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做到心念息下去,念頭真空掉,神就凝結了,氣就聚了,神凝氣聚就一陽來復,復卦來了,你還怕什麼病?可是你要注意哦!任何人的身體,不管男女老幼,復卦一來陽氣剛剛發生,麻煩得很,病人的病表面上看起來會加重。懂了這個原理的人,一點都不怕,這個加重是好事。這個陽氣發動的時候要能夠把握得住,怎麼把握呢?有些修道的人趕快把氣控制住,那就完了!佛家講心空一念,只照住它,看它發動,有病的病就更加重,實際上是好消息。
我常常告訴人,一個人跌傷了,尤其吩咐你們年輕女同學做媽媽的,孩子跌倒在地上,沒有哭之前不要抱起來,你一抱算不定這個孩子閉氣死了。所以看到孩子們跌倒,老太太們就叫旁人不要動!不要動!等一下!等一下!等到孩子“哇”一哭,好,可以抱了,他氣通過了,一陽來復。剛跌下去時精神受了恐嚇,身體的氣脈各部分不順了,你一去抱,氣岔斷就危險了。
成年人也一樣,看到別人跌倒在地,不能馬上去拉他,先過去看他鼻子呼吸慢慢調整好了,才能起來。尤其照顧老年人要特別注意,怎麼樣?痛吧?唉,很痛。他能夠開口就是他氣通了,你大膽可以扶他起來了。真的跌傷是不曉得痛的,等到藥下去慢慢曉得痛了,有救了,這個傷快要好了。這個就是一陽來復的道理。
——《我說參同契》
------------
出生一百天以內的嬰兒,如果跌在地上不受重傷,因為嬰兒心裡沒有事,不知道自己跌倒不跌倒,就不會受到氣的影響。莊子也說“醉者神全”,喝醉的人糊裡糊塗,跌倒時自己心裡也不知道,即使受傷了也是輕傷,這也就是心志沒有受氣的影響之故。反過來,清醒的人跌倒容易受重傷,就是生理影響了心理。
《列子》裡也講了這樣的故事:“夫醉者之墜於車也,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墜亦弗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是故遻物而不懾。”這個道理對於醫生及講心理學的,都會有用。“夫醉者之墜於車也”,酒喝醉的人,或者是嬰兒,如果從車上掉下來,“雖疾不死”,疾代表很快,忽然跌下來不會死。喝醉的人,“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雖然骨節身體跟我們普通人一樣,但所受的傷害卻很小,不會死。為什麼呢?“其神全也”,因為他酒醉了沒有動念。
一般人跌下來,不得了,手一撐,一定跌傷。所以我們小時候學拳先學挨打,先學會跑,這是基本。當自己曉得跌下來時,不伸出手抗拒,就讓他跌下來,像皮球一樣滾下來,身體放松,就不會受重傷。如果手一撐,一抗拒,反而受傷了,這是力學的道理。還有一個狀況,小孩子跌倒趴在地上,一聲不響,在沒有哭出來以前不要動他,等他哭了,這一口氣回轉來了,才可以抱起來。如果一跌倒趕緊去抱,內部會受傷,甚至可能死亡,這是“神全”的道理。所以酒醉的人、睡著的人、還有嬰兒,掉下來時,都是迷迷糊糊,沒有抗拒,“其神全也”,所以不死。
“乘亦弗知也,墜亦弗知也”,因為他酒醉坐車上也不知道,跌下來也不知道。“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出了車禍也不知道,萬一被車碾死了,死了他也不知道,死了他也是個舒服鬼,因為他都不知道嘛!不知道最好,死生驚懼,他心裡都沒有這些觀念,“是故遻物而不懾”,所以與萬物遭遇沒有恐懼,沒有恐懼是很難的。
下面有個結論:“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聖人藏於天,故物莫之能傷也。”你想想看,一個人酒喝醉了,好像就有這樣大的本事,更何況這個人是得了道呢!因為真正得道的人,他的境界是身心已經空了,當然外物傷不了他。
——整理自《孟子與公孫丑》《列子臆說》
------------
我小的時候喜歡練武功,自己關在書房,沒有老師,偷偷地叫人到上海買了許多武術的書,現在都沒有了。當時那些書都有插圖,古的著作,大約二十世紀的初期吧,很了不起。我就在樓上書房裡自己按照圖案練武功,想作俠客。有一天讀完了書,照那個圖案,一跳掛在梁上,兩個腿倒轉來勾著,好像俠客飛檐走壁。忽然一下掉到地上,蹦的一聲,我父親在樓下聽到,上來問:“出了什麼事啊?”就看我倒在地上。
“哦,你在練武功啊?”看了挺心疼,唉!我也叫不出來,只流眼淚,父親拉個椅子坐下等我。這是醫學了,尤其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沒有哭出來不要去抱,也不要扶他,跌倒馬上去扶起來就受傷了。注意哦,你們將來做了父母,一定要知道這個常識。老年人更要注意,跌倒了,你還給他拍背,這樣一來,會死人的。這都是醫學的道理。所以我父親當時,也不來扶我,看我動了一下,才伸一只手把我拉起來。他說你要練武功,不是這樣的,書上學不會的。然後他把穿的長袍一解開,就比給我看,喲!原來我父親武功很高啊!他打得很好啊!
所以人在跌倒時,就原來跌倒的姿勢,在地上稍停一下,一點都不要動,靜一下以後,慢慢起來,不會受傷,因為稍稍靜一下,生命的本能就恢復了,便不會受傷,否則本能沒有恢復,用力掙扎起來便受傷。還有跌倒時,用兩手撐地,也容易受傷,因為跌下去有那麼重的力量,欲想撐回來,加上反抗的力量,一相撞擊,就在這時受傷,聽其自然躺下去,反不受傷,這就是身體生命本能的作用。
——整理自《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易經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