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親友書》講解(二十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達真堪布仁波切宣講於2016年9月26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在前面已經講了八正道。

  此生即苦稱謂愛,愛即彼之集谛因,

  滅盡此等即解脫,能得即八正道支。

  八正道是道谛。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現成佛,共轉了三次法輪。第一轉法輪叫四谛法輪,宣講了四谛,即講了屬於輪回的因和果,及屬於涅槃的因和果。

  若要在相續中產生八正道的功德,首先要明白苦谛。在這裡講的“生”(與十二緣起中的“生”相同),是苦谛的事相。這種“生”因業力而來,所以是痛苦的。

  首先要明白輪回的本質是苦。在此處可以理解為輪回即是苦,苦即是輪回。

  什麼叫輪回?因業的牽引在六道中流轉。業是輪回之因。我們沒有辦法左右自己的命運,這是痛苦的。當我們通過修行,不再受業力的牽引,自己能左右自己的命運之時,就斷除了輪回,就是解脫。之前講過,佛菩薩也在六道中,看似在輪回,表面上看跟普通眾生沒有差別,但實際上是乘願再來——能左右自己的命運,不受業力的牽引,因此不屬於輪回——已經達到了解脫的境地。

  還有什麼叫做輪回?心一直不停地飄泊,沒有歸宿,這也是輪回之義。當我們通過修行,回歸自性,心不再飄泊之時,就不再輪回了,也就得到了解脫。佛菩薩已經回歸自性了,已經有了心靈的歸宿,心再也不飄泊,所以看似在輪回,實際上不是輪回。

  凡夫想要斷除輪回,首先要認識苦,要了知輪回的本質,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佛首先講苦谛。

  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或感覺到苦,也沒有認識輪回的本質,所以總是精進不起來,由此,在我們的相續中沒有辦法產生這些功德。就像有了病狀但還沒有真正惡化的人,有時候也有些痛感,有些不舒服,但我們並沒有在意,沒有及時到醫院治療;等病情惡化,嚴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時,才開始焦急,這時即使到醫院檢查治療,也無濟於事了。我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有時我們也覺得很痛苦,也覺得很煩惱,但是沒有真正認識或感覺到輪回之苦。

  當我們真正認識和感覺到了輪回之苦時,我們一定會精進起來,就會猶如“美女頭上燃火,懦夫懷裡鑽蛇”般,晝夜不停地精進修行,否則就不會精進。雖然都在學佛,都在參加百日共修,很多人還是不精進。很多人學佛已經很多年了,但是相續中並沒有產生這些功德,為什麼呢?原因是沒有認識到苦,不了知輪回的本質。這講的是苦谛。

  當我們真正了解了輪回的本質,感知了輪回痛苦的時候,一定會尋找輪回苦的根源。這就是佛講的集谛。

  眾生為什麼流轉輪回,為什麼這樣痛苦?就是因為有業和煩惱,這就是集谛,也可以說是苦的根源。我們有煩惱和業,所以就有輪回。

  找到了流轉輪回之因,肯定會去找出離輪回的方法,即怎樣才能斷除煩惱,怎樣才能消除業障?這時佛講的是道谛。昨天講的八正道,屬於是道谛。我們所要尋找的就是這種方法。比如說我們發現了病症,然後去找醫生,醫生對證下藥,這相當於我們講的道谛。

  通過道谛,最後達到滅谛。“滅”是滅除痛苦,脫離痛苦,超出輪回。不受業力的牽引,滅盡了痛苦,就是超出了輪回,這叫滅谛。當我們的心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回歸自性之時,自然就不再痛苦了。否則,猶如在外邊流浪飄泊的孩子一樣,丟失了家,丟失了父母,會不斷地產生恐懼和痛苦。一旦他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找到了自己的家,就再也不會有恐懼,不會有痛苦了。同理,當我們回歸自性,心靈找到了歸宿之時,自然就沒有了畏懼和痛苦,這就是寂滅。

  集谛很重要,苦谛屬於輪回之果,集谛屬於輪回之因。痛苦是怎樣產生的?源於集谛,即業和煩惱。道谛和滅谛屬於涅槃的因和果。滅谛是涅槃的果,道谛是涅槃的因。想獲得寂滅,獲得解脫,要依靠道谛,依靠智慧,依靠七菩提分、八正道等方法。

