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海濤法師:修行的倫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三寶是一切眾生的依怙:是死者心識的守護者、生者尋求保護的對象、有供品者行供養的對象,以及沒有供品者祈請的對象。

  2.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比三寶更為殊勝了。如果人們對三寶表現出一點點信心和虔敬或累積福德,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反之,如果人們批評三寶或對三寶心懷惡意,其結果將難以想象。

  3.凡夫俗子無法分辨三寶的良莠品質。因此世尊佛陀說:「除了我或像我的人之外,人們去評斷他人是不恰當的。」

  4.人們應該修持忏悔,生起菩提心、淨見、禅定等等,這些是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的根本,適用於具有下等、中等和上等根器的修行者。

  5.最後,盡除吾人自心染污的根本,是獲致證悟。此乃一切聖教法門的精髓。

  6.修行倫常的老師是大德、善知識們,而佛陀的教誨是其來源。

  7.關於世俗倫常:第一,父母和長輩是世俗倫常的老師,而君王、大臣和古代菩薩的道德著作則是世俗倫常的源頭。

  8.第二,所有的君王和百姓,上位者和下位者、富者和貧者等不同階級地位的人,都應該依照敬重上位者、服務下位者、結交同等地位者的倫理道德來行止。最後,踏上通往今生安樂與來世解脫的道路,乃是世俗倫常的精髓。

  9.世俗倫常:敬重上位者的道德倫常。對於那些上位者或下位者、善良者或邪惡者而言,今生、來世的希望根源和支持對象,莫過於三寶。

  10.因此,人們應該懷著專一的信心,尊重禮敬、頂禮和供養(代表諸佛、菩薩、和聖眾之)身、語、意的對象。例如佛像、經典和佛塔,不論這些對象的新舊或品質良莠。

  11.因為,如《入菩薩行論》所說:生起虔敬心者,聖者(佛)將在其面前示顯。

  修行的倫常—二海濤輯

  12.即使當人們認為某些事物是不淨的,也應該生起淨觀和虔敬心。不要讓自己心生毀謗墮落。如此,他人的過失將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13.在修行倫常和世俗倫常之中,沒有比找出他人的過失並加以毀謗、中傷更為嚴重的過患了。

  14.因為那不是他人的過失,而是自己的過失——就如同鏡面所現出的反影。

  15.如果你在某人面前數落另一個人的過失,又如果那個人是個深思熟慮的人,那麼他可能表面上附和你,但事實上卻對你的行為感到厭惡。

  16.因為從你說話的方式,他可能認為你是個雙面人或表裡不一。因此話說:不要去想他人的過失,而去想你自己的過失;不要去挖掘任何人的惡行,而去挖掘你自己的惡行。

  17.你應該對父母、師長和善知識,以及一切眾生顯示敬重,對他們表現出信心和恭敬,行為舉止要謙遜、謹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尊重一切眾生就是對人格、對佛性的尊重。

  18.如常不輕菩薩雲:「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此即是人格的尊重。

  19.今日,一些人自認地位崇高、博學或富有而藐視其他人。事實上,這麼做暴露了自身的過患,證明他們既沒有修行,也沒有世俗的善德。

  20.俗語:沒有善德者將驕傲自大,谷穗空虛者將昂首挺立。又說:善德之水將不會停留在驕慢的頂峰之上。

  21.在古時,赤松德贊王是當時最有權力、最富有、最良善之人,但他卻敬重一個過得像乞丐的修行者,並且在他的跟前行大禮拜。對其他人,赤松德贊一樣以禮相待。

  22.因此我們應該見賢思齊,並為未來提供良好的示范。學習謙恭會讓我們擁有柔和的天性、誠實的性情和寬廣的心胸。

  修行的倫常—三海濤輯

  ◎服務一般人的道德倫常。

  1.你不應該輕視、仇恨或虐待比你弱、比你更無助、比你更貧窮、或比你更乞討的人。

  2.你應該努力提供他們所有的利益,不管是言語的、食物的或衣服的利益。無法幫助他們的時候,你應該有禮貌且誠實。

  3.以武力、威脅或暴力來對抗比較弱勢的人,並且假裝自己勇敢,是一種自我毀滅的行為。因此話說:對只手鋒利的刀是惡刀,對乞丐凶猛的狗是惡犬,對弱者發怒的人是惡人。

  4.又說:如果你希望居於高位,就要采取較低的位置;如果你希望勝利,就必須接受失敗。

  5.看見一點點他人的財富、地位和權勢,驚訝地遮掩嘴巴;看見弱者、乞丐和不幸人,趾高氣昂地輕視他們;為小事而興奮雀躍——這是對幸運、厄運,或對世間苦、樂沒有任何體驗的征兆。

