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受辱(42)不怨
譯文:無緣無故受到他人羞辱,要檢查自身是否德行有虧,決不可以怨恨他人。
分析
受到別人侮辱的時候,是立即跳起來反擊,還是安然忍受?這正是考驗一個人境界深淺的關鍵時刻。一個有修養的人受到別人的侮辱,他會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做了錯事情,如果做了錯事,那麼別人的侮辱是我應該承受的,不應該有任何的怨恨。如果自己沒有做錯事,是別人無理侵犯,要想到別人是因為被嗔恨迷亂了自己的本性,不得自在,所以才來侮辱我,我對他不應生嗔恨。要想到別人是來成就自己的德行,沒有他來侮辱,則看不到自己的境界,應當感謝他才對。那麼對方的傷害,就如用火燒虛空一樣毫無用處,縱然看似侮辱到了自己,也仍然等於沒有侮辱,又何必計較呢?
嗔恨是不善業中最壞的一種。一念嗔恨可摧毀千劫的善根。如若做到受辱不怨,則有許多利益。首先,我們無法知道我怨恨的對象中是否有菩薩,如果對菩薩生嗔,過失極為嚴重。並且嗔恚使自他雙方都不得安寧,甚至於會讓人結束生命,或者增加許多敵人。應當知道,忍辱波羅蜜是成就六度的基礎,沒有忍辱波羅蜜的成就,則無法成就正等正覺的佛陀的果位。
世尊在成佛前,有一世做忍辱仙人,他在一個花園中,歌利王帶領其妃子進園游玩,歌利王由於嗔恨,而用刀節節肢解仙人的身體,忍辱仙人沒有一絲一毫的嗔恨,身體還復如初。世尊的忍辱,使釋伽牟尼佛提前證得佛陀的果位。
我們不該對損害我們的人發怒,更不要去報復,因為你發怒和報復都將成為惡趣痛苦的因。我們應該設法對治自己的嗔恚,對境修忍辱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耐怨害忍只能對傷害我們的人修,傷害愈多,修忍辱的機會就愈多。為此,我們不但不應當怨恨傷害我們的人,而應該感謝他們,因為他們我們才能圓滿忍辱功德。
忍辱二字讀來容易,實際做起來確實需要有大智大勇才行。心胸狹窄,見識淺薄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宋朝的名臣富弼,訓誨他的子弟時說:“忍這個字,實在是微妙極了啊!一個人苦是能夠清廉節儉之外,更加上這個忍字修持的功夫,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啊!”富弼在少年的時候,有人在罵他,旁邊的人就跟富弼說:“喂!有人在罵你啊!”富弼回答說:“他恐怕是在罵別人吧!”旁人又說:“他是指名道姓的在罵你啊!”富弼則說:“天下之大,難道沒有同名同姓的人嗎?他不是在罵我啊!”罵富弼的人聽到後,感到十分的慚愧。
事例一
馬加爵是一個大學生,他的家境貧窮,所以他自上學後很少回家,靠貸款讀書。再過一年馬加爵就要畢業了,這個假期他又沒有回家,他在學校裡住。因為是假期他與幾個同學時常會打打牌,一天,一個同學輸牌後侮辱他,說了許多傷他自尊心的話,並傷害了他與別的同學的感情。馬加爵聽後怒火中燒,不能忍受。於是,他制訂出殺人計劃,准備了凶器,又不動聲色地把侮辱他的同學叫到他的宿捨,一個一個地殺死,把屍體放在衣櫃裡,然後他急忙出逃。他跑到海南偽裝成乞丐。開學後,被殺同學的屍體被發現,公安部門偵察後,全國通輯馬加爵。盡管馬加爵偽裝得非常像,最後還是被人發現並舉報,在海南被捉。他到案後,人們發現,只是為了幾句玩笑話,他覺得受到了侮辱,就殺了人。這是一個典型的沒有忍辱的事例。
事例二
谷文在知識青年下鄉的時到某林場青年點下鄉,出於表現出色,被抽去當廣播員兼電話員。一次,因為一件小事,一位田青年故意當眾侮辱了她。做為女人,當時也生氣。但是她並不因此記仇和嗔恨。後來有一天,那個男青年有急事要往家裡掛電話找家長,事情緊急。谷文問是誰時,男青年不好意思地說:“我是你的仇人某某。”谷文說:那天的事只是一個誤會,我並不認為你是我的仇人。谷文及時給他要通了電話,找到了父親。谷文的大度使那人深受感動,數年後,谷文在外地上學和工作,回家鄉時,那位青年還特意去看她。稱贊她大度,大人大量,才有大的發展。谷文後來走上領導崗位。
事例三
金全復在某單位當領導,他利用手中的權力誰都卡,誰都整,屁點小事在他那裡都研究一年定不下來。其實就是他一句話的小事。如訂報紙訂的事情也是這樣。為此,單位六十多人,五十多人厭煩他的為人。盡管民心不好,官照當。他見大家煩他,不檢討自己的行為,反而進一步整人。一次,一個干部在某活動支出一萬多元,市裡經費已經撥下來一年多了,金全復就不給他報銷。那個干部把自己的錢墊進去一部分,還是有人不斷地來要要債,外邊來要債時他給不上,忍無可忍。在一次外來人要債,金全復還故意卡著不給時,那個干部一拳打得金全復鼻孔流血。事情出來後,沒有人同情金全復,都說該打。但揮拳的人因此晚二年提職,這也是沒有忍辱的禍患。後來金全復到外單位當一把手,單位有事請示他,他仍然是研究一年無結果,有時明明看到他進辦分室,打電話不接,敲門不開,弄得部下沒有辦法,搬把椅子坐在他辦公室門口堵人,即使下班也把他堵住,要他表態好干事情。氣得部下罵他,說他在某單位挨揍真是活該,他們也想打他一頓。