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讀誦《法華經》的24個理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讀誦《法華經》的24個理由

  1. 看看《妙法蓮華經》到底“妙”在哪裡?智者大師光講這個“妙”字,三個月還沒講完。

  2. 打開《法華經》,嘗嘗“醍醐”的味道!《法華經》在“五味”裡頭,就是“醍醐”,“無上醍醐妙味”。醍醐,據說是世間最稀有的、最妙的一種味道。

  3. 體會為什麼《法華經》的地位這麼高,素有“經中之王”之稱。在《法華經》中,世尊盛贊此經“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並用了各種比喻來描述這部經的偉大。

  4. 明了佛出世的真正目的: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5. 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此語出自憨山大師。佛以種種方便度化眾生,例如“法華七喻”中的火宅喻、窮子喻、藥草喻、化城喻等等。

  6. 讀了此經才了解,原來我也能夠成佛,“我是未來佛!”《法華經》不放棄每一個人,主張人人都可以成佛。本經上提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7. 看讀誦之後是被法華轉還是轉法華?六祖大師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解,與義作仇家。”此偈頌是講法達和尚因誦《法華經》三千多部而生起貢高我慢的心,此心一起,就被法華轉了。

  8. 欣賞鸠摩羅什大師語意通達、詞藻優美的經典譯作,《法華經》成為翻譯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天人對道宣律師曾說:“鸠摩羅什法師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過去七佛所說的經典都由他來翻譯。因為他生生世世都發願:‘有佛出世,我就要來翻譯經典!’從過去七佛到現在,都是他翻譯經典。也因為這樣,所以他所翻譯的經典,一點錯誤都沒有!”

  9. 《法華經》究竟有何魅力?歷史文獻表明:歷代大師以研究闡述《法華經》的為數最多。

  10. 了解《法華經》如何調和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矛盾,將大小乘納入一佛乘。

  11. 中國老百姓中流傳最廣的觀音菩薩信仰,其根本源頭,還要追尋到《法華經》。

  12. 讀誦此經,您能了解到釋迦牟尼佛其實在無量劫以前就成佛了,是一位乘願再來的古佛。

  13. 作為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其開宗立派的主要經典就是《法華經》。

  14. 天台宗第三代祖師智者大師提出,《法華經》是佛在入滅前所說的經法,它統攝了一切佛法,對佛法具有總結性。

  15. 你相信嗎?一位八歲的小龍女能在一念之間即可成佛,大眾從質疑到眼見為實,無不默然信受。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花,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善說妙法。

  16. 了解佛為什麼無問自說此經,而點明要旨之後卻“三止三語”。捨利弗尊者知四眾心疑,三次啟請,然佛陀唯恐二乘中的增上慢人因不信而毀謗,所以一直等五千人退席後,才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17. 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竟然有60小劫之久,但這部經太妙了,弟子們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像一頓飯功夫就過去了。

  18. 提婆達多蒙佛授記。佛陀通過往昔在求無上道時,與提婆達多的因緣,說明他是助佛成道的違緣善知識,能使人堅固道心,更勝於順緣,故我們修學佛道者當視違緣之友為善知識。

  19. 如何蒙佛授記?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20. 如何以少力,獲得無邊功德?《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雲:“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21. 如何能具足大信力、志願力及諸善根力?《法華經·法師品》雲:“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22. 讀誦《法華經》,既能消除貪欲,又能福報增長。《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雲:“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用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23. 往生之捷徑,等覺之果位。《印光大師文鈔》中雲:“法華奧典,位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

  24. 讀誦、受持、書寫、解說、供養者,皆具無量之功德,佛智籌量不得其邊。上根之人,須臾聞之即得究竟成佛。一般之人,聞已信解受持即得近佛果。凡聞《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釋迦本師即與授記成佛。

  二、鸠摩羅什大師傳

  鸠摩羅什大師(344~413年),龜茲國人(新疆疏勒),自幼聰敏,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於是備受矚目和贊歎。他在東晉時,來到我國,從事譯經,成為我國一大譯經家。由於他的譯文非常簡潔曉暢,妙義自然诠顯無礙,所以深受眾人的喜愛,而廣為流傳,對於佛教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龜茲國智慧之子

