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譯文(十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其次,阿難!為什麼這樣說,對於六入法相,從根本上來講,都是如來藏心妙真如性之所顯現?

  阿難!即彼用眼瞪空之人,瞪久發生疲勞,他的眼入效應,及其所生疲勞,同是菩提心精瞪發勞相。因於光明黑暗,這兩種虛妄的色塵,互相交替變化,發生妄見作用,居在根塵之中,吸此色塵表象,叫做能見之性。這種能見之性,離彼光明黑暗二種塵相,畢竟無有固定自體。正象這樣,阿難!應當知道,這個能見之性,不是來自光明黑暗,不是出於眼根,不是生於虛空。為什麼呢?若從光明而來,應當隨著光明消失,隨即消亡無存。如此明去暗來,正當黑暗現前之時,應當不能再見黑暗。設若從黑暗來,應該隨著黑暗消沒,隨從消滅殆盡。如是暗往明回,恰當光明照眼之時,應該無從再見光明。假如他從眼根出生,可是此根,必無光明黑暗儲蓄其中,因此之故,這個見精能見之性,本無固定我性。這個能見之性,若於空中出生,向前能夠看見塵象,那麼當他轉歸之時,應當能夠看見眼根。又則虛空自看自觀,與你眼入又有何關?所以應當知道,眼入是虛妄幻有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比如有一個人,使用他的兩個手指,急速塞住兩個耳孔,致使耳根疲勞之故,聽到頭中嗡嗡作聲。他的耳入效應,及其所生疲勞,同是菩提心精瞪發勞相。因於運動靜止,這兩種虛妄的聲塵,互相交替變換,產生妄聽作用,居在根塵之中,吸此聲塵表象,稱為能聞之性。這種能聞之性,離彼運動靜止二種虛妄塵相,畢竟無有固定自體。正象這樣,阿難!應當知道,這個能聞之性,不是來自運動靜止,不是出於耳根,不是生於虛空。為什麼呢?倘若他從靜止而來,而當由靜轉動,成為動相之時,能聞之性也就隨即消滅,應該不能聽到動相。若是他從運動而來,而當由動化靜,變成靜相之時,能聞之性也就隨之消亡,應當無能覺知靜相。假若他從耳根出生,可是耳根之內,必無運動靜止儲備其中,因為這個原故,這個見體能聞之性,本無固定我性。這個能聞之性,若是從空出生,此空既然有聞成性,自然不是真正虛空。又則虛空自聽自聞,與你耳入有何關聯?所以應當知道,耳入是虛妄幻有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比如有一個人,急速抽搐其鼻,搐久生成疲勞,就在鼻孔當中,聞有冷氣吸入感觸,因於這種感觸作用,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他的鼻入效應,及其所生疲勞,同是菩提心精瞪發勞相。因於虛通實塞,這兩種虛妄的觸塵,互相交替轉變,產生妄嗅作用,居在根塵之中,吸此香塵表象,名叫能嗅之性。這種能嗅之性,離彼虛通實塞兩種塵相,畢竟無有固定自體。應當知道,這個能嗅之性,不是來自通塞,不是出於鼻根,不是生於虛空。為什麼呢?假若他從虛通而來,當由虛通變為實塞之時,能嗅之性自然斷滅無存;既然他已斷滅無存,為何還知實塞?假如就是因為實塞而有,而當實塞變成虛通之時,能嗅之性也就隨之消滅;既然他已消滅,為何還能分明香臭等等嗅覺?若是他從鼻根產生,可是此根,必無通塞設備其中,由此就可知道,這個能嗅機性,本無固定我性。若其是從虛空出生,即此能嗅之性,自當回嗅你的鼻子。況且虛空自嗅自覺,與你鼻入有何關系?所以應當知道,鼻入是虛妄幻有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比如有一個人,伸出自己舌頭,舔拭他的嘴唇,久之使其生勞,其人若有疾病,就有苦澀之味,若是無病之人,微有香甜感覺,由此甜苦二相,顯此舌根機能。舌頭不動之時,清淡之味恆常存在。他的舌入效應,及其所生疲勞,同是菩提心精瞪發勞相。因於甜苦清淡,這兩種虛妄的味塵,互相交變轉化,產生妄嘗作用,居在根塵之中,吸此味塵表象,稱為知味能嘗之性。