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資治通鑒》為何備受推崇?三大特點鑄就不朽經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中國的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古希臘則是一個哲學的國度,希臘人重視哲學和科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希臘三傑名震古今。中東、北非(閃族來自北非)、南亞分別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佛教的誕生地。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最重視歷史。在汗牛充棟的歷史著作中,《資治通鑒》是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資治通鑒》的第一個特點是通。它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通史,可以說是大而通。它篇幅大、字數多、年代長。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前夕,凡1362年,含周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的歷史。全書正文有三百多萬字,司馬光參考了三百多部著作,對於史料矛盾或記載不清之處,還進行了比較、考訂,撰寫《考異》三十卷。為了編撰這部書,司馬光和他的團隊(當時著名史學家劉攽、劉恕、范祖禹等)前後花了十九年時間。元祐元年(1086)最終定稿,六年後刊行。現在通用的版本是中華書局出版的點校本,加入了元代史學家胡三省的“注”及有關附錄,排印出來有六百萬字。

  因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廣為流傳,這使得《資治通鑒》的總主編司馬光成為一個婦孺皆知的名人。他編纂這部書,不僅出於自己的喜好和責任感,也和北宋前期提倡文治教化、重視總結歷史經驗得失有關,所以這部書是“奉敕”編撰的。因此,《資治通鑒》這部書的第二個特點是正。不僅符合儒家正統價值觀,而且內容通於大道,取材專取事關國家興衰、民生休戚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其撰述目的是為了借鑒歷史上治理國家過程中,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原名《通志》。神宗以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故賜名“資治通鑒”。

  正是因為司馬光的經世情懷,鑄就了《資治通鑒》的第三個特點是經世致用。全書按時間先後編次史事,但往往用倒敘、插敘或總結的方式,交代史事的前因後果。重要人物逝世,重大事件的得失,作者會有一段蓋棺論定的評價,或者引據史書,或者用“臣光曰”的形式,使紛纭的歷史事實與人物,呈現出系統而明晰的頭緒。它的內容以政治史、軍事史為主,尤其對於戰爭的記述,精彩紛呈,充滿了辯證法,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提供給閱史者借鑒。寫“四庫提要”的館臣評述《資治通鑒》“網羅宏富、體大思精”。曾國藩更向人推薦說:“竊以為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溫公《資治通鑒》。”為什麼曾國藩認為《資治通鑒》是最好的經世治國之書呢?因為這部書不光講道理,還通權變。因為這部書不光講道理,還通權變,即所謂“窮物之理、執聖之權”。一本書能講清楚道理已經難得了,除了講道理,還通權變,懂得講操作,這當然是了不得。據說朱元璋就對《資治通鑒》情有獨鐘,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王也都閱讀通鑒學習治國之道,並作“御批”(讀書筆記)傳世。

  史書的價值可以從兩個方面評價: 一個是史料價值,一個是史著價值。作為歷史材料,《資治通鑒》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作為史學著作,《資治通鑒》具有不可替代的閱讀鑒賞價值。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評述《資治通鑒》“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清代史家錢大昕說:“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鑒》。”

  錢的意思是《資治通鑒》的取材多有超出正史之外者。這是因為司馬光的史料選擇確實還參考了正史之外的幾百部著作,並為《資治通鑒》寫了《考異》,對不同的記載進行考訂。錢大昕的評價道出了《資治通鑒》搜羅史料求博、考訂史實求真的特點。

  《資治通鑒》這部書得到了後世學者、帝王的交口稱譽。王夫之寫過一本《讀通鑒論》,專門對《資治通鑒》記載的史實進行評點。王夫之認為閱讀《資治通鑒》,知歷代興衰,明人事臧否,“可以自淑,可以誨人,可以知道而樂”。自淑,就是可以提升自己;誨人,就是可以與人分享;知道而樂,就是知道治國之道、為人之道、處事之道,而感到很愉悅、很快樂。所以自淑、誨人、知道而樂,就是我們學《資治通鑒》的宗旨,也是我們讀《資治通鑒》要力爭達到的三重境界。

  其實,歷史就是前人在應對各種挑戰後,給我們留下的一些經驗總結。人生、民族、國家,都會有不同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不同的挑戰,人們相關應對的措施、應對的辦法、應對的智慧,所有的成敗得失的記錄就構成歷史。讀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們每走一步都留下來一些歷史的印記,這就構成了一個棋譜的殘局。我們熟讀這種殘局,我們就能下棋了;我們熟讀歷史,我們對人間的這些不同的挑戰,就能做到心中有數。道理往往是抽象的,歷史是具體的。抽象的道理在具體的歷史情境當中,就能使我們明白權變的道理。

 

上一篇:被人詛咒下藥時念這位菩薩會得救
下一篇:如瑞法師:為什麼你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