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師法五十頌》是印度的跋維谛瓦大阿闍黎著寫的。
跋維谛瓦從小就依止眾多善知識修行,出家後精通顯密論點,成為一個大班智達。
但是,當時他並沒有受到國王重用,也沒有多少弘法利生的機會,於是他離開了寺院,想去東方朝拜一尊聞名假迩的度母像。
有一次,他在旅途中乘船經過大海時,遇到了住地島上的人,被那些人劫持到了住地島。
由於這個島沒有佛法傳播,再加上語言不通,無法交流,他心裡很難過:這些人不懂佛法,我也沒有辦法與他們溝通。看來,我在這兒沒有什麼意義,只能是白白的虛度時光。他想回到印度去,可是不知道逃離此島的方法。
於是,他每天都向度母祈禱,祈求度母幫助他離開此島。終於有一天,度母在他的夢中指導說:你想去那個地方,你睡覺時,頭就朝那個方向。
就這樣,按照度母的指示,跋維谛瓦總算回到了故鄉。回到印度後,他發現整個寺院發生了變化,畢竟已經過去了多年。他感到耽誤了許多弘法利生的時間:“唉呀!我救度眾生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遂對住地島上的人起了嗔怒心,認為是他們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於是就修上樂輪金剛的“地震咒輪法”,結手印指向住地島,頓時,住地島發生了地震,整個島嶼沉陷、消失在大海裡......
這事發生後,跋維谛瓦非常後悔,他想:唉呀!我身為大乘佛子,即使救度不了眾生,也不應該殺害這麼多有眾生!現在造了這麼大的惡業,肯定要墜入金剛地獄了!
於是,准備叩拜到文殊師利菩薩的國土,用這種苦行來忏悔惡業。
文殊的國土在哪裡呢?就在我們漢地的五台山!
在印度人的心目中,五台山,就是文殊的淨土。就像我們向往的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一樣,他們渴望到文殊的國土來朝拜。
但是,度母在他的夢中告訴他:你縱使叩拜到五台山,也消不了你的惡業!但是,如果你用多年來拜師求法的經驗和智慧,抉擇出成佛最快的一條道路,用來指導未來的眾生,讓他們能快速成就,那麼這個功德就能抵消你的惡業!
成佛的道路太多了!作為一個大班智達,學了那麼多的東西,哪一條道路都可以成佛,有直接成就法,也有間接成就法,但哪一條是捷徑呢?
經過多次的閉關修法、思維抉擇之後,他終於得出了一條最快的成佛之路,那就是親師法,並把具體內容著寫成《事師法五十頌》。
宗喀巴大師說:“萬般功德之源是恩師,以禮從師求教是道根!”
我們的一切成就和功德,從教理上講都是來源於上師的加持。我們修持密法的首要前提就是對上師三寶的信歸。關鍵在於信願力,如果沒有視師如佛的信願,上師就是用金剛杵在你頭頂上鑿個窟窿也不管用!上師的加持力如同一個勾,弟子的信願猶如指環,如果沒有這個環,上師的加持之勾是勾不住任何東西的。
所以,修行的起步就是親師法,所觀修的一切本尊都是上師的化現,如果不能和上師相應,又如何能和本尊相應?依止上師,應該視師如佛而生起信心。
大部分的學佛人,學到最後沒有從自身找原因,反而把自己失敗的因素都歸結到上師身上,研究上師是不是善知識,有沒有加持力。這是我們的心不清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清淨的。如果帶著這副不清淨的有色眼鏡,所看到的一切都會變色,即使滿世界去尋找善知識,哪怕踏遍雲山嶺水,所見的還是凡夫,就是真正的佛陀站在面前,我們也仍然當他是凡夫。
所以,不管上師本人證量如何,只要你內心清淨,擁有一顆恭敬心,就能為自己積攢功德。我們要有“視師如佛”的清淨信心和“恆念師恩”所引發的虔誠恭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