這種知味能嘗之性,離彼甜苦清淡二種塵相,畢竟無有固定自體。正象這樣,阿難!應當知道,如是嘗苦淡知能嘗之性,不是來自甜苦,不是因於清淡而有,不是出於舌根,不是生於虛空。為什麼呢?這個能嘗之性,設若來自甜苦,而當甜苦轉為清淡之時,能嘗之性也會隨之消滅;既然他已消滅,為何還能感知清淡?假若他是出自清淡,而當清淡化為甜苦之時,能嘗之性也會隨即滅亡;既然他已滅亡,為何還知甜苦二相?若是他從舌根出生,可是舌根內部,必無甜淡及與苦塵先所儲藏,如是則知品味能嘗之性,根本空無我性。若其是從虛空出生,虛空本身自嘗其味,並非你口能知。又則虛空自嘗自覺,和你舌入有何關聯?所以應當知道,舌入是虛妄幻有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比如有一個人,一只手是冷的,一只手是熱的。用冷手去接觸熱手,倘若冷手溫度很低,熱手溫度就會隨從下降;要是熱手溫度很高,冷手溫度就會跟著上升。正象這樣,兩手相合之時溫差感受,比兩手分開時更為顯著,彼此之間冷熱交流,所形成的溫差最終定勢,是由接觸時間久暫決定。他的身入效應,及其所生疲勞,同是菩提心精瞪發勞相。因於分離接合,這兩種虛妄的觸塵,互相交變轉換,產生妄觸作用,居在根塵之中,吸此觸塵表象,名叫知覺能感之性。這種知覺能感之性,離彼分離接合,以及違逆順從二種塵相,畢竟無有固定自體。正象這樣,阿難!應當知道,這個能感之性,不是來自分離接合,不是因於違逆順從而有,不是出於身根,不是生於虛空。為什麼呢?假若他是來自接合,而當接合變成分離之時,能感之性就會滅去;既然他已滅去,為何還能感知分離?設若他是來自分離,而當分離轉為接合之時,能感之性同時應當滅亡;既然他已滅亡,為何還能感知接合?另外違逆順從二相,道理也是一樣。假若能感之性,是從身根出生,可是身根之內,必無離合違順四相於中貯存,則知你的身體能感之性,元本空無我性。這個能感之性,必其就是出自虛空,當是虛空自感自覺,與你身入又有何關?所以應當知道,身入是虛妄幻有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比如有一個人,勞倦之後就去睡眠,睡熟之後便又醒來,覽受法塵即生記憶,失去記憶是為遺忘,是其心念顛倒現象。這些念念生起、住留、變異、消滅顛倒心念,吸納經驗業性習氣,經過中轉之站,中途回歸,前念後念不相逾越,稱意知根機能。他的意入效應,及其所生疲勞,同是菩提心精瞪發勞相。因於生起消滅,這兩種虛妄的意塵,互相交換轉變,產生妄知作用,集結這些妄知,居在根塵之中,吸撮內在法塵,見聞逆流而上,不能流及性覺源地,叫做能知之性。這種能知之性,離彼睡眠清醒,以及生起消滅二種塵相,畢竟無有固定自體。正象這樣,阿難!應當知道,如是能知之性,不是來自睡眠清醒,不是因於心念生起消滅而有,不是出於意根,不是生於虛空。為什麼呢?若他真是來自清醒,而當清醒轉為睡眠之時,這個能知之性,亦會隨著滅亡;既然他已滅亡,為何還會進入睡眠狀態?假若他是來自睡眠,而當睡眠變為清醒之時,能知之性也會隨之滅掉;既然他已滅掉,為何還能清醒過來?若此能知之性,必是因於意念生起才有,而當意念消滅之後,隨之消亡同於虛無;既然他已消亡無存,那麼,是誰又來領受消滅之相?若其是因意念消滅而有,而當意念生起之後,隨著消亡同於虛無;既然他已消亡殆盡,那麼,是誰又來覺察生起之相?若他是從身根出生,但是睡眠清醒二相,都是憑借身根,才能得以發生,隨從身根之開而醒,隨從身根之合而眠。假如離於開合二體,這個能知之性,也就等於虛空之花,畢竟無有我性。這個能知之性,若是虛空出生,當是虛空自知自覺,跟你意入有何牽連?所以應當知道,意入是虛妄幻有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上一篇:如何看待和勸解墮胎的女子
下一篇:宣化上人:施耐庵子孫三代皆啞巴的因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