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恚怒”,嗔恚、忿怒也。乃三毒之一。
“三毒”是“貪嗔癡”,這是“嗔恚”。“三毒”是煩惱的根本。學佛這一入佛門,還沒有出家,佛陀就教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十善業”:心善,口善,意善。“身”:不殺、不盜、不YIN;“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不貪、不嗔、不癡。這三句叫“三善根”;“貪嗔癡”叫三毒煩惱。
我們無始劫以來墮落在六道輪回,多生多劫出不去。六道輪回從哪裡來的?從“貪嗔癡”來的,我們就知道了,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把“貪嗔癡”斷掉,輪回就不見了。
輪回不是真的,像一場夢。“人”、“天”是好夢;“三惡道”是惡夢。所以佛教我們修善斷惡都要求“三輪體空”,也就是說我們非常認真修學,但不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斷惡不要把斷惡放在心上;修善亦如是,也不要把修善放心上。為什麼?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生什麼心?就是斷惡修善的心,斷惡修善這“生其心”。
“生其心”重要的是“無住”。“無住”是什麼?心裡面什麼都沒有,這個重要!心裡頭有了,我今天做了多少善事,果報在三善道;干了壞事心裡也很清楚,今天做惡了,果報在三惡道、在六道輪回。如果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心上沒事,就超越六道。所以事要干,要認真斷惡修善,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就好,這是菩薩修行的總綱領、大塬則。我們要把它時時記住,時時刻刻我們心不是想善、就是想惡。“善惡”都沒有的時候叫“無記”。說不上“善惡”叫“無記”,“善惡”、“無記”都不要放在心上,這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