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文殊菩薩在『中國 五台山』示現非常開示
 

法喜充滿:文殊菩薩在『中國 五台山』示現非常開示,極其重要


                                             贊淨土超勝

                                          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佛通途,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是淨業正宗 。


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
縱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增廣卷一.與某居士書 代了余師作)

 

末世學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與「修淨土」。
知因果,則不敢自欺欺人,做傷天害理、損人利己之事。
修淨土,則雖是具縛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二編卷二.覆郭漢儒居士書二)

 
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念佛為淨土之正行。(續)淨土指要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不負此生矣。(三)復康寄遙書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門以信、願、行三行法為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極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那摩)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閒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做、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淨處,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有聲而旁人不聞)、心中默念。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續)念佛懇辭序


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圓頓法門。以故等覺菩薩,已鄰佛地,尚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逆惡罪人,將墮阿鼻,若能稱念洪名,即預末品。法門之妙,無以復加!世每以愚夫愚婦,悉能修持,謂為淺近。致令如來究竟度生之心,郁而未暢。眾生現生出苦之道,塞而罔通。真歇了禅師雲:“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又雲:“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入。”伏願一切見聞,同隨華藏海會之班,一致進行,回向往生也已。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禅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

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鹹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既獲見聞,當勤修習。(正)印施極樂圖
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智若愚通行之法;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也。惟淨土法門,最不易使人起信。如無生而生,無念而念諸語,非深解心作心是之旨,安能無惑?故我世尊於本無言說中,而熾然常說者,無他,蓋欲一切眾生自明其本具覺性,進趨佛果也。知自性即彌陀,方可與論唯心淨土;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果能谛信、切願、力行,則感應道交,已握往生之券。顧世之狂慧者,動辄以淺易而輕之,欲別求其所謂玄妙者,而期有所悟證;讵知淨土一門,實為默契佛心,至頓至圓之教乎。夫佛心無為,不墮諸數。念佛,則能念之心,歷歷分明,而了不可得;非即有為而契無為者乎?了不可得,而歷歷分明;非暗合道妙者乎?是則念佛者,念念佛也。故知: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十萬億程,去此不遠;九品可階,一生成辦;至平常,至玄妙;豈彼暗證盲參者,所可望其項背哉!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不高談心性,而全顯妙心。弘一大師謂為三百年來一人者,豈過譽哉。機薪既盡,應火須亡,而微言大旨,嘉惠後學,固無時無地然也。師之文鈔,雖處處指歸,而人事倥偬,欲求一目全豹,涵泳有得者,則以李淨通居士所編文鈔菁華錄尚矣。是書都三百三十三則,理顯真常,語無重見,至精極粹,世鮮其俦。而居士重道尊師之心,尤所難能。吾知一卷風行,萬流蒙益。正人心而輔郅治,其在斯乎!圓瑛拜讀之余,歡喜踴躍,難喻於詞;謹略述數言,陳諸篇首,所以告同心,志盛緣,非敢序也。




念佛法門,其來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猶如虛空,常恆不變。雖常不變,而復念念隨緣。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之緣。不隨三乘之緣,便隨六道之緣。不隨人天之緣,便隨三途之緣。由其緣之染淨不同,致其報之苦樂迥異。雖於本體了無改變,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譬如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雖虛空之本體,不因雲日而為增減,而其顯現、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如來以是義故,普令眾生緣念於佛。故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又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夫隨佛界之緣,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隨眾生各界之緣,則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念佛一法,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即此萬德洪名,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由其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則化之。即生作佛,轉凡成聖。其功能力用,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斷惑證真,方得了生脫死。念佛法門,自力、佛力二皆具足。故得已斷惑業者,速證法身。具足惑業者,帶業往生。其法極其平常,雖愚夫愚婦,亦能得其利益。而復極其玄妙,縱等覺菩薩,不能出其范圍。故無一人不堪修,亦無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為論判也。末法眾生,福薄慧淺,障厚業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則萬難萬難!(正)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
壬辰冬日七五老衲圓瑛識於上海圓明講堂
 

上一篇:宣化上人:福不可享盡,苦可以受盡
下一篇:什麼樣的心念決定什麼樣的命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