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修自己的,不是來修別人的。我們懂得一些佛法道理後,用心改正自己,把自己修好了,學會謙卑、體諒他人難處,和別人交流時,你的言談舉止自然能打動別人,別人自然會對你產生歡喜心,對你友善,也會跟你學。
●無論學佛、修行,還是弘法利生,要有慈悲心,有廣大的願心,但不要有得失心,一切都是隨緣而做。有了得失心,就會患得患失,內心被束縛,不得自在。
●如果不消除內心當中的染污,將無法得到快樂。染污之心會使我們的心狹隘、封閉和脆弱,不斷地去掉染污之心才會使心開放起來,心越開放便會容納越多,快樂越多。
●雖然我們的起心動念,某些行為不為人知,但不可欺瞞自己的心。
●戒、定、慧三學,戒是基礎,戒律的特征是斷煩惱,當我們能夠記住這一點時,就會知道什麼樣的起心動念與法相應,什麼樣的起心動念與法不相應。
●當受到別人的侮辱、責罵的時候也是檢驗自己修行的時候,當下你的心念是什麼?能夠抑制自己的嗔恨心和對他人的厭惡心才是修行的境界。
●修行人害怕業障現前,如果我們的起心動念都和佛法相應,業障來了,不要緊,很快就消掉。如果我們的心念不能扭轉過來,還是和世間法相應,那麼業障怎麼也消不掉,就算我們想去忏悔,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忏悔也不會出於真心。
●我們弘法利生也好,做善事也好,拿得起、放得下,幫助就是全心全意地幫助,不需要他人的贊揚,不需要他人的感激,也不需要他人的回報,什麼都不要,才得自在。
●修行的重點是修善心,不斷地培養善心、增長善心,善心是為別人奉獻,為別人奉獻的過程自己做出了犧牲,所以真正的修行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