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凡夫業深障重彌陀光明神力無所障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今天藉著大家念佛共修的殊勝法緣,師父來向大家報告《無礙之往生》。

  有發講義給大家,請看講義。

  “無礙之往生”,就是在敘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所障礙的道理。在《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世尊說:“阿彌陀佛的智慧無礙故,威神力亦無礙;神力無礙故,大慈悲亦無礙。”在阿彌陀佛要救度十方每一個眾生的立場而論,阿彌陀佛救度眾生是無礙的,但是被救度的眾生,如果不肯念佛、不肯求生,這樣眾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不可以。因為眾生不願意念佛,沒有往生因;眾生不願意求生淨土,沒有往生因,所以十方的眾生,只要願行具足,也就是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念佛,契入阿彌陀佛的名號願海,自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無所障礙。

  釋尊教示:彼佛光明名號,神力無所障礙

  在《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世尊對阿難開示說:

  「縱令一切有情煩惱惡業,深障重報,彼佛光明名號,神力無所障礙。」

  這段經文是在顯示,阿彌陀佛光明名號,要救度十方煩惱厚重的凡夫眾生無所障礙。雖然在凡夫眾生這方面,有煩惱厚重的人,但是煩惱厚重的人,只要肯念佛、肯求生淨土,契入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機法能相應,往生就無所障礙;機法若不相應,當然往生就有障礙。因此師父要跟大家說結論:障礙不在阿彌陀佛這邊,障礙在十方眾生這邊。

  在座諸位!你為什麼要念佛?就是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了要成佛。你為了要成佛廣度眾生,而念佛發願求生淨土,就契入阿彌陀佛無礙之一道,當然你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無礙之往生。

  在講義師父引用四部經論,第一《觀無量壽佛經》的下品上生的經文,第二《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的經文,第三《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的經文,第四《三寶感應要略錄》的一篇文,也是一個公案。用這四段經論之文,來向大家報告,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礙的道理。

  一、《觀經》下品上生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段文,《觀無量壽佛經》。請看經文,師父將經文讀一遍,讓諸位來對照一下: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從《觀經》這一段下品上生的經文,我們知道,下品上生的人,是在平生之時造作很多惡業,雖然沒有誹謗大乘經典,但因為愚癡故,所以多造惡法。“多”這一字是在顯示,下品上生這個人,他造作惡法是造作不少,表示平常造惡很多,而且造作之後沒有慚愧心。佛陀跟我們開示的法門就是,一個凡夫雖然造作很多惡業,如果他有慚愧心、有忏悔心,就能滅罪。下品上生之人,因為在平生並沒有學佛修行,所以雖然造作很多惡法,並無慚愧心,因此在命終之時就有業障現前。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命欲終時”這句經文,是指這個行者斷氣或是還未斷氣?還未斷氣,還未斷氣叫做命欲終時。“命欲終時遇到善知識”,這善知識就是教導他念佛的人,所以凡是教導人家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是善知識。在座諸位!你周遭的人,鼓勵你念佛、勸勉你修行,引導你邁向西方,這個人,無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他就是你的善知識,你生命中的貴人,菩提道路的善知識,你要親近還是要遠離?親近啊。是要幫助你的、是要扶持你的,當然你要親近啊。

  這位下品上生的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可見在過去生,與這位善知識結好緣。這位善知識為他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為他開示經題,如《妙法蓮華經》、如《楞嚴經》、如《華嚴經》,這經題可以滅罪,令這臨終者得生,所以為說大乘經題。“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這位下品上生的人,因為聽聞諸經的經名,這是善因,得到什麼樣的善果呢?滅卻千劫極重惡業,所以聽到經題就可以除罪了,聽到佛號更是可以除罪,對不對啊?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智者”就是指這位善知識。這位善知識,為何經文在這裡說智者呢?因為很有智慧,引導這位下品上生的人念佛解脫,這就是有智慧。用這句佛號自行化他,這就是有智慧;用這句佛號自利利他,這就是有智慧。這位善知識教導下品上生的人,要合掌,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稱”這個字就是顯示口念,就像我們念佛共修,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叫做口稱;或者不是用唱的,是用念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口念是因為口業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不是在意業默念。當然口稱、意念同樣都能契入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

  這位下品上生的人,因為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緣故,消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

  第一,聞經名滅罪,但並沒有說滅生死之罪,念佛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所以將聞經名與稱佛名作一個較量,念佛是不是更殊勝,對不對啊?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消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諸位!這樣你要念嗎?