  外道企圖依靠各種苦修的方法得到解脫。比如,裸體外道到恆河裡洗澡,以此希求消除業障,獲得解脫;有一些外道靠五火焚身,希求獲得解脫;還有一些外道學牛或雞等動物的行為,趴著吃草等,這也是一種苦修的方法,以此希求消除業障,獲得解脫。類似的方法有種種,但都是不正確的,都不是解脫的方法。

  佛成道後,發現了真正獲得解脫的方法,然後轉了三次法輪,將諸法的實相真理告訴給眾生,真正要解脫,必須依靠智慧。當你明白真理之後,相續中就會產生智慧,可以遣除心靈上的無明黑暗,煩惱和業障自然就會消除,由此獲得解脫,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道谛屬於涅槃之因。龍樹菩薩在此處主要強調八正道。前面講了八正道的重要性,只有依靠八正道,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

  事實如此故為見,聖者四谛恆精勤。

  之前講過四聖谛的真如性,唯有恆常精進修道,才能獲得解脫。

  剛才主要講了四谛。我們可以進行對照:自己的學修有沒有圍繞四谛進行,若是沒有就是不如法的,不會有任何結果。對於苦谛,自己有沒有了知苦?對於集谛,自己有沒有了知業和煩惱?對於道谛,自己有沒有了知這些真谛,有沒有產生智慧?對四谛都有所認知與修持,最後才能獲得解脫。我們現在所學所修都不離四谛,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地去落實。

  我們現在講得已經很清楚了,輪回的因是集谛——業和煩惱。消除業,斷除煩惱,要依靠道谛,沒有別的辦法,也沒有別的選擇。

  我們對自己做一番觀察:自己有沒有真正感覺到苦,有沒有真正了知輪回之苦?如果覺得輪回太苦、太恐怖了,就要下決心:今生我一定要脫離輪回!既然集谛——業和煩惱是輪回的根,我就要消除業障,斷除煩惱。依靠財力、權力等都不能斷除煩惱,消除業障,唯有依靠證悟與智慧,即依靠七菩提分支、八正道支精進學修,才能得到這些功德。當自己的相續中產生了這些功德時,就能獲得寂滅,達到解脫的目的,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才能超脫輪回。因此,我們要圍繞四谛而修持。

  未拋捨財諸俗人,了知取捨越惑河,

  現前聖法之彼等,亦非從天而降臨,

  非如莊稼由地出,昔隨惑轉之異生。

  樂行王是俗家弟子,是在家修行人,龍樹菩薩給樂行王寫信,是為了教誡他。龍樹菩薩對樂行王說,若是能精進學修正法,在家人也能解脫,獲得成就。

  佛在世時,主要講的是小乘佛法,因為最初佛陀身邊的很多有緣眾生都是小乘根基。很多跟他學修的眾生大部分都是出家眾,所以佛在宣講佛法的時候,講了很多出家的功德,也講了很多在家的過患,比如,在家人好比安住在火坑裡一樣,出家人好比住在涼室裡一樣,想解脫成就要出家修行。

  但是在這裡龍樹菩薩告誡樂行王,你雖然是在家修行人,但如果精進學修同樣能獲得成就,你心裡不要有“我一個在家俗人根本不可能現見聖地”的想法。按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告訴樂行王不要自卑,千萬不要認為“我是個在家修行人,我是個俗家弟子,我再明理、再精進也不可能現見真谛,也不可能產生聖者具有的功德”。

  未拋捨財,未拋棄妻兒財寶等,身處紅塵的諸位在家人,如果了知取捨,也完全能夠越過煩惱的業海。在家人有妻兒,有金銀珠寶,積累著財富,如果自己了知取捨之處,認真取捨,也一樣能斷除煩惱,獲得究竟的解脫。這裡講在家人也可以獲得成就。

  大乘佛法,尤其是金剛密乘,在家修和出家修沒有太大的差別。可能剛開始時有一些差別,在家人事情多,心靜不下來,長期堅持學修可能有一些困難,但是這也不是什麼問題,主要是自己有信心、能精進,就能克服這些困難。

