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痲瘋患者殊帕普達在專心聆聽佛陀宣說妙法後,馬上領悟佛法。由於心中法喜充滿,在聽法人群散去後,他跟隨佛陀走了一段路才回家。在回家途中,帝釋想測試他對三寶的信心,就出現在他面前說:“你是個受盡苦難折磨的貧窮可憐人。現在只要你否定三寶,認為佛陀非佛陀、妙法非妙法、僧團非僧團,並說出三寶對你沒任何用處,那我馬上就給你巨大財富。”殊帕普達回答道:“你說我是個又窮又受磨難的可憐人,但我現在卻擁有七聖財:信(信受正法)、戒(持法律)、聞(能聞正教)、慚(自分有慚)、愧(於人有愧)、捨(捨離一切而無染著)、慧(智慧照事理),所以我不再是窮人了。”兩人對話後,帝釋就到精捨告訴佛陀此事。佛陀向帝釋說:“即使現在有千百個帝釋給她巨大的財富,也很難改變殊帕普達對三寶的信心,使他遠離三寶。”
有一天,蘇帕布達從祇樹給孤獨園回家途中被牛撞死了,他的死訊傳到給孤獨園。比丘們就請問佛陀殊帕普達往生何處?佛陀說:“殊帕普達的前世曾經毆打一位聖者,所以今生是痲瘋患者,但因為今生已經領悟佛法,滌清一切煩惱,所以往生忉利天了。”
世間人的多數都在辛苦一生追求身外物質生活的舒適與安樂、追求味蕾的享受、住宅的豪華與否、學歷的高等、響亮的名聲和豐足的財富等等;在追逐的歷程中,太多人都非常辛苦。有的人付出,有所收獲;有的人辛苦一輩子卻不一定有結果,潦倒一生,很不如意;有的人繼承龐大的家族財產,卻反受其害,成為他人算計謀害的對象;有的人想盡辦法得到權勢,卻造誣陷成為階下囚;有的人一生勞碌,想在老年享受清福,卻遭遇經濟蕭條或疾病困擾,乃至家財散盡、孤苦無依兒女離鄉成為空巢老人。這就是世間萬象的縮影,家家一本難念的經,每個人的經歷基本苦樂參半。無常的變化,實在讓人所求不得。
世間上的人都不喜歡受苦,可各式各樣的痛苦常常會降臨在我們身上,不得不去接受,不得不去面對。數字的游戲規則中必須具備加、減、乘、除,可是世間人對於世間的游戲只喜歡過度的加和乘,這也一定符合自然規律的終極必反,過分的索取和貪求,結果或許只是水中撈月。這就是我們只在乎物質財富而忽略精神及內在財富的顛倒妄想。
人類過於自私和荒謬的想法,在佛陀對於實相的見道後,把我們這份執著與習氣結節歸總為“苦大聚積”的成因。佛法的見地與佛陀的教導,是為了讓幫助眾生終結一切苦而得到永恆之樂,跳脫生死輪回。長久對於一切習慣執著的我們,在於心智低劣的層面時,也因為福報因緣不具足的緣故,當聽到佛法說沒有任何 東西屬於我們時,我們便開始害怕失去,因為這樣的實相論對於處於顛倒中的我們會感覺不自在、不舒服。我們太想要去抓住一個可以永恆依靠或是依存的身外之物了。
通過佛法的修行就是為了讓我們去貪、嗔、癡這些精神貧瘠的因素,那是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的煩惱,把我們困在生死輪回中,讓我們的心無法止息。這關乎看待世間問題的角度,內心的富足是無法用身外之物去衡量的,而內心的貧窮即便身價榮登福布斯也是無法真正快樂和滿足的。通過聞思佛法,是因為我們看出高貴寶藏的價值,那是真正的財富。對於佛法的信受不僅可以平衡內心的殘缺,對於三寶堅定不移的信奉,更是可以超生了死的心要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