  “五十億劫”,是顯示下品上生這個罪人的業體總數,不是說這句佛號剛好可以消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而已,不是這個意思。每一個人的罪業不同,不管你的罪業有多重,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救度就有多深,佛號能夠滅罪的功能就是如此。

  下品上生這個人,一生造作很多的惡業,並沒有修行,臨終遇到善知識開示引導,合掌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能蒙受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觀經》下品上生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靠佛號願力接引往生,對不對啊?不是靠行者本身念佛的功夫,因為這位下品上生的人,他在平生造作很多惡法,是在臨命終才遇到善知識,念佛哪有什麼功夫可言。所以非是能念之心使這位行者往生,是所念之佛使這位行者往生,念佛的道理就是如此。

  請看下面。“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從這段經文,我們也可以得到結論,一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佛菩薩現前來接引了,佛菩薩會說話嗎?會啊。在這裡經文世尊說得很清楚,化佛菩薩到這位行者的面前,跟他贊歎:“善男子!因為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佛名的緣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接你了。”這個行者因為念佛的緣故,所以諸罪消滅。“諸罪”就是他一生所造作很多的惡業,因為這句佛號滅罪了;因為念佛的緣故,所以佛菩薩現前來接引了,這樣是因為他修行的功夫很好嗎?不是,是因為這句佛號有滅罪的功能,有接引的願力,所以我們會往生,是靠自力往生的還是靠佛力往生的?靠佛力往生的。

  臨終遇善念佛,乘佛願力往生

  這種話不是師父自己的意思,善導大師在五部九卷開示很多。《觀經四帖疏》有一段疏文,善導大師說得很好:

  「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下品三人”就是指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這下品三人,是遇到惡法的凡夫啊。因為惡業故要墮三途地獄,但是因為臨終遇到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的善緣,所以念佛,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善導大師說得非常的清楚、明白、簡單,沒有說得一長串,也沒有說得迷迷糊糊,也沒有說得玄之又玄,善導大師說得很簡單、很清楚、很明了,“乘佛願力,乃得往生”。所以惡人念佛會往生,就是乘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的,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之中。所以在座諸位!你我從《觀經》以及《觀經四帖疏》,佛經與祖論的道理,了知念佛能往生的道理,這樣我們要靠自己還是要靠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要怎樣靠阿彌陀佛?就念佛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念佛啊。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下品上生這位行者,在臨終還未斷氣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派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出現在他的面前,贊歎他善男子。你看,一個一生造作很多惡法的人,臨命終快要死了,還被化佛菩薩贊歎是善男子,那是因為他自己有修諸功德,才被稱為善男子,或是因為念佛緣故,被稱為善男子?念佛的緣故。所以凡夫一生造作很多惡業,竟然還被佛菩薩贊歎為善男子啊,想想是不是很光榮也很慚愧,對不對啊?

  我們看我們自己就好了。我們臨命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贊歎我們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師父個人,我一定感到很光榮,也感到很慚愧。光榮的是,我們凡夫煩惱那麼重,也沒有將煩惱伏斷,竟然被佛菩薩贊歎我們是善男子;慚愧的是我們的煩惱還那麼重,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平時又沒有好好斷惡修善,罪業伏也伏不住,斷也斷不了,阿彌陀佛實在太慈悲了,所以很慚愧。若不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棄的救度,我們怎麼能往生?所以阿彌陀佛對我們實在太慈悲了,我們要跟阿彌陀佛感恩贊歎(掌聲)。

  阿彌陀佛最愛我們被他救度了,阿彌陀佛最愛我們念佛,對不對啊?所以,善男子是因為念佛緣故。“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佛來迎接是因為眾生稱念佛名故,而不是持經題故,經文化佛菩薩對這位行者的贊歎,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以汝稱佛名故”,不是以汝持經題故,所以念佛會往生,在《觀經》這段經文,說得實在非常的明白。

  這位行者看見化佛的光明,遍滿在他的室內,“見已歡喜”,見佛光明即生歡喜,將來諸位你我在臨終,親眼觀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那個時候我們一定會很歡喜,佛菩薩來了會歡喜嗎?佛菩薩來了還會執著感情嗎?哎喲!這聲音就比較小聲了,若會就會有障礙,若不會就不會有障礙喔,障礙不在阿彌陀佛,在眾生喔。佛菩薩來了,還會執著感情嗎?會不會是你們自己在回答,你們會不會我不知道,你們若嘴裡回答不會,心裡會,那因果在審判很公平,也很精准喔,你能夠騙師父不能騙因果喔。佛菩薩現前還會執著金錢嗎?哎喲!好像不是很大聲喔。佛菩薩現前還會執著子孫嗎?很多啦。因為沒有很多時間再跟大家問下去。

  你在自己這一方面一定要好好的對世間放下、淡泊,因為阿彌陀佛絕對會來接引你,但是你自己不願意去,會因為感情、因為金錢、因為名利、因為善緣、因為惡緣、因為順緣、因為逆緣,總總,而不想往生、不想念佛,那麼就會成為障礙,障礙在眾生這一邊,不在佛那一邊。所以對有想要真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念佛的人,師父絕對敢跟你們說,一定沒有障礙,因為你有一份真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念佛,機法一體,機教相契,怎麼可能會有障礙?

