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通宗通教之士對淨土法門漠然置之的原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出。一切菩薩,及菩薩上求下化稱性所修之道,皆從此入。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夫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雖隨機設教,種種不一。求其若聖若凡,上中下根,乃至逆惡之流,同於現生了生脫死,俯謝三界,高登九品者,唯淨土一門為然也。噫。如來大慈,普度眾生。唯此一法,堪暢本懷。眾生修行,冀出生死,唯此一法,決遂所願。法門廣大,利益宏深。固宜一切佛子,悉皆奉行。

  何近見愚夫愚婦,率多竭誠歸命。而通宗通教之士,反漠然置之,若不聞知者然。其故何在。以研教者按常途教理以論斷證,不信有帶業往生之事。矜常處生死以度眾生,不願為速出生死之人。不知坯器未燒,經雨即化。煩惑未斷,轉生即迷。自利尚難,焉能利他。此皆不諒己德,以博地凡夫,稍具慧性,便以法身大士之作略自擬,以致一誤永誤也。

  參宗者專主參究,以期明心見性。不知其機稍劣,不能明心見性者多多也。即使已得明心見性,而惑業未斷,仍舊輪回生死,不能出離者,又多多也。五祖戒,草堂清,海印信,真如喆等,乃其確證。噫。死生亦大矣,何可以專仗自力而不仗佛力耶。抑或自力果愈於佛力耶。夫人之處世,大而創業垂統,小而一衣一食,莫不仗眾人之力,以成自事。至於了生死大事,乃雖有佛力而不肯倚仗。欲顯出格之作略,恐墮愚夫之窠臼。其志可謂大矣,惜乎不知其所謂大也。

  不觀華嚴一經,王於三藏。乃如來初成正覺,為界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說一生成佛之法。其一生成佛之歸宗結頂究竟實義,在於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夫善財所證,已得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所謂等覺菩薩也。等覺去佛,特一間耳,尚須回向往生。舉華藏世界海諸菩薩,同禀此教,同修此法。豈今之通宗通教者,其根性之利,證入之深,悉能超過此等菩薩乎。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豈此諸經論,皆不足遵依。此諸聖賢,皆愚夫愚婦耶。一言以蔽之,曰,業深障重,未應解脫。故致日用不知,習矣不察而已。

  普賢行願品者,即八十卷華嚴經,末後之入法界品,善財遍參五十三員知識,至普賢所,承普賢開示,及威神之力,即證等覺。普賢乃為說偈,稱贊如來勝妙功德。以文來未盡,故未結而終。清涼國師特著疏鈔,以大宏其道。至德宗貞元間,南印度烏茶國王,方貢普賢行願品之梵本全文,譯成四十卷。前之三十九卷,即八十華嚴經之入法界品,而文義加詳。第四十一卷,乃現所流通之普賢行願品也。時清涼亦預譯場,極為贊揚,奉命撰疏。四十卷之全疏,中國久已失傳。幸東洋藏中,尚有其書。北京刻經處,專刻古德佚書,不久當可流通也。此一卷經,又復重為別行疏,以備樂簡略,及修淨土者之研窮。其徒圭峰,為之造鈔,固已中外流通矣。但以文富義繁,不便初機。范古農居士,以世以淨土三經並行願品一卷,為淨土四經。三經注者頗多,不妨隨機取閱。此經唯有疏鈔,雖發揮盡致,而初機每多茫然。遂即疏鈔,撷其要義,刊板流通。文雖簡略,義仍具足,可謂觀機逗教。有益法門,殊非淺鮮。學者果能先閱撷本,後讀全文,不但清涼宏贊之心,可以悉知。而普賢勸發,如來出世之心,亦可以悉知矣。敢請通宗通教之士,共隨華藏海會諸菩薩,及諸愚夫愚婦之班,一致進行,同往西方。庶可不孤佛化,不負己靈也已。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三》:“普賢行願品疏鈔撷序”

 

上一篇:印光大師:《法華經》注者雖多,唯天台智者為得其宗
下一篇:佛陀弟子大迦葉在王捨城西南的雞足山入定50億年等待彌勒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