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貞出家容不容易?
賢雙師:“我覺得童貞出家不容易。”
法師引導:對,但是要改掉“童貞出家有難度”這個觀念,並且要發願生生童貞出家。就是因為過去世可能沒有發這個願,才感得有些同學今生沒有童貞出家。我們說童貞出家有難度,是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不是從佛法的眼光來看。有善根的小孩,一看祖師大德的傳記,就會發願出家。有看過《高僧傳》同學都知道,過去的祖師他從小一到了廟裡,就覺得寺廟就是家。他不想世俗的東西,即使偶爾想,也會對治,這就是高人,只有俗人才依戀世情。比如古代的玄奘大師,公元前614年,皇帝下诏度僧,准許百姓出家,大師就以沙彌身份入僧籍。11歲那一年他就可以讀誦《維摩诘經》、《法華經》。21歲時可以對眾講《心經》。
反觀我們自己,說明我們的條件是何等的差,而不是說童貞出家有難度。所謂難度就是福報、善根不夠,所以才有難度。我們現在要從因地上發願童貞出家,不童貞出家,習氣毛病是非常難改的。這個可能你們的體會還沒那麼深,或者僅是文字、道理上有體會。在世俗社會當中混一段時間,出了家之後要想改習氣是太難、太難了……。以後大家慢慢就會體會到或者見到這樣的例子,這個我們都親眼看到了,年紀大的人那個習氣有多難改。
首先是沒有信心,對上面的人沒有信心。所以根本不可能改的,一輩子都改不了。我們龍泉寺為什麼規定三十五歲以上的不接受出家呢?這是主要原因,習氣改不了,接受也沒用,對整體佛教沒有大的幫助,對自己可能有一些幫助。因為我們要發願建立教法,對佛教整體要有幫助,所以龍泉寺對收人方面都要做揀擇,年紀大的不要。當然啦,要從個人的角度,其實之前乃至以後,有自身能力的,不需要別人照顧的,都是可以出家的。但現在我們要建立教法,所以必須對年齡做一個割斷。
二、世間出世間,何處是“極樂世界”?
從這個人的一生來看,跟從生生世世來看是不一樣的。我們感覺小時候出家苦、無依無靠、孤獨,我們只是站在這一生呀,沒有看到無限生命。若孩子想回家,他無非是想找今生的依靠,而生生世世的依靠卻只有三寶。從一生一世來看,只是看到眼前的關愛和物質方面的需求。實際上,我們不是從這個方面來看的。如果只是耽著現前的五欲,卻不知五欲是刀刃上的蜜,今生苦,來生更苦。這個我們很多人都經歷過,在家的時候有多苦。來廟裡之後,苦雖然有,但是實際上,廟裡的苦比起你在家的苦,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貧富都一樣。
反過來,我們覺得所謂的快樂其實就是階段性的對六根的刺激。比如說,今天很有精神,為什麼?有一個好事在等著你呢,一場聚會或者一部電影,或者能賺到一筆錢等,反正有一些比較興奮的東西刺激你,這就是所謂的快樂。可是,我們卻一直在追求階段性的刺激。實際上每一個刺激下都埋下了禍根、業障和痛苦,所以一直在這裡面夾雜,這是物質方面的。
心靈方面的苦是伴隨著物質方面而來。對於貧和富,這兩種類型的人呢,都是有這種狀態。富人偏重心苦,窮人偏重身苦,這是真的。對於一個經常衣食不飽的人來說,在物質方面真的很苦。大家有體會的都知道,真的很苦,其它的東西你都別想了。首先要滿足吃的、穿的,其它的一切享受物質你再好樂,你也只能等著吧,這是對於窮人。對於富人呢?是心的苦,他發現很多物質條件都具備了,還是得不到自己向往中的快樂,反而茫然,這也是苦。
做為一個出家人、一個佛教徒來看,跟一個俗人來看,是兩碼事。因此說,我們通過學習這則故事,就可以檢驗自己對佛法的信心以及正知見的樹立,心裡到底達到什麼程度,一學就可以檢驗。我相信你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誰到什麼程度了,都可以檢驗。你到底是什麼感受,就知道你目前通過學習佛法,你的水平到哪裡了。這是非常重要的。
那位小沙彌認為追求世間的五欲是快樂的,是他的目標。當時住持告訴他:外面的世界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卻充滿了種種業障。他說:不!你騙我!外面的世間是美好的,都是快樂的。在孩子的心目中,外面是“極樂世界”,寺裡是“火宅”。就是這個概念導引他,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哪怕千難萬阻,實際上是這種心情。
三、怎樣認識無限生命中真正的幫助?