  6.不論你看到什麼,上或下、好或壞,你都不應該過於喜愛上位者,或過於厭惡下位者。因為痛苦與快樂、好與壞都會發生在你身上。

  7.上位或下位、快樂或悲傷、富裕或貧困維持一輩子,這是罕見的。如話說:維持長久的和諧是罕見的;富人終身快樂是罕見的;學者從未犯錯是罕見的。不要有宿命論的心態。

  ◎與同輩相處的道德倫常。

  1.對於親戚、朋友、同胞和鄰居,絕對不應該偷盜、欺瞞、制造不和、厚顏無恥或不可靠、背後中傷毀謗、嘲笑或辱罵。

  2.你應該竭盡所能利益他們。你不應該對他們所做的細小行為動辄感到高興或不悅。

  3.你應該要能忍受快樂和不悅,並為自己留有面對好、壞偶發事件的空間。

  4.你不應該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相反的,你要穩定而專心。

  修行的倫常—四海濤輯

  5.你應該和所有人和諧相處,並且不失謙遜。將心比心、易地而處地檢視情況是重要的。

  6.不論你是誰,都應該認清自己的過失。人們有尖銳的指針指出別人的過錯,但是極少人有一面鏡子看清自己的過失。

  7.如果你不檢視自己,沒有人會指出你的過失。人們可能在你的面前谄媚,卻在你背後誹謗中傷。

  8.人們懷著好意、坦率直接地揭露他人的過失,而非言聽計從的時候,後者會認為前者懷有敵意。如話說:「有罪者發怒;背部有傷口的馬匹暴跳。」

  9.人們總認為自己完美無缺,但是你應該學習經典上的教誨,觀察自己的言行、去除內心的三毒。

  10.今天,人們贊揚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把那個人捧上天;批評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把那個人打入地底。人們不知道如何行止得宜。這是心胸狹窄的過失。古諺:「不要太快贊美一個陌生人;不要太快對朋友表達快樂或不悅。」

  11.明了朋友的良莠品質非常重要。即使是優秀的行者或學者,也會有一些不善品質。即使是小偷、乞丐等惡人中,也會擁有美好品質之人。但是我們必須找出哪些人具有比較多的美好品質,哪些人有比較多不善的品質。

  12.古諺:「具有美好品質而沒有粗劣品質的人是稀有的;長得挺直而沒有節瘤的樹木是罕見的;經過鍛煉的鐵既銳利又柔韌是稀有的。」

  13.一個善友比黃金更稀有難得,即使這個善友跟你意見相左,也應與之結交。一個邪惡的朋友比毒藥更糟糕,即使這個邪惡的朋友站在你這邊,也最好拋棄。

  14.結交傑出的朋友,你將變得傑出。結交邪惡的朋友,你將變得邪惡。

  修行的倫常—五海濤輯

  15.我們難以理解一個學者的心意、一個狡猾的人的把戲,以及一個偽裝天性之人的本性。因此,你應該用各種方法,直接或間接地檢視人們。

  16.如果你知道如何檢視所發生的一切,這個經驗將讓你感到快樂;如果你知道如何檢視自己所學的一切,這種熟稔將讓你感到快樂。

  17.沒有什麼比明了人的良莠品質更重要的了。我們不乏一個好人讓社群、村莊或國家安樂的例子,也不乏一個壞人在鄰居、社群和國家之間制造動亂的例子。

  18.如果你不這麼嚴密地檢視事物,你將難以有所理解。古語:如果你不遭遇敵人和惡魔,任何人都可能是自足的。如果事不關乎財產或勞力,任何人都可以慷慨陳詞。如果你沒有身陷訴訟,任何人都可以是滔滔雄辯的。如果你不必面對嚴重的情況,任何人都可以在他母親廚房內做一個好人。

  19.人們應謹慎地考量是非對錯,而不要匆促地下決定。包括高階官員在內的領導人應該寡言、心胸開闊、獨立、立意良善和小心謹慎。

  20.一般而言,對一個人好的事物,不會對每個人都好;對一個人壞的事物,不會對每個人都壞。這是因為個人不同的業果。

  21.業,梵文意指「行為」,指與我們的身、語、意相關的因果法則。根據佛陀的法教,眾生的命運、安樂、痛苦,以及對世界的看法,既不是機緣運氣的結果,也不是出自全能存者的意志,它們都是先前行為的結果;同樣的,眾生的未來取決於他們目前所從事之行為的善惡。

  22.業也區分為共業和不共業,共業是指我們對周遭世界的一般看法,不共業則決定我們個人的經驗。

  23.至於敵人,某些人成為敵人,是前業之果,其他是因為對他們的對手欠缺了解,另一些則是因為沒有選擇。此外,某些人成為敵人,是因為其他人制造不和之故,或是因為拙劣的評斷。

  修行的倫常—六海濤輯

  24.如果敵人是一個有教養、能夠交往的人,你應該用友善的話語來平靜他的心,用善巧方便把他化敵為友。這種舉止是博學多聞者的行止。

  25.然而,如果敵人粗劣殘忍,你應該用溫柔語、堅韌的心和各種聰明的方法來征服他。用力量來降伏他是常見的方法。

  26.古語:「不知道怎麼說話,最好默不作聲。無法完成的工作,最好不要開始。無法達成的英勇行為,最好不要承擔。」如果經常做出承諾但卻總是食言,這是愚蠢的。

  27.至於和親戚相處,你不應該當面贊美他們。如果他們有過失,你應該指出來,並且糾正他們的態度。如果他們值得尊敬,你應該用獎勵、贊美的方式來幫助他們。

  28.尤其不應寵溺兒孫、妻子和下屬。你應該用不太柔順又不太嚴厲的中庸方式使他們中規中矩。

  29.古語:「铙钹和鼓被敲擊時,聲音是悅耳的;牆壁和帳篷的樁釘被擊打時,它們變得堅固。皮革和惡毒的人被打擊時,它們變得柔和;孩童被訓誡得宜時,他們變得順從。」

  30.某些情況下,有些愚蠢的人對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或朋友不知感恩,他們侮辱家人和朋友,與其爭斗,使家人或朋友厭倦他們。但是與家人或朋友分離之後,卻感到懊悔。這是無法建立一段經久友誼的征兆。

 

上一篇: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下一篇:傳喜法師:為何達摩祖師千辛萬苦修了個茅篷剛建好就拆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