  經文世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這位下品上生的人,雖然他在平生多造惡法,但是在臨命終受到善知識的開示引導而念佛,表示接受了嘛,而且看見化佛光明,內心非常的歡喜,這樣他有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嗎?有!不然怎麼會歡喜?一定有他才會歡喜啊。“歡喜”在前,“即便命終”在後,所以經文從前面說到後面。這位下品上生的人,是平生造作很多惡法的人,臨命終受到善知識的開示,引導念佛,求生西方,看見化佛菩薩,非常的歡喜才命終,“即便命終”。

  所以“遇善知識”在前,“命終”在後;“念佛”在前,“命終”在後;“見佛菩薩”在前,“命終”在後;“歡喜”在前,“命終”在後,這樣念佛往生是不是當生成就,是不是?是。將時間從臨終拉到現在,諸位你我聽經聞法、念佛共修,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會往生嗎?往生決定了,怎麼會不往生?(掌聲)這樣就是無礙之往生。

  那麼你今天聽到師父這麼講,你真的是一份一心一意的心懷,念佛要求生西方,明天不會改變,後天不會改變,下禮拜不會改變,下個月不會改變,三年後不會改變,五年後不會改變,十年後不會改變,臨命終不會改變,你現在是不是往生決定,是不是?還要再鼓掌一遍(掌聲)。那麼你明天會改變,你後天會改變,你大後天會改變,你下個禮拜會改變,你下個月會改變,你明年會改變,你三年後會改變,五年後會改變,十年後會改變,現在就不是往生決定,道理就是如此。

  二、《觀經》下品下生

  好,繼續看第二段,《觀無量壽佛經》下面就要說下品下生的經文。經文師父讀一遍,讓諸位對照一下: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下品下生的行者,與下品上生的行者,同樣都是在平生造作惡業,並沒有學佛,並沒有修行。下品下生的人,就是在平時作不善業,“不善業”就是惡業。作什麼樣的惡業呢?下面就說出了,“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不但造盡五逆罪,也造盡十惡罪。“具諸不善”,這“具”字就是在顯示下品下生這個人,五逆罪造盡了,十惡罪造盡了,十方的眾生就是這種逆惡之人,罪業最重啊。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每條罪都造盡了,這種人煩惱真是重啊。

  “如此愚人”,這愚癡的人因為造罪,所以是愚癡啊。愚癡的人,“以惡業故”,因為造盡了五逆罪、十惡罪,“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這是因果報應,因為造作五逆十惡之惡因,當然要墮入惡道受苦報啊。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這位愚癡的人,臨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請問諸位:臨命終時,是已經死了或是還未死?還未死。這位愚癡的人遇到善知識了,受到善知識種種的安慰,這個善知識有權巧方便的智慧,種種的安慰,使這位下品下生的惡人,想要念佛、想要求生。所以一個人在臨命終快要死了,我們有發菩提心,為他助念、開示,安慰他念佛、鼓勵他求生,他若肯念佛、肯求生,再來就是誰的事情啊?阿彌陀佛的事情。但是,若沒有你這位善知識的發心去為他助念開示,他沒有法緣、沒有善緣、沒有佛緣,必定因為因果定律而墮入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對不對啊?

