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第一五二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太上感應篇  (第一五二集)  1999/11/25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9-12-152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六十八節:

  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

  這三句前面曾經介紹過,它的意思很深很廣,而且很容易違犯,多講幾次加深我們的印象,對我們會有好處的。世間人每一個人都想好,都想求善,可是往往造作一些過失自己並不知道,這個原因我們可以理解的。現代的教育跟過去不相同,古人非常重視防微杜漸,知道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人是動物裡面的一種,他能夠高於其他的動物,就是因為他受過教育,他懂事,他明理;一般動物它沒有能受這個教育,這是人跟其他動物差別的所在。如果人要不受教育,這古聖先賢都知道,在所有動物當中,他是最可怕的動物。像我們意識當中常常感觸到的毒蛇猛獸,它吃飽了之後,它絕對不會侵犯其他的小動物。可是人這個動物不然,他吃得飽、穿得暖,一切過得很自在,還要欺負別人,還要去殺害別人,所以人在動物裡頭,我們仔細去想一想,是所有動物裡頭最殘忍的。所以古聖先賢,這是佛菩薩再來,化導眾生,眾生裡頭主要的是人道,人如果覺悟了,成就非常快,那是其他的動物遠遠比不上的。人要不受教育,墮落也很快,墮落在阿鼻地獄,這個現象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

  佛教我們要把這些錯誤的心理行為修正過來,古大德無論是宗門教下,都勉勵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地、念頭,要把念頭轉過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實在講不只是世尊一個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些什麼?《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諸法實相」。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切法的事實真相,就說的這個。這個說法沒錯,確實講的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裡面最重要的,為我們說明宇宙從哪裡來的?一切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這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統統通達明白了,在佛家講你成佛了;事實真相完全迷惑了,這叫眾生。佛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而事實真相是什麼?佛講得很多,我們不相信,我們不能理解,我們也沒有辦法接受。佛說,宇宙人生一切萬物是自己。這話我們聽起來不懂,怎麼會是自己?真的是自己,悟了的時候才知道是自己,迷了的時候不知道。譬如我們一個人,我們人的身體,大家都曉得是無數的細胞組成的。我們人的身體就好比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生命。可是我們身體裡面每一個細胞,它並不知道,各個細胞都獨立,各個細胞都自以為是,不能夠互相合作。不能夠互助合作,彼此還互相妨害,那這個部分就麻木了,就生病了。所以今天是什麼現象?不僅僅是一般人說地球病了,宇宙病了。好在這個病是局部的,不是全體的,所以還有覺悟的,覺悟的那個好細胞幫助壞細胞恢復,恢復健康。好的細胞就是諸佛菩薩,壞的細胞是六道眾生,這是一個生命整體,千經萬論,就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我們不知道。

  佛費盡口舌講了四十九年,真正聽懂的人有幾個?實在不多,聽懂的人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個人就成佛了。也許說,有人聽懂了,懂了習氣沒改過來,是有,但決定不是我們六道凡夫,哪些人?阿羅漢、權教菩薩,他們確實超越三界了,他們懂了,他們心理真改過來了,習氣沒改過來。在小乘人,習氣改過來了,是辟支佛;大乘,習氣改過來了,是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他確實轉過頭來了,習氣還在。大乘講權教實教,差別就在此地。內心轉過來,他的行為決定不一樣,從哪個地方看?處事待人接物,就是我們講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完全顯露,自自然然的顯露,沒有一絲毫勉強。我們現在學,學得還不像,這是勉強的,不是出自於自然的;契入境界的,真的明白了,就是自然的。可是勉強也得要學,如果不勉強,你就達不到自然,這諺語裡常所謂的「習慣成自然」,可見得這個習慣就是教學。你看古老的教學,從小孩子慢慢把他養成習慣,到他覺悟的時候,純熟自然。所以從習慣上可以能夠培養你,讓你契入境界。由此可知,佛法要修行,你這個經教念得很熟,也都能理解,但是你不肯去做,你的理解是有范圍的,廣狹淺深都有范圍,你沒有辦法超越你的極限,所以一定要在行門裡面去驗證你所信、你所解的,這叫功夫。到完全契入境界了,功夫兩個字都談不上了,沒有了,那就叫回歸自然。自然是什麼?法性;宗門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這個人就成佛了。

  成佛,佛也有差別,有圓滿的佛,有不圓滿的佛。古人用的比喻,在佛經上也有個比喻,比喻得好。把究竟圓滿的佛比作夜晚十五的滿月,究竟圓滿了;沒有圓滿的,把他比喻作初三、初四到十四的月光,那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佛!所以真佛裡頭有圓滿有不圓滿。但是他是真佛,也就是說他已經回歸自然,已經與法性圓滿相應。為什麼說他還不能達到究竟圓滿?也就是習氣沒斷,沒有斷盡,所以斷習氣不容易。如果很勉強修學的時候,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沒有完全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那是權教菩薩,就是十法界的,沒有超越十法界。十法界裡有聲聞、緣覺、菩薩、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沒有回歸自性,他們還在真正用功努力,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他在做功夫。法身大士,「功夫」兩個字談不上,沒有了,念頭都沒有了;不但講形式,念頭都沒有了。