  鸠摩羅什大師的父親鸠摩羅炎,天竺人,家世顯赫,世代為相,其父鸠摩達多,倜傥不群,馳名遐迩。鸠摩羅炎天賦異禀且有高節,本應嗣繼相位,然而他不但推辭不就,而且毅然出家。隨後東度蔥嶺到龜茲國,龜茲王非常敬慕他的高德,便親自到郊外迎接,並延請為國師。

  鸠摩羅什大師的母親,是龜茲王的妹妹,聰敏才高,能過目不忘且解悟其中妙義。其身體有紅痣,依命相之法來說,正是必生貴子的特征。已屆雙十年華,雖有各國顯貴競相提親,但她卻不肯答應。等到一見鸠摩羅炎,十分傾心,決意嫁他。

  當鸠摩羅什大師的母親懷孕時,不論記憶或理解,都倍增於從前,甚至能無師自通天竺語,眾人都感到非常地訝異。有位阿羅漢達摩瞿沙說:“這種現象,必定是懷有智慧的孩子。捨利弗在母胎時,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等到鸠摩羅什大師出生時,其母便頓時忘卻天竺語。

  不久,鸠摩羅什大師的母親想要出家,但丈夫不允許,後來又生下一個男孩,名叫弗沙提婆。當她出城游覽,看到荒冢間枯骨散亂各處,於是深深思惟色身是苦本,就立誓要出家修行。但是丈夫鸠摩羅炎堅持不答應,於是她絕食抗議,經過六天,氣力衰竭,命若懸絲。她的丈夫只好忍痛答應。然而她在尚未落發前,堅決不吃任何食物,於是即刻命人剃除頭發,方才進食。隔天,正式受戒,進而修習禅法,專精不懈,終於證得須陀洹。

  當時,鸠摩羅什大師年方七歲,也跟隨母親一同出家。鸠摩羅什大師依從老師學經,每天背誦千偈,一偈有三十二字,總共三萬二千言,如此背誦完《阿毗昙經》,老師為鸠摩羅什大師解釋經義,沒想到鸠摩羅什大師早已自己通曉妙谛,不須逐句指導。

  參學弘化菩薩心

  由於鸠摩羅什大師的母親是龜茲王的妹妹,因此全國人民都特別供養他們母子。鸠摩羅什大師的母親深怕豐厚的利養影響修行的道業,所以帶著兒子走避他國。此時,鸠摩羅什大師的年紀才九歲,他隨著母親渡過辛頭河到罽賓國,遇見了名德法師盤頭達多(即罽賓王的堂弟),鸠摩羅什大師依止他學《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共四百萬言。盤頭達多每每稱贊鸠摩羅什大師的神慧俊才,罽賓國王聽到了贊譽,即延請鸠摩羅什大師進宮,同時召集許多外道論師一同問難鸠摩羅什大師,結果外道全被折服。因此,罽賓國王更加敬重鸠摩羅什大師,並以上賓之禮供養他。

  當鸠摩羅什大師十二歲時,母親又攜帶他返回龜茲國。鸠摩羅什大師的高名遠播,有許多國家爭相延聘他,但鸠摩羅什大師都絲毫不動心。當時,羅什大師的母親帶領著他到月氏北山,有一位阿羅漢見到鸠摩羅什大師,非常驚異地告訴羅什大師的母親:“應當常守護這位小沙彌,假如他能到三十五歲而不破戒,那麼將會大興佛法,度無數眾生。”

  不久,他們母子到達沙勒國,小小年紀的鸠摩羅什大師,竟然輕而易舉地把佛鼎放在頭頂上。此刻,他心中暗自忖道:“佛鼎的形體非常大,為什麼這麼輕呢?”才有這種念頭,馬上感到佛鼎的重量太大,力氣不夠,不覺失手,佛鼎立即掉下來。他的母親問什麼緣故,他回答:“孩兒的心有分別執著,所以佛鼎有輕重的差別。”

  鸠摩羅什大師跟隨著母親,在各地參學和弘化,不僅在佛法方面更上層樓,而且名滿天下。

  龜茲王還親自前往溫宿國,迎請鸠摩羅什大師母子回國教化。龜茲國原屬小乘的教法,鸠摩羅什大師廣開大乘法筵,聽聞者莫不歡喜贊歎,大感相逢恨晚。此時,鸠摩羅什大師正值二十歲,於是在王宮受戒,從卑摩羅叉學《十誦律》。

