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親友書》講解(二十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達真堪布仁波切宣講於2016年9月19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繼續講《親友書》,今天講道。什麼叫道?趨入涅槃之方法稱為道。道有五種: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但是無學道不是真正的道,它指的是究竟的佛果。那時已經成佛了,所以不是真正的道。資糧道和加行道都是凡夫地,是相似的道,所以也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有兩個:一是見道,二是修道。

  見道是現見諸法的究竟實相,可以說是大空性,也可以說是大光明,講的都是一種境界。從空分的角度講是大空性,從明分的角度講是大光明,這二者是雙運的,也是一體的。可以說是親見諸法的實相,也可以說是現量見。之前都是比量見,不是現量見,到見道的時候才是現量見。也就是說,在見道之前的資糧道和加行道,諸法的究竟實相是通過比量的方式見的;見道的時候則是通過現量的方式見的,這兩種方式是不一樣的。

  我們用比喻來說明,好比一塊糖,我們通過研究它的成份,可了知它的味道是甜的,同樣,比量見是通過一些正確的理證去研究,從而得出正確無誤的結論,但只是知道而已,它和現量見不一樣。現量見好比把糖吃了,親口嘗到了糖的甜味。

  見道是現見諸法的究竟實相,我們現量見到的第一剎那為見道,第二剎那歸於修道,因第二剎那已不是第一次現量見,所以不能說是見道,而是修道了。修道是不斷地持續那種狀態或見地,修道的整個過程是一地到十地。

  資糧道和加行道是凡夫地,那有沒有見到諸法的究竟實相呢?有。但那只是比量見,不是現量見,所以不是見道。因為比量見是相似見,實際上不是真正的見,所以屬於凡夫地。

  當我們的相續中生起了真實無偽的願行菩提心的時候,開始進入了資糧道。這時在相續中有真實無偽的,不是特意發,而是自然而然就生起的利他菩提心(願行菩提心)。剛進入資糧道的時候,不一定有那種證悟。進入資糧道之後,就會證悟諸法的究竟實相,但這是比量不是現量。資糧道分小資糧道、中資糧道、大資糧道三個階段,有三種不同的境界。

  資糧道結束後,進入加行道。加行道和我們現在修的大圓滿“加行”不一樣,二者是兩種含義。有的人不明白,認為所修的大圓滿前行也稱加行,就說自己現在進入加行道了。不能這麼說,這是兩回事。

  進入了加行道,內心的證悟已經很穩固了。在資糧道的時候還不太穩固,但利他菩提心非常堅固,已經達到了不退轉的境地。雖然在資糧道也對諸法的究竟實相產生了證悟,但是不太穩固,進入加行道之後就很穩固了。加行道分四個階段:暖位、頂位、忍位、勝法位。這四個階段有四種不同的境界,相續中也會產生不同的功德,但都屬於加行道。

  加行道結束之後,進入了見道。今天大概地講見道的功德,要詳細了知就要學五部大論裡的般若論,尤其是學習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裡面有詳細的說明。般若論主要講的是修道的境界,學習般若論很重要。只有學過般若論,才知道自己的境界到哪裡了,自己的修行處於哪個階段,能如實了知、掌握。

  下面講屬於見道的一些功德。

  正念擇法及精進,心喜輕安及等持,

  等捨此七謂覺支,證得涅槃之善資。

  這裡主要講了七種功德,這七種功德也叫七覺支,也可以叫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和七覺支是同一含義。所謂“覺”,是“菩提”的意思,既可以指究竟涅槃,即究竟的佛果,也可以理解為到達涅槃的方法。“支分”也可以指方法。若將菩提理解為究竟的涅槃,在佛的果位上,這些功德也是以究竟圓滿的方式存在,以本具的方式存在,可以叫菩提支分。若將菩提理解為能到達彼岸的方法,見道和修道也可以稱為菩提,它的支分就是一些分類而已,比如說見道本身。

  第一,念覺支。不忘失所緣的正念。在見道的時候,時時不會忘失所緣。與凡夫不一樣,凡夫有時候很有正見,很精進,但是遇到一些對境或事情的時候,就開始忘失正念,即開始懈怠了,但是到了見道,也可以說成為了登地菩薩,就不會有這種情況,已經時時不忘失所緣了。這時修練的已經很成熟了,自然不會忘失所緣。雖然不能說一直在那種入定的狀態,但出定的時候也是如此,比如說,將諸法視為如幻如夢,以這種覺知去面對,會保持這種覺悟的狀態,跟凡夫不一樣。

