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 (第九十五集) 1999/9/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2-095
諸位同學,大家好。昨天講到注解裡面,引用佛經裡頭一段話,說明造作極重的罪業墮阿鼻地獄,「皆是不孝父母,毀謗三寶,罵辱六親,輕慢師長,誣陷善良」,昨天說到這個地方。下面還有兩句,「殺害眾生,造諸惡業,如是等人,來此受苦」,後面的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殺害眾生,特別是小動物,尤其是常常騷擾我們的,像蒼蠅、蚊蟲、螞蟻、跳蚤這一類的眾生,不學佛的人就不必說,學佛的人也在所不免,有意無意的就傷害這些眾生。這是我們真正學佛的人,不殺生從哪裡做起?要從這些地方做起,這些小動物來騷擾我們,我們要有耐心,要能夠忍受。自古以來,真正修行的大德,受到這些騷擾,他不會怨恨這些小動物,他反過來生慚愧心。世出世間法總離不開因果,為什麼有些人,這些小動物不去騷擾他,而來騷擾我們?決定有前因,我們過去曾經也變過螞蟻、蚊蟲、蒼蠅,也騷擾別人,今天我們的身轉換過來了。所以這因果裡頭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無量劫來的業緣,不外乎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沒有這四種緣,有的時候見都見不到,也有的時候見如不見,這種情形,事實真相,我想我們每個同修都能體會到,只是體會得不夠深刻。不夠深刻的原因,是對於經教涉入不夠深度。佛經教給我們深解義趣,如果我們有深度的契入,你自然就明了。然後在這個世間你的心就平淡,順境不起貪心,逆境絕不嫌惡,善人、惡人一律平等看待,心就平,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修行在哪裡修?也就在這些地方修。修行不僅限於讀經,念佛也不僅限於持名,哪一門都含攝一切法門,很少人懂這個道理,能夠做到的更少!佛經上告訴我們,真正通達做到,這法身大士,權教菩薩、二乘聖者通達還做不到。這些理論、方法、境界,《華嚴經》上講得最透徹、最明白。往年弘一大師教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學佛應當從《華嚴疏鈔》下手,很有道理。通達《華嚴》的理論、方法、境界,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皆是圓頓大法,都能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提升到殊勝的境界,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皆是佛華嚴的生活。所以古大德稱這部經叫根本法輪,非常有道理!
末後這一句是造諸惡業,惡業無量無邊,菩薩的標准,凡是與性德相違背的皆是惡業。我們世間人認為是善法,菩薩看到是惡法,為什麼?不出六道輪回,六道裡面三善道享福,不是真善,福享盡了還要墮落。不但六道裡面沒有真正的善法,四聖法界也不是真善。真善決定要超越十法界,那是真善,永遠不退轉,這是真善。這一段文做了兩句總結,「作惡之人定入地獄」,這個語氣非常肯定,一絲毫猶豫都沒有,決定墮地獄。末後勸我們,「剎那住世,便當力行仁慈」,這個住世就是你有幸在十法界裡面得人身。得人身,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釋迦牟尼佛末法時期,人的壽命不長,唐朝杜甫講過「人生七十古來稀」,唐人說的。也許大家認為現在醫藥發達,人的壽命長了。不見得!如果說醫藥發達,人的壽命可以延長,因果定律不就推翻了嗎?壽命長別有原因,這一點我們要懂得。但是如果就全球人民平均壽命來說,不到七十歲,佛法講的是平均壽命。個別壽命有長的,過去生中修的,業因果報各個不相同,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深信不疑。所以住世的時間不長。但是佛法裡面說得好,「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長壽得長壽,求長壽絕不是求醫藥,絕不是求保養,那個沒有辦法改變命運的。怎樣求長壽?改變我們的業因。你們在《了凡四訓》裡面讀到,了凡先生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他活了七十多歲,說明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想求什麼樣的果報,要造什麼樣的業因,因果一定是相應的。