  現在有些人雖然出家了,但是也不精進,這和在家人沒有什麼差別。以前的出家人都特別精進,不會有太多的瑣事。當時佛要求出家人要知足少欲,不要有太多的事情,不要去做世間的瑣事,但現在的出家人不一定。

  如果能精進,在家與出家沒有差別,都能成就,都能獲得佛法裡講的功德利益。若不精進,都不能獲得佛法裡講的功德利益,都不能成就。

  現在有些出家人把頭發剃了,穿上了法衣,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如果心裡沒有產生真正的功德,就跟在家人沒有區別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理所當然接受供養,享受信財、亡財,這樣還不如一個在家修行人。

  出家人可以接受供養,但這是有要求的,諸如戒律要清淨,在此基礎上有聞思修的功德。佛經裡講得很清楚,若是戒律不清淨,就不能接受供養,連經堂都不能進;若是只有戒律清淨,卻沒有聞思修的功德,這樣的人也不可以接受供養,否則就和欠債一樣,將來要用自己的血肉償還。什麼樣的人才可以接受供養,可以享用信財、亡財?首先要戒律清淨,在此基礎上有聞思修的功德(聽聞佛法,思維佛法,修持佛法),多多少少每天不斷地聞思修佛法。這是佛允許的,這樣接受供養是可以的。有些人戒律清淨,也有聞思修的功德,但是不敢接受供養。其實也不必顧慮,這是佛親自講的,這樣的人可以接受供養,哪怕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財產來供養,也可以接受。

  所以,即使出家了,若不如理如法修行,還不如在家修行人。大乘佛法,尤其密宗裡有很多竅訣,有很多修持方法,無論在家人、出家人都可以修持,可以運用,同樣可以成就。

  在家居士們要精進學修,前提是如理如法按傳承,按上師的指導,按儀軌修持佛法。如果做不到如理如法,再精進也無濟於事,還是不能成就,不能達到目的。而靠自己的能力修行有一定的困難,所以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並且依教奉行很重要。如果依止了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他一定會讓你按傳承、儀軌學修,這樣就如法了。

  第一要如理如法,第二要晝夜不停地精進修行。在家人怎麼能晝夜不停地學修呢?之前我們講過很多。佛法可以落實在生活中,可以把行住坐臥、吃喝玩樂都變成修行,這樣就能獲得成就,臨終往生不會有問題,即身成佛也一定能成功。

  有些人可能會想:“我一個凡夫俗子,什麼時候才能做到這些?什麼時候才能在相續中產生這些功德?“我造的業,如果有個形狀的話,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了。”還有人會想:“我這樣的凡夫俗子,在六道中輪回的可憐眾生,怎麼能獲得那樣究竟的果位,怎麼能變成聖者呢?”

  不要有畏難的想法。已經現前殊勝果位的佛陀和解脫的大阿羅漢們,既不像雨水從天上降下來,也不像莊稼那樣從地裡生出來。往昔都必定是受煩惱左右或隨煩惱所轉的凡夫,是六道中輪回的可憐眾生,都跟我們一樣。但最終也是通過如理如法、晝夜不停地學修正法,最後獲得了這樣的果位——成佛了,或成阿羅漢了。他們不是突然變成佛,變成阿羅漢的,也是經歷了很多磨難,經歷了漫長時間的修煉才獲得這樣的果位的。

  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依靠這樣的機緣,依靠這種殊勝的因緣,我們要精進地、晝夜不停地學修佛法,我們也能獲得究竟的果位,一定能解脫、成佛。我們還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肯定要經歷很多的磨難和坎坷,但不要退失信心,要堅定信念,一直往前走,一定能成功,一定能獲得究竟的果位。因此,如果自己能修道,毫無疑問也能擺脫煩惱的束縛而如實現量諸聖者的果位。這是一個由凡轉聖的過程,雖然我們是凡夫,但同樣可以學修,可以獲得成就。