  第二,擇法覺支,可以說是智慧。麥彭仁波切講:辨別諸法的智慧,就是智慧的意思。可以說,這是一種辨別的能力,即對一切法都有辨別的能力,無論是從本體上還是顯現上,都有分辨的能力,都不會迷惑。他已經證悟了人無我和法無我,也可以說證悟了大空性。這個空性周遍於一切法當中,這樣了知空性。

  大空性不是一個單空,是與顯現雙運的,所以叫大空性,遠離了一切戲論。“戲論“指邊。遠離了一切邊,叫大空性。與顯現不雙運,這樣的空叫單空,不能叫大空性。大空性是與顯現雙運的,遠離了一切邊。

  剛才已經講過,這時是現量見不是比量見,不是部分而是周遍的。凡夫地時雖然也會證悟這種大空性,但是跟登地菩薩不一樣,因為他們所見是比量,不是現量;不是周遍的,只是部分的。這有很大的差別。

  第三,精進覺支。麥彭仁波切講,精進取捨的正勤。精進是指希求正法的心特別強烈,可以說法喜充滿。凡夫的法喜是偶爾的,時而有時而無,時而特別精進、特別有信心,時而特別懈怠。但登地菩薩不會有時而松時而緊的現象,可以說是持之以恆、自然的,不會有變化。

  修到登地菩薩的時候,自然就會法喜充滿。我們現在有時候很勉強,有時候上早晚課,有時候不上,懈怠還無慚愧之心。有的人稍有慚愧之心,不敢缺課,但是很勉強,這樣還不能說是精進。到了登地位時,不是這樣的,世間的任何一種喜悅都無法與他的法喜相比,這種法喜是一種極大的享受,欲罷不能——即使不讓他精進他也會精進。

  我們現在感受不到那種真正的法喜——有時候精進,有時候不精進;有時候狀態好,有時候狀態差。這也是正常的,我們一定要堅持再堅持,這樣修練也能到達這種境界。那時水到渠成,不退轉了,自然就精進了。

  第四,喜覺支。這是舒心悅意的真喜,不是普通的喜悅。

  第五,輕安覺支。身心堪能、自在。我們坐時間長了不舒服,坐姿不對無法進入狀態。但一地菩薩(登地菩薩)就不會這樣,身心自在了,就不會有不舒服或無法進入狀態的情況。

  對凡夫來說,姿態是很重要的。我們講毗盧七座,這些都很重要。若沒有這種竅訣,身體沒有調整適度,就無法進入狀態,無法入定。

  登地菩薩就沒有這種情況,他是自然而然的。他有入定和出定的差別,有這兩種不同的狀態、不同的階段,但是他與我們不一樣,隨時會入定,隨時會安住,該出定時出定。對凡夫初學者來說,環境、姿態等助緣都很重要,登地菩薩就不需要這些了,對他來說無所謂,所以叫輕安。身心堪能、自在,隨時都可以輕松入定與出定。

  第六,定覺支,指心一緣安住之等持(禅定)。禅定指心不散亂,也可以說不動搖,心專注於一境(一個緣),不會出現散亂的狀態。

  第七,捨覺支,指遠離沉掉之等持,也可以理解為內心寂靜、平等。登地時不會有愛恨、自他的分別念,是完全平等的。

  凡夫有分別,有愛有恨,有我有他,有好有壞等等分別。分別都是錯覺,實際上,好和壞不是實實在在存在,是變化的。這個變化不是指相續的變化,而是指剎那的變化。這種變化跟空性差不多。剎那變化是在相上講的,不能說是空性;若是在體上,就是空性。剎那變化再進一步思維就是體了,相上沒有,體就是空性了。剎那怎麼變化?就不存在了。如果剎那不存在,那麼剎那變化也不會存在。剎那當中怎麼變?變不是剎那,剎那不會變。不變的有沒有?沒有。也可以說是無常的、虛假的、無實有的、空性的,都是在講諸法的實相、真理。這些實際上不存在,都是一種錯覺,我們不明白,都當真了,執著了,就戀戀不捨。我們執著好和壞,我和他,然後就生起了貪心和嗔心;有貪心和嗔心,其他煩惱就會乘虛而入,就變成了煩惱的奴隸,不自由了。

