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慧淨法師:大慈悲五要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之大慈大悲加以分析,約有五個要點:一、平等普救,二、特憐罪苦,三、代眾生苦,四、全力以赴,五、清淨無染。

  五即是一,就不同角度而言,如一拳五指,故所引諸文皆互含互攝。

  一、平等普救:佛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一切眾生為其自己,自他一體不二,無親疏人我愛憎,同體同心,同感同受,同苦同樂,一視同仁,平等救度。佛是不分親疏,不論對象,不講條件,只有付出,不求報酬。佛本心本性本質即是慈悲,即是大愛。於佛而言:親人,愛;非親非故,亦愛。對我好,愛;對我不好,亦愛。美麗可愛,愛;丑陋不可愛,亦愛。善人,愛;惡人,亦愛。此愛無我而救度眾生,為救眾生,損己捨己亦所不惜。

  《觀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觀經疏》解說:「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

  《大經》說:「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八大人覺經》說:「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維摩經》說:「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取意)

  《華嚴經》說:「世間所有廣大慈,不及如來一分毫。」

  《觀經疏》說:「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法事贊》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二、特憐罪苦:佛之大悲救度,以愚惡罪苦之人為正機(目標,直接對象)。憐愍惡人更甚於善人,憐愍逆己者更甚於順己者。

  《觀經疏》說:「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又說:「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系之牢,何由得免?」

  《菩薩地持經》說:「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

  《觀經》說:「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

  《大經》說:「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又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又說:「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如來會》說:「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莊嚴經》說:「輪回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涅槃經》說:「佛見眾生煩惱患,心苦如母念病子。」又說:「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

  《維摩經》說:「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

  《觀佛三昧經》說:「佛光所照,常照如此,無間無救,諸苦眾生。佛心所緣,常緣此等,極惡眾生。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說:「如來大悲不思議,二乘悲如割皮膚,菩薩悲如割脂肉,如來大悲徹骨髓。」

  《十住論》說:「深行大悲者,愍念眾生,徹入骨髓,故名為深。」

  三、代眾生苦:眾生苦惱由佛自己接受,佛自己承擔眾生苦惱,這是極深的悲愍心。罪苦眾生無力斷惑消業離苦,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代眾生苦,拔苦與樂。

  《大經》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八大人覺經》說:「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梵網經》說:「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優婆塞戒經》說:「願為眾生趨走給使,令彼安穩歡愉受樂,為他受苦心不生悔。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恆為他人。自捨己事先營他事,營他事時不擇時節,終不顧慮辛苦憂惱。」

  《華嚴經》說:「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又說:「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諸眾生。」

  又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四、全力以赴:佛救眾生,策劃消除眾生苦惱使眾生安樂,是毫無保留,徹底地盡其全力。如慈母呼喚奔救窺井的幼兒,極盡身心性命,全力以赴。

  《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

  《大集經》說:「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楞嚴經》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大經》說:「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大經》贊佛偈:「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大經》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雜譬喻經》說:「積大誓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說:「此是世間尊重父,此是世間尊重母;此是世間救度者,此是世間大日光。」

  五、清淨無染:前所列舉四項,非出於追求自己名譽功利之心,是從完全脫離名譽功利心之清淨至誠心所流露的無緣大悲救度眾生,無私無我,非為名聞、利養、勝他。佛已徹證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無人法二執,空三心,泯四相,無住生心,三輪體空,住空、無相、無願三昧。

  《大經》說:「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金剛經》說:「菩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上五個條件具備無缺的心性作用即是大慈悲。

 

上一篇:富貴之人,是因為有富貴之心!
下一篇:觀世音菩薩靈感錄(85)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