  不久,鸠摩羅什大師的母親決心到天竺修行。她辭別龜茲王說:“你的國運不久就會衰微了。”她只身前往天竺,勇猛精進,證得阿那含。

  當她要動身前往天竺時,對鸠摩羅什大師說:“大乘方等甚深的教法,要傳揚到東土(中國),全得仰賴你的力量。但是這件宏偉的事,對你而言,卻沒有絲毫的利益,要怎麼辦呢?”

  鸠摩羅什大師回答說:“大乘菩薩之道,要利益別人而忘卻自己。假如我能夠使佛陀的教化流傳,使迷蒙的眾生醒悟,即使我會受到火爐湯镬的苦楚,我也沒有絲毫的怨恨。”

  大乘小乘互為師

  鸠摩羅什大師繼續留在龜茲國,不久,在佛寺的舊廂房發現《放光經》。他展開經卷讀誦,突然只見空白的木牒,他知道是魔暗中作怪,而誦經的決心更加堅固。於是魔力失效,經文的字跡立即浮現,他便誦讀學習《放光經》。

  但是忽然聽到空中傳來:“你是有智慧的人,怎麼需要讀《放光經》呢?”鸠摩羅什大師說:“你是小魔,應該迅速離去!我的心意,如同大地,不可絲毫被轉動。”鸠摩羅什大師在龜茲國,讀誦了許多大乘的經論,經過兩年的光陰,已能通達大乘教法的奧秘。

  龜茲王為鸠摩羅什大師建造金師子座,上面鋪著錦繡坐褥,恭請鸠摩羅什大師升座說法。但鸠摩羅什大師說:“我在罽賓國的師父尚未體悟大乘的妙義,我想要親自前往為他解說,所以我不能久留此地。”

  不久,鸠摩羅什大師的師父盤頭達多,不遠千裡來到龜茲國。

  龜茲王問盤頭達多:“您為何從遙遠的地方光臨本國?”

  盤頭達多說:“一來聽說我的弟子鸠摩羅什有非凡的體悟,二來聽說大王極力弘揚佛法,所以冒著跋涉山川的艱辛,專程趕來貴國。”

  鸠摩羅什大師聽到師父光臨的消息,非常地喜悅,終於能夠實現原先的願望了。

  鸠摩羅什大師先為師父講說《德女問經》,因為從前師徒二人都不相信該經的因緣、空、假的道理。所以,先闡揚本經,為破迷啟悟。

  盤頭達多問鸠摩羅什大師:“你崇尚大乘的經典,是否曾見到什麼妙義?”

  鸠摩羅什大師回答:“大乘的道理比較深奧,闡明我空、法空的真正空義;小乘偏於局部的真理,有許多缺失。”

  盤頭達多說:“你認為一切法皆空,非常可怕啊!哪有捨離‘有法’而愛好‘空義’的呢?從前有一個狂妄的人,命令織匠造出最細的絲綿,那位織匠別出心裁,特意織出像微塵般的細絲。狂人還嫌太粗,織匠勃然大怒,便指著空中說:‘這是最細的絲綿!’狂人疑惑地問:‘為什麼我看不見呢?’織匠說:‘這絲綿,非常細致,就像我這麼優秀的織匠也看不見,何況是別人呢?’狂人聽後喜悅萬分,便付錢給織匠。現在你所說的空法,就像那則故事一樣。”

  鸠摩羅什大師苦口婆心,連類比喻而娓娓道敘大乘妙義,師徒之間往來辯論一個多月,終於說服了盤頭達多。盤頭達多贊歎著說:“師父未能通達,徒弟反而啟發師父的心志,這話在今天得到證實。”

  盤頭達多便向鸠摩羅什大師頂禮,說:“和尚是我大乘的師父,我是和尚小乘的師父。”大乘小乘互為師徒,傳為佳話!

