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他就開始教學。對,最初到鹿野苑,在鹿野苑裡面住了十二年講《阿含》,小乘,就好像辦小學。辦學要按照學生的程度,慢慢把他向上提升,我們中國人講的一條龍的學校,釋迦牟尼佛就是辦一條龍的學校,小學十二年,根扎得穩。我們現在小學六年,不行。
中國古時候《童蒙養正》,你看家裡的私塾,小孩差不多是三年半、四歲上學,到十五歲完成扎根教育,那叫小學。十五歲這個年齡,除了《童蒙養正》十幾種教材之外,那就是《四書五經》,一定要讀;天份好一點念《十三經》,《四書》、《十三經》再加上《史記》、《漢書》,再有一些就文學、詩詞歌賦,那是點綴的,根都扎下去。重要的典籍十五歲以前全都背熟了。十五歲進太學,那就是大學,大學裡面老師跟同學在一起研究、討論,為什麼?這些書你都背會了、你都背熟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裡頭的大意你全明白了,老師好教。
“書同文,車同軌”,古時候的書一面十行,每一行二十個字,沒有標點符號、沒有段落,所以無論什麼地方印的書都要守這個規矩,這個真的太好了!全國的圖書統一。你譬如念《論語》,告訴你第幾面、第幾行、第幾個字完全相同,不管你什麼地方印的書它都一樣,這也是科學,能說中國人不懂嗎?!一點都不會錯。
讀書先學句讀(dòu),老師教你的時候把句子圈出來、把段落劃出來,重點不是講給你聽,講給你聽那是你老師的東西,那不是孔子的。
孔子的《論語》從哪裡來的?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我們講真心,不是妄心,真心裡面流露的,它是開悟的。所以你要是開悟了自然就明白了,那個明白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一千遍念完之後老師讓學生講一遍,跟同學們在一起分享,每個人都要出來講,老師做印證,點頭,不錯、沒講錯,給同學這一科就畢業了。
再讀一千遍,兩千遍,兩千遍之後再講一遍大家聽,講的意思就深了、廣了,跟第一遍不一樣,第一遍是小悟,第二遍是大悟。
再讀一千遍,三千遍之後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是聖人;“大悟”是賢人。小悟,佛家講阿羅漢;菩薩是大悟;佛是大徹大悟。
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作了證明,他開悟了,五祖問他:你見性了,明心見性了,性什麼樣子說給我聽聽。
他向五祖匯報,五句,實際上二十個字: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一句。從來沒有染污過,自性就是真心,“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自性所生所現,能生萬法,清淨沒有染污。
第二句“本不生滅”。“萬法”是生滅法,一切法都是生滅法,只有自性不生不滅,它不是生滅法;
第三句“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量智慧。要用佛法來說具足一切經教,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自性統統具足。只要你見性的時候全都明白了,自性沒有一樣不具足,它能現“萬法”。換句話說,它“本自具足萬法”,它要不具足,它怎麼能現出來?!所以它能生能現。真心之外還有個妄心,妄心沒有這個能力,妄心它不具足,它能變,真心所生的、所現的妄心能把它改變。譬如說真心所生所現的是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妄心能夠把華藏、把極樂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六道輪回跟十法界本來沒有,自性不會生這些東西。所以《華嚴經》上告訴我們“能生能現”是自性,“能變所變”是阿賴耶,就是妄心,這是個生滅心,不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