  諸位!一個人快要死了,他一生沒有學佛、沒有修行,甚至造諸惡業,我們發菩提心,來助他解脫生死,不要墮入惡道,反而往生淨土,這功德很大,非常之大,因為這是直接將一個要墮入地獄的人,救到西方極樂世界,當下在做的工作就是佛事,真正是佛陀的化身,是不是很重要、功德很大啊?對!這種的人也很值得贊歎,諸位常常在做這種事情,師父跟大家贊歎。(掌聲)

  所以在末法時代,助念開示會幫助一個人解脫生死,往生淨土,確實是最佳的菩提增上緣。我們要去扮演這個角色,我們要去當阿彌陀佛的使者,幫助苦難的眾生,因為沒有學佛沒有修行的人,很多人都會因為生生世世所造作的惡業,墮入惡道,很可憐。我們看到那麼多人即將要墮入惡道,我們一念的慈悲心,用這句名號幫助他離苦得樂,你的悲心,當下不就是跟佛一樣嗎?雖然我們不是佛,我們還有煩惱、還有妄想、還有執著,但是我們可以用阿彌陀佛的名號幫助眾生,靠著佛的力量,可以讓眾生不墮惡道,反而往生淨土,這樣利益眾生的大事,我們怎麼不去做呢?當然發心去做啊。那個發心是來自於,不忍眾生墮惡道受苦;那個發心是來自於,要將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做出來,這樣就是最好度眾生的方法,也是最有效果的方法,而且所用的時間不多,我們去幫人家助念,頂多一個早上、一個下午或是一個晚上的時間而已,對不對啊?可是可以幫助一個人,本來要墮地獄而不墮地獄,這功德確實很大。所以,印光大師在《臨終三要》說:“幫助一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便是成就一個人成佛,功德何可思議!”

  這位善知識為下品下生的惡人,“種種安慰,為說妙法”,在這裡經文並沒有說出是什麼樣的妙法,但是從這位下品下生的惡人,稱念十聲的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了知,“妙法”所指的就是一句佛號,可以令五逆十惡的人,臨終不墮惡道,反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妙嗎?很妙,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實在太奧妙了,太了不起了,說到這裡,要再跟阿彌陀佛贊歎一下(掌聲)。

  阿彌陀佛實在有夠行,所以大慧菩薩贊歎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阿彌陀佛確實是第一,所以我們每天在念第一阿彌陀佛的聖號,我們也是第一,就是世尊佛法的第一弟子,所以有感到很光榮嗎?有。有感到很殊勝嗎?有感到很稀有嗎?因為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對不對啊?同時也感到很慚愧:哎呀!我們凡夫,竟然能夠讓阿彌陀佛救度,所以要好好的斷惡修善,好好的念佛修行,好好的修心養性,好好的自行化他,好好的自利利他,這樣才是與阿彌陀佛的佛心、佛願、佛號相契相應,對不對啊?對。就是這樣,本願法門就是在說這樣的道理。

  好,繼續看下面。“彼人苦逼,不遑念佛”,這個下品下生的惡人因為重病,而且在臨終的時候,地獄火車來逼,心亂無法領解阿彌陀佛名號慈悲廣度眾生的法義,這樣叫做不遑念佛。所以這位善友就跟他開示說:“你若不能意業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威神功德法義,應該口稱無量壽佛。”在此,這段經文就是在顯示說,一個臨命終的人,因為業障現前、因為重病,無法在心中領解佛的威神功德,無法領解佛的六字果號,無法領解佛的慈悲偉大,但是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得救。這就是在顯示阿彌陀佛名號救度眾生,是簡單、容易、穩當,無論你心裡是不是能夠體解這句佛號要救度的本意,只要你口稱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有辦法救度你,阿彌陀佛就有能力接引你,阿彌陀佛實在太行了,對不對?要再跟阿彌陀佛贊歎一下(掌聲)。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說:“欸!這位信願師,今天怎麼稱贊我三遍。”就因為他很行,我才要稱贊他啊,事實的啊,阿彌陀佛就是這麼了不起的一位佛。

  下面。“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這位下品下生的惡人,接受善知識的開示引導,至心念佛。經文有用“至心”這兩字,有嗎?“至心”就是仰靠阿彌陀佛的佛願,接受善知識的開示,如果他不接受、不想念佛,有可能往生嗎?當然不可能啊,就沒有至心啰。所以,眾生若一念至心回頭念佛,契入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往生就無礙。雖然一生造盡五逆罪、十惡罪,臨命終一念回心轉意,要念佛、要求生,就契入阿彌陀佛的慈悲願海。那麼我們現在平生,同樣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生沒改變,怎麼會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有至心就是對善知識所開示阿彌陀佛妙法救度能接受,就是“信”;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行”,所以在這經文裡,我們可以看出下品下生的人,為什麼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信與行都圓滿具足了,對不對啊?有信受善知識開示阿彌陀佛名號妙法的道理,起念佛之行,所以信與行圓滿具足,這就在顯示第十八願三心十念的道理。

  “在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上生的經文說,“念佛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的經文說,“念佛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為什麼念佛滅罪的功能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下品上生的人,與下品下生的人一比較,下品下生的人罪業比較重,所以是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雖然罪業比較重,但是佛號將他全部的罪業——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消滅了。

