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各位手上有一本《慈心悲心菩提心》,我們先來讀誦一下重點。我又怕各位中午打瞌睡,各位要學,能不打瞌睡就不要打瞌睡。這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心靈的能力。因為連這個簡單的昏沉、睡覺,你都抗拒不了,你說要承擔眾生的苦,那可難了。能夠抗拒昏沉,那不過是禅定,還不是智慧。所以由戒而有定,定以後,那麼才能夠開發智慧,斷除煩惱。所以,我跟我師父如虛長老修行,也不睡午覺的。因為他也體悟了,行菩薩道,基本上必須要如此。當然這是你自己給自己的意志力。如果一個晚上已經睡飽了六個鐘頭,我想就應該夠了。有些人要七個鐘頭,那也沒關系。但是你不能沒事就睡覺,這樣你的腦筋就會昏沉,而且我告訴各位,你越睡越笨,會這樣,會退轉,你的腦筋分析能力會越來越弱。
我從年輕人身上就看到了,沒事就睡覺的人,他的腦筋不會進步。所以他服務眾生的能力就沒有了。所以這一點是你要自我練習的。沒有別的方法。強迫、克制。所以不然的話,你會發覺有些老人家,他一句話會重復好幾遍,那你年輕你就必須要開始訓練,到你老了臨命終那一刻,你還可以保持正念,不會昏沉。當然,有些人已經有睡午覺的習慣了,但是,當他必須要專心的時候,他控制得了,這個就是修行。修行不能看外表,修行是心靈的能力,有這個心靈的能力,你才引導你的心叫菩提心。雖然我們有佛性,但是你要練習菩提心,你的佛性才能夠顯現。所以如果你不能引導你的心,訓練你的心,那就不叫修行者了。修行者的特色是心。他能夠指揮自己的心。
然後去引導自己的語言、行為模式跟對待人、事、物的方法,如果你不能掌控你的心,那就沒辦法。所以被外界迷惑叫貪心,逆境叫瞋心,就代表你的心靈沒有訓練。所以脾氣不好的人,控制不了欲望的人,甚至就像各位,女孩子嫉妒心一來,什麼話都會講,就代表你,你是一個不安定的,沒有在修行的人。所以佛菩薩沒有這些復雜的,不好的心念。至少,你要知道,但是如果你有這種復雜的心念,你要有慚愧心。你不要故意的,我要展現我這種嫉妒心、瞋恨心,就不是修行者。你不修行就苦。因為內心裡面沒訓練,所以這個還是屬於自利的。
大乘佛教要的是利他的,能夠有四無量心,能夠有菩提心,能夠思惟空性,但是如果你在自我調伏,都做得還不夠,你怎麼樣去服務眾生,利益眾生。所以還要以這樣的心態,還要做種種的資糧因為你沒有這些資糧,那你也沒辦法成佛。所以我們必須利用任何時間,就像中午吃飯一樣,就像我們現在守八關齋戒一樣,保持一個正念。包括在睡覺做夢的時候,都不讓自己有不好的念頭。所以有不好的念頭,馬上要求自己醒過來。就像各位你作夢夢到鬼,你都趕快要醒過來,因為你不敢再夢下去。所以連睡覺的時候,你都要保持一個正確的念頭,不是說不會有不好的念頭,會,但是你馬上會把它轉化掉。所以平常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有很多分別的念頭出來,喜歡的、不喜歡的、好看的、不好看的,在你面前晃來晃去,但是如果你一直隨著這些相,虛妄的,起心動念,就叫亂了,叫散亂。
所以會散亂是因為沒修禅定。但是你要得到禅定,你也必須有基礎。布施、持戒、忍辱,這些要做好。一開始還要有一個慚愧心,如果這些資糧做不好,你就沒辦法禅定。沒辦法禅定就不可能會開智慧。沒有般若智慧,就不可能圓滿大乘的菩提心,所以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夠達到空性不退轉,然後乘願再來。所以基本上你要有這個願。所以為什麼要去極樂世界?因為你知道,到極樂世界為的是什麼,就像你要去考學校,它是個韓文學校,它是個日文學校,你知道我到那邊要去學韓文、日文,你有一個正確的動機,雖然你現在做不到,但是你很希望自己英文講得很好,就像你很希望你自己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智慧、有慈悲等等,所以到極樂世界,很明確要到極樂世界要做什麼,你有這個很強烈的願力,所以,你有這個願,再加上你基本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信心,這樣來保持正念念佛。
雖然我們現不是佛,但是你知道,佛在想什麼,在做什麼。所以你要按照大乘經典,佛的果德,所具足的一切,我們先知道,這樣,保持這樣的願力來念佛,所以我想,佛法是有一個動機的。所以來,各位請翻到九十二頁,然後,那些鴿子如果要載走了,就可以載走了。因為蚯蚓要晚一點要載回我們苗栗弘法院。九十二頁。大家,我很喜歡這樣,念著佛經或是法語,然後來思考。所以就像佛陀在跟你講話一樣,一句一句,教你怎麼做。當然我也發覺有些人,他雖然喜歡讀,但是跟他自己沒有產生關系,就是說沒有把佛法融入到你的身心裡面。他很會讀經,譬如說他很會讀《地藏經》,但是他不孝順,就變成這樣,他執著《地藏經》的功德,但是明明父母眾生,他卻不願意孝順。這樣就沒有佛法的意義了。所以我們在讀誦這些經典、法語,目的呢?就是要融入在你的身心。產生了你對待生命的,乃至自己的一個正確的方法、智慧與慈悲。
所以我們叫經名為戒,就是你讀了這個佛的法語,你要成為你的生命的一部分。我們聽到不殺生,所以不殺生;我們聽到不應瞋恚,所以不生氣了;我們聽到應該慈悲心,所以我應該慈悲,我要去做慈悲的事情。所以佛教說,心口如一。我們不能成為一個書呆子,就是很會讀書,他不會做人。特別是佛教,強調的是智慧跟慈悲。所以智慧就是斷煩惱。還能夠圓滿各種服務的能力。慈悲是對眾生的。這種不退轉的關懷的願力。所以,那必須要展現出來。所以來,大家一起念一下,而且我很希望各位念的時候,嘴巴要張開,各位不像我,早也講,晚也講,我有時候我都只能強迫自己講,他們念的時候我休息一下。但是各位,平常你話沒講那麼多,你應該要多念。
所以在佛教裡面做早晚課,如果有一個人沒張開嘴巴,他就不是修行者,除非他生病。所以在這一點各位要把握住,所以這個叫身、口、意都要和合,身體和合,大家持戒,口和合,一起念。意和合,大家按照經典的法義來做觀修。所以,就像大家合掌你也要合掌,大家拜你也要拜,大家念你也要念,這樣才能夠融入在團體裡面,不然的話,你用個人主義,那就意義就不大了。所以願大家也要真心的念。所以是由心裡面的信心、虔誠,佛法如甘露,釋迦牟尼佛累劫用他的生命才能夠聽到一句偈語,犧牲他的太太、兒子、國家才聽到一句佛法。我們這麼方便,隨時都可以聞、思、修佛法。我們要百千萬劫難遭遇的,這樣子來受持正法,讀誦法語。應該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