  這種境界我們能不能達到?答案是肯定的,決定可以做到,而且我們凡夫,所謂博地凡夫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能做到!《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榜樣。善財童子是什麼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修學大乘圓教佛法的人,這個人就叫善財童子。換句話說,這就是肯定告訴我們,我們如果修學大乘圓教,一生可以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問題是你肯不肯干。初學的時候當然很痛苦,痛苦在哪裡?痛苦在改變你的習氣。你的習氣已經養成了,養成一個壞習氣,現在把壞習氣統統改過來,很痛苦!譬如喜歡睡懶覺的,每天早晨要睡到十點鐘、十一點鐘才起床,現在叫他五點鐘、四點鐘起床,好難過。我們今天修行感覺得困難,就是這種情形。其實什麼?天一亮,四、五點鐘起來正常的;我們搞到十一、二點才起床,不正常。現在我們的觀念是不正常認為正常,那個天一亮起來這算不正常,所以我們看到佛菩薩不正常,覺得我們都很正常,我們過失在這裡。所以佛法修學最重要的先把觀念糾正過來,然後觀念如何能夠變成行為,那叫真功夫。回歸到自性,現在人講回歸大自然,回歸到自性,那就成佛了。《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金剛經》江味農居士所說的四十一位諸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諸佛。《金剛經》上講的諸佛如來,是指這四十一個位次的,他說得好!所以我們一生當中肯定能成就。

  可是一切眾生成就不一樣,從前善導大師講得好,「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講得非常有道理。善導,古書裡頭傳說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阿彌陀佛到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我們相信太多了,但身分沒暴露。身分暴露大家所知道的,善導是有的,在中國歷史上可能他是最早的,被人家知道的;第二位是永明延壽禅師,第三位是國清寺的豐干和尚,這三個在歷史上有記載的,阿彌陀佛示現的。也有人說,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示現的。菩薩示現的多,布袋和尚我們曉得是彌勒菩薩示現的,這示現出家相;還示現一個居士相,唐朝時候的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的。所以我們曉得,佛菩薩在這個世間不暴露身分,默默的在做,潛移默化,多得很!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裡頭,很多很多!正是布袋和尚所說的,「時時示世人,世人常不識」,這世間人不認識。由此可知,明白人照顧不明白的人,多數!諸佛菩薩是明白人,六道凡夫是迷惑人,明白的人很多,在我們周圍,我們不認識。什麼時候你才會發現?你認真修行,你修行到一定的水平,你自己心清淨,自己慢慢覺悟了,然後一看周邊,真的不少,才會發現。

  什麼時候發現原來凡夫只有我一個,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諸佛菩薩,你入了境界。《華嚴經》裡面講的,你入法界了。什麼法界?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華藏世界,往生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不必等死了以後往生,現在就見到,就入境界了。這個人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生實報莊嚴土,現在他就證得實報莊嚴土。這個事情哪裡是假的?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稍稍努力一點,就能辦到。努力要把自己習氣毛病統統改掉,就契入境界。入境界得大自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自性裡面的三德秘藏,「法身、般若、解脫」統統現前了。你的心理,就你的思想、見解,你的行為,永遠沒有過失了,這是我們要努力的。世出世間其他的一切法,假的!入這個境界,你怎麼會挑撥是非?「離人骨肉」也是挑撥是非。不但你不會去奪別人的所愛,你會成全別人所愛,你會助人為善。

  我們是為社會服務的,為這個地區眾生服務的,我們是來干這個的,這個是佛法。諸佛菩薩為社會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服務的形式沒有限制,無量無邊,服務的內容也很多很多項目。但是它有個中心東西不變的,做好樣子給社會人看,這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是永遠不變的,方式可以變。符合這個標准,這個就是佛法,違背這個標准是世間法,佛法跟世間法就這一念之差。為我自己的利益,需要你們幫助我的,這是世間法;為你們的利益,需要我怎樣幫助你,這是佛法,我們要從這個觀念上轉過來。我們住在這個地區,要了解這個地區的需要,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他,怎麼會作惡?怎麼會有惡的念頭?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決定不會違背這個原理原則,我們叫學佛,我們叫修行,我們叫弘法利生。佛家的名詞術語很好,可惜都被人誤會了。

 

上一篇: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第一五一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太上感應篇(第一五四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