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擁有福報,但是福報是求不來、算計不來的,獲得福報需要智慧、需要修行。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意即把錢財留給子孫很簡單,但想把福報傳承下來卻是非常不易的。其實中華傳統文化裡有福報的完整體系,掌握了完全可以代代相傳。
福報是知識——持五戒,守五倫,享五福
中國傳統的“五福”文化,與儒家五倫、佛教五戒一一對應,佛教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儒家守:仁、義、禮、智、信“五倫”,可得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
長壽,是命不夭折、且壽數綿長 。仁者愛山,山表長壽,中國人給老人祝壽常說“壽比南山”。不殺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就是“仁”,得長壽健康的果報。有“英國的辛特勒”之稱的溫頓先生,在二戰爆發前成功解救出669名捷克猶太兒童。1988年他太太整理閣樓時,無意中發現了當年被解救兒童的名單,他的事跡才得以公開,英國女皇授予他“帝國榮譽勳章”並冊封他為爵士。溫頓爵士活到106歲安然去世。
富貴,是錢財富足、且地位尊貴。富是自己擁有財富,貴是用自己擁有的財富去幫助別人。持佛教不偷盜戒,對應儒家五倫之“義”——義薄雲天,不但不偷盜,還能布施財物幫助別人,得大富貴。中國人尊關聖帝君為武財神,就是敬他兄弟大義,縱使曹操待他禮遇有加,“上馬斗金,下馬斗銀”,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不為金錢所動,義字當頭,為兄弟捨卻自身的富貴乃至身家性命。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內心安寧,家庭和樂。康寧對應儒家五倫之“禮”,佛教五戒之“不邪YIN”。“禮”即是有禮節,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歷來重禮節。不邪YIN就是守禮,相互有禮有節,不邪YIN得康寧。
好德,是心性仁善、而且順應自然。“好德”對應儒家五倫之“信”,佛教五戒之“不妄語”。人講信用,不妄語,才有良好的社會信譽,才能被人尊重,才有好的德行。
善終,是安詳離世、而且飾終以禮。“善終”即中國人常講的“壽終正寢”、“無疾而終”。人想得善終是需要積累大量福報的,《藥師經》中記載了人有九種橫死,藥師佛曾發大願力,按《藥師經》如理行持者,則能度苦厄不遭眾難。
五倫之“智”從哪裡來?從持佛教不喝酒、不吸毒戒中來。喝酒、吸毒都能亂性,非智者所為。
所以,福報是一種知識,中華傳統文明裡有其完整的理論體系。以佛教五戒、儒家五倫為言行准則,我們的生命就能結出“五福臨門”的果實。
福報傳承是門深奧的學問
雖然古語雲“富不過三代”,但書聖王羲之的家族,被稱為“中華第一望族”的山東琅琊王氏家族,卻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跨越諸多劫難興盛不衰,培養出了36位皇後、36位驸馬、29位宰相,至今仍然興盛富貴。這是為什麼?因為王氏家族世代遵循“言宜慢,心宜善”的六字家規。“言宜慢”,言談要三思,話語要舒緩,讓言者深思熟慮、謹言慎行,讓聽者感到受尊重;“心宜善”,害人之心不可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福報可以傳承,但傳承福報是門深奧的學問,如果你掌握了,再把這種知識傳給你的子孫,那子孫就會一代一代都有福報,受用不盡。
《地藏經》裡說:供養父母捨一得萬報,供養三寶捨一得無量報。我們以圓滿的三寶為對境,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實踐,以修行“身口意”的善行來供養佛,我們的生命就會跟佛連在一起,叫“皈依佛、南無佛”。一旦融入佛的圓滿功德海,我們就能轉有漏的福報為無漏的功德,轉不圓滿的世智辯聰為無上的圓滿智慧。這時再把所作的功德回向給家人,家人的命運就會轉變:回向父母,父母的身體就會好;回向孩子,孩子的福報就會增加。你改變自己的時候,你的親人也會被改變;你修了福德、具備了福德,就能把這一份福德拷貝給他們。
摘自傳喜法師2016年10月31日法國巴黎潮州會館
佛法心靈講座《認識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