己沒有解脫,很難幫助眾生解脫。我們經常講:自度度他,自覺覺他。唯有自度,才有度化其他眾生的能力,唯有自覺,才有方法令眾生覺悟。若自己沒有內證,想讓他人獲得這種覺悟是很難的;若自己沒有到達彼岸,想要幫助他人到達彼岸,也是很難的。

  佛經中講,如同兩個人同時被水沖走了,誰也無法解救誰。自己先得救,才有可能解救他人。同樣的道理,自己到達了彼岸,才有能力度眾生;自己覺悟了,才有能力讓眾生覺悟。

  其次,自身的表法很重要。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以身作則。平時我們也要度化眾生,也要幫助他人。

  大乘菩薩有四種度化眾生的方便,即布施、愛語、同事和同行。布施,是讓他們接觸佛法、進入佛門;愛語,是讓他們對三寶生起信心;同事和同行指你修行再好、境界再高,也要跟他一起精進地學修。這都是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

  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修持方法,眾生的境界不同,所以行持善法或修行的方式也有不同。要盡量地跟他們同事、同行,這樣才能度化眾生,這是度化眾生的能力。

  菩薩戒中有饒益有情戒,就是指這四種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若是不具備這些,很難度化眾生,尤其是同事和同行。

  我們現在也發心,希望家人親友跟我們一起學佛修行。但是我們沒有智慧,總是跟他們針鋒相對,按照自己的想法勉強他們,這都是錯誤的。在開始的時候我們要隨順他們,要盡量引導他們,這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真正生起了無偽的利他菩提心之後,想要表法非常容易,成佛了之後,一切都是任運自成的。

  第三十三,沒有大神通,就無法使他人相續成熟,所以要精進修持。

  大神通指福德與智慧圓滿,有度化眾生的能力,這時即已成佛。成佛之後,就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之成就,並且還有很多不共的功德。成佛了才能轉法輪,轉法輪了才能真正地度化眾生。

  以前講發心的時候曾講過,我們是為眾生成佛,成佛之後才有能力轉法輪,轉法輪之後才有自己的教法,在自己的教法之下才是真正的度化眾生。

  我們現在所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之下,眾生才會獲得解脫和成就,所以,這是釋迦牟尼佛轉法輪的功德。

  而我們弘揚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就像給老板打工。將來我們有了自己的公司、企業,也即自己成佛轉法輪之時,才具有真正度化眾生的能力。

  所以,我們現在給大家講法、傳法,都要按佛的教言,按上師的傳承與竅訣,絕不能摻雜自己的分別念。菩薩也是以此而做的,因循佛的教言攝受眾生、度化眾生,這一點很重要。

  第三十四,自己所積累的財富只能留在世間,不要為了財富而造惡業。

  首先,我們為了積累財富而造業是非常愚昧的行為,得不償失。因為利小禍大,即利益非常小,但是所埋的禍根之大難以想象。所以不應該為了積累財富而不擇手段地造業。

  我們向來是這樣,為了積累財富無惡不作,整日殺生、偷盜、妄語、绮語,豈不知造這些惡業對自己的傷害特別大,還不見得能成功。即使成功了,也只是獲得一點點財富而已,在將來卻要遭受難以忍受的痛苦,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災難。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智慧,正確地加以取捨。

  其次,我們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不但造了諸多惡業,同時也感受了諸多痛苦。倘若拿這些財富來修持善法,可謂良性循環。我們不但享受了財富,也積累了善根,將來還可以享受這些福報。

  最後,為了更好地學佛修行,為了弘法事業而積累財富是如法的。比如世間八法(名聞利養等),為了自己不能有,為了眾生可以有。其意是為了自己享受,是不可以有這些世間八法的;若是為了眾生,為了弘法利生事業,可以有世間八法。因為有了這些,才有能力度化、攝受眾生。否則,很難攝受這些眾生。

  第三十五,放逸的享受毫無意義,要多做一些供養、布施。

  現在有些人只管追求享受,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快樂,越舒服越好。其不知享受是在消耗福報。

  若是沒有竅訣,就不會在享受的同時積累善根。相反,若能做供養或者轉念,在享受的同時,可以積累無窮無盡的善根,可以盡情享受這些安樂。否則,貪得無厭地去享受這些福報和受用,果報一次性就耗盡了,然後就要遭受痛苦。所以,我們一定要在享受福報的同時積累福報,如此善根會無窮無盡,善果也會無窮無盡,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竅訣。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能力,就去上供下施。若沒有能力,也要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變成供養和布施。這些都曾給大家講過,比如,吃飯之前先做供養,然後當加持品享用;我們用過的洗臉、刷牙之類的水,都要做布施,因為惡道的眾生特別需要 ……只要我們提起善念做布施,他們就能得到利益。這是布施,即享受福報的同時還積累了善根。

  若能這樣做布施和供養,在隨時隨處的生活和工作中,點點滴滴都可以變成供養,變成布施。由此,我們的布施蜜波羅才能圓滿。我們的福報也會不斷地成熟,直至獲證菩提,乃至成佛。

  有智慧的人一定會這樣做,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我們不能跟愚者一樣,即使積累的善根福德再多,僅僅享受一次果報就耗盡了,很快會全部窮盡。好比容器裡的水,即使容器再大,如果只往外倒,不往內加,很快會干涸無余。

  所以,歸根結底就是轉念。現在所講的這些,盡管都是之前講過的再普通不過的話題,但對於真正學佛修行的人來說,都是竅訣,是非常重要的。若我們真想改變命運,就離不開這些竅訣。若是我們真正能落實,很快就能成就,就能圓滿。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達真堪布:五趣之中無安樂,不淨室中無妙香
下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和諧中的快樂之無常因果業力輪回(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