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一經題中,“般若波羅密多”是梵語,“般若”,翻譯成漢語表示智慧、真智妙慧;“密”意為到達;“多”意為離開;“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指依靠般若的智慧,離開煩惱的生死此岸,到達圓滿的涅槃彼岸。怎樣才能生起般若智慧?接下來的“心”字就給出了答案,心即是人人本具的佛性。
這一經題不僅涵蓋整部《心經》,也涵蓋了全部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文義,並且承前啟後,把佛陀第一轉法輪和第三轉法輪結合在一起。從教理上講,“般若”代表般若德,“波羅密多”代表解脫德,“心”代表法身;般若出生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以般若為先導,因而一切行門以智慧為先導。
當時世尊正在靈鹫山入甚深的光明定,捨利弗尊者不能打擾,便去請問觀世音菩薩,是故《心經》以大智捨利弗尊者為問法者,由觀自在菩薩宣說。
經文中的“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著重體現菩薩用般若的智慧,照見諸法空相,離一切苦難。佛教有個詞語叫“悲智雙運”,菩薩安住在般若的大空性之中,不住生死;同時又因大悲心入生死輪回苦海,救度眾生毫無障礙。觀世音菩薩具足這兩種自在,故稱“觀自在”。
藥因救病出金瓶,這段捨利弗尊者和觀世音菩薩之間精彩的對話,就是為了眾生而展開的。眾生一切苦的根本都源於一個“我”,“我”由五蘊組成,所以首先要“照見五蘊皆空”。當照見五蘊皆空時,就會發現其實小我的苦、社會的苦乃至這個世界的苦,這些苦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所以觀世音菩薩“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以大智故不住娑婆;以大悲故還入娑婆。菩薩以般若智慧,進入凡夫、聲聞、緣覺、菩薩不同的境界來救度我們,破除凡夫的境界、小乘聖者的偏執,圓滿菩薩的功德。
我們這些凡夫執著於色法等五蘊,觀世音菩薩就勸誡我們“色不異空”,要看到五蘊的空性,放棄自己貪嗔癡的惡行;小乘聖者住在空的寂靜之中,觀世音菩薩就勸告他們“空不異色”,空能生起妙有,應當生起善法,空不會障礙善法。
同時觀世音菩薩也因這樣的智慧,證得了“無智亦無得”,並教導我們,有了這樣的空性智慧,就能“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根據傳喜法師2010年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論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