看問題必須得把時間段拉長,如果看任何問題還只看眼前這一個小時,甚至只纏著眼前的這一個點的話,那我們就白出家了,學佛一年,真的白學了。如果把時間段拉長,你會發現這孩子將來會造很大的惡業的,你不會放這孩子回家的,這是真的。眼前看著苦一點,將來不會苦,這就是說智者的抉擇。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公案。佛陀有一天在一地方打坐,看到一個人快淹死了,佛陀並沒有救他。如果這個鏡頭拍成電影,我們會觀佛陀的過失。釋迦牟尼佛你不是大慈大悲救一切苦厄嗎?為什麼這個人快要淹死了,大喊救命,你不救他?因為佛陀不是著於眼前的這一個點,以及這一個時間段,而是無限生命。佛陀很清楚,當那個人在臨死的時候看到佛陀,大喊救命和皈依,下一生將會升天。那個淹死的人升天後第一念會觀察自己為什麼會升天?結果發現是因為看到佛陀產生的信心而升天。然後從天上下來,走到佛陀的面前,聽法、證果、解脫。俗人就是從眼前的境界上來看,會認為這個不應該、那個不應該,這個應該、那個應該。實際上這種應該、不應該可能是送眾生置於惡趣的因緣。
看到這個人快淹死了,痛苦無量換來將來的解脫,哪個劃得來呢?凡夫與智者對時間、時空概念的觀待,對於無限生命的認知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檢驗我們到底相不相信無限生命?到底相不相信業果?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對今生和未來的生命有幫助?很多時候都是一種考驗,這個故事就是對我們的一個考驗,看我們現在學了一年多,到什麼程度了。到底是與世間相應還是與出世間相應?實際上這則故事它代表的是一種社會現象,看我們有沒有迷茫?實際上不少同學都迷茫了,這就說明我們的條件不夠,上當受騙了。這個小沙彌的心裡活動,象征著我們對俗世的一種向往,象征著我們對俗世的一種朦胧的新奇、好樂、渴求,它比喻我們對俗世的那種追求。要多思維,才能真正看清楚這則故事所表達的內涵,而且從中得到最大的受益。我們不要執著這個沙彌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主人翁。他其實是讓我們看透自己的心,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我願意選擇最艱難的路(輪回之路)。
四、范仲淹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很多人都知道范仲淹,接下來我們學關於范仲淹的一則故事,這則故事可以說是從宋朝以後到現在一直在流傳,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激發了千千萬萬人的志向。范仲淹從小就能夠以天下為己任,每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這種胸懷,這種胸襟,是非常、非常偉大的。如果我們沒有學佛法,我看很難發起來這種心,即使學了佛法也不容易啊!“先天下之憂而憂”,天下的人還沒有憂,自己提前先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的人都快樂了,他最後一個快樂。這很像是一個菩薩心腸,菩薩才能做到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希望眾生不要苦了,我來承擔,這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予樂;“先天下之憂而憂”,是拔苦。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慈悲的特點,在這兩句話展現出來了,是一個菩薩的心境。就是因為他有這個願,所以為什麼現在,師父鼓勵我們要立志。我們從小的時候沒有大志,將來不會有大成就。現在發願童貞出家,將來才會童貞出家,它這都是緣起法。我們知道《周恩來傳》上也有談到,周恩來從小就發願“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就是說,他從小就有這種志向。
有過來人指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就不知道怎麼做。不知道怎麼做,將來就不會感什麼果。就因為他從小這麼發願,後來他問一位相士:“我能不能當宰相。”相士答:“不也。”你想,一個小孩子想當宰相,一般相士是不會在意的。但是他又問:“那我能不能做名醫呢?”這下相士就驚訝了:“你為什麼剛才問的那麼高,現在又問的很低呢?”他告訴相士說:“唯宰相、名醫可以救人”。相士聽後贊歎:“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因為他內心有宗旨,他知道,這兩個職位,可以救人。換句話說,他不是為了算命去的,他是想著如何才能救人,心裡想的就是為了救人的,所以你看我能不能救人。他的目的是救人,不是想當宰相,也不是想當名醫。因為名醫、宰相可以救人,所以他想要當名醫、宰相。就因為這個因種子下得對、下得准,有土壤,所以有後來的成就。
他內心就是因為有宗旨,所以一切的事都圍繞宗旨出發。有宗旨的人就厲害了,一生將不會空過,沒有宗旨的人,一生將會空過。為什麼?你所做都沒有方向和目標,即使你做的都是善事,功德福報也是微乎其微,不能得到相應真正的福報和智慧資糧。所以他很快就榜上有名,有了官職,是吧?這個官職的工作是非常好的,校勘圖書、掌管北宋宮廷圖書館,所以才能博通六經,一切都是因緣。這也是使他學問方面非常通達的原因。因為他內心有仁慈,很多人找他問,不厭倦,甚至不光靠語,不靠身,還施飲食。然後四方的游子都來這邊吃飯,不光給大家法食,還給你財食,財施、法施兩布施。這些諸子,衣食豐足後就走了,范仲淹內心也是平靜如水,很平常。走就走嘛,我的宗旨是干嘛?濟度人,宗旨達到了,這是菩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