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達真堪布:對父母有怨恨,應該怎麼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016年大學生佛學體驗營學子提問

  同學提問:我的爸爸、媽媽做了一些事情,對我造成了一些傷害。這次來的時候,我就壓制自己,告訴自己,不能恨自己的爸爸媽媽,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重如山,這樣來壓制自己的情緒。事後又比較自責。我自己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對父母的怨恨,但遇到對境的時候,又無法克制自己。第二個是道德標准,在自己的真實感受中如何抉擇,請上師開示。

  上師開示:確實,父母有時候也會犯一些錯誤。但是父母對兒女是真心、真正的愛。這種愛我也不太懂,我聽別人說,這種愛不為自己,只為他人付出,這是真正的愛。父母也是眾生,他也是凡夫。他有時候有一些情緒或不太正當的行為,也是正常的。《入行論》中講,他們也是不自由的,也是受業力的牽引,被煩惱所束縛,有時候煩惱生起來的時候,可能會罵人、打人,他也沒辦法;有時候嗔恨心生起來了,他也壓伏不了、對治不了。一個修行人,他可以對治這種情緒,但沒有辦法控制煩惱,肯定會有一些過分的、不正當的行為,我們要理解。有些事情發生在他身上,也是受業力的牽引。我們在六道裡都是不自由的。你看有時候,我們不願意做的也做;不願意面對的人和事情也要面對,不願意接觸的必須要接觸,這都是業力。我們受業力的牽引,父母也是這樣的。當我們明白這些的時候,就應該從心裡不怨恨父母,不怨恨眾生。

  這樣,當我們遇到這些事的時候,就不會煩惱了。否則,要控制的時候很難。若用壓制的方法,就如你說的那樣,心裡肯定很難受,不舒服。如果沒有智慧,只靠道德和信仰是不行的。按道德標准來說,你的言行上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你的心已經動了。我們佛法裡講:“如如不動,了了分明,”要心不動,心平氣和。表面上你動了,心裡不動就行了。你明理後就不怨恨了,就能包容了。你們經常講“包容、包容......”,明白道理後,你才會包容,之前不行。你今天包容,明天包容,若一再如此,總有一天你會爆發的,很難控制這種情緒。所以佛法裡不主張這個,你若明白了,心裡就不會起煩惱。

  問:什麼是世俗菩提心?

  上師解答:從發心的本體的角度來分,菩提心可以分兩種,一個是世俗菩提心,一個是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登地菩薩以下的發心,勝義菩提心是登地菩薩以上的發心。

  世俗菩提心可以分兩個,一個是願菩提心,一個是行菩提心。對於初學者來說,世俗菩提心特別重要,尤其是願菩提心。

  願行菩提心是什麼?我們天天講法、聞法前念的,“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這就是願菩提心;“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這就是行菩提心。一個是為果而發誓,一個是為因而發誓。

  我們一定要反復地這樣發願發誓。直到有一天在我們的相續中自然而然就有那麼個念頭、那麼個想法的時候,我們才算發出來世俗菩提心。

 

上一篇:方海權:此生必生極樂,面見彌陀慈父,人生才真有意義
下一篇:達真堪布:到時候有金剛手菩薩的威力,獄卒們也會對你更客氣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