  好和壞也一樣,其實哪有絕對的好或壞。好也會變成壞,壞也會變成好。一個覺悟的人如同看電影、看戲一樣,什麼角色都有,都在表演。佛菩薩也會演,他知道自己在演這個角色,不會進入這個角色,不會當真,但他演得很認真。

  我們總是分別執著。高,我們就喜歡;低,我們就討厭。高貴之人,我們就接近;低賤之人,我們就遠離,甚至诋毀。實際上就是分別執著。但是登地菩薩不會有這種狀況,無論入定或出定,內心都是寂靜平等的。

  這七種功德——成佛、趨入涅槃的方法,在凡夫地也有。在此處講的是屬於見道的功德。那是不是只有見道的時候有,其他的時候就沒有?不是,其他時候也有,但是見道的時候,這些功德較之以前不同,是天壤之別。開始是凡夫地,從見道開始是聖者地。為什麼在這裡強調這點?見道也可以說初次,剛開始進入那種聖者境界,所以講了七種功德——七種法。

  這七種功德也可以這樣分:法抉擇——辨別諸法的智慧,是菩提之本體分;正念是菩提之自性支;精進支,就是菩提之出離支。為什麼叫出離支?通過精進可以提高境界,比如說一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三地到四地,四地到五地……這叫出離支。喜覺支是菩提之功德支;剩余三支——輕安覺支、識覺支、定覺支,是菩提之無煩惱支。

  還有一種分法:一地到七地菩薩叫不清淨地。因為他們還有細微的煩惱,但沒有粗大的煩惱。按格魯派的觀點,一地時煩惱障就徹底斷掉了。但按自宗的觀點,一地到七地還有煩惱,但很細微,不會影響什麼;八地到十地叫清淨地,因為這時煩惱障已經徹底斷掉了,只剩下了所知障,但這個所知障也是很細微的,粗大的所知障之前已經斷掉了。按這種觀點,一地到七地有粗大的所知障和細微的煩惱障,到三清淨地時,只剩下了細微的所知障。

  七菩提支是獲得涅槃的真正的善資。剛才講了,從見道開始,一地到十地,是獲得究竟菩提果直接的因,然後講了登地菩薩的七種功德或成佛的方法。

  當知無慧無禅定,無有禅定亦無慧,

  何者定慧兼有之,輪回海成蹄跡水。

  這裡強調智慧和禅定要雙運、一體。六祖慧能的《六祖壇經》裡也講過,定慧一體不二。定是智慧的體,慧是禅定的作用,二者是一體的。剛開始的時候,二者不是一體的,從戒中生定,定中生慧,是有次第的。最後,戒定慧三學都是一體的。這裡強調禅定和智慧,寂止和勝觀一定要雙運,缺一不可。

  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裡也講過,你們剛學完,應該知道這個道理,戒離不開定,定離不開慧,慧也離不開定。六祖慧能也是這樣講的,禅定是智慧之體,智慧是禅定之作用。也可以這樣說,但在究竟上禅和定是一體的,定慧一體,無二無別。

  在此處,主要強調二者不能分開,要雙運。所謂雙運,可以理解為真正的雙運——一體。稱謂“雙運”,好象是兩個法似的,其實是一體的。剛開始的時候,是相似的雙運,二者相互不能離開。修禅定不能離開智慧,修智慧不能離開禅定;寂止不能離開勝觀,勝觀不能離開寂止,寂止和勝觀雙運。這個問題很重要的。

  現在有些人修禅定只是靜坐,並不明白諸法的真相真理,也不聞思修,相續中也沒有產生智慧。通過聞慧、思慧和修慧,才能產生智慧。

  有的人不聞法,卻認為自己聞法了。看過書,看過光盤……這不算聞法。以前的老祖師們、大德們,十年、二十年間一直在聞法、思維。而我們只是偶爾看看書、聽聽課,這根本談不上聞法。聞法要持之以恆,天天聞法,時時聞法,直到你的相續中真正產生了聞慧,才可以輕松一點,但是還要不斷地思維啊,最後才會產生真正的智慧。聞慧和思慧都只是一些基礎的、特別淺的智慧;修慧才可以說是有點真正的智慧,但是也分很多層次。

