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大方廣
尊敬的老師: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也如此。我的小孩一歲半了,我沒有急著去上班就是想把她教育好,每天睡覺前教教她讀弟子規,聽著她稚嫩的小聲音一句一句地學覺得很欣慰很幸福,覺得孩子很乖很聽話,可是平時調皮起來好言好語就不太管用了,經常要打她罵她才乖點。現在發展到動不動就想打她踢她,覺得這種想法好可怕,畢竟她還是小孩,可是好說不管用怎麼辦?“打罵”能教育好孩子嗎?
--------------------------------------------------------------------------------
回復:
-尊敬的燕子媽媽:
您好!
看到您提出這個問題,我們感到很激動,不由得回想起一路的成長,心裡生出無限的感慨。
父母慈愛孩子,孩子依賴信任父母,相互的親愛是天然的。從胎教開始,孩子就心心相通感受到父母的起心動念,其思想、言語、行為的磁場,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因此人一生的成長,可以說,尤其是嬰幼兒時期所受的教育,奠定道德修養的基石。父母的氣質會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給孩子,成年之後很難改變,甚至終身都固如磐石。
故古人雲:「童蒙養正,聖功也。」兒童因為蒙昧無知,懵懵懂懂,故需要大人耐心地撫養教育其成長,養其「正知、正見、正言、正行」。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將聖賢教誨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孩子榜樣、示范和表演。身教的力量重於言教。
故當您好說歹說,孩子依然調皮的時候,正是您反省改過的時機。古人雲:「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適當的責打和教訓,是為了「慎於始」,讓孩子生起敬畏和警惕之心,終生都不犯相同的過失。但,這是父母自己心中有把握,是理智的,是智慧和善巧的運用。責打和教訓過後,還是依然以燦爛的笑容,和樂融融的家庭來讓孩子快樂成長。這樣的嚴格教導,孩子會終生對父母有無盡的感恩。
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氣質沉靜,懂事有禮的人,他的這些氣質,就來自於我們父母所具備的氣質。因此,如果我們遇事只是用言說,孩子不聽就要生氣打罵,那麼很快孩子也會如此對待父母和他人。因為,他幼小心靈所知,即是「對別人有要求一般用講,他不聽我就會生氣,生氣之後我就用怒罵、打或踢處理」。那麼想清楚了這一層道理,我們做父母的真的是應當嚴謹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
敬請趕緊修養我們自身的德行,提升我們的道德學問,給孩子一個完美的母親,一個懂得真正的傳統文化真谛,力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母親。我們每天的生活,將會在父母和子女,乃至一家人清越的讀誦經典聲中,體會到以聖賢為師的快樂;將會在切實力行的過程中,體會到做好人、君子的成長喜悅。衷心祝願當今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