  苻堅慕德征西域

  鸠摩羅什大師的神思俊才,傳遍整個西域,人人欽服,每年舉行講經說法,西域諸王都雲集聞法,並長跪在鸠摩羅什大師的法座旁邊,讓鸠摩羅什大師踏著登上法座。

  鸠摩羅什大師的名聲不僅遠播西域,也東傳至我國。前秦苻堅久仰大名,心中早已有迎請的想法。

  苻堅建元十三年(376年),太史上奏:“在外國邊野,出現一顆閃亮的明星,未來應當有一位大德智人,將來到我國。”

  苻堅說:“我聽說西域有位鸠摩羅什大師,襄陽有釋道安大師。那位外國的大德智人,一定是鸠摩羅什大師吧!”

  鄯善國前部王和龜茲王弟,曾一同前來朝禮苻堅,說西域有豐富的珍珠寶貝,應派兵討伐。前秦苻堅建元十七年二月(380年),鄯善王等人又奏請討伐西域。於是次年九月,苻堅派遣骁騎將軍呂光、陵江將軍姜飛,偕同鄯善王、車師王等,率領七萬大軍,討伐龜茲及烏耆諸國。

  臨行之前,苻堅在建章宮舉行餞別宴,對呂光說:“帝王順應天道而治國,愛民如子,那有貪取國土而征伐的道理呢?只因為懷念遠方的大德智人罷了!我聽說西域有一位鸠摩羅什大師,他深解佛法,擅長陰陽之理,是後學的宗師。我非常想念他。賢哲的人,是國家的大寶,如果你戰勝龜茲國,要趕快護送他返國。”

  呂光的軍隊剛出發,鸠摩羅什大師告訴龜茲王白純:“龜茲國運衰微了,將有強敵從東方攻來,你應該恭敬迎接,不要派兵反抗。”但是龜茲王不聽勸告,率軍奮力抵抗,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龜茲王白純也遭來殺身之禍。

  幾經風霜步東土

  呂光銳氣風發,平復龜茲國後,便另立白純之弟白震為龜茲國王。呂光擄獲鸠摩羅什大師,看他年紀尚小,不知他智慧的高深,就把他當凡夫俗子來戲弄。呂光強迫鸠摩羅什大師與龜茲公主成親,鸠摩羅什大師苦苦請辭。呂光又命令鸠摩羅什大師騎猛牛和乘惡馬,想看看他從牛背和馬背掉落的滑稽相。幾番的惡心欺負,鸠摩羅什大師都胸懷忍辱,絲毫沒有怒色。最後,呂光感到慚愧,才停止輕慢的行為。

  呂光率軍返國,中途在山下扎營休息。鸠摩羅什大師說:“不可以在此地停留,否則全軍將士必定狼狽不堪,應該把軍隊遷往高原上。”

  呂光不理睬鸠摩羅什大師的建議,依然故我。當天晚上,果然大雨滂沱,山洪暴發,積水有數丈深,將士死亡有數千人。此時,呂光方才感受到鸠摩羅什大師的神異。

  鸠摩羅什大師又對呂光說:“這凶險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推算時運和定數,你應趕快率兵返國,中途一定可發現福地,適合居住。”

  呂光聽從鸠摩羅什的建議,迅速率軍離開。當大軍到達涼州(今甘肅省武威縣),傳聞苻堅已被姚苌殺害,呂光下令三軍缟素服喪,並自立為帝,國號涼(史稱後涼),建元為太安。

  太安二年(387年)正月,姑臧的地方刮起大風。鸠摩羅什說:“不吉祥的大風,顯示將有叛亂發生,但不必勞師動眾,自然能平定!”

  果然,至呂光龍飛二年,張掖的臨松、盧水胡、渠男成、蒙遜等人造反,公推建康太守段業為盟主。

  呂光即派遣愛妾所生的兒子——秦州刺史太原公呂纂,率領精兵五萬前往討伐。當時人人認為段業等只是烏合之眾,而呂纂擁有威聲,勢必能夠平定亂事。呂光也滿懷信心去拜訪鸠摩羅什大師。鸠摩羅什大師說:“我觀察此行,並不能獲勝回來。”

  不久,呂纂在合梨被打敗。後來,郭馨也起兵作亂,呂纂便率領大軍返回,又被郭馨打敗,全軍覆沒,呂纂只得棄甲歸國。

  五色絲繩見吉凶

  呂光非常器重大臣張資,有一次張資臥病在床,呂光十分焦急,延請許多名醫來為他療治,但是醫藥罔效,突然有一位國外的修行人,名叫羅叉,自稱能夠令張資病愈。呂光信以為真,賞賜羅叉許多珍寶。