  這樣聞思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會產生智慧。只在一百天裡聽一聽,雖然也能產生很淺薄的智慧,但這個智慧起不到任何作用。

  參加百日共修的人裡,有些可能根基比較好,產生的智慧也比較多;有些人根基沒那麼好,雖然百日共修期間很精進,相續中也能產生一些智慧,但是回到家裡,一遇到事情還是不管用,因為沒有堅持修煉的緣故。聞思修是長期的,持之以恆的,最後才會產生智慧。

  也許有些人心裡會產生這種疑惑:“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啊?”其實只是自己不用功而已,若是用功,隨時都可以聞思修。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書,聽聽法;若沒有時間,就思維呗;當心裡想或去做其他的事情時,思維也有些困難,這時可以修啊,即把佛法落實到生活和工作中,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去體會,去感受。聞思修可以兼顧,能聽聞的時候聽聞,能思維的時候思維,能修行的時候修行,這才叫精進。但是我們不精進,所以對我們來說很困難,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只有這樣聞思修,才會產生智慧。現在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人,尤其是漢地,漢傳佛教受禅宗的影響特別深,所以大家都特別重視禅修,特別愛打坐、靜修。但若是沒有一定的基礎,沒有一定的證悟,這樣去打坐、靜修是很危險的。

  有些人悠閒了,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就像追求“心靈雞湯”似的,也會偶爾坐一會兒,放松一下,但下座後又煩惱、造業了,這是虛度光陰。還有些人想成神仙,可能下的功夫很深,每天用三四個小時,甚至五六個小時打坐;有的人認為通過打坐、靜修就可以證悟見性,“不是說定中生慧嗎?我有禅定就可以產生智慧……”雖然這個發心不錯,但這是錯誤的,是不可能的。因為你的禅定離開了智慧,寂止離開了勝觀。做為一個佛子,一個修持佛法的人,寂止和勝觀不應該分開,否則不可能成就。

  有些人會下功夫修練,但這是很危險的,一旦進入了一些狀態,容易走火入魔。社會上有人罵學佛人“走火入魔”,確實是這樣,因為出現的一些境界不是佛法裡講的境界。當你的心真正定下來了,不散亂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境界,這些境界雖然不是佛菩薩的境界,但也不是普通的境界。也會出現一些神通,若是保持那種狀態,也會出現樂覺受、明覺受等,但這是很危險的。

  比如明覺受出現了,會看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地下的、房子外面的、山後面的,看得清清楚楚;樂覺受,內心的喜悅非常強大,世間的任何喜悅都無法與之相比;無分別覺受,自己沒有念頭了,念頭生不起來了,沒有任何分別念了。其實,這只是一種無分別覺受,不是覺悟的狀態。不是永遠沒有念頭,而是暫時沒有了,但是他會執著這些覺受,很難出來。有些人會出現神通,然後就玩神通,把自己變成了神,變成了鬼。多危險啊!瘋瘋顛顛,就不正常了。有的人進入那種狀態之後就不願意出來,會頻繁地進出,這樣會越陷越深。若是平時善事做得多、修得好,來世可能投生到長壽天;若是平時造業多、修得不好,來世就會投生餓鬼道、旁生道,是很危險的。

  還有些人只聽聞,只看書、反復學,最後滿腹經綸,經論倒背如流,講起來滔滔不絕,但是不實修,不打坐,這樣也沒有用。也許相續中生起了一些智慧,但是沒有禅定也不行。

  所以,禅定和智慧是要兼顧的。最初的時候,禅定不能離開智慧,智慧不能離開禅定,寂止要雙修;最後,禅定即是智慧,智慧即是禅定,止觀雙運,是一體的了。在此處重點強調這個。

  麥彭仁波切講過:應當清楚地認識到,無有辨別萬法的智慧,也就無有殊勝解脫之因的禅定,因為需要入定於以智慧所證悟的意義中之故。若無有智慧,也許能產生世間的禅定,但殊勝解脫之因的禅定不會有的。沒有禅定,也同樣不會有真實解脫道的智慧,即不會有能讓你解脫,讓你走向菩提的究竟解脫的智慧,也許相續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淺薄的智慧,但這跟解脫無關,不可能獲得究竟的佛果。