  離畏何須更繁述,有益竅訣此義藏,

  汝當調心世尊說,心乃諸法之根本。

  “離畏”指別人無法攻破的無所畏懼者。外在沒有怨敵的攻破,內在沒有我執、煩惱的攻破,所以是無所畏懼者。這是龍樹菩薩對樂行王的禮貌、贊歎、尊敬,是為了讓樂行王歡喜。

  著者說,不用講太多的道理了,因為之前已經給他講了很多,現在做總結:我給你講了很多,其實沒有必要講那麼多,最關鍵的是調伏自己的心,這是最最根本的。

  世尊佛陀也說:心是一切法的根本。如言:“內心調柔最善妙,內心調柔引安樂。”我們也經常講:心善則一切善,心惡則一切惡。若心地善良、心地調柔,這是最純正的善,也是最殊勝的善。內心調柔,降伏自己的心,是為了解脫、成佛。內心調柔了,可以引來大安樂——真正的、究竟的安樂。

  一定要把心調伏好,心地要清淨。其實,佛講了大乘小乘、顯宗密宗,講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調伏心。無論用哪種方法,只要能把自己的心調伏了,能讓自己的心變清淨了,這是目的。我之前也給大家講過,其實法門是平等的,殊勝與否,差別在於自己能否得到法益,能否用來調伏自心。若是能得到法益,能調伏自心,對你來說就是最殊勝的法門。

  很多人特別好高骛遠,一說大圓滿、大光明、大中觀,都覺得特別殊勝,特別深奧;一講無常、因果、輪回就覺得不殊勝,太簡單了。其實,佛主要講了二谛——世俗谛和勝義谛,輪涅一切法都含攝在二谛裡了。二谛是雙運的。講因果、無常、輪回,實際就在講諸法的究竟實相;講空性、無我、光明,也是在講諸法的究竟實相。如果你有智慧和覺悟,就會明白這都是一個意思。否則,無論講什麼你都無法了知、明白。所以,要看自己的根基。能調伏自己的心,能得到真正的法益,這是最殊勝、最究竟的。

  雖然我們學修佛法已經十年、二十年了,但我們的心還象脫僵的野馬,根本沒有調伏。這樣無論學修多久都沒有意義,都是虛度光陰。現在我們在一起學習《親友書》,從當下開始,哪怕你明白了一句佛法,掌握了一個方法,都能用來調伏自己的內心,才是如法的,才能真正得到法益,才會有所改變。

  現在很多人都很危險,剛開始特別有信心,聞法、上課都很積極,但是現在已經不積極了,快沒有信心了,逐漸變成佛教油子了,這是非常可怕的。當你變成佛教油子時,賢劫千佛同時降臨為你宣講佛法,來調伏你,都沒有辦法。所以不要讓自己變成佛教油子,一定把法來融入相續,用佛法來調伏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調柔、清淨,這是非常重要的。

  如是奉勸汝教言,縱是比丘難盡行,

  隨力能修其一德,當令人生具實義。

  龍樹菩薩在做總結,他對樂行王講:“我給你寫信,講了很多佛理和教言,要全部明白、做到是非常難的。不要說是一個在修行人,即使一位老比丘(尼)也很難做到,更何況你身為國王,國務繁忙,就更難做到了。但也應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修行其中的一分善心,以此功德能令來之不易的人生具有實義。”所謂“老比丘(尼)”,指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二十四個小時都用來專修佛法,學修時間很長的人。

  人身難得,暇滿的人身更難得,但是我們得到了,一定要讓它具有意義。無論有多難,只要力所能及地修行一份善心、一句教言,不斷地用來調伏自心,你的人生就有意義,最終一定能成就。

  在座的道友們也是一樣,百日共修期間學習《親友書》,也講了很多道理和教言,哪怕用其中的一個道理,一句教言來調伏自心,改變自己,人生也有意義了,最終一定會獲得解脫,獲得成就。

  也許有些人會想:“道理和教言太多了,頭都疼了;做到太難了,我一個在家修行人,怎麼可能做到這些呢?”不應該有這些想法,哪怕有一份善心,你的人生也有意義了;哪怕用一句教言(眾多的教言,肯定有一個與你特別相應,或者特別適合你)來調伏你的內心,你也能獲得究竟的成就。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 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 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 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達真堪布:佛像在手機裡,手機亂扔,這樣是否違反了皈依的學處?
下一篇:淨空法師:你所修的這個善福,遍法界沒人能跟你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