  鸠摩羅什大師知道羅叉騙人,就前往告訴張資:“羅叉不能治愈你的病,只有徒勞無功罷了!人的運數雖然隱微不見,但可以某些現象來測知。”

  鸠摩羅什大師用五色絲結繩,然後燃燒成灰,再投進水中,說如果灰末浮出水面,又聚合成絲繩的本珍,顯示張資的病不能痊愈。剎那間只見繩灰浮聚在水面,又結合成原來絲繩的模樣。

  張資服用幾天藥劑,便病故了。不久,呂光也死亡。呂光的太子呂紹便繼承帝位,但過了幾天,呂纂殺害呂紹而自立,建元鹹寧。

  棋奕對答藏玄機

  呂纂鹹寧二年,怪事連連。發現一只母豬生下小豬,一身三頭。又夜裡有飛龍從東廂的井中出現,而爬到大殿前蟠臥,等到天亮時就消失了,呂纂認為這是一種祥瑞,所以稱大殿為龍翔殿。不久,又傳來有黑龍在九宮門飛躍的消息,於是呂纂又把九宮門改為龍興門。

  鸠摩羅什大師對呂纂說:“近日妖豬出現,是象征怪異的事將發生。潛龍出游,也不是吉祥。龍屬於陰類,出入有定時,但是近時常常出現,象征災害要來臨。一定會發生部下篡位的事,你應克己修德來挽回天運。”但是呂纂卻不采納忠告。

  有一天,呂纂和鸠摩羅什大師下棋。呂纂吃掉一顆鸠摩羅什大師的棋子,呂纂說:“殺胡奴頭。”鸠摩羅什大師回答:“不能殺胡奴頭,胡奴將殺人頭。”鸠摩羅什大師的話,是有影射的意義,但是呂纂未能醒悟。

  呂光的弟弟呂保,有一個兒子名叫呂超,呂超的小字叫胡奴,後來果然殺死呂纂,擁立兄長呂隆為帝。當時,大家才恍然大悟鸠摩羅什大師的預言。

  譯經弘法為佛祖

  姚苌殺死苻堅建立後秦,擁有關中之地,曾虛心請鸠摩羅什大師莅臨,但是呂氏王族,懼怕神奇智慧的鸠摩羅什大師,一旦為姚苌所用,將會不利呂氏建立的涼國,於是不准鸠摩羅什大師東行。

  姚苌死後,太子姚興繼位,又派遣使者到涼國敦請鸠摩羅什大師,但依然徒勞無功。

  後秦姚興弘始三年(401年)三月,在廟庭的逍遙園,青蔥竟然變為香芷,這被公認為祥瑞,象征著大德智人將會到來。同年五月,姚興派遣隴西碩德,西伐涼國呂隆,呂隆軍隊潰敗,至九月呂隆上表歸降,鸠摩羅什大師才能前往關中,此時,他已五十八歲了。

  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羅什大師抵達長安。姚興萬分喜悅,以國師之禮待鸠摩羅什大師,次年並敦請他到西明閣和逍遙園翻譯佛經,又遴選沙門僧契法師、僧遷法師、法欽法師、道流法師、道恆法師、道標法師、僧睿法師、僧肇法師等八百余人參加譯場。

  鸠摩羅什譯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經》《法華經》《大智度論》《維摩經》《華手經》《成實論》《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首楞嚴三昧經》《十住經》《坐禅三昧經》《彌勒成佛經》《彌勒下生經》《十誦律》《十誦戒本》《菩薩戒本》《佛藏》《菩薩藏》等等。有關翻譯的總數,依《出三藏記集》卷二載,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據《開元錄》卷四載,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東漢明帝時,佛法傳來中國,歷經魏晉諸朝,漢譯的經典漸漸增多,但是翻譯的作品多不流暢,與原梵本有所差距。

  鸠摩羅什大師羁留涼國十七年,對於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語言文字上能運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學多聞,兼具文學素養,因此,在翻譯經典上,自然生動而契合妙義,在傳譯的裡程上,締造了一番空前的盛況。