  禅定和智慧要雙運,因為從入定心中如是了達真實意(智慧),如果任何一個補特伽羅(凡夫修行人),禅定和智慧、寂止和勝觀圓融雙運,兼而有之,這樣,漫無邊際的輪回大海也容易漸漸地干涸,像牛蹄跡的水窪一樣,很少很少,最後徹底沒有了。若補特伽羅(凡夫修行人)有止觀雙運這種力量,能使輪回大海干涸,能逐漸解脫,獲得佛果。若是沒有止觀雙運的修行,不可能獲得解脫,不可能獲得究竟的佛果。

  所謂十四無記法,世間日親所言說,

  於此等法莫思索,依之非令心寂滅。

  佛在世時,有些外道給佛提了十四個問題,但佛當時沒有回答。佛為什麼不回答呢?《中觀四百論》裡講,“佛知應說不應說,應做不應做。”佛有智慧,他知道該說或不該說,該做或不該做。

  我們現在沒有這種智慧,所以無法把握。雖然我們是好心,是為了他人,但是不該說的時候說了,沒有真正的利益眾生,也沒辦法圓滿自己,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只是說“我的心是好的,我的發心動機是善的。”不能這麼說。我雖然經常跟大家講:心善一切善,動機善一切都是善。但這個“善”是不離智慧的。我是給大家講佛法的時候這樣講的,佛法不離智慧,所以大家不能有偏頗。有些人沒有明白這個道理,說:“我是好心,我的動機是善的。”但為什麼結果給自他都帶來了煩惱呢?所以,沒有智慧的善還不是善。佛法是不離智慧的,這裡講的“善”跟普通的善不一樣,這個善不能離開究竟的智慧,這樣才是純善,才是真正的善。

  佛有智慧,所以知道該做或不該做,該說或不該說,他能把握適度,能掌握實際情況。佛是很有智慧的,知道眾生的根基和意樂在哪裡。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他觀察眾生的根基和意樂,會給他講相應的法,即符合他的根基和意樂的法。

  佛在世時,有些外道問了佛陀一些問題,但是他們不是真心想知道這些道理,只是抱著考驗的心態。佛法裡講法器,若不是法器,給他們講還不如不講,給他們答復還不如不答復。當時他們不僅發心不善,心態不好,他們的邪見也特別重。他們覺得:神我、主物等是恆存的,世界是他們造的。在這種情況下,佛即使回答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其一,他們不是法器;其二,給他們答復也沒有意義,即使佛給他們正確的答復,他們也不會接受,還會否定。所以佛就不回答。

  外道共問了十四個問題:一、自我和世間是常有,還是無常有?既是常有也是無常有?既不是常有也不是無常有?這四個問題是前際四邊。自我和世間是有邊,還是無邊?既是有邊也是無邊?既是非有邊還是非無邊?這是後際四邊。佛陀涅槃之後,繼續顯現,還是不顯現?既是顯現又是不顯現?既是非顯現還是非不顯現?這是涅槃四邊。身體和生命是一體,還是多體?這是兩個問題。一共問了十四個問題,也叫十四種無記法。

  對這十四個問題,佛沒有答復。為什麼不答復?在究竟實相上,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你說是常有,還是無常有?有時候我們講“不是無常的,是恆常的”,這就是一種表達的方式而已,其實是遠離了有邊與無邊,遠離了有常與無常,遠離了顯現與不顯現,遠離了一體與多體的。因為有與無、常與無常等都是相對法。相對法是我們見聞覺知的范疇,也可以說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范疇,都是不究竟的。這些都是分別的,都是相對的。若是分別的,就是假立的;若是相對的,也是假立的。所謂假立的,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在究竟的本體上,諸法都是不存在的。我們講“現空雙運”,迷亂的現象是不存在的,但究竟的大光明是存在的,這也是遠離有邊與無邊,遠離常有與非常有,遠離有常與無常,遠離一體與多體……遠離一切邊的。若是佛給他們這樣講,他們肯定不接受,既然沒什麼可講的,佛就不回答這十四個問題。

  在此處為什麼講這個內容?意思是提醒我們不要有這些邪見,不要有這些分別念。依這些分別念和邪見,不可能獲得解脫與涅槃,所以要遠離這些。

  外道、世間普通凡夫都有很多分別念。但是我們做為修行人,要遠離這些分別念或邪見,才能獲得究竟的涅槃,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 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 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 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達真堪布:說話直,會傷害人怎麼辦?
下一篇:大安法師:居士做《三時系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