所以佛菩薩在這裡勸我們,我們住世的時間短,明白這些道理,要「力行仁慈,廣修眾善,消除三障,清淨六根,念佛持齋,參禅學道,高超三界,迥脫四生」,勸我們干這些事情。開始學的時候是很勉強的做,做了幾年之後漸漸習慣了。我是個凡夫身,業障習氣很重,可是我真是像章嘉大師講的,一生佛菩薩照顧。佛菩薩給我受種種折磨,我因為相信老師的話,這些折磨都是佛菩薩的照顧。讓我修布施,為什麼?人家一定要,你不給不行,好了,就學布施!慢慢學,學了多少年,慢慢就自然了。忍辱,人家欺負你、侮辱你、折磨你,忍受,從忍辱逐漸心就平了,心就定了。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心清淨、心定,智慧就開了。所以所有折磨我的人、侮辱我的人,我心目當中都是佛菩薩示現的,沒有這些人為難,我怎麼能成就?六波羅蜜是這樣修成功的。哪有說這六波羅蜜是在一帆風順當中修成功的?沒這個道理。釋迦牟尼佛成佛還要經過許多的磨難,八相成道裡頭降魔。降魔,給諸位說,不是在那一段時期,從他出生到示現成道,幾十年當中,天天都在降魔,天天都有魔障;換句話說,你要禁得起考驗,你才能有成就。
人決定要有愛心,我們現在讀大乘經,大乘經裡面講得很清楚,諸佛如來是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為自己的身相,法身大士沒有身相,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他的身相,叫法身。他所現的報身,報身是智慧,智慧也沒有形相。報身是般若,法身是理體,應化身是解脫,解脫就是自在,大自在。為什麼應化身叫做解脫?這是對眾生講的,眾生的身體業報身不自在,被煩惱所纏縛,被生死所限制。佛示現種種身相,隨類現身,所現的身沒有煩惱,煩惱解除了,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叫脫,沒有煩惱叫解。佛菩薩所現的身跟我們不一樣。這個解脫通常講法身大士,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見思煩惱解除了,塵沙煩惱也解除了,無明煩惱也破一分了。所以這是諸佛菩薩的應化身,跟我們凡夫的身不一樣。
佛教我們要有真誠的愛心、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不分邪正、不分善惡、不分利害,一律平等的愛護。我們在前面講的,純一善心,純一善意,純一善行,純善。但是邪正、是非、善惡,依然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眾生造善得善果,知道一切眾生作惡要受惡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的觀照。照得清楚,心裡決定沒有動心,沒有起心動念,也就是沒有好惡。不是說善的我們就喜歡他,惡的就嫌棄他,沒有,不起心、不動念是說這樁事情。就是心裡純善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也不善,善惡二邊都離開了,邪正二邊都離開了,利害二邊都離開了,那才叫真善。所以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這才叫廣修眾善。
消除三障,三障自然就除了,沒有這個功夫,三障太難。三障是指的惑業苦,也可以說我們現在所講的妄想分別執著。清淨六根,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真的不染,接觸,清楚、明了,是般若的觀照,一塵不染是甚深禅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清淨六根,這就是都攝六根。念佛持齋,齋它的本意是身心清淨,現在在習俗裡面,持齋一般人都把素食當作持齋,也行,素食是持齋的一部分。參禅學道,參,不用意識才叫參,用意識心就不叫參,你看宗門裡面講「離心意識參」。心意識是八識,心是阿賴耶,意是末那,識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分別,末那是執著,阿賴耶是落印象。離心意識就是說不要執著、不要分別、不落印象,這叫參。
禅是什麼?禅是佛心,戒是佛行,教是佛的言語,而這一句佛號全部統攝,這歸到念佛法門。所以這個文字好,前面念佛持齋、參禅學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就是參訪吉祥雲比丘,吉祥雲比丘跟他講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這二十一種展開來,就是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佛法,沒有一法能夠超出念佛法門。高超三界,迥脫四生,不但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十法界,胎卵濕化四生都永遠擺脫掉,不生不滅。這是佛在此地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我們要真正在日常生活當中歷事煉心,要禁得起考驗,禁得起磨煉,煉到爐火純青就契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才是自己本來面目,是自己本來的生活環境,真正回頭了,真正回家了。六道是在外頭流浪,十法界還是在外頭流浪,入一真法界這回家了,這才得到真正的安穩。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