  承前啟後大宗師

  從鸠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經典而言,可知他致力弘揚的,主要是根據般若經類而建立的龍樹一系的大乘中觀思想。他所譯出的經論,在我國佛教史上,有巨大的影響。

  《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後來道生弘揚於南方,經僧朗法師、僧诠法師、法朗法師,至隋代吉藏大師而集三論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羅什大師被尊為三論宗之祖。三論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為四論學派。此外,《法華經》,是天台宗的緒端;《成實論》,為成實宗的根本要典;《阿彌陀經》《十住毗婆沙論》,為淨土宗的依據;《彌勒成佛經》,促成彌勒信仰的發展;《坐禅三昧經》,促進菩薩禅的盛行;《梵網經》,使我國能廣傳大乘戒法;《十誦律》,是研究律學的重要典籍……鸠摩羅什大師在佛教史上,承先啟後,功不可沒。

  後來,鸠摩羅什大師只著有《實相論》二卷,以及注解《維摩經》,他的文辭婉約清麗,不待刪改而文采斐然。曾與廬山慧遠大師書信答問,後人特將他回答慧遠大師問大乘義十八科三卷,輯為《大乘大義章》。

  荼毗後舌頭鮮活如生

  姚興常常異想天開,對鸠摩羅什說:“大師!您聰明超群,悟性卓越,是天下第一。如果您走了,法種便斷絕,沒有人可繼承。”於是,姚興逼迫鸠摩羅什大師接受十名女子。

  鸠摩羅什大師苦不堪言,但為了譯經大業,只得忍辱。從此之後,鸠摩羅什大師不住在佛寺僧房,另外遷往他處。每逢升座講說經義,時常語重心長地說:“譬如臭泥中生長蓮花,只須采撷蓮花,不必沾取臭泥啊!”

  有人對於鸠摩羅什大師生起輕慢心,也妄想仿效。鸠摩羅什大師便集合大眾,來到盛滿鐵針的缽前,他面色凝然,說:“如果各位能學我將這一缽的針吞下,就可仿效我的行為。否則,希望大家各自安心辦道,謹守戒律,切莫再滋生妄想!”說完話,立刻把那滿缽的鐵針吞下,宛如吃飯般輕松。大眾看見這稀有的示現,都目瞪口呆,感到非常地慚愧。

  鸠摩羅什大師在龜茲國,曾從卑摩羅叉律師學習。當卑摩羅叉入關中,鸠摩羅什大師非常欣悅,特地前往禮拜。卑摩羅叉不知鸠摩羅什大師被逼迫之事,就問:“你在漢地有殊勝的因緣,受法的弟子有多少人?”鸠摩羅什回答:“漢地的經律尚不完備,新經和諸論,大部分是由我傳譯,有三千徒眾跟隨我學法。但是,我……業障深重,沒有依照師父的教誨!”

  有一位杯渡比丘,在彭城隨緣度眾,聽說鸠摩羅什大師在長安,竟喟然歎息:“我與他戲別三百余年,未能相逢,恐怕要等到來生再聚。”

  鸠摩羅什大師心知世壽已盡,但還希望繼續譯經弘法,當他稍覺得身體四大不調,便為自己持咒三遍,又請外國的弟子共同誦念,然而回天乏術。圓寂之前,鸠摩羅什大師向僧眾告別說:“我們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盡到此心,卻將要離去,悲傷豈可言喻!我自認為愚昧,忝為佛經傳譯,共譯出經三百余卷,只有《十誦律》一部尚未審定,如果能保存本旨,一定沒有錯誤。我希望所有翻譯的經典,能夠流傳於後世,而發揚光大。如今我在大眾面前,發誠實誓願——如果我所傳譯的經典沒有錯誤,願我的身體火化之後,舌頭不會焦爛。”

  後秦姚興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東晉安帝義熙五年(409年),鸠摩羅什大師在長安圓寂,於是在逍遙園火化後,舌頭依然如生。這正應驗了他從前的誓願!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

  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

  世世無口患齒不疏黃黑

  唇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

  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

  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

  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 

 

上一篇:美妙絕倫的極樂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下一篇:慧淨法師:臨終往生的問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