  兩段經文融會貫通,我們得到一個道理:眾生的罪業有多重,阿彌陀佛名號慈悲救度的願力就有多大。要跟阿彌陀佛再贊歎一遍(掌聲)。所以不怕我們的罪業很重,怕我們不念佛,不歸命彌陀、不求生淨土,機法不相應,怕我們眾生沒有那份向道之心而已,對不對啊?不怕眾生的罪業有多大。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在這裡,經文有兩個重要的字——即得。“即得”就是在顯示,這位下品下生的逆惡之人,往生西方是在當下就得到,不是下輩子才得到。經文用“即得”這兩個字,就是在顯示這個道理。

  我們從下品上生與下品下生的《觀經》經文,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第一,佛號可以滅除生死之罪。第二,惡人念佛不會因為他的業障罪惡而障礙往生。第三,念十句佛號往生是即得的。第四,往生不是靠行者自己念佛的功夫,而是善知識的權巧說法安慰,使這位行者念佛求生,佛號的願力使他往生。第五,臨終聞法念佛能往生,那麼平生聞法念佛能往生嗎?平生念佛聞法,與臨終念佛聞法,當然同樣都能得到往生的果報。

  三、《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好,下面第三段經文,《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這段經文就是在說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念佛往生的道理。經文師父讀一遍,讓諸位來對照一下:

  「觀自在菩薩摩诃薩,出師子國,而往波羅奈大城穢惡之處。彼有無數百千萬類蟲蛆之屬,依止而住。觀自在菩薩為欲救度彼有情故,遂現蜂形而往,於彼口中出聲,作如是雲:“曩谟沒馱野”。彼諸蟲類,隨其所聞,而皆稱念,亦復如是。由斯力故,彼類有情,所執身見,雖如山峰,及諸隨惑,金剛智杵,一切破壞,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皆為菩薩,同名妙香口。於是救度彼有情已,出波羅奈大城,而往摩伽陀國。」

  這段經文世尊說,觀世音菩薩,離開師子國(就是現在錫蘭這個國家),而前往波羅奈大城(波羅奈大城就是江繞城),穢惡的地方。觀世音菩薩為了要度波羅奈大城穢惡這個地方很多畜生道的眾生,經文說“無數百千萬類蟲蛆之屬”,有很多蟲蛆之類的畜生眾生,在江繞城這個穢惡的地方,觀世音菩薩很慈悲,到這個地方,救度這些畜生道的眾生。怎麼救度呢?

  觀世音菩薩為了要救度這些有情眾生,就現出蜜蜂的形狀,在這個穢惡之處,教導這些蟲蛆之類的眾生念“南無佛陀耶”。這些蟲類眾生,聽到觀世音菩薩所化現的蜜蜂,而稱念南無佛陀耶。“由斯力故”,就是因為念佛靠佛力故。“斯力”這兩個字,就在顯示佛的願力,就是南無佛陀耶,佛陀的願力,所以是所念之佛力,非是能念之心力,使這些蟲類眾生往生的。“彼類有情,所執身見,雖如山峰”,或是隨煩惱,因為念佛有佛的智慧威神加持,智慧就像是金剛杵,所以叫做金剛智杵,“一切破壞”,就是將煩惱疑惑破除,智慧能破除愚癡,猶如光明能破除黑暗,所以這些蟲類眾生,便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菩薩,而且是通通都往生,所以叫做“皆為菩薩”。“同名妙香口”,這些蟲類的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都叫做妙香口菩薩。

  觀世音菩薩救度這些無數百千萬類蟲蛆的眾生,救度完之後,就離開波羅奈大城,前往摩伽陀國。

  從這段《大乘莊嚴寶王經》的經文,我們可以了解,觀世音菩薩教導畜生道的眾生念南無佛陀耶,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是這些蟲類的眾生念佛的功夫使牠們往生的呢,還是所念佛力使牠們往生的?佛力!經文說得很清楚,“由斯力故,彼類有情眾生,所執身見,雖如山峰,及諸隨惑,金剛智杵,一切破壞,便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因為所念之佛號願力而往生的啊。從這段經文我們非常的肯定。既然念佛是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而往生的,當然我們一心稱念,對不對啊?

  好,後面還有一個公案,因為時間已經到了,無法繼續向諸位報告,我們等待下回有這個因緣,再繼續向大家報告這個念佛往生的公案。

  時間已經到了,師父祝福大家:當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受人敬佩的現代女菩薩
下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名稱的由來(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